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加味氮洗剂在肛肠术后的应用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加味硝矾洗剂在肛肠病术后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嫕,刘志,李丹丹[1](2021)在《荆芥消肿止痛汤结合耳穴埋籽对肛肠手术患者临床疗效、疼痛、并发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荆芥消肿止痛汤结合耳穴埋籽对肛肠手术患者临床疗效、疼痛、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共计纳入182例肛肠疾病患者,均由该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91例)肛肠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91例)肛肠手术治疗+荆芥消肿止痛汤结合耳穴埋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4 h、48 h、72 h患者疼痛语言评价量表(VRS)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渗出物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情况、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80%,89/91)高于对照组(90.11%,82/9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2.20%,2/91)低于对照组(10.99%,10/91)(P<0.05);术后24 h、48 h、72 h观察组患者V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渗出物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EGF、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1周SF-36评分相当(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荆芥消肿止痛汤结合耳穴埋籽可较好提升肛肠疾病手术患者临床疗效,患者术后恢复好,恢复快,疼痛轻,并发症率低,安全可靠,患者生活质量显着提升,值得推广与应用。

祁雄飞[2](2021)在《肛周坐浴方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我院肛肠科自拟肛周坐浴方治疗湿热下注型肛周湿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湿热下注型肛周湿疹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2020年9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肛肠科门诊就诊,符合肛周湿疹西医疾病诊断标准和中医湿热下注证候诊断标准患者共计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以下称“派瑞松”)外搽,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肛周坐浴方熏洗坐浴,两组治疗疗程均为2周。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现病史、既往史、过敏史等情况,进行肛肠专科查体,评估患者病情,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肛周皮损直径、皮损形态、渗出情况和瘙痒程度,进行等级评分并计算总积分,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同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药物安全性。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评价其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治疗前皮损直径、皮损形态、渗出情况和瘙痒程度单项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经过2周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皮损直径、皮损形态、渗出情况、瘙痒程度各单项评分及治疗总积分均较各自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渗出情况评分、瘙痒程度评分及治疗总积分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损直径评分和皮损形态评分较对照组亦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疗效评价,治疗组治疗有效患者28例(其中痊愈6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患者22例(其中痊愈2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治疗组20例痊愈及显效患者中,复发2例,复发率为10%,对照组共10例,复发4例,复发率为40%,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内,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副作用,患者全身及局部耐受良好。结论:肛周坐浴方熏洗坐浴联合派瑞松外搽治疗肛周湿疹能有效改善患者皮损直径、皮损形态、渗出情况和瘙痒程度,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独使用派瑞松外搽治疗,并且对皮损渗出、瘙痒程度的改善效果优于单独派瑞松。肛周坐浴方治疗肛周湿疹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苏亮[3](2020)在《湿疡宁坐浴方治疗湿热型肛周湿疹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湿疮”。古人根据临床表现及病因病机的不同,又有“浸淫疮”、“血风疮”、“火革疮”等名称。肛周湿疹是湿疹中常见的一种,专指发生在肛门周围皮肤的湿疹,中医称之为“肛门湿疡”。中医历代医家在治疗肛门湿疹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湿疡宁坐浴方是导师贾小强教授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三十余年临床工作经验,逐渐完善形成的治疗肛周湿疹的方剂。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贾小强教授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以期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并对湿疡宁坐浴方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进行验证,初步揭示其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与推广提供科学证据。1.贾小强教授治疗肛周湿疹临证经验总结目的:基于临床跟师出诊期间的学习,对贾小强教授治疗肛周湿疹的经验进行归纳整理。方法:根据贾小强教授治疗肛周湿疹的多年临床经验,分析肛周湿疹的发病、发展特点,总结贾小强教授治疗肛周湿疹的临证经验。结果:贾小强教授认为本病与风、湿、热邪关系尤为密切,核心病机为风、湿、热邪三者夹杂导致肛周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治疗时应祛风、胜湿、清热、活血四法合用,方可取得良效。其中祛风为首要治法;胜湿、清热是治疗的核心;活血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结论:贾小强教授认为“风湿热互结、气血不畅”是肛周湿疹的核心病机。治疗时当以“祛风胜湿、清热活血”为法。2.湿疡宁坐浴方治疗肛周湿疹的随机对照研究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评价湿疡宁坐浴方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同时通过观察肛周湿疹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湿疡宁坐浴方治疗肛周湿疹的作用机制。方法:纳入2018年5月~2019年12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肛肠科门诊的肛周湿疹患者,将同意参加本试验的56例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湿疡宁坐浴方)和对照组(皮肤康洗液),两组各28例,两组疗程均为2周。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体征、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评分(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肛周瘙痒感症状评分、肛门潮湿感症状评分评价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IFN-γ、IL-2、IL-4水平。随访至治疗结束后3个月的时间,评价患者复发情况。结果:在试验过程中,试验组2例患者因为生理期自行停药,1例患者因工作出差自行停药,均被判定为脱落;对照组1例患者因工作出差自行停药,判定为脱落,2例患者失访。经过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病程、性别、EASI评分、肛周瘙痒感、肛门潮湿感症状评分、细胞因子水平等基线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ASI评分、肛周瘙痒感症状、肛门潮湿感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改善(P<0.05)。两组比较,试验组在总有效率,改善患者肛周瘙痒感症状评分、肛门潮湿感症状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改善患者EASI评分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IFN-γ水平较治疗前上升、IL-4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水平较治疗前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IFN-γ水平较治疗前上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水平较治疗前上升、IL-4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的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FN-γ水平和IL-2水平较治疗前上升,IL-4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内试验组复发率(21.43%)与对照组复发率(3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疡宁坐浴方可显着改善肛周湿疹患者肛周瘙痒感、肛门潮湿感的症状以及皮损EASI评分。湿疡宁坐浴方在改善肛周瘙痒感、肛门潮湿感的症状方面优于皮肤康洗液。湿疡宁坐浴方治疗肛周湿疹的机制可能与升高IFN-γ水平、降低IL-4水平,从而改善肛周湿疹患者的免疫炎症反应有关。

井鹏[4](2020)在《珍龙生肌散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作用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珍龙生肌散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湿热下注型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医院符合研究标准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湿热下注型患者74例,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珍龙生肌散换药组)和对照组(凡士林纱条换药组),每组患者均为37例。两组肛瘘患者均在腰椎麻醉下行低位单纯性肛瘘切开术;术后两组均行常规肛肠科换药,治疗组用珍龙生肌散均匀撒布于无菌纱条覆盖创面,对照组用凡士林纱条覆盖创面。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初始创面面积等基本信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创面疼痛积分、水肿积分,分泌物积分以及术后创面面积和愈合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1、7天的细菌培养结果;出院后嘱患者定期复查并记录愈合时间。在试验期间,如出现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对症处理并详细记录。结果两组74例患者,有3位患者被剔除;最终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纳入最后统计分析当中。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初始创面面积上,经统计学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在30天内均痊愈,故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3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和术后第7、14天的创面面积以及计算出的创面愈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在术后第2、7天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天两组结果无差异(P>0.05)。5治疗组在术后第3、7、14天的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术后第3、7、14天的分泌物评分上两组无差异(P>0.05)。7两组在术后第1天的细菌培养结果无差异(P>0.05),第7天治疗组的阳性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珍龙生肌散相较于凡士林纱条运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湿热下注型患者术后的换药,可以有效加速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有效抑制创面疼痛、水肿及细菌增殖。图0幅;表13个;参131篇。

陈淑玲[5](2020)在《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湿热下注型肛裂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涂剂纱条治疗湿热下注型肛裂术后创面疼痛、水肿、出血常见症状及创面愈合时间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0名肛裂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手术方式及常规治疗,从术后第1天开始,治疗组使用复方黄柏液涂剂纱条换药,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纱条换药。对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创面的疼痛、水肿、出血情况作出评价并记录,记录第14天、21天创面的愈合情况,及创面完全上皮化所需的时间,将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得出结论。结果:1.切口疼痛程度的比较:在术后第1天,两组切口疼痛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两组切口疼痛积分的比较存在显着差异(P<0.05)。说明复方黄柏液涂剂纱条可缓解术后切口的疼痛。2.创缘组织水肿的比较:术后第1天,两组创缘组织水肿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两组创缘组织水肿积分的比较存在显着差异(P<0.05)。提示复方黄柏液涂剂纱条能够减少术后创缘组织的水肿。3.创面出血情况的比较:术后第1天和第14天,两组创面出血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第7天两组创面出血积分的比较存在显着差异(P<0.05)。说明复方黄柏液涂剂纱条可减少术后早期创面的出血。4.创面愈合率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术后第14天、第21天的创面愈合率的比较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使用复方黄柏液涂剂纱条换药后,同一时间,治疗组创面愈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说明复方黄柏液涂剂纱条能促进创面愈合。5.创面愈合时间的比较:治疗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24.5±1.358天,对照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27.3±2.277天,两组在创面愈合时间的比较存在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提示复方黄柏液涂剂纱条能够加快创面上皮化,缩短病程。6.综合总疗效的比较:在治疗14天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6.7%,综合总疗效比较存在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复方黄柏液涂剂纱条对术后创面的疼痛、水肿、出血症状有治疗作用。结论:复方黄柏液涂剂纱条对湿热下注型肛裂术后切口疼痛、肛缘组织水肿、创面出血等并发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够明显减轻术后肛门疼痛、消退肛缘组织水肿,减少术后创面出血,缩短愈合时间,促进创面的良好愈合。

张瑞东[6](2020)在《长强穴穴位注射亚甲蓝混合液对混合痔湿热下注型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综合评价长强穴穴位注射亚甲蓝混合液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尿潴留等疗效。方法将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医院肛肠科符合研究标准的住院患者76例,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患者均为3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内痔分期、外痔分型、术后外切口数、内痔结扎个数、疼痛耐受性等方面,经过统计学分析得出P>0.05,均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在手术结束前给予亚甲蓝混合液长强穴穴位注射,对照组手术结束前给予亚甲蓝混合液创面间断点状皮下注射。采用VAS疼痛评分法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静息疼痛评分,术后首次排便疼痛评分,观察术后当晚睡眠情况,术后肢体活动情况、排尿情况、肛缘水肿情况、肛门功能情况、创面愈合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组术后当晚睡眠情况较对照组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疼痛评分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同一时间点静息疼痛评分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术后肢体活动评分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术后首次排便疼痛评分、排尿情况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两组患者后术后肛门水肿情况、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情况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安全性判定:两组患者在观察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长强穴注射亚甲蓝混合液对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镇痛疗效肯定,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创面注射。2长强穴注射对于改善术后当晚睡眠及术后活动情况具有一定意义。3和创面注射相比,可有效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穴位注射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图0幅;表16个;参107篇。

赵晶[7](2020)在《芒硝外敷治疗炎性外痔(湿热下注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芒硝外敷治疗炎性外痔—湿热下注证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芒硝外敷在炎性外痔—湿热下注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用在临床中明确诊断为炎性外痔—湿热下注证的患者66例,利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硝矾散熏洗并配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纱条外敷,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芒硝外敷。两组病例用药情况均为每天2次,早、晚各1次,7天为一个疗程。依据拟定的量化评分标准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例在用药1、4、7天的症状和体征(水肿、疼痛及肛门下坠感)变化情况以及用药一个疗程(7天)后的总体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治疗前对两组病例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1天水肿积分、疼痛积分及肛门下坠感积分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统计学对比结果无意义(P>0.05),表明两组之间有可比性。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两组病例在用药1、4、7天的水肿积分对比结果为:第1、4天P<0.05;第7天P<0.01,均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在消除水肿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2.两组病例在用药1、4、7天的疼痛积分对比结果为:具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在减轻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3.两组病例在用药1、4、7天的肛门下坠感积分对比结果为: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肛门下坠感方面优于对照组。4.两组病例在用药一个疗程(7d)后总体疗效的对比结果为:具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在总体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1.芒硝外敷可明显减轻炎性外痔—湿热下注证患者的肛门局部水肿、疼痛及肛门下坠感等临床症状,尤其是在消除水肿方面。2.芒硝外敷治疗炎性外痔—湿热下注证起效快、临床疗效满意,临床观察尚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羊少艺[8](2018)在《硝矾洗剂熏洗联合曲安奈德尿素软膏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硝矾洗剂(芒硝30g、明矾30g、硼砂30g)联合曲安奈德尿素软膏治疗肛周湿疹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硝矾洗剂(芒硝30g明矾30g硼砂30g)用沸水1500-2000ml冲开融化,先熏,待水温适宜后坐浴15min,擦干后外涂曲安奈德尿素软膏于患处,早晚各一次。对照组沸水1500-2000ml,先熏,待水温适宜后坐浴15min,擦干后外涂曲安奈德尿素软膏于患处,早晚各一次。治疗14日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皮损形态,皮损面积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30例,临床痊愈15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50.00%,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30例,临床痊愈10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7例,治愈率为33.33%;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患者总疗效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瘙痒、潮湿感)、皮损形态以及总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皮损形态改善程度以及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皮损面积改善情况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矾洗剂熏洗联合曲安奈德尿素软膏外用治疗肛周湿疹疗效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

吴小云,蔡而玮[9](2018)在《中医药在肛裂术后愈合的应用进展》文中提出肛裂是肛肠疾病中的常见疾病,早期肛裂多采取保守治疗,陈旧性肛裂因顽固难愈,常需手术治疗。由于肛门直肠特殊的组织解剖结构和相对复杂的生理功能,术后易出现创面延迟愈合的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日常生活。因此,有效促进肛裂术后愈合对治愈肛裂尤为重要。以下简要概括了近年来中医药在促进肛裂术后愈合方面的研究近况,以期为肛肠科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

苏玉环[10](2017)在《肛肠炎痛消颗粒治疗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混合痔手术可能会引发肛缘水肿、大出血、肛门疼痛等并发症。其中以肛缘水肿及水肿相关性的疼痛为最常见并发症,肛缘水肿往往同时合并肛门疼痛。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除了影响术口愈合时间,延长住院时间,也会对病人心理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降低整个治疗的医疗质量。随者患者对临床效果期望值提高,如何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这个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成为混合痔术后治疗上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所以,在临床研究痔术后肛缘水肿治疗方案方面,社会价值以及医学价值较大。本文旨在观察院内制剂肛肠炎痛消颗粒对痔术后肛缘水肿的治疗效果,从中医的角度,创造了新的方案,为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病人的提供新治疗方案。方法:选取72例符合纳入标准术后出现肛缘水肿的混合痔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以及治疗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肛门局部微波治疗仪治疗术口;而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肛肠炎痛消颗粒口服;对这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5天、7天对水肿积分及疼痛评分分别进行进行详细观察记录。结果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调查结果,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水肿情况、疼痛缓解程度等,并要在小组内部进行比较。采用SPSS Statistics 22统计软件包分析计算研究数据以及研究结果,如果P<0.05,那么差异是显着的。结果: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情况,并分析有关数据,发现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术后肛缘水肿情况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好转;按照测量计算的有效指数,从治疗效果来看,治疗组患者(P=0.029,P<0.05)明显超过对照组;从治疗之后的水肿积分来看,治疗组患者(治疗7天后P=0.001,P<0.05)小于对照组;从疼痛积分来看,治疗组患者小于对照组(治疗7天后P=0.00,P<0.05),按照统计学方法,分析上述观察的组间差异差距以及组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现相应的不良反应。结论:通过分析研究数据结果,肛肠炎痛消颗粒能更有效提高水肿治疗效果,降低水肿积分,比单纯微波治疗的对照组治疗效果更好,而且,能够缩短术后肛缘水肿的治疗进程,还可以降低肛缘水肿导致的肛周疼痛程度,易操作,安全性高,花费低,在临床上应用上是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有效方案。

二、加味硝矾洗剂在肛肠病术后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味硝矾洗剂在肛肠病术后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荆芥消肿止痛汤结合耳穴埋籽对肛肠手术患者临床疗效、疼痛、并发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1.4 治疗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72 h VRS评分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渗出物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2.5 两组治疗后VEGF、EGF水平情况分析
    2.6 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SF-36量表评分比较
3 讨论

(2)肛周坐浴方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肛周湿疹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一、中医有关肛门的论述
        二、肛周湿疹的病因病机
        三、肛周湿疹的治疗
        四、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肛周湿疹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一、肛周皮肤解剖和生理特点
        二、肛周湿疹的流行病学研究
        三、肛周湿疹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特点
        四、肛周湿疹的治疗
        五、肛周湿疹的预防护理
        六、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资料和方法
        一、病例选择
        二、研究方法
        三、治疗
        四、观察指标及观察节点
        五、疗效评价
        六、统计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一般情况
        二、入组基线比较
        三、疗效评价
        四、安全性评价
        五、复发率评价
    第三节 讨论
        一、肛周湿疹病因学研究
        二、中药熏洗疗法
        三、肛周坐浴方组方思路分析
        四、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第四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病例报告表
致谢
个人简历

(3)湿疡宁坐浴方治疗湿热型肛周湿疹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前言
    综述一 肛周湿疹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中医有关肛周湿疹的论述
        2. 现代医学有关肛周湿疹的认识
    综述二 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肛肠疾病的研究进展
        1. 中药熏洗坐浴疗法溯源
        2. 中药熏洗坐浴疗法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3. 中药熏洗坐浴疗法在肛肠疾病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贾小强教授治疗肛周湿疹经验总结
    前言
    1. 病因病机
    2. 治疗要点
    3. 湿疡宁坐浴方组方及分析
    4. 病案举隅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与分组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标准
        1.6 中止试验标准
        1.7 试验方案
        1.8 观察指标
        1.9 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患者临床资料基线比较
        2.2 试验组治疗结果
        2.3 对照组治疗结果
        2.4 两组治疗后比较
        2.5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3 讨论
        3.1 肛周湿疹病因病机及治疗思路
        3.2 中药熏洗坐浴法作用机制
        3.3 研究结果分析
        3.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技术路线图
附录2 细胞因子检测
附录3 伦理批件
致谢
个人简历

(4)珍龙生肌散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作用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临床资料
        1.1.2 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1.5 中止和剔除标准
        1.1.6 脱落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药物组成
        1.2.2 治疗方案
        1.2.3 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规范
        1.2.4 术后换药注意事项
        1.2.5 疗效观察指标
        1.2.6 疗效判定指标
        1.2.7 安全性判定
        1.2.8 统计学方法
    1.3 研究结果
        1.3.1 一般资料分析
        1.3.2 治疗后疗效分析
        1.3.3 临床疗效判定
        1.3.4 安全性判定
    1.4 讨论
        1.4.1 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1.4.2 组方的理论依据
        1.4.3 珍龙生肌散组成药物药理作用
    1.5 小结
    1.6 展望和不足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关于肛瘘和创面修复的研究进展
    2.1 中医对肛瘘的认识
        2.1.1 中医对肛瘘病名的认识
        2.1.2 中医对肛瘘病因病机的认识
        2.1.3 中医对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肛瘘的认识及治疗概况
        2.2.1 现代医学对于肛瘘的研究现状
        2.2.2 肛瘘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2.2.3 现代医学对于创面修复的认识
        2.2.4 影响肛瘘术后创面恢复的因素
        2.2.5 现代医学对肛瘘术后创面的治疗
    2.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表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5)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湿热下注型肛裂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选择标准
    2 治疗方案
        2.1 术前准备
        2.2 手术方式
        2.3 药物制备
        2.4 术后治疗
    3 观察指标
        3.1 安全性指标
        3.2 观察指标
        3.3 疗效性评定指标
        3.4 综合总疗效判定标准
        3.5 不良反应事件
    4 统计方法
    5 技术路线图
结果与分析
    1 一般情况分析
        1.1 治疗组与对照组年龄的比较(见表2-1)
        1.2 治疗组与对照组性别的比较(见表2-2)
        1.3 治疗组与对照组病程长短的比较(见表2-3)
    2 观察指标结果及分析
        2.1 切口疼痛情况(见表2-4)
        2.2 创缘组织水肿(见表2-5)
        2.3 创面出血情况(见表2-6)
        2.4 创面愈合率(见表2-7)
        2.5 创面愈合时间(见表2-8)
        2.6 综合总疗效判定(见表2-9)
    3 安全性检验与不良反应
讨论
    1 传统医学对肛裂术后的认识及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
        1.1 中医对肛裂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中医对肛裂术后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药对肛裂术后临床研究的现状
    2 现代医学对肛裂术后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2.1 现代对肛裂的生理及病理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肛裂术后的认识
        2.3 现代医学对肛裂术后的临床研究现状
    3 复方黄柏液涂剂的治法与组方
        3.1 复方黄柏液涂剂的组方依据及药理研究
        3.2 复方黄柏液涂剂的主要治疗作用及机制
    4 研究结果分析
    5 病例脱落情况
    6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长强穴穴位注射亚甲蓝混合液对混合痔湿热下注型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临床资料
        1.1.2 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1.5 剔除标准
        1.1.6 脱落标准和中止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病例分组
        1.2.2 分组治疗方法
        1.2.3 观察指标
        1.2.4 安全性指标
    1.3 统计方法
    1.4 研究结果
        1.4.1 一般资料分析
        1.4.2 术后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
        1.4.3 术后首次小便情况
        1.4.4 术后肛门水肿情况的比较
        1.4.5 术后创面愈合时间
        1.4.6 安全性评价情况
    1.5 讨论
        1.5.1 混合痔术后镇痛意义
        1.5.2 关于湿热下注证型的选择
        1.5.3 穴位注射的优势
        1.5.4 长强穴的优势
        1.5.5 亚甲蓝混合液镇痛机制的探讨
        1.5.6 对术后镇痛情况的分析
        1.5.7 缓解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
        1.5.8 术后肛门水肿情况
        1.5.9 术后创面愈合时间
        1.5.10 术后肛门功能
    1.6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关于混合痔的研究进展
    2.1 中医对痔的认识
        2.1.1 中医对痔的病名的认识
        2.1.2 痔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
        2.1.3 中医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认识
        2.1.4 中医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治疗
    2.2 现代医学对痔的认识
        2.2.1 现代医学对痔及病机的认识
        2.2.2 现代医学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认识
        2.2.3 现代医学对痔手术方式的研究
        2.2.4 现代医学对痔术后疼痛的治疗
    2.3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临床病例登记表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7)芒硝外敷治疗炎性外痔(湿热下注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外治法发展源流及其在肛肠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8)硝矾洗剂熏洗联合曲安奈德尿素软膏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1.6 退出与终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分组方法
        2.3 治疗方法
        2.3.1 治疗组
        2.3.2 对照组
        2.3.3 临床疗效观察时间
    3 注意事项
    4 观察内容及方法
        4.1 观察内容及评价标准
        4.2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4.3 安全性评价标准
    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6 研究结果分析
        6.1 一般资料分析
        6.2 治疗前各积分比较
        6.3 两组治疗后各积分比较
        6.4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讨论
    现代医学对肛周湿疹的病因认识
    肛周湿疹病理特征
    肛周湿疹临床表现
    肛周湿疹西药治疗现状
    肛周皮肤解剖生理学
    中医学对肛周湿疹病因病机的认识
    肛周湿疹中医治疗现状
    中医对中药熏洗的认识
    中药熏洗疗法的作用机理中西医认识
    中药熏洗临床运用现状
    硝矾洗剂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硝矾洗剂临床运用现状
    曲安奈德尿素软膏药理分析
    曲安奈德尿素软膏临床运用现状
临床疗效分析
结论
问题与展望
    问题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文献综述 肛周湿疹中医西医研究进展及治疗概述
    1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1.1 变态反应
        1.2 全身系统疾病
        1.3 感染
        1.4 其他因素
    2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3 治疗进展
        3.1 中医内治法
        3.2 中医外治法
        3.3 西医治疗
        3.4 中西医结合治疗
    4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成果

(9)中医药在肛裂术后愈合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内服
2 中药外用
    2.1 中药熏洗
    2.2 中药外敷
    2.3 中药纳肛
    2.4 中药灌肠
3 灸法治疗
4 综合疗法
5 其他疗法
6 小结

(10)肛肠炎痛消颗粒治疗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1.1.1 痔的现代学认识
        1.1.2 流行病学
        1.1.3 病因研究
        1.1.4 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诊断标准
        1.1.5 混合痔术后水肿的治疗
    1.2 中医研究概况
        1.2.1 痔的中医认识
        1.2.2 病因病机
        1.2.3 辩证分型
        1.2.4 中医治疗研究
    1.3 小结
第二章 课题设计与方法
    2.1 课题设计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对象
        2.1.3 纳入、排除标准
        2.1.4 剔除标准
        2.1.5 脱落标准及处理
        2.1.6 样本量的估算
        2.1.7 数据录入、统计分析方法
    2.2 资料与方法
        2.2.1 一般资料
        2.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疼痛对比
    3.2 两组患者肛缘水肿对比
    3.3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3.4 安全性评价
第四章 讨论
    4.1 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认识
    4.2 混合痔术后水肿的处理方法
    4.3 混合痔术后水肿的预防
    4.4 混合痔术后疼痛认识
    4.5 混合痔术后疼痛防治
    4.6 中医对水肿病因病机的认识
    4.7 肛肠炎痛消颗粒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
        4.7.1 湿热下注型的肛缘水肿的病因病机
        4.7.2 肛肠炎痛消颗粒历史背景、组方原则及作用机理
        4.7.3 现代药理研究
        4.7.4 肛肠炎痛消颗粒内服对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有疗效
        4.7.5 肛肠炎痛消颗粒更有效地缓解痔术后肛缘水肿所引起的疼痛
        4.7.6 肛肠炎痛消颗粒治疗痔术后肛缘水肿安全性高
        4.7.7 肛肠炎痛消颗粒治疗临床使用便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四、加味硝矾洗剂在肛肠病术后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荆芥消肿止痛汤结合耳穴埋籽对肛肠手术患者临床疗效、疼痛、并发症的影响[J]. 刘嫕,刘志,李丹丹. 辽宁中医杂志, 2021(12)
  • [2]肛周坐浴方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研究[D]. 祁雄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湿疡宁坐浴方治疗湿热型肛周湿疹的随机对照研究[D]. 苏亮.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4]珍龙生肌散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作用的临床疗效观察[D]. 井鹏.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5]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湿热下注型肛裂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D]. 陈淑玲.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长强穴穴位注射亚甲蓝混合液对混合痔湿热下注型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D]. 张瑞东.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7]芒硝外敷治疗炎性外痔(湿热下注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赵晶.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硝矾洗剂熏洗联合曲安奈德尿素软膏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观察[D]. 羊少艺.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中医药在肛裂术后愈合的应用进展[J]. 吴小云,蔡而玮.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8(01)
  • [10]肛肠炎痛消颗粒治疗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研究[D]. 苏玉环.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6)


对照组论文 陈旧性肛裂论文 肛肠论文 肛裂出血论文 创伤愈合论文

上一篇:农村卫生人力培训效果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下一篇:浅析国外潜弹道导弹的发展及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