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健荣,温一慧[1](2012)在《高师应用数学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文中认为阐述了高师应用数学专业"平台"+"模块"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以学生为本,职业规划引导,延伸专业课堂,共享教育资源,构建互助平台,获取资格认证的"目标引导"式培养模式,指出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和建议.
潘恋[2](2009)在《数学分析课程中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实践》文中认为对数学分析课程的实践环节进行设计,将职业素质的培养融入数学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的教学中。
温一慧,仇祥云[3](2001)在《数学分析教学中开设“微格讲坛”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提出了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数学分析教学中的一种模式 ,给出了实验结果与分析。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 问题的提出 |
| 2 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 2.1 认知教育先行, 启发专业认同 |
| 2.2 制定职业规划, 不断认识自我 |
| 2.3 以学生发展为本, 创新培养模式 |
| 2.4 借助跨院系的公共选修课, 建立应用数学专业多元化模块 |
| 2.5 采用“目标引导”式教学, 延伸学习课堂 |
| 2.6 充分利用“天空教室”, 共享教育资源 |
| 2.7 充分利用互联网, 建立学生互助的平台 |
| 2.8 取得资格认证, 形成良性循环 |
| 3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和建议 |
| 1. 问题的提出 |
| 2. 设计方案 |
| 2.1 制作试卷的电子文稿。 |
| 2.2 编制试卷。 |
| 2.3 试讲。 |
| 2.4 写教案。 |
| 2.5 设计复习课。 |
| 2.6 制作课件。 |
| 2.7 写论文。 |
|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 3.1 调查结果 |
| 3.2结论 |
| 1 问题的提出 |
| 2 具体做法 |
| 2.1 实验设计 |
| 2.2 问卷调查 |
| 3 结果分析与探讨 |
| 3.1 “微格讲坛”建立的必要性 |
| 3.2 “微格讲坛”的组织工作 |
| 3.3 “微格讲坛”的内容 |
| 3.4 “微格讲坛”可以提供学生与任课教师交流讲课艺术的平台 |
| 3.5 “微格讲坛”有利于职业启蒙教育 |
| 3.6 “微格讲坛”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
| 3.7 “微格讲坛”不会影响专业课的教学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