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吸氧三通的制作与应用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吸氧三通管的制作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枝莲[1](2015)在《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舱内不同吸氧方法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患者应用两种吸氧方法的各项指标变化。方法选择行高压氧(HBO)治疗的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手持组和悬吊组,每组52例,手持组由配舱人员用手握住"L"型管吸氧,悬吊组将"L"型管悬吊固定在高压氧舱舱壁上吸氧,对两组患者在高压氧舱治疗2h内发生的不良反应、吸痰次数、对患者口鼻及气管套管外口周围痰液分泌物擦拭清洁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悬吊组患者舱内平均剧烈咳嗽次数、吸痰次数、擦拭气管套管周围分泌物次数,均低于手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310,5.696,8.914;P<0.05);悬吊组HBO治疗中未发生一例气道黏膜损伤和肺部感染,手持组分别发生3例、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089,6.367;P<0.05)。结论悬吊固定"L"型吸氧管减轻了吸氧管对患者气管切开套管处气道的压力与刺激,痰液减少,咳嗽、吸痰次数减少,吸氧时间相对延长,减轻了陪舱人员的护理工作量。

宋献丽,许立民,盘晓荣,孔磊,樊秋萍,黄剑平[2](2012)在《气管切开病人高压氧治疗吸氧用具的制作与应用》文中提出重型及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抢救过程中常需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术是解除呼吸道梗阻、抢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气管切开病人在空气加压舱内接受高压氧治疗,不能按常规佩戴面罩吸氧,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吸氧方式,为了能使这些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高压氧治疗,争取最佳的治疗时间。我科采用麻醉用的呼吸回路自制吸氧连接装置进行吸氧,使病人能够带气管套管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争取早日拔除气管套管,减

崔晓雯,姜永珊[3](2011)在《改良V型管在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 目前,国内氧舱多以空气介质加压,戴面罩吸纯氧,所以,重症气管切开患者使用正常吸氧装置无法实现有效的吸氧,治疗效果不理想。为了方便气管切开危重患者的高压氧治疗,2006年4月至2007年11月,笔者经过多次实践研制了适用于气管切开患者使用的吸氧装置--V型管,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满意效果。1.V型管制作:(1)材料。V型管(医用塑料材质)及接头,直径1 cm、长2 cm的软质引流管,医用输液瓶橡胶瓶塞。(2)制作方法。V型管接吸氧装置端,可根据吸氧装置Y型管口大小与一截面直径1 cm、长2 cm的软质引流管相连接。使用金属套管者,剪1 cm长医用输液瓶橡胶瓶塞中空部分备用即可,或根据金属套管口径用图1接头连接。

马凤霞,杜良凤[4](2003)在《吸氧三通管的制作与应用》文中提出

杨海平[5](2002)在《“L”管在高压氧治疗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

二、吸氧三通管的制作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吸氧三通管的制作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气管切开病人高压氧治疗吸氧用具的制作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制作与应用
    1.1 材料
    1.2 制作与使用方法
2 优点

(4)吸氧三通管的制作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用物
2 操作方法

(5)“L”管在高压氧治疗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L”管结构原理
二、使用方法
三、临床使用
四、体会

四、吸氧三通管的制作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舱内不同吸氧方法的比较[J]. 刘枝莲.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30)
  • [2]气管切开病人高压氧治疗吸氧用具的制作与应用[J]. 宋献丽,许立民,盘晓荣,孔磊,樊秋萍,黄剑平. 护理研究, 2012(05)
  • [3]改良V型管在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J]. 崔晓雯,姜永珊.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11(04)
  • [4]吸氧三通管的制作与应用[J]. 马凤霞,杜良凤.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3(12)
  • [5]“L”管在高压氧治疗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J]. 杨海平.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02(04)


高压氧治疗论文 吸氧论文

上一篇:向量随机测度积分的极限定理
下一篇:中国加入WTO——对吉林省农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