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士兵训练伤及致伤因素调查研究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士兵训练伤及致伤因素的调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廖婷,王斌,宋小波,赵华[1](2020)在《军人水中训练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有效预防训练伤的同时保障军事体能水平的提高,是我国军事训练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水中训练是在水环境中充分利用水的物理特性及流体力学特征所进行的主动性运动,对军人训练伤的预防与康复及体能提升具有独特的优势作用。根据国内外军事体育训练特征及我军备战需求,对水中训练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1)深水跑具有显着的有氧训练效益,颈部以下浸入水所产生的生理效应及3D阻力环境下的跑动模式,可提高有氧能力和肌肉耐力,强化姿态稳定性;2)水中抗阻训练可获得与陆上训练相似的力量增长效果,同时避免重复性训练所产生关节压力及肌肉微损伤的加重,尤其适合复杂作战环境下的军事人员爆发力训练;3)水中温度的快速传导性促进暴露于极冷水环境中时体内液体平衡的保持,以及免疫系统的应激适应性的产生,帮助军事人员提高作战能力。未来应进一步探索适用于我国军事体能训练领域的专项水中训练研究。

宋小波,王斌,张丹璇,胡月,赵华,刘瑞峰[2](2019)在《不同预防措施对军事训练伤影响的系统综述》文中指出目的:军事训练伤高发备受关注,目前缺乏有效预防措施。对现有训练伤预防干预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为军事训练伤预防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Google Scholar数据库检索截止2019年7月的训练伤预防干预研究的英文原始文献资料,结局指标限定为损伤发病率。由1名作者按照拟定方案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分,再由另1名作者进行复核。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系统综述。结果:共43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所涉及训练伤预防措施包括:针对性体能训练、合理安排训练负荷、防护装备、防伤知识教育、营养支持和神经生物反馈训练6种类型。结果显示在日常训练中增加针对性体能训练的训练内容和合理安排训练负荷均可有效降低训练伤的发病率,而防护装备能够有效预防部分训练伤高危人群的训练伤。其它预防措施的干预研究较少,且多为多因素综合干预,不能得出明确结论。结论:1)针对性体能训练和合理安排训练负荷作为训练伤的有效预防措施可推广应用于预防军事训练伤,部分军事训练伤高危人群可采用损伤防护装备来辅助预防训练伤;2)针对性体能训练干预对训练伤发病率的效应因训练内容设置的不同而不同,应以流行病学调查为基础,依据军事训练伤的类型特点和致伤因素针对性设置训练内容;3)应进一步探讨防伤知识教育、营养支持等干预措施的训练伤预防效果,探寻最有效预防措施,研究建立系统的军事训练伤预防机制和综合干预方案。

马龙,寇惠峰[3](2018)在《士兵训练伤及致伤因素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对士兵的致伤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防范军事训练伤的科学办法。方法随机选取某部队卫生机构接收的76名训练伤士兵入组研究,对其训练伤的类型进行统计,明确训练伤的发生部位,并据此制定预防训练伤的具体方案。结果器官损伤21名,上肢损伤:24名,下肢损伤31名。武装越野跑所致损伤22名,400m障碍所致损伤30名,投掷所致损伤24名。结论在军事训练过程中,器官损伤、关节损伤、软组织损伤是主要的训练伤类型,而腰部和上下肢是损伤发生的主要部位,武装越野跑、400 m障碍和投掷是造成训练伤的主要科目。因此,应从以上几个方面对训练伤进行严加防范。

赵进沛,赵右南[4](2012)在《运动所致职业损伤及其预防》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运动所致职业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方法,列举影响运动职业损伤的因素,进而分析预防运动职业损伤的途径。[结果]训练强度、技术方法、个体因素、准备活动和场地器材状况,都是影响运动训练损伤的重要因素,只有重视安全预防和教育,制订和实施科学的训练计划,搞好训练前准备活动,维护好场地器材及加强卫生监督,才能有效预防运动所致职业损伤的发生。[结论]运动所致职业损伤是影响身体健康、职业发展及群体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认识运动损伤的规律,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非常必要。

张建,王玉挺,刘小义,郭友立,莫桂强[5](2011)在《医学干预对武警某部军事训练伤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医学干预对南方某武警部队战士训练伤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南方某武警部队的一大队,按照干预措施施训,作为干预组;另一大队按照以往常规方法进行训练,不加任何干预措施,作为对照组。观察6个月内的两大队(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训练伤发生情况。结果:骨关节和软组织损伤为常见。实施医疗干预可有效降低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17.95%<29.18%),其主要效果在于大幅度降低了骨关节损伤的发生率(6.53%<10.31%)和软组织损伤的发生率(5.59%<9.92%)。结论:实施医学干预可有效降低我武警部队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

王心,王兴,田庚友,史俊祥,戴卫民[6](2001)在《军事训练伤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英选,唐君,孙家新,张福田[7](2000)在《士兵训练伤及致伤因素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了解士兵训练伤发生情况及其影响 ,确定致伤因素和危险性 ,以提高防治水平和卫勤保障能力。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某部步兵、炮兵和装甲兵共 130 7人 ;并对步兵 5 92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某部士兵年度训练伤总发生率为 2 8 39% ;损伤部位分类中步兵最高为骨及关节损伤 (4 1 92 % ) ,其次软组织损伤 (33 33 % ) ;致伤因素危险性前 5位依次为体能状况、训练科目、场地器材、入伍时间和训练强度 ;损伤发生率与因伤缺勤率年度变化基本一致 ,秋冬季节较高。结论 某部训练伤发生情况与全军接近 ,因伤缺勤应引起重视 ,针对致伤因素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

二、士兵训练伤及致伤因素的调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士兵训练伤及致伤因素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军人水中训练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现状
2 应用模式
    2.1 深水跑
        2.1.1 最大强度与次最大强度下的生理效应
        2.1.2 生物力学特点
        2.1.3 强度监控
    2.2 水中抗阻训练
        2.2.1 减重环境与损伤预防
        2.2.2 应用要素
    2.3 极冷环境下的水中适应性训练
        2.3.1 冷休克反应及其生理机制
        2.3.2 长期训练产生的机体影响
        2.3.3 促进适应性变化的训练要素
3 价值分析
4 启示与展望

(2)不同预防措施对军事训练伤影响的系统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来源及检索
    1.2 文献的筛选
    1.3 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
    1.4 数据综合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文献评价
    2.3 文献研究结果评价
        2.3.1 针对性体能训练
        2.3.2 合理安排训练负荷
        2.3.3 防护装备
        2.3.4 其它预防措施
3 分析讨论
4 总结

(3)士兵训练伤及致伤因素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2 结果
3 讨论
    3.1 军事训练伤的致伤因素
    3.2 军事训练伤的防范对策

(4)运动所致职业损伤及其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 运动所致职业损伤的发生原因
    1.1 训练强度过大, 超出了身体承受能力
    1.2 技术方法不正确, 违反了运动力学和生理解剖结构规律
    1.3 个体素质差异, 体质或心理不适应大运动量训练的要求
    1.4 准备活动不充分或不正确
2 运动损伤的防护原则与措施
    2.1 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安全防护教育
    2.2 制订和实施科学的训练计划
    2.3 重视训练前的准备活动
    2.4 注意经常性地对训练装备和场地的检查, 加强卫生监督保障

(5)医学干预对武警某部军事训练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调查方法
    1.3 干预措施
    1.4 诊断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训练伤发生率
    2.2 训练伤类型分布
    2.3 训练伤发生的时间分布
3 讨论

(6)军事训练伤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军事训练伤的定义
2 军事训练伤的分类
    2.1 软组织损伤
    2.2 骨关节损伤
    2.3 器官损伤
3 军事训练伤的界定
4 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
5 军事训练伤的分布
6 军事训练伤的危险因素
    6.1 内在因素
        6.1.1 年龄
        6.1.2 性别
        6.1.3 身高
        6.1.4 体重
        6.1.5 骨矿物密度
        6.1.6 胫骨宽度
        6.1.7 体质
        6.1.8 足过度旋前
        6.1.9 髋过度外旋
        6.1.10 心理状态
    6.2 外在因素
        6.2.1 过度疲劳
        6.2.2 训练强度
        6.2.3 训练场地
        6.2.4 周期性训练
        6.2.5 操练方法
        6.2.6 训练鞋
        6.2.7 训练安排
7 存在的问题
    7.1 我军过去使用的诊断标准不一, 训练伤发生率差距较大
    7.2 对训练伤的诊断方法和界定不同, 训练伤发生率差距较大
    7.3 武警部队尚未开展军事训练伤的流行病学研究
    7.4 对训练伤的研究范围和深度比较局限

(7)士兵训练伤及致伤因素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1.3 致伤因素界定
2 结果
3 讨论

四、士兵训练伤及致伤因素的调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军人水中训练研究进展[J]. 廖婷,王斌,宋小波,赵华. 中国体育科技, 2020(08)
  • [2]不同预防措施对军事训练伤影响的系统综述[J]. 宋小波,王斌,张丹璇,胡月,赵华,刘瑞峰. 中国体育科技, 2019(08)
  • [3]士兵训练伤及致伤因素的调查研究[J]. 马龙,寇惠峰. 心理月刊, 2018(12)
  • [4]运动所致职业损伤及其预防[J]. 赵进沛,赵右南. 预防医学论坛, 2012(03)
  • [5]医学干预对武警某部军事训练伤的影响[J]. 张建,王玉挺,刘小义,郭友立,莫桂强.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1(23)
  • [6]军事训练伤的研究进展[J]. 王心,王兴,田庚友,史俊祥,戴卫民. 武警医学, 2001(10)
  • [7]士兵训练伤及致伤因素的调查研究[J]. 杨英选,唐君,孙家新,张福田. 临床军医杂志, 2000(04)


军训论文 健康论文 赵华论文

上一篇: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酱油和盐中的铅
下一篇:论国民政府社会保险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