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高压氧对高考前紧张综合征的影响观察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高压氧对高考前紧张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梁诗敏[1](2021)在《调神针法治疗考试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调神针法治疗神志病的针灸理论,运用调神针法在考试前干预治疗考试综合征,评价调神针法治疗考试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设计随机对照的前瞻性临床研究,通过简单随机化将考试综合征患者按照1:1比例纳入治疗组与空白组。治疗组通过调神针法针刺治疗,穴位包括四神针、神庭、印堂、神门、三阴交。穴位双侧取穴定位后,常规消毒进针,进针至一定深度得气后,行导气同精手法,指下用力实施均匀、平和的提插手法,频率为4次/分,持续3分钟,每10分钟后行针1次,30分钟时再次行针后出针。每周针刺3次,隔天1次,针刺2周,共6次。空白组不予以针刺治疗,仅于相应的时间点进行量表评分。两组均在治疗前/入组前(治疗组在治疗前,空白组在入组前)、治疗后/2周后(治疗组完成第6次治疗后,空白组在纳入观察2周后)、考试后当天进行量表评分,并随时记录不良反应。临床疗效评价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郁病”的疗效评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主要评价指标为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AS),次要评价指标包括Spielberger考试焦虑量表(TAI)与焦虑自评量表(SAS)。采用SPSS26.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来比较组间差异;对符合正态性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不符合正态性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进行比较;有序变量采用秩和检验;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水准均设为a=0.05,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病例数60例,其中脱落病例3例,有效病例为57例,两组男女比例基本趋于1:1;57例患者最小年龄为18岁,最大年龄为30岁;本科生35例,硕士研究生13例,博士研究生9例。(2)两组在纳入观察时年龄、性别、学历、TAS评分、TAI评分、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3)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考试后当天3个评价时间点的TAS评分与TAI评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且呈下降趋势;考试前后评分下降趋势大,幅度大,考试后较治疗后评分仍有下降趋势。(4)治疗组治疗后与空白组入组2周后TAS、TAI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5)空白组入组前和入组后2周TAS评分无明显差异,TAI量表评分有统计学差异,入组2周后与入组时相比TAI评分呈现上升趋势。(6)两组考试前与考试后SAS评分、TAS评分、TAI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且下降幅度明显,且考试后两组SAS评分、TAS评分、TAI评分平均分均低于低焦虑状态分值(SAS评分<50分、TAS评分<12分、TAI评分<35分);两组在考试后比较,SAS评分、TAS评分、TAI评分无明显差异。(7)治疗组与空白组比较,临床疗效存在明显差异,调神针法治疗考试综合征的临床有效率是92.86%。(8)在临床研究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1)调神针法在考试前能明显地改善考试综合征,缓解紧张、焦虑等情绪,减轻相应的躯体症状。由于考试这个诱因存在,部分患者紧张、焦虑等情绪不能得到完全治愈,可出现轻度焦虑的情况。(2)随着考试时间的靠近,不及时治疗干预考试综合征,可引起焦虑、紧张等情绪加剧,导致考试综合征进一步加重,影响考生的身心健康。(3)随着考试的结束,与考试前相比,因考试引起的紧张、焦虑情绪及躯体症状可在考试后得到自行缓解,甚至可消除考试综合征的症状。综上所述,调神针法治疗考试综合征疗效优于空白对照组,运用调神针法在考试前能明显改善考试综合征,缓解考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减轻因心理引起的躯体症状,避免考试综合征的进一步加重,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运用。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王贵千[3](2017)在《天王补心丹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天王补心丹结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在脑卒中后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临床治疗效果,探究天王补心丹在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理论依据以及作用机理,探索出一种简洁、高效的中西医综合康复方法,并为其广泛推广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所发表的《老年呆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与《中风病诊断以及疗效评定标准》(二代标准)作为本研究中医诊断的纳入标准,以中华医学会2011年颁布的《血管性认知障碍诊疗计划》作为本研究的西医诊断标准。本实验共有符合要求的患者42例,均为湖北省中医院推拿科/康复医学科/疼痛科花园山住院部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入院的患者。将4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治疗组21例,对照组21例。治疗组予以天王补心丹配合认知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对照组只予以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运用简易智力状态的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的评估量表(Mo CA)以及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ADL)量表为评价指标,所有入选患者均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进行量表评价,以量表的评分情况来评价天王补心丹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共有符合其诊断标准的患者44例,但在治疗过程中先后有2人由于其它原因退出本研究,最终进入统计的患者在治疗组为21例,对照组为21例。研究结果显示:在年龄以及性别,病程以及受教育的程度等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这表示两组患者这些项目达到了基本均衡,其结果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可能性较小。治疗之前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分别进行MMSE量表以及Mo CA量表以及ADL量表这三个量表进行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四个量表评分的总分及相应量表的子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这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病情大致相同,具有了可比性。治疗结束之后统计结果显示:(1)MMSE量表的评分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治疗结束之后MMSE评分在总分以及即刻记忆,回忆以及计算力、注意以及绘图四个子项差异明显(P<0.01);且治疗组结果优于对照组。(2)Mo CA量表评分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治疗结束之后在总分及注意,视空间和执行能力,延迟记忆以及命名四个子项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ADL量表评分可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之后在总分以及两个子项目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O.01),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总分和子项目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改善更加明显(P<0.01)。在安全性的方面,两组患者均未曾发现有着明显跟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天王补心丹结合认知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有明显的改善,安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赵正芳[4](2017)在《耳穴贴压配合心理疗法治疗考前紧张综合征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心理疗法治疗考前紧张综合征的疗效,评价其安全性,以探讨治疗考前紧张综合征的简便效佳的疗法。方法:病例来源为参加201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学生,选取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考生60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选取耳穴贴压心、肝、神门、皮质下和交感,同时配合心理疏导疗法;对照组耳穴贴压时选取接近标准耳穴的非功效耳穴,同时配合心理疗法,两组患者均于考前一周开始分别接受治疗,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3次。采取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A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比较以评价治疗效果,并运用SPSS22.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和处理。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对比,如年龄、性别等,经统计学检验,提示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2.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T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TAS评分、TAS评分绝对差以及TAS评分相对差,均有显着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能有效改善考前紧张综合征的症状,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耳穴贴压配合心理疗法可以有效缓解考生考前紧张综合征的症状,且操作简便,安全省时,无毒副作用,可作为考前紧张综合征在临床治疗上的优选方案之一。

钟正[5](2015)在《耳穴贴压干预考前焦虑大学生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的后效应观察》文中指出背景:医学院学生作为大学生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群体,其课程设置较多、学习负担较重、考试难度较大。多项临床心理学调查已发现,考前焦虑是医学院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处于高水平考前焦虑状态的考生容易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如失眠、消化机能减退等,直接影响考生的备考效率及临场考试发挥。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是指瞬时心率或瞬时心动周期的微小变化,被认为是目前较好的判断自主神经活动的定量指标之一。人的耳郭接受来自颅神经和颈神经的神经支配,刺激耳郭上的相关穴位,可能可以通过刺激迷走神经从而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因此,可以基于HRV指标的改变,以分析耳穴贴压疗法对自主神经活动的影响,从而研究耳穴贴压疗法干预焦虑症的作用机制。目的:采用Actiheart仪记录心率和HRV,初步探讨耳穴贴压疗法是否对不同考试焦虑状态学生的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存在刺激后效应。方法:(一)干预前准备本课题所有志愿者均在同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室里进行试验。志愿者到达房间后,戴上耳塞和眼罩在治疗床上静躺10min,平静呼吸,以排除外界影响。(二)耳穴的选择结合前期文献计量学研究结果及临床经验,本课题选择心(CO15)、肝(CO12)、肾(CO1。)、神门(TF4)、内分泌(CO18)、肾上腺(TG2p)等6个耳穴进行治疗。(三)耳穴贴压的操作方法1、干预组:操作者将王不留行籽贴于0.5×0.5cm的医用胶布上,每块胶布一颗王不留行籽;使用75%医用酒精常规消毒志愿者右侧耳郭;用经消毒后的镊子将带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分别贴压于上述诸穴;随后操作者使用食指和拇指指腹对志愿者的各个穴位进行频率、力度一致的按压刺激,以不让志愿者产生剧烈疼痛感为原则。按压频率约为2次/s,每个穴位刺激20s,每个穴位间间隔6s,刺激时间合共2min30s。刺激完毕后,待志愿者继续平卧60mmin后将耳郭上的胶布撕去。2、对照组:操作方法同干预组。3、非干预组:操作者使用75%医用酒精常规消毒志愿者右侧耳郭,将空白的0.5×0.5cmm医用胶布贴压在上述所选穴位上;贴压后不进行按压,让志愿者继续在治疗床上平躺60min后将耳郭上的胶布撕去。(四)心率和HRV的监测本课题采用Actiheart心电监测仪(Cambridge Neurotechnology Ltd)进行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的监测。志愿者到达治疗室后,平躺在治疗床上,由操作者用一次性消毒棉签沾取清水,清洁志愿者剑突处表面皮肤,粘贴Ambu心电图电极片(Malaysia,有效期至2025年2月),将Actiheart心电监测仪一侧接口安置于该电极片上,水平向左展开心电监测仪的接口电线,当接口电线呈伸直状态时,在其左侧尽头处皮肤安置另一张电极片和监测仪的另一处接口。对三组志愿者接受耳穴贴压疗法前、刺激后40min、刺激后50min、刺激后60mmin各阶段的心率和心率变异性进行记录。(五)观察周期由于本课题主要探究耳穴的刺激后效应,因此观察周期仅为1次。(六)观察指标1、心率状态指标:心率(HR; bpm);2、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NN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Normal-to-normal Intervals, SDNN; ms)、相邻NN间期差的均方根(The Root Mean Square of Difference Between Adjacent NN Intervals, RMSSD; ms)、每5分钟的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Average of NN Intervals in All 5-minutes of the Entire Recording, SD ANN; ms);3、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极低频功率(very low frequency, VLF,0.003-0.04Hz; ms2)、低频功率(Low Frequency, LF,0.04-0.15Hz; ms2)、高频功率(High Frequency, HF,0.15-0.4Hz; ms2)、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之比(LF/HF);4、干预过程中志愿者不良反应记录:志愿者干预过程中出现的不适感、耳穴贴压后耳郭有出血、皮损等症状。(七)统计分析由一名不参与本课题的人员对试验数据进行单独整理,采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考虑VLF、LF和HF等指标的原始值过大,离散程度较高,本课题通过对数运算将其转换成lnVLF、lnLF和lnHF后再进行分析。对照组、干预组、非干预组各指标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当分析指标方差齐性时选用Least-Significant Difference (LSD)检验进行两两比较,如年龄、BMI、刺激后40min和50mmin的lnVLF、刺激后40min的;当分析指标方差不齐性时选用Tamhane’s T2检验进行两两比较,如TAS、刺激后的SDNN、RMSSD和LF、刺激后60min的lnVLF。对照组、干预组、非干预组各指标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于部分不满足球形检验的指标,则使用Greenhouse-Geisserε校正系数进行自由度校正;重复因素主效应不同时间点间的多重比较使用LSD检验。检验水平α为0.05,当P≤0.05时,认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耳穴贴压对考前焦虑大学生心率的刺激后效应1、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刺激前、刺激后40min、刺激后50min、刺激后60min三组间的心率进行比较发现,无论是刺激前、刺激后40mmin、刺激后50min还是刺激后60min,三组间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分别各组不同刺激阶段进行组内比较发现:与刺激前比较,对照组心率在刺激后50min(P=0.030)和刺激后60mmin(P=0.028)均有明显下降;非干预组心率在刺激后60mmin有所下降(P=0.030);干预组心率刺激前后比较均未有明显差异(P>0.05)。与刺激后40min比较,对照组心率在刺激后60mmin有明显下降(P=0.037);非干预组心率在刺激后60min有所下降(P=0.013);与刺激后50mmin比较,非干预组心率在刺激后60mmin有所下降(P=0.023)。(二)耳穴贴压对考前焦虑大学生心率变异性的刺激后效应1、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刺激阶段各组心率变异性进行组间比较:(1)刺激前干预组除SDNN (P=0.034)、RMSSD (P=0.046)高于对照组,其余心率变异性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非干预组除SDNN (P=0.041)高于对照组,其余心率变异性指标均无差异。(2)刺激后40分钟干预组的SDNN (P=0.014)、InHF (P=0.021)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RMSSD (P=0.026)、InVLF (P=0.035)、InLF (P=0.035)均高于非干预组。(3)刺激后50分钟干预组的SDNN (P<0.01)、RMSSD (P=0.024)、InVLF (P=0.034)均高于对照组。非干预组的SDNN低于对照组(P=0.049);(4)刺激后60分钟干预组的SDNN高于对照组(P=0.018);干预组的RMSSD(P=0.010).InLF(P=0.044)高于非干预组。2、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分别各组不同刺激阶段进行组内比较发现(1)干预组与刺激前比较,SDNN在刺激后40min.60min升高(P<0.05);SDANN在刺激后40min升高(P=0.031);lnVLF、lnLF在刺激后40min、50min、60min升高(P<0.05);LF/HF在刺激后60 mmin升高(P=0.002);与刺激后40min比较,SDNN在刺激后50min下降(P=0.028);与刺激后50min比较,SDNN在刺激后60min升高(P=0.031)。(2)对照组与刺激前比较,SDNN、LF/HF、lnVLF在刺激后40min、50min、60min升高(P<0.05);lnLF在刺激后40mmin升高(P=0.010)。(3)非干预组与刺激前比较,SDNN在刺激后50min下降(P<0.05);RMSSD在刺激后50min、60min下降(P<0.05)。结论:1、耳穴治疗神志病选穴组方上常以耳甲、对耳屏为选穴的重要区域,常选腧穴为神门、皮质下、心、肾;按压材料以王不留行籽为主;针对的病症广泛,以失眠、抑郁症、焦虑症为主。然而,目前应用耳穴治疗神志病的方案繁多,对耳穴按压时间及程度上未形成统一标准,常以患者出现“酸麻胀痛”感为度,应进一步制定规范合理的耳穴干预方案,以推广其在临床中的应用。2、无论是刺激前还是刺激后60min,考前焦虑大学生(干预组和非干预组)自主神经功能复杂程度均较非考前焦虑大学生(对照组)高,提示处在考前焦虑状态大学生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总张力较大,个体的应激能力和对压力的对抗能力较非考前焦虑状态大学生弱。3、耳穴贴压对对照组的心率存在后效应,对照组的心率在刺激后60min仍持续下降。而干预组在接受耳穴贴压后心率并未显示出明显改变,推测原因为考前焦虑状态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基础心脏交感神经活性,易发生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单次耳穴贴压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心率进行调节,但作用相对较小。4、耳穴贴压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心率变异性存在后效应,可同时调节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兴奋性。5、耳穴疗法在考前焦虑状态下的后效应持续时间更长。

何锦[6](2012)在《耳穴贴压与五行音乐联合干预对考试焦虑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研究即将高考的高三年级学生与普通高二年级学生的焦虑现状水平,通过比较两者的焦虑严重程度,观察中学生在重大考试前焦虑程度是否增高。2.力求通过耳穴贴压法、中医五行音乐疗法联合干预对考试焦虑的临床疗效研究,针对中学生考试焦虑提供一种有效、操作简便、无药物性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贵阳市一中和八中总共46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高三学生220名,高二学生240名。收回后整理完整有效资料403份,总有效率为87.6%,其中高三有效资料200份,有效率为90.9%,高二有效资料203份;有效率为84.6%。通过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方法,比较并分析即将高考的高三学生与高二学生的不同焦虑状况。在高三学生中,随机选择60例SAS标准分大于50分且符合本次临床试验诊断标准者,确定为临床试验样本。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一采用耳穴贴压疗法;对照组二采用五行音乐疗法;治疗组采用耳穴贴压疗法联合五行音乐疗法。每组各20例,治疗共2疗程,每周2次,6次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通过再次测定SAS,通过分值的改变,统计分析耳穴贴压疗法、五行音乐疗法对中学生考试焦虑躯体症状及心理症状的影响。结果:1.有32.5%的高三学生和25.6%的高二学生处于焦虑状态。高三学生轻度焦虑的学生为20.5%,中度焦虑为9.5%,重度焦虑为2.5%;高二学生轻度焦虑为23.1%,中度焦虑学生为2.5%,重度焦虑为0%。高三学生SAS标准分为46.47±8.20,高二学生SAS标准分为41.14±7.87。即将高考的高三学生焦虑程度高于高二学生,差异具有极显着性意义(P<0.01)。2.三组临床研究对象均为高三学生,在性别、年龄、症状程度上经统计学分析,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三组有可比性。3.耳穴贴压疗法组治疗前后躯体症状改善(P<0.05);五行音乐疗法组治疗前后心理症状改善(P<0.05);联合疗法组治疗前后心理症状、躯体症状比较均有改善(P<0.05)。4.对照组治疗前后SAS标准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本次调查研究显示:中学生在面临重大考试时焦虑现象比较普遍,焦虑程度高于普通中学生。。中学生的考试焦虑应受到家长,学校及社会的关注2.耳穴贴压疗法对焦虑症的躯体症状有明显疗效;五行音乐疗法对焦虑症的心理症状有明显疗效。3.耳穴贴压与五行音乐联合干预对考试焦虑的心理及躯体症状有明显疗效。

娄冉,陈华德[7](2008)在《考前紧张综合症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介绍了考前紧张综合症的概念、典型症状、生物学和心理学机制、目前常用的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及现代干预措施。

梁红英,许传芬[8](2006)在《高压氧对考前紧张综合征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文中认为

梁红英,许传芬[9](2000)在《高压氧对高考前紧张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

二、高压氧对高考前紧张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压氧对高考前紧张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调神针法治疗考试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考试综合征的研究概括
        1.1.1 现代医学对考试综合征的认识
        1.1.2 流行病学
        1.1.3 临床表现
        1.1.4 诊断与测评
        1.1.5 发病机制
        1.1.6 治疗方法
    1.2 祖国医学对考试综合征的研究概括
        1.2.1 中医学对考试综合征的论述
        1.2.2 病因病机
        1.2.3 辨证分型
        1.2.4 中医药治疗
    1.3 调神针法的研究现状
        1.3.1 调神针法的定义
        1.3.2 调神针法的临床应用
    1.4 小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病例纳入
        2.1.1 研究对象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剔除标准
        2.1.6 脱落标准
        2.1.7 病例脱落或剔除后的处理
    2.2 试验方案
        2.2.1 样本量
        2.2.2 随机化分组
        2.2.3 盲法及对照原则
        2.2.4 分组及治疗措施
        2.2.5 疗效评价指标
        2.2.6 不良反应处理与安全性评价
        2.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8 临床试验流程图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研究情况
        2.3.2 人口学资料分析
        2.3.3 基线比较
        2.3.4 疗效比较
        2.3.5 临床疗效评价
        2.3.6 安全性分析
        2.3.7 结果分析
第三章 讨论分析
    3.1 选题依据
        3.1.1 针刺调神治疗神志病
        3.1.2 调神以治考试综合征
    3.2 对照组及评价时点设置
    3.3 量表选择
        3.3.1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est Anxiety Scale TAS)
        3.3.2Spielberger焦虑量表(Test Anxiety Inventory TAI)
        3.3.3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3.4 调神针法治疗考试综合征的理论探讨
        3.4.1 调神针法的渊源与发展
        3.4.2 调神针法治疗考试综合征的学术内涵
    3.5 调神针法治疗考试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3.6 创新点
    3.7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3)天王补心丹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一般资料及分组
        1.3 诊断标准
        1.4 病例纳入标准
        1.5 病例排除标准
        1.6 病例剔除标准及脱落标准
        1.7 终止试验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
        2.3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
        3.2 治疗后结果的比较
讨论与分析
    本研究的现实依据
        1 中医学对脑卒中的认识
        2 中医学对于脑卒中之后的轻度认知功能障认识
        3 现代医学对于脑卒中之后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
        3.1 脑卒中后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定义
        3.2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3.3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
        4 天王补心丹的作用机理
        4.1 天王补心丹的方义
        4.2 升清降浊理论在天王补心丹中的应用
        5 康复训练的作用机理
        6 安全性分析
        7 疗效分析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不足之处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4)耳穴贴压配合心理疗法治疗考前紧张综合征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考前紧张综合征的认识
        一、病名源流
        二、病因病机
        三、中医治疗
    第二节 西医对考前紧张综合征的认识
        一、概念及分类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治疗方法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和脱落标准
    第二节 临床研究方法
        一、分组方法及盲法
        二、治疗方法
        三、观察指标
        四、统计学分析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一般情况分析
        二、治疗结果与分析
第三章 讨论
    第一节 本研究理论依据
    第二节 穴位选择依据
    第三节 研究结果分析
    第四节 问题与不足
    第五节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统计学审核证明
致谢

(5)耳穴贴压干预考前焦虑大学生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的后效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研究
    一 现代医学对考前焦虑的认识
    二 祖国医学对焦虑症的认识
    三 耳穴治疗神志病取穴规律的现代文献计量学分析
第三章 临床资料
    一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二 诊断标准
    三 纳入标准
    四 排除标准
    五 脱落与剔除标准
    六 随机化和盲法
    七 病例详细资料
第四章 研究方法
    一 干预方法
    二 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的监测
    三 观察方法及研究指标
    四 统计学处理
第五章 研究结果
    一 脱落情况记录
    二 耳穴贴压对考前焦虑大学生心率的刺激后效应
    三 耳穴贴压对考前焦虑大学生心率变异性的刺激后效应
第六章 讨论
    一 本课题观察指标的选取依据
    二 本课题耳穴的选取依据
    三 耳穴贴压疗法的刺激后效应
第七章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1] 知情同意书
[附2] 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AS)
[附3] 不良事件记录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6)耳穴贴压与五行音乐联合干预对考试焦虑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样本收集
2. 诊断标准
3. 研究方案
4. 临床研究结果与分析
5. 讨论
6. 结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缩略词表
附录二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三 焦虑自评量表
附录四 知情同意书
致谢
个人简介

四、高压氧对高考前紧张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调神针法治疗考试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梁诗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天王补心丹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D]. 王贵千.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7(01)
  • [4]耳穴贴压配合心理疗法治疗考前紧张综合征疗效观察[D]. 赵正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5]耳穴贴压干预考前焦虑大学生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的后效应观察[D]. 钟正. 南方医科大学, 2015(03)
  • [6]耳穴贴压与五行音乐联合干预对考试焦虑的临床研究[D]. 何锦. 贵阳中医学院, 2012(05)
  • [7]考前紧张综合症的研究进展[A]. 娄冉,陈华德. 浙江省针灸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汇编, 2008
  • [8]高压氧对考前紧张综合征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 梁红英,许传芬. 齐鲁护理杂志, 2006(03)
  • [9]高压氧对高考前紧张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 梁红英,许传芬. 临沂医专学报, 2000(04)


高压氧论文 心率变异性论文 耳穴论文 心率论文 健康论文

上一篇:解决问题教学法在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3D人体虚拟内窥镜的发展与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