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单次肌注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单次肌肉注射氨甲喋呤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论文文献综述)

邓君凤[1](2017)在《甲氨蝶呤联合中药与单用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60例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从烟台市中医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进行药物保守治疗的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中,随机选取单用甲氨蝶呤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甲氨蝶呤联合中药内服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治疗组。通过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停经天数平均值、血β-HCG平均值、输卵管包块直径平均值、年龄平均值,说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回顾性总结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单次肌内注射甲氨蝶呤50mg/m2体表面积,在治疗的第4日和第7日分别测一次血β-HCG,若治疗后4-7日血β-HCG下降<15%,再次肌内注射甲氨蝶呤50mg/m2体表面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紫草10g、蜈蚣1条、天花粉15g、穿山甲10g、牡蛎30g、丹参20g、赤芍12g、莪术10g、延胡索20g)内服,每天1付,连续内服14天。回顾性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腹痛消失的时间、血β-HCG转阴的时间、输卵管包块消失的时间、治愈率、副反应情况以及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1)治疗组腹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组血β-HCG值转阴所需的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组输卵管包块消失的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4)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治愈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5)治疗组副反应情况较对照组少,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6)治疗组患者患侧输卵管通畅性较对照组好,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较单用甲氨蝶呤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有明显的优势,不仅提高了治愈率,较快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了病程,而且降低了药物的毒副反应。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输卵管妊娠药物治疗后输卵管的通畅性,为提高以后的生育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苗英[2](2015)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66例》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氨甲喋呤(MTX)单次肌肉注射和米非司酮口服及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及安全性,其适应症和监测指标。方法单次肌肉注射氨甲喋呤50 mg/㎡配合米非司酮口服及活血化中药治疗异位任娠66例。注药后观察记录患者自觉症状和生命体征,定时进行HCG水平测定和B超检查直至正常。结果 61例成功(包括10例重复注射者),成功率92.4%。结论严密观察下,本法可适用于某些过去认为不宜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扩大了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范围,血HCG的动态变化可作为重复肌肉注射MTX和剖腹探查的指标,腹痛和包块大小供参考。

杨华平[3](2015)在《中药分期论治联合米非司酮及氨甲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中药分期论治联合米非司酮及氨甲蝶呤对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01月—2012年06月来自本院8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6例予中药分期论治联合氨甲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40例予米非司酮及氨甲蝶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数值、包块大小、输卵管再通情况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血β-HCG水平,差异无显着性(P>0.05);治疗组能提高保守成功率,明显缩小异位妊娠包块大小,在改善患者的输卵管再通、减轻化疗药物副作用等方面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分期论治联合米非司酮及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充分发挥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提高成功率,促进包块的消散,有利于输卵管再通、恢复功能,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

徐嵘婷[4](2014)在《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两种肌肉注射方案的临床比较》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两种肌肉注射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收治的96例异位妊娠的患者为观察对象,两组均采用氨甲喋呤治疗,随机分为单次注射组和分次注射组,各48例,单次注射组采用氨甲喋呤单次给药;分次给药组采用氨甲喋呤分次给药,10 d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各种特征、治疗后成功率及重复给药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停经天数、治疗前β-HCG值和异位妊娠块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注射组的成功率为87.5%,分次注射组的成功率为89.6%,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重复给药例数和β-HCG值恢复正常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给药组的重肌肉注射次数均明显低于分次给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肌肉注射氨甲喋呤与分次注射氨甲喋呤的疗效相当,但单次肌肉注射更方便,疗程短,更容易被广大群众所接受。

万育红[5](2014)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不同方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不同用药方法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对其进行分析,以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150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按甲氨蝶呤的不同给药方式分为A、B、C三组。A组50例,给予甲氨蝶呤小剂量分次肌肉注射方案:0.4mg/(kg·d)肌注,5d为一疗程;B组50例,给予甲氨蝶呤1mg/(kg·次),单次肌内注射;C组50例,采用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异位妊娠囊穿刺注药杀胚术(一次性注射甲氨蝶呤40mg)。三组均联合米非司酮25mg/次,每间隔12小时1次,连服3日。比较三组患者的疗效,包括成功率、β-HCG值变化情况、包块缩小幅度;记录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WBC下降、肝肾功能损伤等有无差异。结果:以最终采取手术治疗为保守治疗失败, A组成功率为88%,失败率为12%;B组成功率为92%,失败率为8%;C组成功率为90%,失败率为10%。三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血p-HCG于治疗后第4、7、10、14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第7日和14日包块直径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2%,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C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8%,A组和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不同方案对异位妊娠患者临床疗效均好且无差异,但甲氨蝶呤小剂量分次肌肉注射不良反应多,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异位妊娠囊穿刺注药增加了异位妊娠包块破裂的可能,而采用甲氨蝶呤单次肌内注射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小,应用便利,安全性高,有药物保守治疗适应症的患者,此疗法可作为首选方案。

谢招娣[6](2014)在《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67例未破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甲氨蝶呤联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一般治疗指标、随访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0.91%和94.12%,失败率分别为9.09%和5.88%,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90.91%和91.18%,宫内受孕率分别为84.85%和85.29%,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21%和23.53%,两组以上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相当,但前者改善患者血清β-HCG至正常的时间较短,操作方便。

杨华平[7](2013)在《中药分期论治联合米非司酮及氨甲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中药分期论治联合米非司酮及氨甲喋呤对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收集2011年01月至2012年06月来自临沂市中医医院妇科异位妊娠的住院患者,对86例符合纳入标准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化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6例予中药分期论治联合氨甲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40例予米非司酮及氨甲喋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β-HCG数值、包块大小、输卵管再通情况和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口腔溃疡、肝功损害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血β-HCG水平,差异无显着性(P>0.05);治疗组能提高保守成功率,明显缩小异位妊娠包块大小,在改善患者的输卵管再通、减轻化疗药物副作用等方面疗效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中药分期论治联合米非司酮及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充分发挥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不仅提高了成功率,促进异位妊娠包块的消散,有利于输卵管再通、更好的恢复输卵管功能,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

夏爱华,徐平[8](2012)在《米非司酮联合氨甲蝶呤和宫外孕Ⅱ号方治疗异位妊娠126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宫外孕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126例宫外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氨甲喋呤50 mg/m2,单次分两臀部肌肉注射;观察组66例:采用米非司酮50 mg,一日二次,口服连用3天,加用氨甲喋呤50 mg/m2,单次分两臀部肌肉注射,并配合宫外孕II号方加减,观察二组疗程,治愈率,输卵管复通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氨甲蝶呤和宫外孕Ⅱ号方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优于单用氨甲喋呤,且对再次妊娠有益。

杨镜,张代碧,沈宁[9](2012)在《活络效灵丹合失笑散加减联合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32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活络效灵丹合失笑散加减联合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中药口服活络效灵丹合失笑散加减联合氨甲喋呤治疗,对照组肌肉注射甲氨喋呤,比较两组血β-HCG下降情况、附件包块大小、输卵管通畅程度。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88%,90.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91.3%和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络效灵丹、合失笑散加减联合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效果较好,且治疗后输卵管通畅度较单用氨甲喋呤好。

石珍珍,李伟莉,胡瑞华,李琼,汪翠萍[10](2012)在《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的中西医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异位妊娠指孕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俗称"宫外孕"祖国医学中并没有异位妊娠病名,但在"腹痛"、"血漏"、"经闭"等病证中有相关的描述。是妇科急腹症之一,发病率占1%,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随着超声、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使得异位妊娠的早期确诊率进一步提高,为成功保留生育能力、

二、单次肌肉注射氨甲喋呤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次肌肉注射氨甲喋呤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论文提纲范文)

(1)甲氨蝶呤联合中药与单用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60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异位妊娠的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4)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两种肌肉注射方案的临床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判定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种特征比较
    2.2 两组患者给药方式结果比较
    2.3 两组患者β-HCG值恢复正常的时间的比较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5)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不同方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 设备
    1.2 药品
    1.3 临床资料
    1.4 治疗方案
    1.5 评价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2 三组患者治疗后实验室检查指标(P-HCG)下降率变化
    2.3 三组患者治疗后异位妊娠包块直径均值变化
    2.4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统计对比
第三章 讨论
    3.1 米非司酮作用机制及疗效
    3.2 甲氨蝶呤作用机制及疗效
        3.2.1 甲氨蝶呤全身用药的疗效
        3.2.2 甲氨蝶呤局部用药的疗效
    3.3 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疗效
    3.4 血β-HCG水平与疗效的评价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方法
    1.4 评价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的一般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随访情况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3 讨论

(7)中药分期论治联合米非司酮及氨甲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 中医学对异位妊娠的研究进展
        (一) 古代中医学对异位妊娠的认识
        (二) 现代中医对异位妊娠认识
    二、 西医对异位妊娠的研究进展
        (一) 病因
        (二) 诊断
        (三) 治疗
    三、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
        (一)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
        (二) 中药结合氨甲喋呤治疗
        (三) 中药结合米非司酮和氨甲喋呤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 临床资料
        (一) 病例来源
        (二) 对象选择
        (三) 诊断标准
        (四) 病例选择标准
    二、 研究方法
        (一) 分组方法
        (二) 治疗方法
    三、 观察指标
    四、 随访
    五、 疗效判断标准
    六、 统计学处理
    七、 一般资料
    八、 研究结果
        (一) 临床结果观察
        (二) 安全性观察
第三部分 讨论
    一、 中药用药思路
    二、 方药分析
    三、 杀胚药物作用机理与用法用量分析
    四、 现代药理学研究
    五、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评价
        (一) 对保守治疗成功率的影响
        (二) 对血 HCG 的影响
        (三) 对包块消失时间的影响
        (四) 对输卵管复通情况的影响
    六、 存在问题与今后研究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9)活络效灵丹合失笑散加减联合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32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保守治疗指征
    1.3 保守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疗效判定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后输卵管通畅率比较
    2.3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10)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保守性药物治疗
    1采用药物治疗
    2中医药治疗异位妊娠
        2.1辨证分期治疗
        2.2 单味中药治疗
        2.3 中药联合外敷治疗
        2.4 中药加保留灌肠
        2.5 中医综合疗法
    3 西药治疗
        3.1 MTX
        3.1.1 MTX分次给药方案
        3.1.2 MTX单次给药方案
        3.1.3 局部给药
        3.1.4 局部给药与全身给药的比较
        3.2 米非司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
        4.1 MTX与中药 [14]
        4.2 米非司酮与中药
        4.3 5-FU与中药
        4.4 MTX、米非司酮与中药
        4.5 四联疗法[17]
结 论

四、单次肌肉注射氨甲喋呤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论文参考文献)

  • [1]甲氨蝶呤联合中药与单用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60例临床观察[D]. 邓君凤. 大连医科大学, 2017(08)
  • [2]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66例[J]. 苗英. 光明中医, 2015(07)
  • [3]中药分期论治联合米非司酮及氨甲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J]. 杨华平. 中医临床研究, 2015(06)
  • [4]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两种肌肉注射方案的临床比较[J]. 徐嵘婷. 中外医疗, 2014(14)
  • [5]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不同方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D]. 万育红. 兰州大学, 2014(11)
  • [6]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分析[J]. 谢招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03)
  • [7]中药分期论治联合米非司酮及氨甲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D]. 杨华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3)
  • [8]米非司酮联合氨甲蝶呤和宫外孕Ⅱ号方治疗异位妊娠126例临床分析[J]. 夏爱华,徐平.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2(06)
  • [9]活络效灵丹合失笑散加减联合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32例[J]. 杨镜,张代碧,沈宁. 河南中医, 2012(10)
  • [10]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 石珍珍,李伟莉,胡瑞华,李琼,汪翠萍.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07)


肌内注射论文 甲氨蝶呤论文 对照组论文 输卵管妊娠论文 怀孕论文

上一篇:注射用磷霉素钠致重症多形性红斑及心电图改变1例
下一篇:建立劳动保障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统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