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3489天

城市环保林面积的确定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城市环境保护林面积的确定(论文文献综述)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1](2021)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的通知》文中认为海政发[2021]15号各镇政府、街道(地区)办事处,各委、办、局,区属各单位,区内各市属公园、林场: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北京市海淀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特此通知。2021年6月26日北京市海淀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前言森林城市建设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创新,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方向。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2019年,森林城市建设被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森林城市建设,要求全市具备条件的区在"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要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为首都更好履行"四个服务"职责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季建万[2](2021)在《基于多源时空数据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国家在新时代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能够进一步促进新发展理念的深入贯彻以及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建设。在此背景下,构建科学全面的区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框架,定量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对于及时刻画区域协调发展状况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为选题,针对已有研究中存在缺少从差异化角度构建协调发展评价框架、缺少结合多源时空数据构建指标体系以及缺少从空间角度测度区域内部不同要素的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等不足,从人口、社会、经济、资源利用、生态与环境六个要素选取25项指标,通过对指标进行处理与分析,分别从发展度、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三方面对京津冀各要素进行分析。基于本文所构建的区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指数,能够对京津冀区域不同时期的协调发展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定量分析与刻画。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建立了差异化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方法。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进一步界定为: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其人口、社会、经济、资源利用、生态与环境等各要素内部发展水平趋于提高、内部差异趋于缩小,从而整体向前发展的过程。基于此,本文首先利用克朗巴哈系数法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致性,得到其四期平均值为0.8977,达到“较好”等级;其次,计算各要素的组合权重值,得到经济要素权重值最高(0.3466),其次分别是社会、资源利用、人口、生态与环境。(2)构建了基于遥感的京津冀生态质量评价框架。结合MODIS遥感产品与谷歌地球引擎云处理平台,计算得到京津冀城市群四期遥感生态指数,结果表明四期第一主成分平均集成了70.09%的信息;其次,评价结果表明京津冀生态质量表现为倒“N”型的变化趋势,其值从2001年的0.43波动提升到2015年的0.46,年均变化率为0.47%;最后,提出的归一化生态质量时间差异指数(NETDI)计算结果表明坝上高原和冀西北山区生态质量提升明显(26.19%),而冀东南平原区生态质量表现为小幅下降趋势(-5.41%)。(3)评价了京津冀在城市和城市群尺度上的发展度。结果表明:在城市尺度上,北京市与天津市综合发展度一直位于前两名,其四期均值分别为0.69和0.55,而邢台市综合发展度一直最低,其四期均值为0.30;从发展度等级来看,在2015年,除北京市和天津市等级位于“好”和“较好”外,其余城市均位于“中等”。在城市群尺度上,京津冀综合发展度表现为持续上升的变化趋势,四期均值为0.40,年均变化率为4.23%,其发展度等级从“较差”提升到“中等”。(4)建立了一种区域协调指数(CI),在城市群尺度上对京津冀不同时期的协调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从不同要素来看,人口、社会、资源利用与环境要素的协调度表现为上升趋势,四期均值分别为0.84、0.61、0.70和0.89,年均变化率分别为0.49%、2.29%、1.34%和0.35%;经济和生态要素的协调度表现为下降趋势,四期均值分别为0.69和0.83,年均变化率分别为-0.98%和-0.23%。从京津冀综合协调度来看,其表现为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四期协调度分别为0.76、0.74、0.76和0.77,年均变化率为0.0005%,其协调度等级均位于“较好”。(5)建立了一种区域协调发展指数(NCDI),在城市群尺度上对京津冀不同时期的协调发展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从不同要素来看,人口、社会、经济、资源利用、生态与环境要素的协调发展度均表现为上升趋势,四期均值分别为0.60、0.45、0.43、0.50、0.56和0.67,年均变化率分别为0.70%、5.89%、3.21%4.08%、0.30%和2.49%。从京津冀综合协调发展度来看,其表现为上升趋势,四期协调发展度分别为0.40、0.45、0.53和0.59,年均变化率为3.15%,其协调发展度等级均位于“中等”。

赵一凡[3](2019)在《供需平衡视角下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路径研究 ——以重庆市巫溪县多规合一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历了持续、高速的城镇化过程,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传统的城市扩张方式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建设用地的盲目扩张使得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不仅造成城市内部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低下,而且使得城市外围许多优质耕地以及重要的生态空间被不合理侵占。以上种种矛盾因素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从源头分析,城市边界无序扩张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目前建设用地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的巨大矛盾。因此,本文在已有城镇开发边界研究综述的基础上,从协调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角度出发,以近年来广泛开展的“多规合一”工作为支撑,结合双评价、CA-Markov等方法,探讨城镇开发边界的科学划定途径。具体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基础。首先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然后对城镇开发边界和“多规合一”等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进行综述,得出近年来多规合一与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结合愈加紧密的结论。并分析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通过“多规合一”途径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对于协调城镇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最后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并理顺整体的逻辑结构。第二部分,供给和需求两侧分析。从需求角度来看,首先对建设用地的需求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包含经济因素、人口因素、产业区开发因素等对建设用地需求的影响,然后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确定建设用地需求规模和布局的方法。从供给角度来看,首先从土地供应方式、土地供应结构等方面对我国建设用地供应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现状问题,分析了确定建设用地供给规模和布局的方法,包含人口预测、双评价、刚性边界限制等,最后探讨了供需两者之间的矛盾。第三部分,多规合一途径协调供需矛盾并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分析了多规合一以及城镇开发边界基本理论及内在联系,并比较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的各类方法,确定了一条通过多规合一协调供需矛盾并中并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的实现路径:以多规合一作为平台,首先结合城乡规划、各类发展规划与CA-Markov模型预测建设用地的需求规模和布局,然后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保类规划等结合双评价确定建设用地的供给规模和布局,之后对供给与需求进行比较,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最终根据协调的结果确定城镇的刚性和弹性两条开发边界。第四部分,实践案例的探讨。以重庆市巫溪县的多规合一为例,分析其在“多规合一”支撑下,首先借助ArcGIS软件对来自规划、国土、环保等多个部门的数据资料进行初步整合,然后依据城乡规划等发展类规划的人口、用地预测结果和CA-Markov模型的用地扩展模拟综合确定巫溪县的城镇建设用地需求的规模和布局。之后通过双评价结合土规、环保类规划综合确定巫溪县的城镇建设用地供给规模和布局,然后对建设用地供给和需求的矛盾进行分析并协调,最后结合协调结果确定巫溪县的刚性和弹性城镇开发边界。并提出巫溪县城镇开发边界的保障体系和动态维护措施。第五部分,结论部分。分析了研究过程中的创新点、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创新点主要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时双评价、CA-Markov模型等方法的综合使用,不足主要在于因为相关部门数据缺失导致双评价环节缺少部分影响因素的分析。未来,随着自然资源部的建立、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规划技术的进步,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将不再是一项单独编制的“自下而上”工作,而是作为工具融入到空间规划体系的全过程之中。

杨建伟[4](2019)在《冀北山区滦平县水源保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文中认为为解决冀北山区水资源紧张问题,京冀两省合作建设了京冀水源保护林,为尽早了解京冀水源保护林建设以来的作用和成效,研究京冀水源保护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就尤为迫切和重要,本研究将深入研究水源保护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并对其进行评估和分析。本研究选取河北省滦平县水源保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测量调查和实验室实验获取大量基础数据,结合生态学理论、经济学理论和能值理论,从造林模式和立地条件两个方面对滦平县水源保护林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5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货币价值评估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滦平县水源保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能值为1.65E+19 sej,单位面积能值量为7.29E+14sej/hm2;总价值为6.92E+05万元,单位面积价值量为9.14E+01万元/hm2,各服务功能价值量大小依次为:涵养水源3.48E+05万元,占总价值的50.25%;净化大气环境1.50E+05万元,占21.64%;生物多样性保护1.23E+05万元,占17.83%;保育土壤5.47E+04万元,占7.91%;固碳释氧1.64E+04万元,占2.37%。单位面积价值量分别依次为为4.59E+01万元/hm2、1.98E+01万元/hm2、1.63E+01万元/hm2、7.23E+00万元/hm2、2.17E+00万元/hm2。结果表明滦平县水源保护林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其中涵养水源服务是滦平县水源保护林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从不同造林模式分析,在4种造林模式中,油松林地的单位面积价值最高,达到平均每公顷4.36E+02万元,比其他三种造林模式分别高32.15%、80.73%和80.29%。结果表明造林模式对滦平县水源保护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较大,而油松林可作为今后建设京冀水源保护林的优先选择。单位面积价值量排序为:油松>侧柏>侧柏+山杏>油松+山杏。从不同立地条件分析,阳坡和阴坡、褐土和壤土的单位面积价值量相差无几,它们的单位面积价值量分别为8.73E+01万元/hm2、9.15E+01万元/hm2、8.37E+01万元/hm2和8.40E+01万元/hm2。结果表明立地条件对滦平县水源保护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较小。2种不同坡向的单位面积价值量排序为阴坡>阳坡,2种土壤类型排序为壤土>褐土。

何昉[5](2018)在《中国绿道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绿道思想和规划理念萌芽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源于西周时的“周道”、秦朝的“驰道”、“五丈道”,以及历朝历代的官道、驿道、民道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的区域发展和文化传播乃至中华民族的审美进程和生态文明进步起到重要作用。在后工业社会时期,全球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深化,城市居民对公共空间抱有更新的需求。绿道及其网络的规划设计,是设计师在应对诸如城市生态资源缺乏、城市环境恶化、历史文脉断裂以及公共空间不足等城乡二元问题时的有效工具和手段。而国际上将绿道作为一种有效的土地保护利用模式和先进的规划理念到现在,己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发展,绿道作为生态网络建设的重要链条,其规划研究和建设受到了各国的普遍重视。以修复和优化城市快速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区域生态系统功能、丰富城市居民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的国际绿道发展,深深影响了我国的绿道研究和实践。始于2009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实施,拉开了我国绿道规模化规划建设的序幕,并且迅速推广全国。近十年来,中国绿道规划设计的研究成果同样显着,国内学术期刊绿道为关键词的论文数量如雨后春笋喷薄纸面,绿道所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和低碳效应也在全社会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国际着名绿道专家马克·林德胡尔特教授和雅克·博德里教授,在参观珠三角绿道后对深圳绿道网建设成就大加赞赏,将其称赞为“非凡和卓越的”。习近平在考察广东后指出“东濠涌以及遍布广东各地的绿道,都是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局部细节。”从绿道研究与实践来看,中国绿道规划设计实践的成就无疑是巨大的。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出发,找到适用于中国的绿道规划设计策略和方法,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实践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本文重点探讨和解决的问题。诚然,国内绿道建设如火如荼,但是我们国内的绿道理论还不成熟,绿道的意义和内涵较为单薄,设计策略仍然不够完善。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进程和世界上规模、速度都空前的城市化过程。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更需要国际绿道理论的引进切实地发挥对城乡绿地进行主动保护、修复快速城市化的负面影响,需要我们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吸收中国人居文化精髓和生态价值观、了解中国人骨子里的空间行为心理和倾向,梳理出适用于中国城乡发展的绿道理论和规划设计策略。时不我待,中国的绿道运动即将完成第一个十年,系统的绿道规划设计研究迫在眉睫。通过综合梳理国际绿道理论的成果和发展实践,本文从我国文化和自然资源以及行业发展现状等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国历史文明和中华民族的生态哲学和美学智慧的角度切入研究中国古道的生态哲学和价值观,不乏时代发展烙印和生活气息浓厚的中国古道体系,对新时期中国绿道规划设计如何适应中国文脉和地脉根基、如何结合多学科发展进步提出发展模式和策略;重点剖析珠三角区域绿道网和广东古驿道规划设计等实证研究,深入探讨和例证。以期在新时代的中国,让更多更优秀的绿道带给人们健康、安全,回归的幸福和心灵的自由。

张慧,刘伟[6](2016)在《城镇生态环境保护林树种规划研究——以杨凌示范区为例》文中提出生态环境保护林规划是城镇生态环境规划与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环境保护林树种规划线性模型和方法,通过对杨凌示范区的树种调查、人工熏气试验,测定了树木的抗污染物能力,估算了环境保护效益,分析了目前杨凌园林树种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杨凌生态环境保护林的发展目标,并提出了杨凌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林树种规划及具体措施。

蒋蕾[7](2016)在《基于GIS大兴安岭过伐林多功能评价体系》文中研究指明森林作为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自然界拥有的一笔巨大又可贵的“绿色财富”,被亲切的称为“地球之肺”。森林发挥着各种各样的功能,包括提供林木及林副产品、固碳释氧、土壤保持、森林游憩、维持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净化环境八大类。大兴安岭地区作为东北森林的重要屏障,是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重点保护工程,研究该区森林多功能评价体系,实现森林多功能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地理信息系统(GIS)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和处理功能,本文基于GIS平台,以2008年盘古林场二类调查数据库和林场林相图为基础数据,其中起源属性为天然林的小班共计6059个,分为四类林种,分别为一般用材林、水源涵养林、护路林和环境保护林。基于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针对不同林种筛选影响该林种多功能的评价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因子权重,用改进雷达图计算评价值,建立小班水平上的森林多功能评价体系。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利用改进雷达图计算多功能评价值,具有唯一性,即运用改进雷达图面积和周长建立的评价函数,求得的函数值不会随因子顺序的改变而变化,使得多功能评价结果更具有科学性,明显优于普通雷达图。2)研究区一般用材林小班有1612个,筛选的主要评价因子有小班蓄积量C1、集材距离C2、小班面积C3、坡度C4、地位级C5、多样性C6、自然度C7。用改进雷达图计算1612个小班评价值,并对该值统计分析,得出均值为0.5279,说明该林种小班各项因子发展平均上处于中等水平。3)研究区水源涵养林小班有4279个,筛选的主要评价因子有树种组成C1、坡度C2、土壤厚度C3、林下植被覆盖度C4、多样性C5、自然度C6、保护等级C7、小班蓄积量C8、集材距离C9、小班面积C10。用改进雷达图计算4279个小班评价值,并对该值统计分析,得出均值为0.5051,说明该林种小班各项因子发展平均上处于中等水平,这与一般用材林的评价结果一致。4)研究区护路林小班有118个,筛选的主要评价因子距道路距离C1、树种组成C2、优势树种C3、林下植被覆盖度C4、多样性C5、自然度C6、保护等级C7。用改进雷达图计算118个小班评价值,并对该值统计分析,频率分布图显示有三个波峰,集中在0.3-0.6,整体上不是很符合正态分布,均值为0.4664,说明该林种小班各项因子发展平均上处于中等稍微偏下水平。林种为环境保护林小班,共有50个,位于村镇周边,该林种多功能研究仅从林型、优势树种、郁闭度、龄组和过往措施方面简单分析。GIS技术及改进雷达图引用到森林多功能评价中,为森林多功能评价提供一种新的平台和计算方法,使计算结果表达的更清晰形象、更具有科学性。

亢新刚,郑焰锋,赵浩彦,杨华,龚直文,刘燕[8](2011)在《北京市生态公益林主要经营类型的经营措施研究》文中提出以北京地区大兴区、海淀区和延庆县3个区县的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在对其二类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划分原则和依据选出了具有地区代表性的22个经营类型。结合各经营类型的经营目的,通过应用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理论、近自然经营的理论和技术最终为每个经营类型匹配了相应的经营措施。

金晓波[9](2008)在《大连市(南部)绿地网络建设格局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针对大连市由于工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混乱等原因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生态绿化建设缺乏合理规划以及绿化建设缺乏科学方法的指导等问题,从景观生态学及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应用GIS技术,对大连南部绿地网络的建设格局与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应用适宜性分析方法,对大连南部的生态敏感性做以分析和评价,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应用景观指数计算的方法,对大连南部城市绿地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了解现状城市绿地的建设规律;应用适宜性分析方法,对大连南部城市绿地的功能格局进行分析,查找现状建设的疏漏点,分析得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态经济、景观游憩、环境保护5种绿地类型的理论建设格局,并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城市绿地建设现状进行综合优化,得到各种类型绿地的合理规划格局以及城市绿地总体综合规划格局。达到对大连市绿地网络合理规划的目的,同时也为今后的进一步规划建设提供依据。最后,针对格局分析结果,提出不同绿地类型在典型立地条件下的建设模式,为现实的建设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本文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大连市整体景观多样性较低,但景观分布较为均衡,破碎化程度不高。绿地景观面积较大,在大连市占主导地位,且连通性较好。绿地景观多样性不高,但景观分布较为均衡,破碎化程度不高。其中,生态经济林破碎化程度最大,水源涵养林破碎化程度最小,分布最为集中。2.大连南部有1144平方公里的地区生态敏感性较高,占南部总面积的53.49%。其中,最敏感的区域集中在甘井子区西南部山区林地。3.大连南部水土保持林理论建设面积为492.1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2.57%,除去现有水土保持林,还须增加建设的面积为402.40平方公里。4.大连南部水源涵养林理论建设面积为613.6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6.83%,除去现状已有的水源涵养林,还需增加建设的面积为567.54平方公里。5.大连南部适宜建设生态经济林的区域面积为1796.9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4.1%。除去现状已有的生态经济林,仍可供未来建设选址的适宜区域面积为1673.29平方公里。6.大连南部适宜建设景观游憩林的区域面积为982.5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4.02%,除去现状已有景观游憩林,仍可供未来建设选址的适宜区域面积为943.02平方公里。7.大连南部有405.9平方公里的地区需要建设环境保护林,占总面积9.18%,而现状的环境保护林面积仅为124.21平方公里,远远小于所需面积,说明环境保护林的建设还要大幅加强。8.综合五种类型绿地得到大连南部绿地网络规划建设格局,理论上,绿地建设的重点地区面积为1052.2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9.52%,远大于现状的23%,除去现有城市绿地,还应增加建设的面积为693.14平方公里,这些地区主要集中在四处:一是甘井子区西南部和旅顺口区东南部,两区的交界处周边,二是金州区东南角;三是金州区中北部;四是度假区及其周边的度假区和开发区的小部分。9.提出了不同绿地类型在不同建设等级、不同立地条件下的41种建设模式,并对大连市不同类型城市绿地适宜应用的树种进行了总结,其中水土保持林19种,水源涵养林27种,生态经济林16种,景观游憩林64种,环境保护林30种。

王亚军[10](2007)在《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明晰“生态园林城市”提出的时代与现实背景的基础上,从“生态园林城市”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出发,解析“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内涵与特征;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城市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基础的梳理,分析其理论特征,总结并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理论,从全局性、原则性和框架性的角度总结出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理论和实践方法。首先从问题导向入手——即,从国内外生态化与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教训与挑战方面进行分析,力求梳理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建立生态园林城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明确其概念特征;其次从历史与理论发展导向人手——即,对国内外城市规划、生态理论等研究和创新进行理论和实践总结,以获得经验和启示,明确城市发展的价值取向从“自然本体论”、“人文本体论”转向“生态本体论”;再者,从目标导向入手——即,在明确生态园林城市概念和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研究我国生态园林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论特征、目标系统和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途径,形成理论和模式的分析,并对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城区(规划建成区)-城市规划区-市域”三个规划层次体系作详细的研究,形成完整的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体系;最后,从评价标准入手——即,总结分析生态园林城市的衡量标准,探讨生态园林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城市环境保护林面积的确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环境保护林面积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
    1.1 海淀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背景
        1.1.1 国家层面
        1.1.2 京津冀区域层面
        1.1.3 北京市层面
        1.1.4 海淀区层面
    1.2 海淀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意义
2. 项目区概况
    2.1 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河流水系
        2.1.5 土壤条件
    2.2 社会经济条件
        2.2.1 历史沿革
        2.2.2 行政区划和人口
        2.2.3 经济发展概况
        2.2.4 交通条件
    2.3 自然资源
        2.3.1 土地资源
        2.3.2 水资源
        2.3.3 湿地资源
        2.3.4 动植物资源
        (1)植物资源
        (2)动物资源
        2.3.5 旅游资源
    2.4 生态环境状况
        2.4.1 空气环境质量
        2.4.2 水环境
        2.4.3 土壤环境
        2.4.4 声环境
        2.4.5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2.5 特色文化
        2.5.1 皇家园林文化
        2.5.2 古树名木文化
        2.5.3 大运河文化
        2.5.4 红色文化
        2.5.5 高等教育文化
        2.5.6 中关村科创文化
3. 森林城市建设基础分析
    3.1 森林资源特征分析
        3.1.1 林地资源
        (1)总体情况
        (2)空间分布
        3.1.2 林种结构
        3.1.3 乔木林特征
        (1)林龄组成
        (2)林分起源
        (3)优势树种
        3.1.4 林木蓄积
        3.1.5 森林覆盖率
    3.2 城区绿地特征分析
    3.3 生态科普载体分析
    3.4 资源管护情况分析
        3.4.1 森林防火
        3.4.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3.4.3 林业信息化建设
        3.4.4 公益林管护
        3.4.5 绿地管护
        3.4.6 野生动植物保护
        3.4.7 林业队伍
    3.5 指标达标情况分析
        3.5.1 森林网络
        (1)林木覆盖率
        (2)城区绿化覆盖率
        (3)城区树冠覆盖率
        (4)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5)城区林荫道路率
        (6)城区地面停车场绿化
        (7)乡村绿化
        (8)道路绿化
        (9)水岸绿化
        (10)农田林网
        (11)重要水源地绿化
        (12)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
        3.5.2 森林健康
        (1)树种多样性
        (2)乡土树种使用率
        (3)苗木使用
        (4)生态养护
        (5)森林质量提升
        (6)动物生境营造
        (7)森林灾害防控
        (8)资源保护
        3.5.3 生态福利
        (1)城区公园绿地服务
        (2)生态休闲场所服务
        (3)公园免费开放
        (4)乡村公园
        (5)绿道网络
        (6)生态产业
        3.5.4 生态文化
        (1)生态科普教育
        (2)生态宣传活动
        (3)古树名木
        (4)市树市花
        (5)公众态度
        3.5.5 组织管理
        (1)建设备案
        (2)规划编制
        (3)科技支撑
        (4)示范活动
        (5)档案管理
        3.5.6 总体情况
    3.6 森林城市建设潜力分析
        3.6.1 国土增绿潜力分析
        (1)林业用地
        (2)村庄驻地、四旁用地
        (3)城区绿地
        3.6.2 森林健康提升潜力
        3.6.3 森林服务提升潜力
        3.6.4 森林文化提升潜力
    3.7 优势与问题
        3.7.1 优势
        (1)生态区位重要,规划站位较高
        (2)政府高度重视,政策支持有力
        (3)生态格局完整,建设基础扎实
        (4)群众基础较好,爱绿氛围浓厚
        3.7.2 面临的问题
        (1)城市绿地空间分布与服务功能还需进一步优化提升
        (2)乡村绿化特色和乡愁生态景观还需进一步挖掘强化
        (3)生态场所服务和生态活动传播还需进一步发动扩散
4. 森林城市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4.1 指导思想
    4.2 建设原则
        4.2.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4.2.2 坚持服务首都核心功能
        4.2.3 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绿化
        4.2.4 坚持近自然化理念
        4.2.5 坚持科学节俭绿化
        4.2.6 坚持人文生态融合
        4.2.7 坚持全民共建共享
    4.3 规划愿景
    4.4 规划依据
        4.4.1 法律法规
        4.4.2 标准规范
        4.4.3 国家、地方文件与规划
    4.5 规划范围
    4.6 规划期限
    4.7 规划目标
        4.7.1 总体目标
        4.7.2 阶段目标
        (1)近期目标(2021年—2023年)
        (2)中期目标(2024年—2025年)
        (3)远期目标(2026年—2035年)
        4.7.3 指标目标
5. 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
    5.1 上位规划衔接
        5.1.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1)规划分析
        (2)对本规划的指导
        5.1.2《北京市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8年—2035年)》
        (1)规划分析
        (2)对本规划的指导
        5.1.3《海淀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
        (1)规划分析
        (2)对本规划的指导
    5.2 总体布局
        (1)一屏四心
        (2)多廊多点
6. 森林网络体系建设
    6.1 城区绿地完善工程
        6.1.1 建设范围、人口数量
        6.1.2 建设目标
        6.1.3 建设内容
        (1)公园绿地建设
        (2)小微绿地建设
        (3)老旧公园升级
        (4)环境友好型社区改造
        (5)森林城市建设示范活动
        (6)森林城市科技主题公园建设
    6.2 两道绿隔扩展工程
        6.2.1 建设现状
        6.2.2 建设目标
        6.2.3 建设内容
        (1)一道绿隔城市公园环提质增绿
        (2)二道绿隔郊野公园环优化扩绿
    6.3 道路景观提升工程
        6.3.1 建设现状
        6.3.2 建设目标
        6.3.3 建设内容
        (1)新建道路高标准绿化
        (2)已建道路绿化景观提升
        (3)林荫停车场建设
    6.4 生态水系打造工程
        6.4.1 建设现状
        6.4.2 建设目标
        6.4.3 建设内容
        (1)“水清岸绿”生态河渠建设
        (2)小月河生态廊道建设
        (3)北部生态湿地群营建
    6.5 绿色村镇建设工程
        6.5.1 建设现状
        6.5.2 建设目标
        6.5.3 建设内容
        (1)休闲场所建设
        (2)村庄绿化提升
        (3)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
    6.6 近自然片林营建工程
        6.6.1 建设现状
        6.6.2 建设目标
        6.6.3 建设内容
    6.7 自然保护地优化工程
        6.7.1 建设现状
        6.7.2 建设内容
    6.8 古树名木保护工程
        6.8.1 保护现状
        6.8.2 建设目标
        6.8.3 建设内容
7. 森林健康体系建设
    7.1 高质量森林经营
        7.1.1 林分抚育提质
        (1)建设现状
        (2)建设目标
        (3)建设内容
        7.1.2 生态公益林管护
        (1)建设现状
        (2)建设内容
    7.2 生境营建
        7.2.1 建设目标
        7.2.2 建设内容
        (1)完善生态廊道
        (2)划建自然保留区
        (3)营造鸟类栖息地
        (4)改善河道水生态系统
        (5)建设城市水鸟保护区域
        (6)海淀区城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建设
    7.3 绿地养护
        7.3.1 建设目标
        7.3.2 建设内容
        (1)绿地有机覆盖
        (2)城市林木近自然管理
    7.4 森林火灾防控
        7.4.1 建设目标
        7.4.2 建设内容
        (1)完善防火预警预测体系
        (2)提升防火调度水平
        (3)提升扑救火能力
        (4)开展常态化防火宣传
    7.5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7.5.1 建设目标
        7.5.2 建设内容
        (1)完善有害生物监测体系
        (2)提升有害生物防治能力
        (3)做好有害生物防治宣传
    7.6 林业信息化建设
        7.6.1 建设现状
        7.6.2 建设目标
        7.6.3 建设内容
        (1)完善园林绿化资源管理体系
        (2)建设智慧林业信息系统
8. 生态福利体系建设
    8.1 绿道网络建设
        8.1.1 建设现状
        8.1.2 建设目标
        8.1.3 建设内容
        (1)三级绿道体系建设
        (2)绿道服务点建设
        (3)绿道管理养护
    8.2 生态休闲空间发展
        8.2.1 建设现状
        8.2.2 建设目标
        8.2.3 建设内容
        (1)郊野公园休闲空间建设
        (2)清河滨水休闲空间建设
        (3)生态田园休闲空间建设
        (4)森林康养休闲空间建设
    8.3 农林产业发展带建设
        8.3.1 建设现状
        8.3.2 建设目标
        8.3.3 建设内容
9.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9.1 生态文化体验基地建设
        9.1.1 建设目标
        9.1.2 建设内容
        (1)森林文化体验基地
        (2)湿地文化体验基地
        (3)古树文化体验基地
        (4)园林文化体验基地
        (5)义务植树基地
    9.2 全民自然教育网络构建
        9.2.1 建设目标
        9.2.2 建设内容
        (1)成立海淀区自然教育网络
        (2)成立海淀区自然教育中心
        (3)自然教育基地建设
        (4)自然教育驿站建设
    9.3 生态标识系统建设
        9.3.1 建设目标
        9.3.2 建设类别
        9.3.3 建设内容
        (1)海淀区生态标识系统设计
        (2)生态科普标识标牌布设
    9.4 生态文化传播
        9.4.1 建设目标
        9.4.2 建设内容
        (1)制作森林城市建设宣传物料,服务百姓生活
        (2)拍摄图文视频素材全方位展示森林海淀风貌
        (3)开展多种形式的森林城市建设宣传活动
        (4)持续推动森林城市建设惠民活动
1 0. 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价
    1 0.1 估算依据
    1 0.2 工程总投资
        1 0.2.1 按照建设项目与费用构成分
        1 0.2.2 按照建设期限分
    1 0.3 资金筹措
        1 0.3.1 上级生态建设类项目资金
        1 0.3.2 地方财政投入
        1 0.3.3 社会性投入
    1 0.4 效益评价
        1 0.4.1 生态效益分析
        (1)涵养水源
        (2)保育土壤
        (3)净化大气环境
        (4)调节小气候
        (5)固碳释氧
        (6)保护生物多样性
        1 0.4.2 社会效益分析
        (1)美化城市景观,改善人居环境
        (2)传播森林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3)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4)增加就业机会
        1 0.4.3 经济效益分析
        (1)直接经济效益
        (2)间接经济效益
1 1.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 1.1 全面建立林长制
        1 1.1.1 分级设立林长
        1 1.1.2 建立工作机制
    1 1.2 严格考核反馈
    1 1.3 全面统筹,保障资金
    1 1.4 人才强林,科技兴林
        1 1.4.1 加强人才培养
        1 1.4.2 凸显科技创新特色
        1 1.4.3 加快成果转化和推广
    1 1.5 林政资源管理
        1 1.5.1 制定合理的林木采伐限额
        1 1.5.2 划定林地保护红线,统筹国土空间
        1 1.5.3 建立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体系
    1 1.6 森林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系统建设

(2)基于多源时空数据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区域协调发展概念内涵研究现状
        1.2.2 区域协调发展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1.2.3 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2.4 区域协调发展评价尺度研究现状
        1.2.5 区域协调发展数据来源研究现状
        1.2.6 现有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论文框架与组织结构
第2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介绍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社会现状
        2.1.2 经济现状
        2.1.3 环境现状
    2.2 数据来源
        2.2.1 统计数据
        2.2.2 矢量数据
        2.2.3 栅格数据
    2.3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计算
    3.1 指标构建的原则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介绍
        3.2.1 人口指标
        3.2.2 社会指标
        3.2.3 经济指标
        3.2.4 资源利用指标
        3.2.5 生态指标
        3.2.6 环境指标
    3.3 指标结果分析
        3.3.1 人口指标结果
        3.3.2 社会指标结果
        3.3.3 经济指标结果
        3.3.4 资源利用指标结果
        3.3.5 生态指标结果
        3.3.6 环境指标结果
    3.4 指标归一化及权重的确定
        3.4.1 指标理想值的确定及归一化处理
        3.4.2 权重的确定
    3.5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度分析
    4.1 人口发展度分析
        4.1.1 各城市人口发展度分析
        4.1.2 京津冀城市群人口发展度分析
    4.2 社会发展度分析
        4.2.1 各城市社会发展度分析
        4.2.2 京津冀城市群社会发展度分析
    4.3 经济发展度分析
        4.3.1 各城市经济发展度分析
        4.3.2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度分析
    4.4 资源利用发展度分析
        4.4.1 各城市资源利用发展度分析
        4.4.2 京津冀城市群资源利用发展度分析
    4.5 生态发展度分析
        4.5.1 各城市生态发展度分析
        4.5.2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发展度分析
    4.6 环境发展度分析
        4.6.1 各城市环境发展度分析
        4.6.2 京津冀城市群环境发展度分析
    4.7 综合发展度分析
        4.7.1 各城市综合发展度分析
        4.7.2 京津冀城市群综合发展度分析
    4.8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京津冀城市群协调度分析
    5.1 京津冀城市群人口协调度分析
    5.2 京津冀城市群社会协调度分析
    5.3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协调度分析
    5.4 京津冀城市群资源利用协调度分析
    5.5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协调度分析
    5.6 京津冀城市群环境协调度分析
    5.7 京津冀城市群综合协调度分析
    5.8 小结与讨论
第6章 京津冀城市群协调发展度分析
    6.1 京津冀城市群人口协调发展度分析
    6.2 京津冀城市群社会协调发展度分析
    6.3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度分析
    6.4 京津冀城市群资源利用协调发展度分析
    6.5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协调发展度分析
    6.6 京津冀城市群环境协调发展度分析
    6.7 京津冀城市群综合协调发展度分析
    6.8 小结与讨论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供需平衡视角下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路径研究 ——以重庆市巫溪县多规合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镇空间的急剧扩张
        1.1.2 城镇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长期存在并不断激化
        1.1.3 新时期城市发展方式和政策导向发生变化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及理论
        1.3.1 城镇开发边界概念
        1.3.2 “多规合一”的概念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的研究综述
        1.4.2 基于“多规合一”构建城镇开发边界的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对比分析法
        1.6.3 定性和定量分析法
        1.6.4 案例与实证研究法
2 城镇开发边界的需求侧——建设用地需求分析
    2.1 引言
    2.2 我国建设用地巨大需求的驱动因素
        2.2.1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
        2.2.2 不断增长的城镇人口对建设用地需求
        2.2.3 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对建设用地需求
        2.2.4 各类产业园区的开发对建设用地需求
        2.2.5 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建设用地需求
        2.2.6 政府行为和土地财政对建设用地需求
    2.3 建设用地需求规模和布局预测
        2.3.1 对城镇人口规模的预测
        2.3.2 对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的预测
    2.4 小结
3 城镇开发边界的供给侧——建设用地供给分析
    3.0 引言
    3.1 我国建设用地供应制度的历史变迁
        3.1.1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
        3.1.2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
    3.2 我国建设用地供应管理体系的现状问题
        3.2.1 政府垄断导致的土地市场不平衡
        3.2.2 地价的上涨与土地的供应制度
        3.2.3 土地供应方式有待改进
        3.2.4 土地供应结构有待调整
    3.3 确定建设用地的供给规模和布局
        3.3.1 结合城市未来的发展计划、发展方向
        3.3.2 结合城市未来的人口规模
        3.3.3 结合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3.3.4 结合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3.3.5 结合生态保护红线的角度的划定
        3.3.6 结合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的划定
    3.4 小结
4 多规合一支撑下的供需协调:划定城镇开发边界
    4.1 引言
    4.2 多规合一的主要内容
        4.2.1 多规合一的起源
        4.2.2 多规合一中不同规划的特征分析
        4.2.3 多规合一中不同规划的差异分析
        4.2.4 多规合一的工作内容与要求
    4.3 城镇开发边界的发展趋势和划定方法
        4.3.1 城镇开发边界的发展趋势和问题
        4.3.2 相关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比较分析
    4.4 城镇开发边界和多规合一的关系分析
        4.4.1 城镇开发边界和多规合一的关系总论
        4.4.2 城镇开发边界与多规合一中各项规划的关系
    4.5 多规合一支撑下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原则
        4.5.1 以约束用地规模和优化用地空间为核心
        4.5.2 以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为依据
        4.5.3 以生态底线的维护为重点
        4.5.4 坚持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合理扩展
        4.5.5 充分联合各级与各类部门的协同工作
    4.6 多规合一支撑下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工作路径
        4.6.1 确定整体的目标原则和工作方案
        4.6.2 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合
        4.6.3 结合相关资料确定城镇用地需求规模和布局
        4.6.4 结合双评价确定城镇建设用地可供应规模和布局
        4.6.5 建设用地供需差异对比
        4.6.6 协调建设用地差异用地并划定边界范围
        4.6.7 划定成果的实施和动态维护
    4.7 多规合一支撑下划定城市城镇开发边界的其他现实意义
        4.7.1 符合我国城镇化发展新阶段的现实要求
        4.7.2 符合多规合一工作的现实要求
        4.7.3 符合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7.4 符合不同地区差异化特征的要求
5 巫溪县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实践
    5.1 巫溪县基本情况分析
        5.1.1 区位特点
        5.1.2 地形地貌
        5.1.3 社会经济状况
        5.1.4 水文状况
        5.1.5 旅游资源
        5.1.6 城市形态发展特点分析
    5.2 巫溪县各项基础资料的收集和前期整合
    5.3 巫溪县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分析
        5.3.1 通过人口规模及城市发展方向预测建设用地需求规模和布局
        5.3.2 通过CA-Markov模型预测建设用地需求规模和布局
        5.3.3 综合多规中的发展类规划确定建设用地需求的规模布局
    5.4 巫溪县城镇建设用地的供给分析
        5.4.1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5.4.2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5.4.3 对比和协调土规和环保类规划
        5.4.4 综合确定建设用地供给规模和布局
    5.5 协调建设用地供需平衡并划定城镇开发边界
        5.5.1 供需建设用地差异对比
        5.5.2 供需建设用地差异协调
        5.5.3 结合用地协调结果生成城镇开发边界
    5.6 多规合一支撑下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存在的问题
        5.6.1 边界划定过程存在的技术问题
        5.6.2 边界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5.7 多规合一和城镇开发边界工作成果的管理和维护
        5.7.1 更新立法保障体系
        5.7.2 完善新的管理和组织机构框架
        5.7.3 各类城镇发展计划、规划管理工作要与市场紧密结合
        5.7.4 提高公众群体在城镇相关工作中的参与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4)冀北山区滦平县水源保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3.2. 能值理论的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情况
        2.1.4. 水文特征
    2.2. 社会经济概况
3. 研究内容、数据来源及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1.1. 水源保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3.1.2. 水源保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3.1.3. 水源保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估与分析
    3.2. 数据来源
    3.3. 技术路线
4. 研究方法
    4.1. 研究区实地调查方法
        4.1.1. 标准地设置
        4.1.2. 植被调查
        4.1.3. 土壤调查与测定
        4.1.4. 负离子和气象因子测定
    4.2. 滦平县水源保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估方法
        4.2.1.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评估方法的优化
        4.2.3. 评估指标实物量的计算方法
        4.2.4. 评估指标能值量的计算方法
        4.2.5. 评估指标价值量的计算方法
    4.3. 调查数据结果与分析
        4.3.1. 标准地调查
        4.3.2. 植被调查
        4.3.3. 土壤调查
        4.3.4. 负离子和气象因子测定
        4.3.5. 小结
5. 滦平县水源保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5.1. 涵养水源服务功能
        5.1.1. 涵养水源服务的价值量
        5.1.2. 涵养水源服务的单位面积价值量
    5.2. 保育土壤服务功能
        5.2.1. 保育土壤服务的价值量
        5.2.2. 保育土壤服务的单位面积价值量
    5.3. 固碳释氧服务功能
        5.3.1. 固碳释氧服务的价值量
        5.3.2. 固碳释氧服务的单位面积价值量
    5.4. 净化大气环境服务功能
        5.4.1. 净化大气环境服务的价值量
        5.4.2. 净化大气环境服务的单位面积价值量
    5.5. 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功能
        5.5.1. 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的价值量
        5.5.2. 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的单位面积价值量
    5.6. 滦平县水源保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
        5.6.1. 不同造林模式总价值量分析
        5.6.2. 不同立地条件总价值量分析
6.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中国绿道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各国的绿色化革命
        1.1.2. 经济发展推进城乡生态建设
        1.1.3. 科技发展推动文化大繁荣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绿道研究实践概述
    2.1. 国际绿道理论实践及代表人物
        2.1.1. 欧洲的绿道理论和实践
        2.1.2. 美国绿道理论的形成及代表人物
        2.1.3. 其他国家绿道发展和实践
        2.1.4. 近十年国际绿道理论
    2.2 中国绿道研究和实践概述
        2.2.1. 中国绿道研究现状
        2.2.2. 中国绿道理论和应用
        2.2.3. 中国绿道的规模化实践
        2.2.4. 中国绿道实践的现阶段研究
    2.3. 小结
        2.3.1. 国际绿道理论发展的特色和成就
        2.3.2. 我国绿道发展方向
第3章 中国绿道思想溯源与古道发展
    3.1. 绿道思想溯源
        3.1.1. 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3.1.2. 中国风水堪舆思想
        3.1.3.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3.1.4. 中国传统山水文化与“道”
        3.1.5. 中国传统园林审美
    3.2. 中国古道的发展
        3.2.1. 中国城邦规划重视对古道的绿化
        3.2.2. 中国古代河流防护促进滨水廊道和生态功能完善
        3.2.3. 中国交通发展逐渐形成国家尺度古道
        3.2.4. 中国古道多功能发展
        3.2.5. 中国古道分类研究
    3.3. 发展中的古道理念与绿道出现
第4章 中国绿道规划设计理论
    4.1. 国内外绿道理论的比较
        4.1.1. 国际绿道基本概念研究
        4.1.2. 国内绿道基本概念研究
    4.2. 中国绿道理论基础和方法研究
        4.2.1. 绿道理论基础
        4.2.2. 绿道规划方法概述
    4.3. 中国绿道的思想、定义与内涵
        4.3.1. 中国绿道的思想
        4.3.2. 中国绿道的定义
        4.3.3. 中国绿道的内涵
    4.4. 中国绿道的类型
        4.4.1. 国内外学者、文件对绿道的分类
        4.4.2. 中国绿道的分类
    4.5. 中国绿道的分级
        4.5.1. 国家绿道
        4.5.2. 区域(省级)绿道
        4.5.3. 城市绿道
        4.5.4. 社区(区级)绿道
    4.6. 中国绿道的功能和构成
        4.6.1. 绿道的功能
        4.6.2. 绿道的构成
    4.7. 中国绿道规划设计策略
        4.7.1. 山水自然策略
        4.7.2. 生态修复策略
        4.7.3. 风水文脉策略
        4.7.4. 功能复合策略
第5章 中国绿道规划设计方法
    5.1. 绿道的规划设计步骤
        5.1.1. 第一阶段,进行前期研究和现状要素的调查
        5.1.2. 第二阶段,进行绿道建设要素的单项对比与综合评价
        5.1.3. 第三阶段,进行绿道网的详细布局与方案比选
        5.1.4. 第四阶段,进行分类、分段设计
        5.1.5. 第五阶段,提出绿道方案的实施、建设与管理方案
    5.2. 国家、区域(省级)绿道规划设计方法
        5.2.1. 规划设计内容及方法
        5.2.2. 珠三角区域绿道实证研究
        5.2.3. 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保护与利用规划实证研究
    5.3. 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方法
        5.3.1. 规划设计内容及方法
        5.3.2. 珠三角九市绿道网规划实证研究
        5.3.3. 道莫便于捷,而妙于迂:东莞松山湖产业园风景道和绿道设计实证研究
        5.3.4. 北京三山五园绿道规划实证研究
    5.4. 社区绿道规划设计方法
        5.4.1. 规划设计内容及方法
    5.5. 专项规划设计要点
        5.5.1. 对城市空间规划的优化调整
        5.5.2. 绿廊系统规划设计要点
        5.5.3. 便民系统规划设计要点
        5.5.4. 慢行系统规划设计要点
        5.5.5. 标识系统规划设计要点
    5.6. 建设和发展的保障机制
        5.6.1. 策划阶段
        5.6.2. 建设阶段
        5.6.3. 管理运营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2.1. 绿道新走向,古道的活化利用
        6.2.2. 绿道品质提升和多功能升级
        6.2.3. 从绿道到公园城市再到韧性城市
        6.2.4. 建立国家级绿道网络对接自然保护地体系
参考文献
书籍参考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外文参考
政策、报告、规划设计文件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附录: 本人关于中国绿道研究的实践经历
    一、主持、主管或参与的绿道规划设计项目
    二、绿道相关会议发言
    三、绿道相关学术文章
    四、绿道相关项目考察
致谢

(7)基于GIS大兴安岭过伐林多功能评价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林种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1.2.2 国外森林多功能研究
        1.2.3 国内森林多功能研究
        1.2.4 GIS在森林多功能中的应用
    1.3 多变量评价表达
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收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壤类型
        2.1.5 森林资源状况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2.2.1 数据收集
        2.2.2 数据处理
    2.3 本章小结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3.2.2 评价因子选择及权重确定
        3.2.3 改进雷达图计算多功能评价值
    3.3 技术路线
    3.4 本章小结
4 一般用材林多功能评价因子体系
    4.1 评价因子筛选及赋值
    4.2 构造判断矩阵及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4.3 评价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水源涵养林多功能评价因子体系
    5.1 评价因子筛选及赋值
    5.2 构造判断矩阵及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5.3 评价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护路林多功能评价因子体系
    6.1 评价因子筛选及赋值
    6.2 构造判断矩阵及因子权重计算
    6.3 评价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环境保护林多功能研究
    7.1 多功能研究
    7.2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北京市生态公益林主要经营类型的经营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经营类型划分和选择
    2.3 经营措施匹配
3 经营类型选取
    3.1 树种 (组) 的划分
    3.2 林种的选取
    3.3 经营类型的选择
        3.3.1 大兴区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选取
        3.3.2 海淀区的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选取
        3.3.2. 1 风景林经营类型选取
        3.3.2. 2 环境保护林经营类型选取
        3.3.3 延庆县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选取
4 经营类型措施表的编制
    4.1 大兴区平原防护林体系主要经营类型的经营措施
    4.2 海淀区风景林和环境保护林主要经营类型的经营措施
    4.3 延庆县水土保持林主要经营类型的经营措施
5 结论

(9)大连市(南部)绿地网络建设格局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城市绿地
    1.3 城市森林
    1.4 城市森林和城市绿地的关系
2. 文献综述
    2.1 城市森林研究进展
        2.1.1 国外城市森林研究进展
        2.1.2 国内城市森林研究进展
    2.2 城市森林网络研究进展
        2.2.1 城市森林网络建设概况
        2.2.2 城市森林网络空间格局研究进展
        2.2.3 城市森林网络建设模式概况
        2.2.4 GIS 技术在城市森林网络研究中的应用
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1.1 大连南部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3.1.2 大连南部生态脆弱性分析
        3.1.3 大连南部城市森林功能空间格局分析
        3.1.4 大连南部城市森林格局优化
        3.1.5 大连城市森林建设模式研究
    3.2 研究技术路线
    3.3 研究区概况
        3.3.1 地理位置
        3.3.2 气候
        3.3.3 植被和水文
        3.3.4 土地资源
        3.3.5 旅游资源
4. 大连南部城市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图形数据资料的准备
        4.1.2 景观空间格局评价指标的选取及其计算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大连南部城市森林景观格局
        4.2.2 大连市整体景观格局
    4.3 小结
5. 大连南部城市森林功能空间格局分析
    5.1 分析方法与操作过程
        5.1.1 分析方法
        5.1.2 操作过程
    5.2 大连市南部生态脆弱区评价与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2 结果与分析
    5.3 水土保持林重要性评价与分析
        5.3.1 研究方法
        5.3.2 结果与分析
    5.4 水源涵养林重要性评价与分析
        5.4.1 研究方法
        5.4.2 结果与分析
    5.5 生态经济林适宜性评价与分析
        5.5.1 研究方法
        5.5.2 结果与分析
    5.6 景观游憩林适宜性评价与分析
        5.6.1 研究方法
        5.6.2 结果与分析
    5.7 环境保护林重要性评价与分析
        5.7.1 研究方法
        5.7.2 结果与分析
    5.8 大连南部城市森林综合评价
    5.9 小结
6. 大连南部城市森林建设模式研究
    6.1 城市森林建设内容
    6.2 城市森林网络系统建设
        6.2.1 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系统中“点”要素的建设
        6.2.2 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系统中“线”要素的建设
        6.2.3 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系统中“面”要素的建设
    6.3 大连南部城市森林建设模式
        6.3.1 水土保持林建设模式
        6.3.2 水源涵养林建设模式
        6.3.3 生态经济林建设模式
        6.3.4 景观游憩林建设模式
        6.3.5 环境保护林建设模式
    6.4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
        1.1.1 研究的时代背景
        1.1.2 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1.3 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2 研究基础
        1.2.1 理论基础
        1.2.2 实践基础
    1.3 研究的视角与核心问题
    1.4 研究态度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策略和态度
        1.4.2 研究主体框架
第二章 生态园林城市内涵解析
    2.1 生态园林城市提出的背景
        2.1.1 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要求
        2.1.2 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2.1.3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要求
        2.1.4 城市空间扩展的内在要求
        2.1.5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理论要求
    2.2 生态园林城市与相关城市建设理论模式辨析
        2.2.1 田园城市(Garden City)
        2.2.2 广亩城市(Broadacre city)
        2.2.3 普世城(Eoumenopolis)
        2.2.4 绿色城市(Green city)
        2.2.5 健康城市(Healthy City)
        2.2.6 国际花园城市(Nations in Bloom)
        2.2.7 森林城市(Forests City)
        2.2.8 国家卫生城市(Nationally Recognized Clean City)
        2.2.9 环境保护模范城市(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del City)
        2.2.10 国家园林城市(Nationally Garden City)
        2.2.11 山水城市(Shan-shui City)
        2.2.12 节约型城市(Resource-efficient city)
        2.2.13 生态城市(Ecocity)
    2.3 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2.3.1 对生态园林城市提法的科学认同
        2.3.2 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
        2.3.2 生态园林城市的特征与发展方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总结
    3.1 国内外城市生态问题研究进展
        3.1.1 生态学发展历程和环境意识的兴起
        3.1.2 生态哲学思想与生态观念
        3.1.3 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3.2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概况及理论框架
        3.2.1 景观生态学研究概况
        3.2.2 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
        3.2.3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3.3 国外城市规划与生态建设理论实践
        3.3.1 工业革命以前的城市理想
        3.3.2 欧洲近代城市与公园的产生与发展(18世纪-19世纪末期)
        3.3.3 美国的城市公园运动与城市美化运动(19世纪下半叶-19世纪末期)
        3.3.4 重塑城市——城市规划的崛起阶段(19世纪末期-20世纪中期)
        3.3.5 战后大发展——建设时间高潮与生态思潮的萌芽阶段(1945-1970)
        3.3.6 生物圈意识——绿色革命的实践高潮阶段(1970-20世纪80年代末)
        3.3.7 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新经济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3.3.8 批判与总结
    3.4 国内城市绿地发展历程及其研究进展
        3.4.1 近现代以前的东方“天人合一”理论
        3.4.2 近现代的混沌发展时期
        3.4.3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阶段
        3.4.4 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背景与现状
    3.5 生态规划设计与生态理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基本应用要素
    4.1 观念要素研究
    4.2 人文要素研究
    4.3 自然要素研究
    4.4 人工环境要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论探讨
    5.1 与城市总体规划理论的辩证关系
        5.1.1 可持续的规划体系的发展趋势
        5.1.2 与城市总体规划的适应关系
    5.2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机理分析
        5.2.1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含义
        5.2.2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
    5.3 理论内涵、形态与理念特征
        5.3.1 理论内涵
        5.3.2 理论形态
        5.3.3 理念特征
    5.4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与建设的价值取向
    5.5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目标系统
        5.5.1 推动并完善城市生态化进程
        5.5.2 构建城市生态景观体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途径
    6.1 从生态学出发的规划设计理论体系的建立
        6.1.1 城市规划设计与生态学思想
        6.1.2 规划设计目标与层次
        6.1.3 规划设计的生态途径
    6.2 基于自然演化规律的城市空间扩展
        6.2.1 城市空间扩展与自然演化
        6.2.2 城市空间扩展与自然演化的外在特征
        6.2.3 城市空间扩展与自然演化的内在过程
        6.2.4 基于自然演化规律的城市空间扩展的规划思考
    6.3 城市生态园林规划
        6.3.1 城市园林复合生态系统
        6.3.2 城市生态园林规划设计的内容
    6.4 构建以绿地系统为核心的绿色开敞空间系统
        6.4.1 城市开敞空间概念
        6.4.2 城市绿地系统地位重构
        6.4.3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概念、特点与类型
        6.4.4 目前我国城市绿色开敞空间所存在的问题
        6.4.5 现代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
    6.5 生态园林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6.5.1 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建立的现实要求
        6.5.2 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的主要内容
        6.5.3 构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的主要策略
    6.6 生态园林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规划
        6.6.1 城市污染物及其来源
        6.6.2 城市环境污染对策与环境保护规划
        6.6.3 生态园林城市环境的营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7.1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概述
        7.1.1 城市绿地系统概念与特征
        7.1.2 城市绿地系统组成及分类定性
        7.1.3 城市绿地系统功能
        7.1.3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7.1.4 规划的范围、层次与规划应用要素
        7.1.5 规划原则与规划系统性思维指引
        7.1.6 规划发展趋势
    7.2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规划
        7.2.1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的内涵与思辩
        7.2.2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规划的主要功能属性
        7.2.3 影响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因素分析
        7.2.4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形式分析
        7.2.5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规划程序
    7.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
        7.3.1 对城市特色及其构成要素的把握
        7.3.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的意义
        7.3.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色应用要素及其辩识
        7.3.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色构建手法
    7.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程序与主要内容
        7.4.1 规划框架与新思路
        7.4.2 规划的程序与科学规划技术路线框架
        7.4.3 规划主要内容
        7.4.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生态与技术对策
    7.5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分析与评价
        7.5.1 分析与评价基础
        7.5.2 绿地的定量指标状况
        7.5.3 规划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区域视角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8.1 市域绿地系统提出的背景
    8.2 国内外城市区域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8.2.1 实践案例
        8.2.2 案例小结
    8.3 我国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所面临的问题
        8.3.1 规划技术与规划体制问题
        8.3.2 市域生态环境状况及存在问题
    8.4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体系初探
        8.4.1 市域绿地系统的概念
        8.4.2 规划的基本定位、范围与层次
        8.4.3 市域绿地的分类
        8.4.4 规划内容与规划程序的探讨
    8.5 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
        8.5.1 城市规划区及其核心范围
        8.5.2 我国城市边缘区基本状况分析
        8.5.3 城市大环境绿地的概念、作用和特点
        8.5.4 城市规划区城市大环境绿地规划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生态园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9.1 生态园林城市评价
        9.1.1 生态园林城市评价的实质
        9.1.2 评价的指标与指标体系
    9.2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分析
        9.2.1 一般性要求
        9.2.2 基本指标分析
    9.3 生态园林城市衡量标准——定性分析
        9.3.1 自然生态标准
        9.3.2 社会与文化生态标准
        9.3.3 经济生态标准
    9.4 生态园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
        9.4.1 分三类指标考核
        9.4.2 评价基本指标体系设计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详细摘要

四、城市环境保护林面积的确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的通知[J].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3)
  • [2]基于多源时空数据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 季建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3]供需平衡视角下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路径研究 ——以重庆市巫溪县多规合一为例[D]. 赵一凡. 重庆大学, 2019(02)
  • [4]冀北山区滦平县水源保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D]. 杨建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中国绿道规划设计研究[D]. 何昉.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城镇生态环境保护林树种规划研究——以杨凌示范区为例[J]. 张慧,刘伟. 陕西农业科学, 2016(08)
  • [7]基于GIS大兴安岭过伐林多功能评价体系[D]. 蒋蕾.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8]北京市生态公益林主要经营类型的经营措施研究[J]. 亢新刚,郑焰锋,赵浩彦,杨华,龚直文,刘燕.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1(04)
  • [9]大连市(南部)绿地网络建设格局与模式研究[D]. 金晓波.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10]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D]. 王亚军. 南京林业大学, 2007(02)


环境保护论文 绿森林论文 森林城市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绿道论文

上一篇:森林公园:德化人休闲的好去处
下一篇:金融运行急需社会信用体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