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梅,郑剑波[1](2014)在《脑外伤的临床护理体会》文中指出脑外伤是指头部因遭受外界直接或间接的暴力所导致的损伤,可分为软组织(头皮)损伤、颅骨损伤(骨折)和颅内组织(脑血管及脑膜)损伤三种,常合并发生,以撞伤和跌坠伤最为多见,击伤次之。因脑组织的特殊生理功能,脑外伤具有病情危急、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致死率高的特点,其病死率居全身其他部位外伤之首。因此,脑外伤患者及时有效的救治及护理对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科20122013年度共收治54例脑外伤患者,现将护理
高鹏,毛力,刘雪来,李怀宁[2](2013)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治疗儿童颅骨骨膜下血肿138例经验》文中提出颅骨骨膜下血肿是指发生于颅骨外板与其对应骨膜之间潜在腔隙内的包囊性血肿,小儿患者多由外伤、产伤引起。外伤史、头部整块颅骨范围内的局部肿物,结合典型的影像学,即可对该病进行准确诊断,治疗方式包括反复血肿穿刺、持续负压吸引、血肿切开机化组织切除、石膏帽包扎等。我中心自2008年1
王俊,杨恒,罗成,王超,张勇,刘窗溪[3](2011)在《两种包扎方法治疗儿童帽状腱膜下血肿的比较》文中指出帽状腱膜下血肿是临床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为血肿穿刺、抽尽积血后应用绷带加压包扎,但由于血肿多位于头顶部,绷带包扎容易松动、脱落,往往难以奏效,复发率高。本院自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宽胶布条叠瓦状加压包扎法治疗32例帽状腱膜下血肿患儿,与同期应用绷带加压包扎法治疗的35例患儿进行比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吴娜,夏佐中,梁平,李映良,翟碹,周渝冬[4](2009)在《婴幼儿头皮血肿及合并症的处理》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婴幼儿头皮血肿及合并症的处理。方法 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诊治99例婴幼儿头皮血肿及合并症,均经头颅CT扫描证实。头皮血肿自行吸收16例,穿刺44例,血肿机化硬块切除39例。结果 44例头皮血肿穿刺和39例机化硬块术后,无一例感染和再出血,并恢复正常头颅外形。颅内合并症经综合治疗后,恢复良好。结论婴幼儿头皮血肿及合并症应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佳。
周宇,徐荣华,熊世杰,陈淳,邓发斌,苗春木[5](2009)在《留置针接负压吸引治疗头皮血肿43例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总结留置针接负压吸引治疗头皮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43例病人的手术方式、治疗机理及优缺点。结果:43例全部治愈,无继发出血、感染。结论:留置针接负压吸引治疗头皮血肿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手术。
涂友运,彭友林[6](2009)在《石膏绷带加压包扎在治疗头皮血肿中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石膏绷带加压包扎治疗头皮血肿的疗效。方法头皮血肿经穿刺抽吸后分别用普通绷带加压包扎和石膏绷带加压包扎,一周后复查。结果本组共438例头皮血肿,其中220例头皮血肿穿刺抽吸后用普通绷带加压包扎,1次治愈131例,2次治愈68例,3次及3次以上治愈21例;218例头皮血肿经穿刺抽吸后用石膏绷带加压包扎全部一次治愈。结论石膏绷带加压包扎治疗头皮血肿疗效肯定,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洪星,蓝秀英[7](2007)在《国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作[1],作为头皮静脉针的替代品,因其具有组织相容性好,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减少穿刺次数,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降低静脉炎发生率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及需要长期输液的患
彭洪华,彭淑华,王晶[8](2006)在《静脉套管针接自制负压瓶用于乳癌术后皮下积液引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30例乳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患者采用静脉套管针穿刺后接自制负压瓶持续负压引流。结果30例患者未发生并发症,均治愈出院。提示该方法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疗效可靠,可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
庞采明[9](2004)在《早期小切口治疗头皮血肿66例》文中认为
夏伟,彭付学,王汉平,钟宝娣,蔡曙洲,黄焕斌,杨继洲,何贵山[10](2001)在《套管针穿刺持续负压引流治疗头皮血肿230例》文中提出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 临床资料 |
| 2 结果 |
| 3 护理 |
| 3.1 临床观察 |
| 3.1.1 意识的观察 |
| 3.1.2 瞳孔的观察 |
| 3.1.3 生命体征的观察 |
| 3.1.4 其他观察 |
| 3.2 强化护理告知 |
| 3.3 具体护理措施 |
| 3.3.1 建立静脉通道 |
| 3.3.2 手术护理 |
| 3.3.3 基础护理 |
| 3.4 康复护理 |
| 3.4.1 心理护理 |
| 3.4.2 康复锻炼 |
| 4 结论 |
| 一、临床资料 |
| 二、结果 |
| 三、讨论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治疗方法 |
| 1.3 统计学处理 |
| 2 结 果 |
| 3 讨 论 |
| 1 对象与方法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材料: |
| 1.3 方法: |
| 2 结 果 |
| 3 讨 论 |
| 1 材料与方法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治疗前准备 |
| 1.3 治疗方法 |
| 1.4 治疗后注意事项 |
| 2 结果 |
| 3 讨论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方法 |
| 1.2.1 负压瓶制作方法: |
| 1.2.2 引流方法: |
| 1.2.3 引流的护理: |
| 2 结果 |
| 3 讨论 |
| 1 临床资料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手术方法 |
| 1.3 结果 |
| 2 讨论 |
| 临 床 资 料 |
| 1. 一般资料: |
| 2. 简易负压引流装置的制作: |
| 结 果 |
| 讨 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