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浅谈日语的语言特点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简谈日语的语言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许锦程[1](2019)在《释意理论视角下《檀香刑》日译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翻译的首要原则是忠实。释意理论提倡意义对等,即翻译应忠实于意义。翻译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而是在具体语境下传递篇章意义。根据释意学派理论,翻译程序为: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和重新表达。这三个步骤都关系到译文的效果,因此要求译者准确地理解原文获取意义,摆脱原语言框架的限制,用目的语表达内容和情感,实现传递意义的目的。因此,译者采用何种翻译方法使译文达到最佳效果尤为重要。纵观先行研究,关于莫言作品译本的研究,在语言上多集中于汉译英,在理论上也鲜有文章从释意理论角度进行探讨。本文选取莫言小说《檀香刑》日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对文学作品的日译方法,从释意理论角度进行探讨。通过对《檀香刑》原文与译文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檀香刑》日译本中的翻译方法。从释意理论的视角出发,《檀香刑》日译本中的翻译方法可归纳为:1)明示(包括具体化、增译和暗语明示化与提喻);2)省略(包括概况、合并简化、意义压缩和删除不译);3)调整(包括调整结构方式、调整语序和调整语言表达);4)视角转换;5)意译。本文还试对《檀香刑》日译本中出现的误译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分为有意误译和无意误译。本文以释意理论为指导,结合汉日语言特点及中日表达习惯的差异等,分析《檀香刑》日译过程中,翻译方法运用的合理性。本文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回顾了释意理论及其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和莫言日译本的研究现状。第三章为主体部分,分别从明示、省略、调整、视角转换、意译和误译等方面着手,分析译文的合理性并探讨原因。第四章为试分析译本中的误译问题及其成因。最后为总结前文,得出结论。

宁翠玲[2](2015)在《浅析日语语言之美》文中认为日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之一,这不但表现在柔美的语音语调上,还体现在细腻丰富的优美词汇及婉约柔和的语言表达上。语言工作者在学习日语的同时,只有了解日语语言魅力所在,才能更好地学好这门语言,并为之所用。

李苗苗[3](2012)在《日语复合助词「について」与「に関して」的对比分析》文中指出「について」和「に関して」在表示"关于、和……相关"时,具体用法可以细分为①把对象作为主体来提示;②提示施与作用或者感情的对象;③提示整个句子的主题。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について」强调的是主题的核心性、具体性,「に関して」则强调的是主题的模糊性、扩大性。由此也决定了「に関して」的后续谓语动词不可以使用表示严密性动作的动词。

刘文星[4](2000)在《简谈日语的语言特点》文中研究说明语言的语法构造及基本词汇是语言的基础 ,是语言特点的本质。本文着重阐述了日语词汇 (日语的复合表记法、实词虚词、口语中的语言特点 )、语言结构 (粘着语 )、语序特点 (谓语位于句末 )和语言表达 (敬语、暖昧语、男女表达方式的区别 )等的主要特点。

二、简谈日语的语言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谈日语的语言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释意理论视角下《檀香刑》日译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莫言作品译本的先行研究
    2.2 释意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释意理论下《檀香刑》日译本的翻译方法
    3.1 明示
        3.1.1 具体化
        3.1.2 增译
        3.1.3 暗喻明示和提喻
    3.2 省略
        3.2.1 概括
        3.2.2 合并简化
        3.2.3 意义压缩
        3.2.4 删除不译
    3.3 调整
        3.3.1 调整语序
        3.3.2 调整语言表达
    3.4 视角转换
    3.5 意译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释意理论视角下《檀香刑》日译本中误译问题的探讨
    4.1 有意误译
    4.2 无意误译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日语复合助词「について」与「に関して」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把对象作为主体来提示
二、提示施与作用或者感情的对象
三、提示整个句子的主题

四、简谈日语的语言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释意理论视角下《檀香刑》日译方法研究[D]. 许锦程.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9(08)
  • [2]浅析日语语言之美[J]. 宁翠玲. 考试周刊, 2015(44)
  • [3]日语复合助词「について」与「に関して」的对比分析[J]. 李苗苗.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2(08)
  • [4]简谈日语的语言特点[J]. 刘文星.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0(06)


日语论文 檀香刑论文 日语学习论文 翻译理论论文 语言翻译论文

上一篇:HSDB信息组织特点及数据库使用
下一篇:小型PLC在输煤系统辅助设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