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莹莹[1](2017)在《赴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西瓜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与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瓜类杂志社《中国瓜菜》编辑部联合中国园艺学会西甜瓜专业委员会邀请有关专家在开封市农业科学院西瓜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新品种品鉴、产区考察调研等活动。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信息中心主任、果树瓜类杂志社社长陈新平编审首先介绍了杂志社3种期刊的历史发展及影响力,并针对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西瓜研究所的专业研究介绍推荐了国内外的相关杂志,以期进一步推进科技人员相关成果推广
顾红,陈锦永,程大伟,郭西智,李明,张洋,田鹏,张培基[2](2019)在《适合河南省栽培的鲜食葡萄优良品种》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兴旺,重在推动农业发展实现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而农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引擎驱动。果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现代化果业成为大势所趋。葡萄是果业见效益最快的树种之一,其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离
赵仁宗,邓云,朱迎春,孙德玺,刘君璞[3](2018)在《红光处理西瓜植株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研究红光诱导西瓜对南方根结线虫系统抗性的效果,将2个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存在明显差异的西瓜材料(感病材料‘中科1号’与抗病材料‘红籽瓜’)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夜间进行红光补光处理,然后分别测定根结指数、生长情况及抗性相关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在红光处理后,2个西瓜材料的根结指数与对照相比均显着降低,植株株高、地上部鲜质量、根鲜质量均显着增加,达到正常植株水平;2个材料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比对照均显着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着降低,但‘红籽瓜’的PAL、POD、SOD活性变化幅度均比‘中科1号’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没有明显变化。综上所述,表明红光夜间补光处理能诱导西瓜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同时也表明,红光夜间处理有可能是控制线虫侵染西瓜的潜在方法,尤其适用于设施栽培中。
连晓东,谭彬,郑先波,陈谭星,王婷,栗焕楠,冯建灿[4](2018)在《桃主要性状的分子标记与功能基因定位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综述了桃果实、花、树体及抗根结线虫等主要性状的功能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开发的最新研究成果,阐述了决定果皮茸毛有无、果肉颜色(黄/白)、果肉质地与核黏离性、短枝型矮化和柱型等质量性状的功能基因定位,分析了1个与成熟期主效位点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同时对决定果实糖、酸含量变化的QTL以及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蚜虫(Myzus persicae Sulzer.)抗性相关位点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桃性状定位和整个发育期调控糖、酸含量的基因及其作用模式研究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对功能基因和分子标记在辅助选择育种和种质资源鉴定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申爱民,李永辉,蔡伟,杨金兰,马海旺[5](2017)在《河南省茄子育种现状及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茄子营养价值较高,是我国各地普遍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河南省是我国茄子主要生产大省,主要栽培类型为紫茄和绿茄。笔者阐述了河南省茄子育种进展,包括育种历史、主要育种单位、选育的主要品种;总结了河南省茄子育种的主要方法,品种认定及审定、鉴定和获奖情况;指出了河南省茄子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白晓燕,王力荣,王新卫,朱更瑞,方伟超,曹珂,陈昌文,李勇[6](2015)在《桃砧木组织培养和扦插生根的解剖学观察》文中认为【目的】研究桃砧木茎尖快繁和扦插过程中不定根发生及发育解剖学特征。【方法】以桃砧木‘中桃抗砧1号’组培嫩梢和扦插枝条为试材,诱导其生根,通过常规石蜡切片法制片,对其生根部位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1)生根处理前,组培苗和插穗内均未发现潜伏根原基,生根处理后,2者均产生不定根原基。2)生根处理后,插穗内不定根原基在皮层、韧皮部、木质部中均可形成。3)不定根原基诱导后,有的不定根皮层结构中无中柱出现,有的分化出多个中柱,部分中柱与茎基部维管组织连通。【结论】‘中桃抗砧1号’的不定根原基为诱导型根原基,且属于多位点发生。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 郑艳无核 |
| 2 巨玫瑰 |
| 3 红艳无核 |
| 4 阳光玫瑰 |
| 5 新郁 |
| 1 材料与方法 |
| 1.1 材料 |
| 1.2 红光夜间补光处理 |
| 1.3 红光诱导抗性的评价指标 |
| 1.3.1 根结数统计及根结指数的计算 |
| 1.3.2 植株生物量测定 |
| 1.3.3 西瓜根系酶活性的测定 |
| 1.4 统计分析 |
| 2 结果与分析 |
| 2.1 红光补光处理对接种根结线虫西瓜植株生长的影响 |
| 2.2 红光补光处理对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后的影响 |
| 2.3 红光对西瓜根系抗性相关酶的影响 |
| 3 讨论与结论 |
| 3.1 红光对西瓜感病植株生长的影响 |
| 3.2 红光对西瓜感病植株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 1桃果实相关基因 |
| 1.1果实茸毛有无相关基因 |
| 1.2果实形状相关基因 |
| 1.3果实大小相关基因 |
| 1.4果肉颜色相关基因的定位 |
| 1.5果实质地相关基因 |
| 1.6黏离核相关基因 |
| 1.7果实糖、酸性状相关基因 |
| 1.8成熟期相关基因 |
| 2花型与花粉育性相关基因 |
| 3桃树体相关基因 |
| 3.1树高相关基因 |
| 3.2分枝角度相关基因 |
| 3.3无限生长型相关基因 |
| 4抗虫相关基因 |
| 5展望 |
| 1 河南省茄子育种现状 |
| 2 河南省茄子育种的主要方法 |
| 2.1 系统选育 |
| 2.2 杂种优势育种 |
| 2.3 生物技术育种 |
| 2.4 离子束诱变育种 |
| 3 品种认定、审(鉴)定及获奖情况 |
| 3.1 认定、审(鉴)定品种 |
| 3.2 获奖情况 |
| 4 河南省茄子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 |
| 4.1 育种手段落后 |
| 4.2 设施专用茄子品种选育研究薄弱 |
| 4.3 优异种质缺乏,资源创新不够 |
| 4.4 育种步伐慢 |
| 4.5 新品种、新成果转化速度慢 |
| 4.6 新品种保护意识不强 |
| 5 展望 |
| 1 材料和方法 |
| 1.1 材料 |
| 1.2 石蜡切片的制作 |
| 2 结果与分析 |
| 2.1 组培苗生根培养前茎的解剖结构 |
| 2.2 组培苗生根培养2、10、30 d后茎基部的变化 |
| 2.3 组培苗不定根的初生结构 |
| 2.4 扦插前茎的解剖结构 |
| 2.5 半硬枝插条扦插生根类型 |
| 3 讨 论 |
| 3.1 不定根根原基类型及发生部位 |
| 3.2 不定根的维管组织与茎基部维管组织的关系 |
| 3.3 愈伤组织的产生与不定根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