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从“心藏精神”看心脏病的临床特点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从“心藏神”看心系疾病的临床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飞[1](2010)在《“心应夏”理论及其受体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中医学整体观和系统观的典型代表。藏象系统实质上是一个以五脏为核心,联系人体六腑、五体、五官、五窍、五声、五志及自然界五方、五季、五气、五色、五味、五化等要素而形成的以整体性为主要特点的大系统。因此,对藏象学说的研究,必然要将人放在自然的整体,即时间和空间的构架中去考虑。本研究即从时间结构的角度研究藏象学说,以“心应夏”理论为入手点,从文献和实验两方面探讨“心应夏”的调控机制,以期为藏象的时间结构本质研究提供线索。1目的:以中医“心应夏”脏腑适应性调控机制为研究对象,从气化的角度入手进行理论研究,并在此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心血管系统受体调控的实验研究,探索“心应夏”的具体内涵,探讨中医藏象学说的科学性及其实验研究的可行性思路,从而为中医藏象学说的研究提供实验上的支持。2方法:2.1理论探讨采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了中医“法时”思想的科学性,梳理了心藏象的理论结构,提出了从气机升降角度来探讨“心应夏”学说的可行性,并概括了“心应夏”脏腑适应性调控假说。2.2实验研究2.2.1实验设计:松果体是光照刺激与机体反应的中介,它一方面接受视网膜传入的光照信号,一方面将此信号转变为褪黑素的节律性分泌,对全身多系统、多器官产生调节;心血管系统受体是心血管系统功能调控的基础,无论是神经调节还是体液调节,受体都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并对调控的性质起决定性作用。本实验通过摘除松果体以阻断光信号转导通路,观察心血管系统功能和其受体变化,并阐释产生这一变化的内在调控机制。2.2.2实验动物:SD大鼠,雄性,80-100g/只。随机分成生理组、模型组和伪手术组;自然光照,自由摄取食水,室温饲养;在每年冬至、夏至日前一个月分别对模型组和伪手术组大鼠实施松果体摘除手术和伪手术,术后饲养到二至日断头处死,取心脏、主动脉、股动脉和松果体以备测指标。2.2.3检测方法:心率和血压采用大鼠血压仪直接检测;受体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2.2.4分析方法:统计学分析使用SAS8.2统计分析软件。2.2.5结果:发现松果体介导的光信号转导通路在将季节性光照信号传入机体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可能并非唯一的通路;血管的季节性调控并非单一方向的舒缩调控,但其调控的强度却有冬夏季节的不同。从心主血脉的角度认识“心应夏”,可能主要表现为其调控功能在夏季的加强。3结论:3.1“心应夏”调控以心主血脉为基础,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心血管舒缩功能的季节性不同。心血管系统的调控在夏季加强,可能是“心应夏”脏腑适应性调控的一个重要方面。3.2在“心应夏”的调控网络中,松果体介导的光信号转导通路起着重要作用,但并非沟通人与自然界季节变化的唯一途径。因此推测,“心应夏”脏腑适应性调控应该存在多方面的调节机制,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赵永峰[2](2010)在《冬夏变化对大鼠血浆TXB2、6-Kuto-PGF1 a含量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人相应是中医认识人体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古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与理论思辨过程中形成的。“天人相应”理论指出人是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有机整体,人在自然界生活的同时,也必然受着自然界的影响。中医脏腑学说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构成的有机整体,人体五脏功能变化也必然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即“五脏应时”。1.目的本研究通过文献与实验研究,以“心主血脉”为出发点探索心血管活动适应外界自然环境的季节变化规律;从而更深入的探讨中医“天人相应”、“四时五脏阴阳理论”。2.方法2.1理论探讨“心应夏”理论认为心与夏季相通应,心气旺于夏,在夏季心主血脉功能处于支配地位;而在其他季节,心的生理功能应时而变,处于从属地位。2.2实验研究2.2.1实验设计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对机体有着调节作用,褪黑素的分泌与光照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血浆中TXB2、6-Keto-PGF1a含量的变化与血液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本实验通过摘除松果腺阻断光信号的传导,观察血浆中TXB2、6-Keto-PGF1a含量在冬夏季节的变化,并阐释其与“心主血脉”相关性。2.2.2实验动物动物:健康SD大鼠,雄性,体重80-100g。随机分为生理组、松果体摘除手术组(模型组)、伪手术组,每组8只,正常饲养1周适应环境。模型组、伪手术组动物分别于夏至、冬至前5周时施行松果体摘除手术及伪手术,与生理组动物在相同条件下饲养到夏至日和冬至日,晚8点腹主动脉取血。2.2.3检测方法大鼠心率、血压用血压仪检测,TXB2、6-Keto-PGF1a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2.4分析方法运用SAS9.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各组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季节组内及冬、夏季各组间比较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着,P<0.01为差异十分显着)。2.2.5实验结果在生理状态下大鼠血浆TXB2含量的冬夏季节比较中,发现冬季高于夏季的变化,且差异非常显着(P<0.01);含量呈现夏季高于冬季的变化趋势,且差异非常显着(P<0.01)。通过对冬夏两季大鼠血浆TXB2、6-Keto-PGF1a含量比值分析后,发现:正常生理状态下冬季的T/K比值显着高于夏至T/K比值。3结论3.1 TXB2/6-keto-PGF1α在冬夏季含量的变化是“心主血脉”功能在生物学上的体现3.2 TXB2/6-keto-PGF1α的含量变化与褪黑素的节律性调节有关

聂绍通[3](2009)在《论情志致病因素—“喜”》文中研究指明喜,是人们正常情绪活动的反映,也可能成为情志致病因素。喜有调节心情的有利一面,但喜伤心,作为致病因素,喜则气缓,是指心气涣散不收,不能集中推动血液的运行而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病证,亦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冯业贺[4](2004)在《从“心藏神”看心系疾病的临床特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从“心藏神”看心系疾病的临床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心藏神”看心系疾病的临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心应夏”理论及其受体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1.“五脏应时”是中医藏象学说产生的出发点之一
    2.从时间结构入手是研究藏象本质的可行途径
    3.“心应夏”在时脏相应学说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4.松果体是从时间结构入手研究藏象本质的关键点
    5.受体是反映心血管功能季节性调控的重要方面
    6.从心血管系统的季节性调控入手研究藏象学说的意义
    7.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1 藏象学说研究进展
        1.1 藏象的含义
        1.2 藏象学说的建立
        1.3 近代以来藏象学说的研究历史概要
        1.4 藏象学说研究的指导思想举要
        1.5 藏象实质研究
        1.6 总结
        1.7 参考文献
    2 心藏象学说研究进展
        2.1 心藏象学说的建立
        2.2 心主血脉研究
        2.3 "心藏神"研究
        2.4 "心主血脉"与"心藏神"的关系
        2.5 心在体、在液、在窍及表里关系
        2.6 总结
        2.7 参考文献
    3 "心应夏"研究进展
        3.1 "心应夏"之机理
        3.2 "心应夏"在心血管疾病上的佐证
        3.3 总结
        3.4 参考文献
    4 心脑血管疾病与季节相关性研究进展
        4.1 心血管疾病与季节相关性研究
        4.2 脑血管疾病与季节相关性研究
        4.3 总结
        4.4 参考文献
    5 心血管相关受体研究进展
        5.1 肾上腺素能受体
        5.2 M-毒蕈碱受体
        5.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5.4 总结
        5.5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理论探讨
    1 中医学时间观探讨
        1.1 中医学理论"法时"而成
        1.2 中医学独特的时间观
        1.3 中医学的顺时思想
        1.4 中医重视时间的原因探究
        1.5 小结
        1.6 参考文献
    2 时脏相应学说探讨
        2.1 时脏相应学说产生的文化背景
        2.2 时脏相应学说的现代解读
        2.3 总结
        2.4 参考文献
    3 心藏象学说的理论结构
        3.1 心主血脉之内涵与外延
        3.2 心主血脉是心藏象学说的基础
        3.3 总结
        3.4 参考文献
    4 从气机升降来探讨"心应夏"学说
        4.1 "气交"为夏季气机升降的概括
        4.2 "心应夏"在气机升降上的表现
        4.3 总结
    5 褪黑素在"心应夏"调节中的作用
        5.1 血和血管与中医"血脉"所指相似
        5.2 褪黑素是内外环境沟通的中介
        5.3 褪黑素可作为"心应夏"的中介
        5.4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实验研究
    1 实验设计
        1.1 "心应夏"脏腑适应性调控假说
        1.2 季节变化信号的形式及其进入人体的途径
        1.3 心藏象的定位
        1.4 检测指标的确定
    2 实验材料
        2.1 实验动物与分组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 实验方法
        3.1 造模
        3.2 取材
        3.3 测定
    4 统计分析
    5 实验结果
        5.1 冬夏变化对心率的影响
        5.2 冬夏变化对血压的影响
        5.3 冬夏变化对心脏组织中心房钠尿肽受体表达的影响
        5.4 冬夏变化对心脏组织中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影响
        5.5 冬夏变化对心脏组织中M胆碱受体表达的影响
        5.6 冬夏变化对心脏组织中褪黑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5.7 冬夏变化对主动脉组织中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影响
        5.8 冬夏变化对主动脉组织中α-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影响
        5.9 冬夏变化对主动脉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表达的影响
        5.10 冬夏变化对主动脉组织中M胆碱受体表达的影响
        5.11 冬夏变化对主动脉组织中褪黑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5.12 冬夏变化对股动脉组织中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影响
        5.13 冬夏变化对股动脉组织中α-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影响
        5.14 冬夏变化对股动脉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表达的影响
        5.15 冬夏变化对股动脉组织中M胆碱受体表达的影响
        5.16 冬夏变化对股动脉组织中褪黑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5.17 冬夏变化对松果体组织中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影响
        5.18 冬夏变化对松果体组织中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影响
    6 总结
        6.1 心血管系统总体功能状态的季节性变化
        6.2 心血管系统受体的季节性变化
    7 讨论
        7.1 血管的季节性调控不是单一方向的舒缩调控
        7.2 可能存在独立于松果体介导的光信号通路之外的通路
        7.3 对心血管调控系统活性冬夏季节差异的讨论
        7.4 对阻断光信号转导通路的造模方法的讨论
        7.5 实验的不足及下一步研究的设想
    8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结语
    1 理论研究
    2 实验研究
    3 结论
    4 本研究的创新点
致谢
个人简历

(2)冬夏变化对大鼠血浆TXB2、6-Kuto-PGF1 a含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关于心的相关研究
        1.1 心主血脉
        1.2 心主神志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2 心血管活动节律性调节的研究进展
        2.1 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
        2.2 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
        2.3 心血管活动神经、体液调节的日节律性
        参考文献
    3 血栓素A2和前列环素与心血管疾病
        3.1 TXA2、PGI2与凝血
        3.2 TXA2、PGI2参与血栓形成
        3.3 TXA2、PGI2与冠心病
        3.4 TXA2、PGI2与心肌梗死
        3.5 TXA2、PGI2与高血压
        参考文献
    4 "四时五脏阴阳"理论研究的进展
        4.1 "肾应冬"的研究
        4.2 "肝应春"的研究
        4.3 "肺应秋"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 心与血液运行相关性探讨
    1 心主血脉的探讨
    2 心主神志与心主血脉
    3 心、血、脉的关系
    4 气与血液运行
第三部分 实验部分
    1 关于摘除松果腺动物模型的方法依据
        1.1 理论依据
        1.1.1 褪黑素分泌的昼夜节律性
        1.1.2 褪黑素与心血管系统
    2 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实验一 冬夏变化对SD大鼠心率、血压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冬夏变化对SD大鼠血浆TXB2含量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冬夏变化对SD大鼠血浆6-Keto-PGF1a 含量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冬夏两季TXB2和6-Keto-PGF1a比值变化分析
        5 讨论
        6 结语
        参考文献
    总结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从“心藏神”看心系疾病的临床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心应夏”理论及其受体调控机制研究[D]. 王志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0)
  • [2]冬夏变化对大鼠血浆TXB2、6-Kuto-PGF1 a含量影响的研究[D]. 赵永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2)
  • [3]论情志致病因素—“喜”[J]. 聂绍通. 中外医疗, 2009(20)
  • [4]从“心藏神”看心系疾病的临床特点[J]. 冯业贺. 河南中医, 2004(01)


松果体论文 褪黑素论文 藏象论文 中医论文 健康论文

上一篇:学术论文规范化信息 I
下一篇:关于贯彻落实《关于禁止非法组装(组装)汽车、摩托车的通知》有关问题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