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抢购对社会稳定、经济秩序、企业经营造成严重的影响,且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不断提高,易发群体是突发性抢购行为的主体,直接决定着突发性抢购的发展态势。现有相关研究多是从个体决策角度或事件描述角度进行,缺少群体角度的实证研究。因此,对突发性抢购的易发群体的识别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其次,通过对近十年来发生的突发性抢购事件的分析和总结,结合深度访谈,构建出易发群体识别模型和突发性抢购影响因素研究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再次,基于2011年日本核辐射引起的食盐抢购事件,设计本文的调查问卷,并通过预调研修改后形成正式问卷,通过网络和人员调查进行数据收集。最后,分别用描述性统计、判别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对易发群体进行识别;通过结构方程和缓冲效应分析对假设进行验证。通过研究发现:(1)突发性抢购的易发群体特征为:女性,年龄在36岁以上,文化程度在高中以及以下,月收入水平在3000元以下,已婚,从事个体经营者、服务业人员、下岗或无业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等职业,一般家中有老人或小孩,是家庭生活用品的主要购物者。(2)判别函数受文化程度变量影响最大,其后依次为是否为主要购物者、年龄、家中是否有老人或孩子、收入、婚姻状况、性别。(3)家庭结构和主要购物者两个变量对突发性抢购的影响程度最大,其后依次为文化程度、年龄、月收入水平、婚姻状况、性别、职业。(4)事件危害程度、恐慌情绪、信息扩散程度、参照群体影响和商家反应压力,对突发性抢购行为有显著影响,媒体公信力、政府危机事件处理能力、冲动消费程度和商品稀缺性对突发性抢购行为具有调节作用。可从政府、媒体、商家及消费者等方面对突发性抢购进行预防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