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张大利[1](2021)在《浅析蜜蜂越冬空飞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文中研究表明蜜蜂空飞严重影响蜂群的安全越冬,造成蜜蜂越冬空飞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暖冬、强群越冬、蜂群不断子、脾少蜂多、蜂群过紧、饲喂不足、饲料品质较差、缺水、巢门不避光、保温过严等等,要防止蜜蜂越冬空飞则要采取合理控制群势、适时断子、合理布置越冬蜂群、保证饲料的数量和质量、注意补水、背阴放置或给蜂群遮光、加强蜂群通风等措施。
李勇,王彪,苏萍,罗应国,张瑞,董平,罗术东[2](2021)在《不同保温措施对宁南山区越冬蜂群温度的影响》文中认为越冬是中蜂饲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如何保温则是越冬技术中的重中之重。本研究以宁南山区中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三种不同包装模式:A)泡沫板(10cm)+石棉瓦;B)砖+草帘+石棉瓦;C)砖+泡沫板(10cm)+草帘+石棉瓦下的蜂箱内的温度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宁南山区,冬季中一天温度最低的时候为上午的7~8点,此后温度急剧上升,而温度最高点则出现在14∶00。三种包装模式对蜂箱内蜂群温度具有较好的维持作用,平均温度无差异,但相对而言,C模式下的温度变化范围较小。
李杰銮,常志光,王志[3](2021)在《长白山中蜂室内越冬技术》文中认为长白山区冬季寒冷而漫长,长白山中蜂越冬期长达4~5个月。随着我国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逐渐加大,严禁猎捕野生动物,导致啄木鸟、黄喉貂(俗称蜜狗)等长白山中蜂的敌害不断增多。因此,对于在山区室外越冬的长白山中蜂,每年因中蜂敌害造成的损失相当惨重。针对上述实际情况,笔者进行了长白山中蜂室内越冬的试验。实践证明:长白山中蜂室内越冬不仅解决了中蜂敌害对长白山中蜂蜂群造成损害的难题,而且长白山中蜂室内越冬期间,蜂群出现问题便于处理,越冬室温度容易维持恒定,蜂群饲料消耗少、越冬蜂死亡率低。在春繁期间,可减少因人为频繁补喂饲料造成巢温散失影响蜂群繁殖的情况,缩短蜂群的恢复期,蜂群复壮较快。
邓洁,王帅,陈功文,胡福良,郑火青[4](2021)在《狄斯瓦螨和蜜蜂病毒对意大利蜜蜂蜂群越冬的影响》文中认为越冬期是蜂群损失最主要的阶段。通过比较分析45个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蜂群在繁殖越冬蜂前的狄斯瓦螨Varroa destructor寄生率和病毒感染情况、越冬表现及越冬期存活蜂群的病毒感染情况等,探究与越冬期蜜蜂健康紧密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繁殖越冬蜂前蜂群的狄斯瓦螨寄生率与蜜蜂残翅病毒(DWV)和以色列急性麻痹病毒(IAPV)基因组拷贝数呈中等线性相关关系(pDWV=0.003,pIAPV=0.001),且狄斯瓦螨寄生率低于9%的蜂群与DWV感染程度相关性更高,而寄生率高于9%的蜂群与IAPV的相关性更高。越冬期死亡蜂群在繁殖越冬蜂前的狄斯瓦螨寄生率和IAPV病毒基因组拷贝数均显着高于存活蜂群。狄斯瓦螨和IAPV是本次实验中意蜂蜂群越冬期健康的首要影响因素。结合狄斯瓦螨寄生率和IAPV基因组拷贝数的正相关性,本研究认为在繁殖越冬蜂前将蜂螨寄生率控制在较低水平(9%以下)能有效减少越冬期意蜂蜂群损失。
刘秀锋[5](2021)在《蜂群越冬期间是否需要促蜂排泄》文中提出最近有蜂友尝试在外界温度10℃左右时对越冬蜂群进行排泄飞行,但是,在排泄过程中,有大量的蜜蜂被冻僵,无法飞回蜂巢,该蜂友捡起一些蜜蜂放到瓶子里拿到室内,蜜蜂活了过来。这次促蜂排泄,损失了不少蜜蜂。同时,也有很多蜂友咨询蜜蜂越冬期间是否需要促蜂排泄,本文就这一问题加以探讨。在北方广大地区,按照传统蜂群越冬的做法,蜂群越冬期间是不需要进行排泄飞行的。但是,近几年来,由于暖冬的出现,
张大利[6](2021)在《为什么蜂群越大死亡率越高》文中研究说明张老师您好:我饲养的是中蜂,自以为养得很好,蜂群群势普遍比较强,多数都有5~6脾蜂。之前天气较暖,蜂群总是空飞,前几天我们当地气温骤降,群势越大的蜂群边脾出现了蜜蜂死亡,而那些比较小的蜂群结团较好,没有出现这种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蜂群越冬不是提倡强群越冬吗?
赵红云,祁文忠[7](2021)在《西北地区中蜂安全越冬方法》文中研究说明西北冬季寒冷漫长,但中蜂养殖区,除了部分高寒山区外,大部分地方冬季在-10℃以内,虽不是十分严寒,但越冬阶段持续时间约4~5个月。近些年来,各地蜂农的养蜂热情高涨,西北中蜂饲养量逐年增加,但在生产实践中,许多中蜂饲养者特别是初养者,因缺乏中蜂越冬管理经验,常常导致越冬蜂大量死亡,轻者影响第二年蜂群发展,重者导致全场毁灭。笔者通过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实施,
张大利[8](2021)在《蜂群越冬应注意哪些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老师您好:我在辽宁葫芦岛地区养蜂,现在已经进入蜂群越冬阶段,但是外界气温依然较高,白天可以达到16℃~17℃,经常出现晚上结团白天蜜蜂出巢的现象。最近几年我地蜂群越冬效果较差,不知道什么原因每年都有损失,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读者:张兴会张师傅您好:一般来说,蜂群越冬是不需要太多人为管理的,其主要工作都是在越冬前的秋季完成,养蜂生产所谓"一年之计在于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张大利[9](2020)在《蜂群越冬如何布置蜂巢》文中研究说明张老师您好:我是葫芦岛市的养蜂人,有35群蜂。蜜蜂秋繁和越冬十分关键,秋繁需要奖饲,越冬前要调整蜂巢,我养蜂时间较短,经验欠缺,不知如何做好这些工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读者:张艳辉张师傅您好:蜜蜂越冬在北方的确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每年因为越冬期管理不当,很多蜂场蜂群越冬损失严重,因此,
朱文武[10](2020)在《蜂群越冬管理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冬季气候变化对养蜂业生产管理,如果管理不当,将会带来损失,因此蜂群越冬管理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生产管理经验,蜂群越管理技术予以探讨,以供参考。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 造成空飞的客观因素 |
| 2 造成空飞的管理因素 |
| 2.1 强群越冬 |
| 2.2 蜂群不断子 |
| 2.3 脾少蜂多,蜂群过紧 |
| 2.4 饲料因素 |
| 2.4.1 饲喂不足 |
| 2.4.2 饲料品质较差 |
| 2.5 缺水 |
| 2.6 巢门不避光 |
| 2.7 保温过严 |
| 3 空飞的控制措施 |
| 3.1 因地制宜越冬,合理控制群势 |
| 3.2 适时断子 |
| 3.3 合理布置越冬蜂群 |
| 3.4 保证饲料的数量和质量 |
| 3.5 发现饲料不良及时处理 |
| 3.6 注意补水 |
| 3.7背阴放置或给蜂群遮光 |
| 3.8加强蜂群通风 |
| 一、材料与方法 |
| 1.试验蜂群 |
| 2.数据记录 |
| 3.数据分析 |
| 二、结果与分析 |
| 1.宁南山区蜂群越冬期间外界环境中温度变化情况 |
| 2.不同保温模式对越冬蜂群内部温度的影响 |
| 三、结论与讨论 |
| 1 越冬室的处理 |
| 2 蜂群入室前的管理 |
| 3 确定蜂群出入室的时间 |
| 4 蜂群入室的处理 |
| 5 蜂群入室后的管理 |
| 1 材料与方法 |
| 1.1 蜂群准备和样品采集 |
| 1.1.1 供试蜂群准备 |
| 1.1.2 样品采集 |
| 1.2 微孢子虫孢子计数 |
| 1.3 狄斯瓦螨寄生率检测 |
| 1.4 RNA提取 |
| 1.5 反转录反应 |
| 1.6 常见蜜蜂病毒定量检测 |
| 1.7 统计分析 |
| 2 结果与分析 |
| 2.1 蜂群病原感染情况和越冬表现 |
| 2.2 繁殖越冬蜂前蜂群狄斯瓦螨寄生率和病毒基因组拷贝数相关性分析 |
| 2.3 死亡蜂群和存活蜂群在繁殖越冬蜂前的蜂螨寄生率和病毒感染情况比较 |
| 2.4 存活蜂群在繁殖越冬蜂前和越冬期病毒基因组拷贝数比较 |
| 3 结论与讨论 |
| 一、蜂群越冬情况 |
| 1.越冬正常的蜂群不必要排泄 |
| 2.特殊的蜂群要进行排泄 |
| 二、促蜂排泄的温度掌握 |
| 三、正常蜂群的飞行排泄 |
| 四、蜂群散团和空飞应采取的措施 |
| 1.采取遮阴措施 |
| 2.加强蜂群的通风 |
| 一、强群死亡的原因分析 |
| 二、强群越冬的问题 |
| 三、蜂群越冬应采取的措施 |
| 1.培育好适龄越冬蜂 |
| 2.提早饲喂越冬饲料 |
| 3.适时停产 |
| 4.布置好蜂巢 |
| 5.强群越冬 |
| 一、中蜂越冬死亡率高原因探析 |
| 1. 没有培育好适龄越冬蜂 |
| 2. 越冬饲料不合格或饲料不足 |
| 3. 蜂数不足群势弱小 |
| 4. 对蜜蜂特性了解不够,保温不当 |
| 5. 忽视巢门的调控 |
| 6. 蜂群失王造成恐慌 |
| 7. 放蜂场所选择不当 |
| 二、做好越冬前准备工作是关键 |
| 1. 培育好适龄越冬蜂 |
| 2. 留足优质越冬饲料 |
| 3. 严防起盗,捕杀胡蜂 |
| 4. 促王停产,休整蜂群 |
| 三、越冬蜂群的管理 |
| 1. 选择合适的越冬场所 |
| 2. 采取适当保温措施 |
| 3. 箱外观察与管理 |
| 一、防止蜜蜂空飞 |
| 二、防寒 |
| 三、合理越冬群势 |
| 四、防止保温过严 |
| 五、防止饲料不足 |
| 六、防止老鼠危害 |
| 张老师您好: |
| 张师傅您好: |
| 一、事先调整好蜂群 |
| 二、贮备好越冬饲料 |
| 三、把握布置蜂巢的时间 |
| 四、布置蜂巢的方法 |
| 1.平箱越冬 |
| 2.双群同箱 |
| 3.继箱越冬 |
| 五、做好越冬保温包装 |
| 六、注意事项 |
| 1 越冬期蜂群内部状况 |
| 2 越冬蜂群基本管理要求 |
| 3 南方蜂群越冬管理措施 |
| 3.1 蜂群室外越冬 |
| 3.2 冬季暗室养蜂 |
| 3.2.1 蜂群入室前的准备。 |
| 3.2.2 入室方法。 |
| 3.2.3 入室时间。 |
| 3.2.4 暗室管理。 |
| 4 北方蜂群越冬管理措施 |
| 4.1 室外越冬 |
| 4.1.1 越冬蜂群的准备。 |
| 4.1.2 越冬包装。 |
| 4.1.3 室外越冬蜂群管理。 |
| 4.2 室内越冬 |
| 4.2.1 越冬室设备。 |
| 4.2.2 蜂群入室时间。 |
| 4.2.3 蜂群入室步骤。 |
| 4.2.4 入室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