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伟[1](2021)在《高龄烧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高龄烧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为临床高龄烧伤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及临床救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9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55例80岁及以上高龄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整理性别、教育水平、烧伤季节及地域、烧伤原因、烧伤面积、烧伤深度、烧伤严重程度、基础疾病、院前急救措施、伤后入院时间、治疗方法及转归等数据,并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分析高龄烧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结果:本组高龄烧伤患者共55例。1)男女比例为2:3,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农村患者占90.9%(50例),多于城镇;无伴侣患者占74.5%(41例);不同地域的高龄烧伤患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伴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教育水平较低,文盲占72.7%(40例),男性患者教育水平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最主要烧伤原因是火焰烧伤,多见于男性患者,热液体烫伤次之,多见于女性患者,热固体与化学烧伤的患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年发病例数波动不大,冬季烧伤患者多见,占38.2%(21例),其中热固体多发生于冬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烧伤面积≤10%的患者多为热固体及热液体烫伤所致,烧伤面积>30%的患者均为火焰烧伤所致,且火焰烧伤均有III°烧伤创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严重程度以中度烧伤为主,火焰烧伤是高龄老人特重度烧伤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约41.8%(23例)的患者既往无慢性病症状,合并心血管及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分别占27.3%、23.7%,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慢性疾病的患者占29.1%(16例),住院天数中位数为7d±16d,伤后入院时间中位数为6h±44d,仅有14.5%(8例)患者进行了正确的院前急救措施。6)治疗以换药为主,所占比为80.0%(44例)。烧伤面积≤10%的高龄烧伤患者治疗效果较好,烧伤面积>10%的治疗效果不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烧伤患者采用自体皮移植术或(和)VSD负压吸引治疗较佳,治愈占总治愈例数的81.8%(9例)。放弃治疗及院内死亡的患者约56.3%(31例),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高龄老人烧伤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其发生主要与性别、教育水平、生活条件、个人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严重程度以中度烧伤为主,死亡率高,采取预防措施可有效避免;轻中度高龄烧伤患者采用自体皮移植术或(和)VSD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效果较好。
杨加保,毛建华,马雷,文强,王鹏,汪洋[2](2020)在《老年烧伤后感染病人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究老年烧伤后感染病人的PLT计数、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老年烧伤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2018年我院收治的老年烧伤病人123例,根据病人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检测并比较2组病人的PLT计数,检测感染组病人的病原菌类型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123例老年烧伤病人中,共28例发生感染,占比22. 76%,其中烧伤创面感染20例,占比71. 43%。感染组PLT计数水平明显低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老年烧伤后感染的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替坦、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均<50. 0%;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及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均<50. 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敏感率均<50. 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烧伤面积≥50. 0%、Ⅲ度烧伤面积≥20. 0%、手术治疗时间≥180 min、创面置管、置管持续时间≥7 d是引起老年烧伤病人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老年烧伤病人容易发生创面感染,医务人员应给予烧伤面积较大,手术治疗时间较长,且实施创面置管的病人更多的关注,尽可能降低老年烧伤病人的感染发生率。
李仲越[3](2020)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老年烧伤患者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在老年烧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探讨其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2010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年龄≥60岁、烧伤深度主要为Ⅱ度的126例老年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的患者定为治疗组,有65例,未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的定为对照组,有61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静脉补液、抗感染、创面清创包扎换药等常规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深、浅Ⅱ度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瘢痕情况、住院总费用及二期手术率进行统计学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1、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两组按严重程度比较,轻度(Z=-2.21,P=0.027)、中度(Z=-2.88,P=0.004)、重度(Z=-2.05,P=0.04),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浅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两组按严重程度比较,轻度(Z=-2.11,P=0.035)、中度(Z=-2.35,P=0.019)、重度(Z=-2.16,P=0.031),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创面感染情况:两组轻度烧伤患者创面感染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568);两组中度烧伤患者比较,(χ2=4.15,P=0.042),两组的重度患者比较(P=0.008),创面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39,P=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休克、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5、瘢痕增生情况:治疗组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评分为(0.85±1.14)分,低于对照组(1.49±1.32)分(χ2=-2.98,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再住院手术率:治疗组四肢瘢痕增生患者再住院手术率为4.8%,低于对照组17.2%(χ2=4.77,P=0.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面部瘢痕增生患者再住院手术率为0,低于对照组8.3%(P=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躯干瘢痕增生患者再住院手术率均为0,无明显差异。7、治疗总费用情况:治疗组轻度患者住院总费用为(8529.9±1781)元,低于对照组(11993.95±5044.5)元(Z=-3.11,P=0.002);治疗组中度患者为(14576.61±6400.63)元,低于对照组(18707.7±8108.78)元(Z=-2.31,P=0.021);治疗组重度患者为(34053.37±11748.99)元,低于对照组(48490.44±10412.13)元(Z=-2.57,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烧伤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能够缩短深Ⅱ度、浅Ⅱ度创面愈合时间,降低创面感染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瘢痕增生程度,降低再住院手术率,治疗总费用也会相对减少,治疗效果确切,在老年烧伤患者的治疗中值得应用。
刘丽红,孟美芬,孙林利,王慧,程雨虹,朱旭红[4](2019)在《系统护理在老年烧伤患者肠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在重度老年烧伤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的58例重度老年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鼻胃管鼻饲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4.5±5.9)d vs (33.1±6.4)d、(38.5±6.7)d vs (49.9±6.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0,6.675,P<0.05);观察组中发生反流误吸、腹泻、脱管堵管、胃潴留、便秘的患者总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6.90%vs 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9,P<0.05)。结论系统护理护理可有效降低重度老年烧伤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陈素红[5](2017)在《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烧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文中指出老年烧伤是指60岁以上的人群被热力损伤后引起的组织损害,轻者主要是皮肤粘膜的损伤,严重者也可造成皮下组织的损伤,由于老年烧伤患者的年龄较大,各种内脏器官的功能都有所减退,机体的抵抗能力和修复能力都降低,所以发生休克、感染等并发症的概率很高,因此,对于老年烧伤患者治疗和护理需要格外细致和小心,在其护理过程中施行人性化护理模式,从而更好的促进老年烧伤患者的康复。
周燕鸣,汤莉伟,薛雯[6](2016)在《老年人烧伤的护理》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老年烧伤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68例老年烧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护理总结。结果 68例病人中除1例未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外,其余病人均治愈出院。结论老年烧伤的特点是伤前疾病多,伤后并发症多,烧伤面积小,但创面愈合时间长,烧伤以生活烧伤为主,伤后全身感染症状不典型。对老年人只要多加强巡视、复苏,及时补液、速度均匀,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多数病人均能治愈。
赖盛飞,聂静,曾群英[7](2014)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治疗老年烧伤效果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治疗老年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烧伤患者,对其采用伤湿性医疗技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0例烧伤病人均得以治愈,且无感染与并发症发生。其中浅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时间为715d,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时间为1724d,Ⅲ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时间为36d;深Ⅱ度烧伤创面中有2例形成瘢痕,Ⅲ度烧伤创面中有1例形成瘢痕。结论:采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治疗老年烧伤,能使其烧伤创面处于一种生理性的湿润环境之中,加速烧伤创面的再生,降低其瘢痕形成率以及肢体残疾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翟爱萍,翟艳丽[8](2012)在《52例老年烧伤病人的护理》文中研究表明老年人严重烧伤是骨烧伤外科最严重的急危重症,由于老年人体质极度衰弱及全身各器官生理功能的减退[1],所以烧伤后并发症多、创面不易愈合且病死率较高,护理难度及工作量较大。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老年烧伤病人52例,现对老年严重烧伤初期的抗感染、抗休克、心电监护、补液到创面的营养、愈合、全身营养支持及肺炎、压疮、脑水肿等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黄艳[9](2012)在《老年烧伤病人的护理体会》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老年烧伤病人的特点,总结其护理,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烧伤68例护理经验,通过各种精心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观察、并发症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结果:通过精心护理,本组68例中保守治疗自动痊愈58例,进行植皮手术10例,其中恢复后无功能障碍52例,有功能障碍12例;死亡4例,死于呼吸道感染2例,死于脑水肿1例,死于应激溃疡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良好护理措施,可提高老年烧伤患者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王文玲[10](2011)在《老年烧伤患者的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结了74例65岁以上老年烧伤患者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给予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创面护理、营养支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等护理措施。认为对老年烧伤患者加强病情观察并予以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可减少并发症,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中文摘要 |
| 英文摘要 |
| 英文缩写 |
| 前言 |
| 材料与方法 |
| 结果 |
| 讨论 |
| 结论 |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 参考文献 |
| 综述 高龄烧伤患者的研究进展 |
| 参考文献 |
| 致谢 |
| 个人简历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方法 |
| 1.2.1 PLT检测: |
| 1.2.2 病原菌及其抗菌药物敏感性的鉴定: |
| 1.3 统计学分析 |
| 2 结果 |
| 2.1 老年烧伤病人感染发生情况 |
| 2.2 2组病人PLT计数比较 |
| 2.3感染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 |
| 2.4 老年烧伤病人感染单因素分析 |
| 2.5 老年烧伤病人感染多因素分析 |
| 3 讨论 |
| 中文摘要 |
| 英文摘要 |
| 英文缩写 |
| 前言 |
| 材料与方法 |
| 结果 |
| 讨论 |
| 结论 |
| 参考文献 |
| 综述 老年烧伤特点及其治疗进展 |
| 参考文献 |
| 致谢 |
| 个人简历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方法 |
|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
| 1.2.2 实验组采用系统护理 |
| 1.3 统计方法 |
| 2 结果 |
| 2.1 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分析结果 |
| 2.2 并发症比较分析结果 |
| 3 讨论 |
| 4 结语 |
| 1 对老年烧伤患者基本治疗的护理 |
| 2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
| 3 心理护理 |
| 1资料与方法 |
| 1.1一般资料 |
| 1.2治疗方法 |
| 2结果 |
| 3讨论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治疗方法: |
| 2 结果 |
| 3 护理 |
| 3.1 专科护理 |
| 3.1.1 建立静脉通道: |
| 3.1.2 病情观察: |
| 3.1.3 创面护理: |
| 3.1.4 营养护理: |
| 3.2 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
| 3.2.1 预防肺部并发症: |
| 3.2.3 预防肾功能不全: |
| 4 基础护理 |
| 4.1 口腔护理: |
| 4.2 皮肤护理: |
| 5 心理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