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淑君,罗瑞虹,李丽芳,高志良[1](2006)在《维拉帕米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维拉帕米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74例HFRS患者随机分为维拉帕米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8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尿蛋白、BUN和Cr恢复时间、少尿发生率和少尿期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监测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重型患者的病死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3),但对中型HFRS患者的死亡率两组无显着性差异(P=0.500);治疗组患者的尿蛋白、BUN和Cr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出现少尿的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09),发生少尿的患者的少尿期持续时间在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0);在治愈的患者中,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P=0.017)。治疗组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维拉帕米能提高HFRS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季新义,党庚民,季蓓[2](2004)在《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治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徐方云[3](2005)在《冬虫夏草及发酵虫草菌丝体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
郭英[4](2005)在《慈竹提取物对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Rendle)Mc Clure据报道有明显的止咳、祛痰、平喘作用;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有显着的治疗效果。但对心脏方面的作用研究较少。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研究慈竹提取物是否具有心血管活性,对大鼠心肌缺血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在离体器官上,运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法对慈竹提取物的作用进行研究;在整体动物上,分别采用药物(垂体后叶素、异丙肾上腺素)、结扎冠状动脉致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的方法研究慈竹提取物对大鼠心肌缺血的影响。 结果: 1.慈竹提取物(0.25mg/ml、0.50mg/ml)能够在降低离体心脏心率和心
于春艳,付德才,毕蕾[5](2001)在《丹参、黄芪联合异搏定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观察》文中指出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 材料与方法 |
| 1.1 对象 |
| 1.2 方法 |
| 1.2.1 分组 |
| 1.2.2 治疗方法 |
| 1.2.3 实验室检查监测 |
| 1.2.4 疗效评价指标 |
| 1.2.5 不良反应的监测 |
| 1.2.6 统计学处理 |
| 2 结果 |
|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比较 |
| 2.2 两组患者的尿蛋白、肾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
| 2.3 两组患者的少尿情况比较 |
| 2.4 两组治愈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
| 3 讨论 |
| 1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
| 1.1肾小球肾炎 |
| 1.2肾病综合征 |
| 1.3 IgA肾病: |
| 1.4肾小管疾病: |
| 1.5急性肾功能衰竭 |
| 1.6慢性肾功能衰竭 |
| 1.7尿毒症: |
| 1.8糖尿病肾病 |
| 1.9药物肾毒性防护 |
| 2在代谢性疾病中的应用 |
| 2.1糖尿病 |
| 2.2高脂血症 |
| 2.3高粘血症: |
| 3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 3.1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
| 3.2支气管炎 |
| 3.4肺源性心脏病 |
| 3.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 3.6间质性肺疾病: |
| 3.7肺结核 |
| 4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 4.1慢性肝炎 |
| 4.2肝纤维化 |
| 4.3肝硬化 |
| 5在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 5.1心力衰竭: |
| 5.2心律失常 |
| 5.3冠心病 |
| 5.4脑梗塞: |
| 5.5脑中风: |
| 6血液疾病 |
| 7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应用 |
| 7.1甲状腺疾病 |
| 8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
| 9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 |
| 10其他 |
| 摘要 |
| 中文摘要 |
| 英文摘要 |
| 正文 |
| 前言 |
| 材料与方法 |
| 结果 |
| 讨论 |
| 结论 |
| 参考文献 |
| 文献综述 |
| 参考文献 |
| 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