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娟[1](2020)在《新西兰白兔频密繁殖效果及耐频密繁殖基因的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繁殖性状是家兔的重要经济性状之一,其性能不仅影响母兔的繁殖力,而且直接影响养兔生产的经济效益。我国家兔繁殖年出栏商品兔的数量和欧洲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鉴于母兔产后发情具有普遍性,本实验选用了新西兰白兔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频密繁殖和半频密繁殖进行配对实验,探究现代规模化兔场养殖适用繁殖方式。此外,在频密繁殖组新西兰母兔中筛选出耐频密繁殖和不耐频密繁殖两个比较组,采取母兔卵巢组织,利用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进行分析,以期能筛选出与新西兰白兔繁殖耐受相关的差异基因和差异蛋白,实验结果如下:1.为了分析不同配种方式对家兔繁殖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设置了频密繁殖与半频密繁殖组,每组30只新西兰母兔,频密繁殖(A组)在分娩后1天内配种,半频密繁殖(B组)在分娩后18天配种,连续繁殖两次,统计体重、产仔数、仔兔出生窝重等指标。结果发现频密繁殖组与半频密繁殖组在产仔数、产活仔数、仔兔窝重和初生个体重的影响差异均不显着(P>0.05),但频密繁殖组母体产后体重变化与半频密繁殖组频密繁殖组差异显着(P<0.05),频密繁殖母兔产后自身体重出现下降趋势,半频密繁殖母兔产后自身体重基本没有变化。因此,频密繁殖虽然可获得较多的后代数量,但此高强度繁殖方式不适用于长期进行繁殖,对母体损伤较大。2.进一步采用RNA-Seq技术对频密繁殖组中耐受组和不耐受组的卵巢组织进行分析,用|log2fold change|≥1&P<0.05作为差异基因筛选阈值,结果显示耐受组和不耐受组共筛选出164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有563个,下调基因有1085个。差异表达基因GO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于生殖相关的基因有99个,其中上调基因16个,下调基因有83个,包括IHH和OVGP1等与生殖器官分化发育相关基因。KEGG分析表明有关繁殖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的信号通路有类固醇生物合成、卵巢类固醇激素合成和叶酸生物合成等通路。通过qRT-PCR技术,检测了 ZP1、CYP19A1、OVGP1 和 BMP6,与 RNA-Seq 测序结果相一致。通过 RNA-Seq数据分析,IHH、OVGP1、BMP-6、CYP19A1等可能与新西兰白兔繁殖耐受相关。3.采用4D-LFQ技术对耐频密繁殖组和不耐频密繁殖组卵巢组织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以FC1.5倍&P<0.05作为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标准,共筛选获得差异蛋白质总数为427个,其中上调差异蛋白质253个,下调差异蛋白质174个,包括CYP51A1、CYP17A1、CYP11A1、LDLR等繁殖相关蛋白。差异表达蛋白GO分析主要富集于胆固醇生物合成、二醇生物合成、类固醇代谢调节、调节胆固醇代谢、肽酶活性的负调控、调节胆固醇生物合成、碳酸氢盐运输等过程。KEGG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蛋白参与类固醇生物合成通路和卵巢类固醇生成等繁殖相关通路。进一步通过转录组和蛋白质组联合分析发现CD68、GPNMB、MCM4等是与卵巢癌紧密相关的蛋白,提示这些基因可能与新西兰母兔繁殖耐受负相关。4.根据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测序结果,发现耐频密繁殖组和不耐频密繁殖组中,CYP11A1基因mRNA表达水平差异不显着,但蛋白水平差异显着。进一步克隆了CYP11A1的CDS全长序列,为1557bp。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YP11A1的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分析,发现CYP11A1蛋白为不稳定蛋白,等电点为4.91,蛋白二级结构以a螺旋和无规卷曲为主,三级结构呈弯曲螺旋状,共有40个潜在磷酸化位点。进一步分离和鉴定了卵巢颗粒细胞,并进行了 CYP11A1基因的过表达和干扰实验,发现CYP11A1基因的表达量改变,可显着影响HSD17B1、BMP15和FSHR基因的表达变化(P<0.05),进而影响母兔的繁殖机能。该部分结果为深入探究关键蛋白CYP11A1在母兔繁殖性能方面的调控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邵嘉皓[2](2020)在《季节对荷兰垂耳兔繁殖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宠物兔凭借习性安静、饲养简单、投资少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时下最受欢迎的宠物之一。然而,其繁殖性能呈现不稳定性,为探究不同季节对母兔繁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记录统计1年内荷兰垂耳兔母兔繁殖指标,按4个季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配种母兔受胎率(73.2%)最低,分别比春、秋、冬季降低了7.4%、6.8%、11.2%;春季的初生窝重最高,分别比夏、秋、冬季增加了63 g、49 g、60 g。且春季的断奶存活率(93.6%)较高。由此可见,在良好、稳定的饲养条件下,不同配种季节对荷兰垂耳兔的繁殖性能的影响存在差异。在冬季最宜配种,其次为春季和秋季,最不宜配种的季节为夏季。
邵嘉皓,王杰,罗鑫茂,贾先波,陈仕毅,赖松家[3](2019)在《季节对荷兰垂耳兔繁殖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宠物兔凭借习性安静、饲养简单、投资少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时下最受欢迎的宠物之一。然而,其繁殖性能呈现不稳定性,为探究不同季节对母兔繁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记录统计一年内荷兰垂耳兔母兔繁殖指标,按四个季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配种母兔受胎率(73.2%)最低,分别比春、秋、冬季降低了7.4%、6.8%、11.2%;春季的初生窝重最高,分别比夏、秋、冬季增加了63g、49g、60g。且春季的断奶存活率(93.6%)较高。由此可见,在良好、稳定的饲养条件下,不同配种季节对荷兰垂耳兔的繁殖性能的影响存在差异。在冬季最宜配种,其次为春季和秋季,最不宜配种的季节为夏季。
庞本[4](2018)在《生态循环养兔是保证效益的措施》文中研究说明回顾我国兔业几十年的发展历程,道路可谓是坎坷不平,从业者历尽艰辛。市场价格的几次大起大落,使养兔者无所适从,市场价格大跌极大地挫伤了养兔者的积极性,究其原因是在市场行情好时,一些投机者和炒种公司利用群众急于致富的心理进行虚假宣传和错误指导,夸大养兔牟利,养100组兔就能成百万富翁,使一些人在没有经过市场考察,又没有兔场饲养管理技术的情况下,心血来潮匆匆上马,不惜重金圈地建场,注册公司,只想着暴利赚钱,没想到养兔市场千变万化,存在着潜在风
任东波,李新殿,郭东新[5](2018)在《东北兔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2017年东北兔业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意见,为东北地区兔产业发展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庞本[6](2018)在《生态循环养兔是保证效益的措施》文中研究说明回顾我国兔业几十年的发展历程,道路可谓是坎坷不平,从业者历尽艰辛。市场价格的几次大起大落,使养兔者无所适从,市场价格大跌,极大地挫伤了养兔者的积极性,究其原因是在市场行情好时,一些投机者和炒种公司利用群众急于致富的心理进行虚假宣传和错误指导,夸大养兔牟利,养100组兔就能成百万富翁,使一些人在没有经过市场考察,又没有兔场饲养管理技术的情况下,心血来潮匆匆上马,不惜重金圈地建场,注册公司,只想着暴利赚钱,没想到养兔市场千变
任东波,李新殿,郭东新[7](2018)在《东北兔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文中指出本文针对2017年东北兔业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意见,为东北地区兔产业发展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庞本[8](2017)在《庞本养兔歌诀选》文中研究指明
任东波,戚万毅,赵志鹏[9](2017)在《“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兔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回顾了吉林省在"十二五"期间兔业(肉兔、獭兔、毛兔)发展的特点和取得的成就,指出了吉林省养兔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吉林省兔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任东波,戚万毅,赵志鹏[10](2016)在《吉林省“十二五”兔业发展情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介绍吉林省的自然情况基础上,阐述了吉林省在"十二五"期间兔业发展的特点和取得的成就,指出了吉林省养兔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吉林省兔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摘要 |
| Abstract |
| 符号说明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 1.1 家兔的繁殖生理 |
| 1.1.1 家兔的繁殖生理特性 |
| 1.1.2 影响家兔繁殖力的因素 |
| 1.1.3 家兔的配种 |
| 1.2 转录组学技术在家畜繁殖调控研究中的研究进展 |
| 1.2.1 转录组学技术 |
| 1.2.2 转录组学技术在家畜繁殖调控研究中的应用 |
| 1.3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家畜繁殖调控研究中的研究进展 |
| 1.3.1 蛋白质组学技术 |
| 1.3.2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家畜繁殖调控研究中的研究进展 |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 第2章 新西兰白兔频密繁殖效果 |
| 2.1 材料与方法 |
| 2.1.1 实验动物 |
| 2.1.2 实验设计 |
| 2.1.3 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 |
| 2.1.4 繁殖性能的测定指标 |
| 2.1.5 数据统计 |
| 2.2 结果与分析 |
| 2.2.1 频密繁殖和半频密繁殖对母兔受胎率的影响 |
| 2.2.2 频密繁殖和半频密繁殖对母兔产后体重的影响 |
| 2.2.3 频密繁殖和半频密繁殖对仔兔体重的影响 |
| 2.2.4 频密繁殖和半频密繁殖对窝产仔数的影响 |
| 2.3 讨论 |
| 2.4 小结 |
| 第3章 基于转录组测序筛选耐频密繁殖的相关基因 |
| 3.1 材料与方法 |
| 3.1.1 实验动物 |
| 3.1.2 样本的筛选 |
| 3.1.3 样本处理 |
| 3.1.4 实验方法 |
| 3.2 结果与分析 |
| 3.2.1 样品RNA的提取与质量检测 |
| 3.2.2 测序数据过滤及比对 |
| 3.2.3 基因定量与样本相关性分析 |
| 3.2.4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 3.2.5 差异基因的GO分析 |
| 3.2.6 差异基因的KEGG分析 |
| 3.2.7 差异mRNA的验证 |
| 3.3 讨论 |
| 3.4 小结 |
| 第4章 基于蛋白质组测序筛选耐频密繁殖的相关蛋白 |
| 4.1 材料与方法 |
| 4.1.1 实验材料 |
| 4.1.2 方法 |
| 4.2 结果与分析 |
| 4.2.1 蛋白的质检 |
| 4.2.2 蛋白的鉴定 |
| 4.2.3 差异丰度表达蛋白的功能分类 |
| 4.2.4 差异表达蛋白功能富集分析 |
| 4.2.5 平行反应监测PRM验证 |
| 4.2.6 转录组与蛋白质组联合分析 |
| 4.3 讨论 |
| 4.4 小结 |
| 第5章 CYP11A1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初步分析 |
| 5.1 材料与方法 |
| 5.1.1 实验材料 |
| 5.1.2 实验方法 |
| 5.2 结果与分析 |
| 5.2.1 CYP11A1基因的表达规律验证 |
| 5.2.2 CYP11A1生物信息学分析 |
| 5.2.3 颗粒细胞的分离和鉴定 |
| 5.2.4 CYP11A1过表达对繁殖性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 5.2.5 CYP11A1干扰对繁殖性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 5.3 讨论 |
| 5.4 小结 |
| 全文结论 |
| 参考文献 |
| 附录 |
| 附录一 |
| 附录二 |
| 附录三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 致谢 |
| 1 材料和方法 |
| 1.1 试验材料 |
| 1.2 试验步骤 |
| 1.2.1 日常饲养管理 |
| 1.2.2 繁殖配种 |
| 1.2.3 测定指标 |
| 1.2.4 数据分析 |
| 2 结果与分析 |
| 2.1 不同季节对荷兰垂耳兔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 |
| 2.2 不同季节对荷兰垂耳兔繁殖性能的影响分析 |
| 3 讨论与结论 |
| 1 材料和方法 |
| 1.1 试验材料 |
| 1.2 试验步骤 |
| 1.2.1 日常饲养管理 |
| 1.2.2 繁殖配种 |
| 1.2.3 测定指标 |
| 1.2.4 数据分析 |
| 2 结果与分析 |
| 2.1 不同季节对荷兰垂耳兔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 |
| 2.2 不同季节对荷兰垂耳兔繁殖性能的影响分析 |
| 3 讨论与结论 |
| 1 兔+猪+农作物生产模式 |
| 2 林下养兔养殖模式 |
| 3 兔+杨树+金蝉养殖模式 |
| 4 养兔+沼气+蔬菜+农家乐模式 |
| 1 2017年东北地区兔产业特点、问题 |
| 1.1 2017年东北兔产业发展特点 |
| 1.1.1 东北兔产业发展格局出现优化, 为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
| 1.1.2 2017年吉林省商品肉兔屠宰量突破200万只, 较2016年有所增长 |
| 1.1.3 2017年獭兔皮价格低于预期, 利润空间减小 |
| 1.1.4 毛兔养殖总量减少, 养殖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 |
| 1.2 2017年东北地区兔产业发展中存在主要的问题1.2.1 |
| 1.2.2 养兔设施有待改进, 养殖效率较低 |
| 1.2.3 家兔人工授精技术开展的时间短, 亟待完善 |
| 1.2.4 吉绒獭兔保种问题突出, 引进獭兔品种系谱混杂 |
| 1.2.5 饲养员文化水平较低、年龄结构偏大依旧未改变 |
| 1.2.6“重治疗、轻防疫”的兔病防控体系未引起重视 |
| 2 2018年东北地区兔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
| 2.1 獭兔皮价格稳中将会出现小幅上涨 |
| 2.2 肉种兔存栏量和商品肉兔的出栏量与2017年相比将有所上升 |
| 2.3 人工授精技术日臻完善, 商业化服务显现 |
| 2.4 重视兔产品精深加工, 品牌意识不断增强 |
| 2.5 东北地区毛兔产业发展有限, 养殖积极性不高 |
| 3 2018年东北兔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
| 3.1 宣传兔产品特点, 提升消费者对兔产品的认知度 |
| 3.2 减少对龙头企业的依赖, 主动开发兔产品市场 |
| 3.3 开展绿色环保养殖, 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
| 3.4 改变养殖模式, 规避养殖风险 |
| 3.5 加大岗前培训力度, 减少投资养兔的盲目性 |
| 3.6 推广适合东北粗饲料资源特色的家兔饲料配方 |
| 3.7 建立适合吉林省的兔病防控体系, 为养兔场户保驾护航 |
| 1 吉林省农牧业基本情况 |
| 2“十二五”时期吉林省兔业发展特点与主要成就 |
| 2.1 肉兔发展迅速, 成为吉林省兔业的主打品种 |
| 2.2 獭兔发展先扬后抑 |
| 2.3 毛兔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发展迅速 |
| 2.4 兔肉加工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
| 2.5 兔皮兔毛加工落后, 产业链条有待完善 |
| 2.6 兔肉营养价值显现, 消费量不断增加 |
| 2.7 兔饲料生产企业更加专业 |
| 2.8 兔业科技支撑优势明显 |
|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 3.1 养殖场 (户) 过度依赖兔业龙头企业, 不重视市场开拓 |
| 3.2 养兔设施落后、养殖效率低 |
| 3.3 家兔人工授精技术亟待完善 |
| 3.4 吉绒獭兔保种问题突出, 其它獭兔品种系谱混杂 |
| 3.5 饲养员文化水平较低、年龄结构偏大 |
| 3.6“重治疗、轻防疫”的兔病防控体系普遍存在 |
| 3.7 兔皮、兔毛精深加工的空白亟待解决 |
| 3.8 科技投入相对不足 |
| 4 吉林省未来兔业发展展望 |
| 4.1 优化产业格局, 促进产业发展 |
| 4.2 整合人才资源, 加大成果转化 |
| 4.3 减少养殖依赖, 积极开拓市场 |
| 4.4 改变养殖模式, 规避养殖风险 |
| 4.5 提升人员素质, 避免盲目养殖 |
| 4.6 加大科技支撑, 建立高效模式 |
| 4.6.1 规范种兔市场 |
| 4.6.2 研发新型饲料 |
| 4.6.3 推广人工授精 |
| 4.6.4 完善防控体系 |
| 4.6.5注重精深加工 |
| 4.7 加大宣传力度, 提升消费认知 |
| 4.8 扶持龙头企业, 打造兔业强省 |
| 1 吉林省农业基本情况 |
| 2“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兔业发展特点与主要成就 |
| 2.1 肉兔发展迅速, 成为吉林兔业的主打品种 |
| 2.2 獭兔先扬后抑, 受到肉兔冲击 |
| 2.3 毛兔产业异军突起, 从无到有, 发展迅速 |
| 2.4 兔肉加工处于全国领先 |
| 2.5 兔皮、兔毛加工落后, 产业链条有待完善 |
| 2.6 兔肉营养价值显现, 消费量不断增加 |
| 2.7 兔饲料生产企业更加专业 |
| 2.8 兔业科技支撑优势明显 |
|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 3.1 养殖场 (户) 过度依赖兔业龙头企业, 不重视市场的开拓 |
| 3.2 养兔设施落后、养殖效率低 |
| 3.3 家兔人工授精技术亟待完善 |
| 3.4 吉绒獭兔保种问题突出, 其他獭兔品种系谱混杂 |
| 3.5 饲养员文化水平较低, 年龄结构偏大 |
| 3.6“重治疗、轻防疫”的兔病防控体系普遍存在 |
| 3.7 兔皮、兔毛精深加工的空白亟待解决 |
| 3.8 科技投入相对不足 |
| 4 未来吉林省兔业发展的建议 |
| 4.1 优化产业格局, 促进产业发展 |
| 4.2 整合人才资源, 加大成果转化 |
| 4.3 减少养殖依赖, 积极开拓市场 |
| 4.4 改变养殖模式, 规避养殖风险 |
| 4.5 提升人员素质, 避免盲目养殖 |
| 4.6 加大科技支撑, 建立高效模式 |
| 4.6.1 规范种兔市场 |
| 4.6.2 研发新型饲料 |
| 4.6.3 推广人工授精 |
| 4.6.4 完善防控体系 |
| 4.6.5 注重精深加工 |
| 4.7 加大宣传力度, 提升消费认知 |
| 4.8 扶持龙头企业, 打造兔业强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