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把握“标准”要求,实施口语交流培训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把握《标准》要求 落实口语交际训练(论文文献综述)

杨莹[1](2021)在《部编本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的编排特点及其教学研究》文中认为

田琴[2](2021)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情境创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颖[3](2021)在《小学语文第二学段口语交际教学的改进对策研究》文中指出

刘茜[4](2021)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口语交际板块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

余旺华[5](2021)在《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

唐菡[6](2021)在《小学低段语文口语交际板块游戏化教学的设计研究》文中提出

卢友霞[7](2021)在《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的发展与日俱新,人才培养也应顺应时代要求,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参考。幽默的谈话,使人快乐;渐进有序的解说,使人思绪起伏;一语中的的指点,让人透彻明白;出口成章的雄辩,使人如沐春风。清晰、严谨、有逻辑的语言表达总能使人在工作中脱颖而出、左右逢源,尤其是在讲说、谈判、竞争等场合,能轻而易举地赢得胜利。但在当前,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许多小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如动机缺乏而不想说,信心不足而不敢说,能力薄弱而不会说。进一步分析其根源,小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表现出的种种问题,与其动机缺乏有关,影响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信心与自我效能感,从而影响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由此,如何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ARCS动机模型是迄今为止将动机原理整合到教学设计过程的最为系统的学说,该模型的引进,对我国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教学策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凯勒提出的ARCS动机模型为理论基础,探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开展现状和优化策略。第一章绪论介绍了当前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地位边缘化、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有待提升的研究背景,阐明了本研究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及所用的研究方法,还对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和ARCS动机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第二章通过分析解读新课程标准中小学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找到其与ARCS动机模型中调动学生动机之间的联系,以说明应用ARCS动机模型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在意义和价值。第三章以天津市两所小学的三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为例,参考以往研究,同时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进行设计,经过前测和修正完善了调查问卷,以了解当前小学生口语交际学习动机水平。调查发现当前小学生口语交际的学习动机水平较低,具体表现在课堂参与度不高、对口语交际认知存在偏差和对自己的口语交际水平缺乏自信。第四章基于ARCS动机模型,进行了实际教学案例的分析,并总结归纳出将ARCS动机模型应用于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策略,包括紧密贴合口语教学目标、尊重和适应学生的主体性和发挥教师的教学能动性和创造性。

李若兰[8](2021)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教学引导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部编本语文教材投入使用,语文教材重新回到“一纲一本”。语文作为国家课程,应兼顾如下几项重大任务:第一,对基础教育的儿童进行语文学科特性的意识形态教育;第二,进行汉语言文字的教育;第三,进行文学艺术鉴赏、语言运用的教育和语言艺术的审美教育;第四,进行《课标》所规定的语文知识、语文技能的教育;第五,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语文课程如何在教学中完成上述任务?只有在教材的编排体系中形成对教学具有引导作用的助读系统,才能使教师不约而同地完成国家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本文主要对部编本初中7-9年级语文教材(共6册)进行研究和分析,试图发现教材中助读系统对教学的引导作用。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论述:论文绪论部分。首先,阐明了本论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其次,梳理了国内有关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研究现状;第三,对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作简单介绍;而后梳理了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理论依据;最后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一章,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教学引导功能进行分析。其中,第一节对教材整体框架进行了分析,以及提出了其对教学的引导功能。第二节分析课程要素在单元中的编排序列对教学的引导功能。第三节则分析单元对应选文这一层级,以具体选文为例进行论述,先分析单元导语、预习部分与课后习题,再分析其教学引导功能。从而使三节的分析形成自上而下的层级,具有内部逻辑性。第二章,对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教学引导功能在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下文研究分析提供数据支撑。第一节为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第二节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教学引导功能的使用进行分析。第三章,提出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教学引导功能的使用策略。从根据教材整体框架,作出三年的教学规划;根据课程要素与单元对应关系,作出学期教学计划;根据单元导语与课文,完成单元教学目标与内容合理分配;根据具体课文助读系统,完成篇目教学设计几方面提出具体实施策略。由于部编本语文教材投入使用仅有几年的时间,对本套教材的研究仍存在大量空白,而其中对教学引导价值的研究所见不多。本文将试图梳理助读系统的教学引导功能,形成从教学规划、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再到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方法采用逐层推进的教学引导功能分析,以期对笔者今后的教学带来帮助,以及对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微薄的参考。

肖玉兰[9](2021)在《试论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以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要具备基本的口语交际能力。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可以在专门的口语交际教学中去训练,结合其他教学也是扩宽交际训练的重要渠道。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能力提供了多样的训练载体。在初中语文课文中出现了许多言语交际实例,现已将这些实例整理为表格,通过对这些实例的分析,发现言语交际实例对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因此本文将从课文中的言语交际出发,运用言语交际的相关理论去分析这些实例,在分析的过程中提供学生进行成功言语交际的技巧或经验,并结合课文内容,在阅读教学中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在真实具体的活动情境中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本文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对言语交际、阅读教学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言语交际学是专门研究言语交际现象的一门语言学学科,它包含的交际三要素以及非言语交际手段都成为本文写作的一个理论基础;结合前人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提出本文的写作出发点,从课文中的言语交际实例出发,结合言语交际学的相关理论,并落实到交际训练活动中,以求切实有效地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第二部分是介绍言语交际的概念以及基本内容,言语交际是运用语言进行双向信息交流的复杂性实践活动,为了促进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就需要多方面因素的相互配合,主要是交际主体、交际环境、交际意图以及非言语交际手段。充分了解这些因素并在实际的言语交际活动中去运用它们,才更有可能成功地与人交际。第三部分是在介绍了言语交际的概念和内容之后,结合统编本初中语文课文中的言语交际实例,运用言语交际的各个因素去分析这些实例,从而在理解文本的同时又能够为学生的交际训练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使学生更清楚地理解到一个成功的言语交际活动,应该是说话者根据交际对象的状态,结合特定的语境,选择合适的话语并且辅以非言语交际手段(体态语和副语言)来传达自己的交际意图;而听话者就需要根据说话者的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去揣摩说话者的意图。这样的一个过程就包括倾听、表达和交流。第四部分主要是在真实具体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去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虽然是从倾听、表达与交流三方面进行活动设计,但是这三种能力的活动设计又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单一的倾听训练,也没有独立的表达训练,无论是点评、提问、辩论、讨论等活动设计都是包含着倾听和表达,而倾听和表达之间的过程就是交际。在倾听、表达和交流过程中,教师都参与其中,所以不能忽视教师在提高学生言语交际能力中的示范性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从言语交际实例出发,在分析的过程中得到理论指导,指导如何更好的与人交际,并落实到阅读教学活动训练中,在亲身实践中学会交际,在活动中提高与人交际的能力。

王艳玲[10](2021)在《淮滨县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口语交际是人们交流思想、获取信息的主要形式,是人的思想、文化、品德的外显,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人应该具备的处理社会生活的重要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学大纲反复强调的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之一。因此,语文教学应提升口语交际教学的地位,使得听、说、读、写教学并重。然而,有些地方由于教育思想没有转变,升学教育思想仍然影响着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这使得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升学而学,学生陷入茫茫题海中,口语交际教学被学校和师生抛到九霄云外。教师安常固守教育观念,陈旧的教学手段,封闭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等,使具有实践性的口语交际教学变成了纯理论教学。基于此,口语交际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仍然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口语交际教学引起了不少研究者和教育者的重视,在许多地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口语交际教学或如同虚构或流于形式。因此,笔者以淮滨县农村为调查地,选取了该县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四所农村初中学校,以这四所学校为例,对该地区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试图探寻出合理、有效的方法以优化该地区的口语交际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具体如下: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由、研究的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是有关口语交际教学的概述。包括口语交际教学的概念和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主要解读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理念和内容。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在目标、教学和评价方面的理念以及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单元活动板块和习题板块中编排的口语交际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第三部分对淮滨县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归因。这一部分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调查研究的设计与实施,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实施和调查问卷的信效度;二是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三是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通过整理和分析,把存在的问题归为三个层面:(1)在认识层面存在不重视口语交际教学的问题;(2)在教学层面存在教学目标设定不合理、教学内容空洞、教学方法保守、教学评价系统不完善、教学反思未落实的问题;(3)在学生层面存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足和学生课堂表现较被动的问题。其原因是:缺乏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准确定位,教师口语交际教学能力和教学理念不足,学生自身性格和心理障碍的影响以及语言环境等其它因素的影响。第四部分是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加强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优化该地区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口语交际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及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方面帮助该地区改善口语交际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第五部分是对口语交际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反思。这部分列举了笔者深入课堂聆听的口语交际教学实录,在对案例进行分析和反思的基础上发现其优缺点,取长补短,改进口语交际教学。结语部分对全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研究的不足与努力的方向。

二、把握《标准》要求 落实口语交际训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握《标准》要求 落实口语交际训练(论文提纲范文)

(7)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与内容分析
    一、新课标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分析
    二、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内容分布情况
    三、ARCS动机模型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第三章 小学生口语交际学习动机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工具编制
    二、调查对象的选择与施测
    三、调查结果统计与现状分析
第四章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小学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一、ARCS模型的动机设计流程
    二、ARCS动机模型在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中应用的案例分析
    三、在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中应用ARCS动机模型的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小学生口语交际学习动机现状调查问卷
致谢

(8)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教学引导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四、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及理论依据
    五、概念界定
第一章 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教学引导功能分析
    第一节 教材整体框架建构对教学的引导
    第二节 课程要素在单元中的排列序列分布情况对教学的引导
    第三节 单元导语与预习(阅读)提示、课后习题对教学的引导
第二章 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教学引导功能在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调查
    第一节 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第二节 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教学引导功能使用分析
第三章 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教学引导功能使用策略
    第一节 根据教材整体框架,作出三年教学规划
    第二节 根据课程要素与单元关系,作出学期教学计划
    第三节 根据单元导语与课文,完成单元教学目标与内容分配
    第四节 根据具体课文助读系统,完成篇目教学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9)试论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以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方法
    四 文献综述
        (一)关于言语交际的研究
        (二)阅读教学现状研究
第一章 言语交际的概念及内容
    一 言语交际概念的界定
    二 言语交际的要素
        (一)交际主体
        (二)交际环境
        (三)交际意图
    三 非言语交际手段
第二章 言语交际理论对课文言语交际实例的分析
    一 交际主体要素在课文实例分析中的运用
        (一)清楚交际双方的角色关系
        (二)认识到交际对象的特征
    二 交际环境要素在课文实例分析中的运用
        (一)情景语境
        (二)社会文化语境
    三 交际意图要素在课文实例分析中的运用
    四 非言语交际手段在课文实例分析中的运用
        (一)体态语在实例中的运用
        (二)副语言在实例中的运用
第三章 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的活动设计
    一 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的可行性
        (一)理论指导
        (二)现实指导
    二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言语交际训练的活动设计
        (一)提高倾听能力的活动设计
        (二)提高表达能力的活动设计
        (三)提高交际能力的活动设计
        (四)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示范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言语交际实例整理表
附录B 初中教材言语交际实例中体态语整理表
附录C 初中教材言语交际实例中副语言整理表
致谢

(10)淮滨县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1.口语交际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2.淮滨县农村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理想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
        2.国内研究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案例分析法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概述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内涵
        1.口语交际教学的含义
        2.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
        3.口语交际教学的特征
        4.口语交际教学的原则
    (二)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基础
        1.视界融合理论
        2.会话策略理论
        3.主体间性理论
        4.最近发展区理论
二、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理念与内容解读
    (一)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理念解读
        1.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
        2.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建议
        3.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的评价建议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的内容解读
        1.口语交际的内容分析
        2.口语交际的编排特点
三、淮滨县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
    (一)调查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3.调查问卷的设计
        4.调查实施
        5.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二)淮滨县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
        1.教师方面的调查
        2.学生方面的调查
    (三)淮滨县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的问题
        2.原因分析
四、改进淮滨县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建议
    (一)加强对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
        1.学校加强管理,有效落实口语交际教学
        2.师生准确定位,正确认识口语交际教学
    (二)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口语交际教学能力
        1.学校建立口语交际教学培训机制
        2.教师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理论素养
    (三)优化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1.准确把握目标,转变功利主义的倾向
        2.拓展教材内容,活用教材又贴近生活
        3.灵活运用教法,转变单一的教学方法
        4.调整评价方式,建立完整的评价机制
        5.形成反思习惯,落实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四)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加强专门训练,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
        2.加强言语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加强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五)激发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堂参与
        1.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
        2.克服消极的心理,增强课堂参与自信心
        3.营造民主的氛围,消除课堂参与的顾虑
五、口语交际教学案例
    (一)《即席讲话》课堂实录
    (二)《即席讲话》案例分析
        1.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确立了学生主体地位
        2.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积极性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了交际锻炼机会
        4.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拓展了交际教学内容
    (三)《即席讲话》教学反思
        1.缺乏交际情景的创设
        2.缺少完善的评价系统
        3.缺乏教师的示范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淮滨县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调查问卷(教师版)
附录二 淮滨县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三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单元活动板块中的口语交际
附录四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练习板块中的口语交际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把握《标准》要求 落实口语交际训练(论文参考文献)

  • [1]部编本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的编排特点及其教学研究[D]. 杨莹.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 田琴. 西南大学, 2021
  • [3]小学语文第二学段口语交际教学的改进对策研究[D]. 李颖. 西南大学, 2021
  • [4]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口语交际板块教学策略研究[D]. 刘茜.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5]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D]. 余旺华.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6]小学低段语文口语交际板块游戏化教学的设计研究[D]. 唐菡. 西南大学, 2021
  • [7]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D]. 卢友霞.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8]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教学引导功能研究[D]. 李若兰.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9]试论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以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D]. 肖玉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10]淮滨县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D]. 王艳玲.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口语交际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交际能力论文

上一篇:利用价值工程选择建设项目方案
下一篇:沃尔玛中国饱受物流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