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托吡卡胺与阿托品在55例弱视儿童验光中的比较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托品酰胺与阿托品用于少儿弱视验光55例对比(论文文献综述)

林汉瑜(Lam Hon Yu)[1](2021)在《针灸治疗近视的系统评价与用穴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采用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研究针灸治疗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近视患者使用针灸治疗后在总有效率、裸眼视力、眼压等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建立针灸治疗近视用穴数据库,对针灸治疗近视选用的标准穴位进行收集、筛选以及分析。运用基于偏序结构的数据挖掘技术,对所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用穴规律分析,为针灸治疗近视的临床提供进一步的参考。方法:(一)系统评价本研究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所有符合要求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收集。收集数据后对文献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通过数据分析后得出科学的分析以及综合性的结论。具体步骤如下:(1)文献检索方法:按照标准统一的检索策略,通过网络数据库进行针灸治疗近视的文献搜索。检索数据库采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以及Pub 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中的中英文文献。文献检索时间:从各大数据库建库起至2021年的文献。检索文献词包括主题以及自由词。以“疾病类型:近视+假性近视+屈光不正”,“干预措施:针灸+针+针刺+电针+耳针+耳穴+腹针+皮内针+梅花针+眼针+头针”,“研究方法:随机+随机对照+随机分配+RCT”进行检索。英文检索词以“myopia OR degenerative myopia OR high myopia OR Acupuncture OR Pharmacopuncture O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R randomized OR placebo”进行检索。(2)应用Noteexpress软件对获得的文献进行去重初筛,通过阅读题目、摘要及全文筛选出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文献(RCT);(3)参照Cochrane评估手册以及改良后的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4)提取相关数据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Review5.3进行Meta分析;(5)解释结果,得出结论。(二)用穴规律研究(1)文献检索方法:按照本研究制定的检索策略和文献资料收集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进行检索;(2)根据纳入标准收集近视的针灸疗法的临床RCT文献,采用Excel 2019建立针灸治疗近视用穴数据库。文献选用的穴位需符合国家标准的十四经穴的针灸穴名,数据库的变量名由:编号、作者、发表年份、选用的穴位等组成;(3)根据针灸疗法治疗近视用穴数据库为对象,借助基于偏序结构大数据知识发现方法,生成能多层次、多因素反映针灸疗法治疗近视选择穴位、穴位-归经、穴位-位置和近视分类的属性偏序结构图;(4)根据生成的偏序结构图中可视化信息,研究对象普遍性和特异性之间的关系;(5)总结针灸治疗近视的用穴规律。结果:(一)系统评价按照本研究制定的检索策略和文献资料收集方法,共收集到783篇文献。其中在知网(CNKI)检索获得190篇文献、维普数据库(VIP)检索获得121篇文献、万方数据库检索获得442篇文献、Pub Med检索获得8篇文献、Emba se检索获得10篇文献和Web Of Science中检索获得12篇文献。将各大数据库例检索到的相关文献导入Noteexpress管理软件中,将重复文献264篇剔除,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对余下文献进行全文阅读筛选后,最终纳入文献数为71篇。其中高质量文献有17篇(2篇5分文献,15篇4分文献),低质量文献有55篇(3分文献共55篇)。共计17篇高质量文献以及54篇低质量文献。纳入本系统评价的71项研究,共纳入8285例近视患者,其中对照组4031例,实验组4254例。本次研究实验组采用单纯针刺或者针灸配合其他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纳入的71个研究中的实验组,有37个研究包含针刺治疗近视,有9个研究包含针灸联合中药薰眼治疗近视,有39个研究包含耳穴贴压治疗近视,有2个研究包含腹针治疗近视,有2个研究包含针刺联合灸法治疗近视,有2个研究包含针刺联合梅花针治疗近视,有13个研究包含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近视,有4个研究包含针刺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近视。在主要结局指标这方面:本次系统研究的主要结局为总有效率,在纳入的71个研究均报道了针灸治疗近视的总有效率。次要结局指标方面:本次系统研究的次要结局为治疗前后裸眼视力、眼轴和眼压的参数变化。在纳入的71个研究中,有28个研究报告了治疗前后患者裸眼视力值,有2个研究报告了治疗前后眼轴值,有3个研究报告了治疗前后眼压值。安全性概要:71个研究中,有2个研究报告了共10例失访或脱落案例。3个研究报告了不良反应:(1)1个研究报告了有晕针现象;(2)1个研究报告了出现5例口干、4例眼缘部皮肤瘙痒、2例眼睑分泌异常、4例脸部潮热;(3)1个研究报告了出现2例患儿眼外周红肿并伴有轻微疼痛、3例患者耳部轻微疼痛和3例耳穴皮肤溃烂。Meta分析结果:(1)针灸疗法对照常规治疗对总有效率评分的影响71个研究均采用总有效率作为评估治疗近视的疗效的测量指标。对治疗后总有效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治疗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能更好提高总有效率。按照不同针灸类型进行分组分析,结果显示单纯针刺治疗近视、耳穴贴压治疗近视、腹针治疗近视、针灸配合中药熏眼、针刺配合梅花针等与常规治疗相比能更好的提高总有效率;仅2个研究报道了针刺结合灸法治疗近视,结果显示本组研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其RR值大于1,呈现出一定的趋势,未来需要更多证据以验证该种疗法的有效性;(2)针灸疗法对照常规治疗对患者裸眼视力的影响71个研究中有29个研究报告了治疗前后患者裸眼视力,对治疗前、后患者裸眼视力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疗法与常规治疗相比能更好的改善患者裸眼视力;(3)针灸疗法对照常规治疗对患者眼压、眼轴的影响71个研究中有3个研究报告了治疗前后患者眼压值,对治疗前、后患者眼压值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疗法与常规治疗相比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眼压值;共有2个研究报告了治疗前后患者眼轴值,对治疗前、后患者眼轴值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本组研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未来需要更多证据进行验证;(二)用穴规律研究共有53篇文献研究符合纳入标准,所有文献中含有52种穴位,共计394频次的穴位被录入数据库。对纳入的文献中选用穴位、穴位归经、穴位位置和近视分类进行分析与研究。(1)选用穴位本次研究治疗近视文献使用攒竹穴37频次,睛明穴33频次,四白穴32频次,太阳穴29频次,丝竹空穴25频次,风池穴24频次,鱼腰穴22频次,光明穴17频次等。研究者运用针灸治疗近视,使用最多的穴位是:攒竹穴、睛明穴、四白穴、太阳穴、丝竹空穴、风池穴和鱼腰穴等。攒竹为最常用的穴位,是治疗近视的主要穴位。[攒竹-睛明-四白-太阳-鱼腰]、[攒竹-睛明-四白-太阳-丝竹空]、[攒竹-睛明-四白-鱼腰]、[攒竹-睛明-太阳]、[睛明-四白]、[四白-太阳]等为医家运用针灸治疗近视时常用的穴位配对。(2)穴位归经本次研究治疗近视文献使用足太阳膀胱经穴位48频次,足少阳胆经41频次,足阳明胃经43频次,手少阳三焦经24频次,手阳明大肠经20频次,足太阴脾经13频次,经外穴41频次等。研究者运用针灸治疗近视使用最多的经络为“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为最常用的经络,是治疗近视的主要经络。[膀胱经-胃经-经外穴]、[膀胱经-胃经]、[膀胱经-胆经]、[膀胱经-经外穴]为医家运用针灸治疗近视时常用的经络配对。(3)穴位位置本次研究治疗近视文献使用眼周部穴位50频次,头面部穴位50频次,四肢35频次,胸腹部3频次,背部10频次。研究者运用针灸治疗近视使用最多的穴位位置为“眼周部和头面部”。(4)近视分类本次研究治疗近视文献使用近视53频次,其中青少年近视27频次,儿童近视7频次,假性近视11频次。研究者运用针灸治疗近视使用最多的穴近视分类为“青少年近视、儿童近视和假性近视”。结论:1.针灸疗法治疗近视有效:针灸疗法中单纯针刺治疗近视,耳穴贴压治疗近视,腹针治疗近视,针刺配合梅花针、针灸配合中药熏眼等针灸疗法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针灸疗法在提高患者的裸眼视力及改善眼压上也优于常规治疗;2.针灸治疗近视中常用穴位为:攒竹、睛明、四白、太阳、丝竹空和凤池,其中攒竹为最常用穴位。[攒竹-睛明-四白-太阳-鱼腰]、[攒竹-睛明-四白-太阳-丝竹空]、[攒竹-睛明-四白-鱼腰]、[攒竹-睛明-太阳]、[睛明-四白]、[四白-太阳]为医家运用针灸治疗近视时常用的穴位配对;3.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是针灸治疗近视最常用的经络,[膀胱经-胃经-经外穴]、[膀胱经-胃经]、[膀胱经-胆经]、[膀胱经-经外穴]为医家运用针灸治疗近视时常用的经络配对;4.针灸治疗近视常用的位置为:眼周部和头面部;5.医家在运用针灸治疗近视时较为常用的近视分类是:假性近视、儿童近视和青少年近视。针灸治疗近视有效,但是临床试验方法存在质量欠佳,审慎对待该结论。

成拾明,周霞,李岩,许玲[2](2012)在《环戊通与阿托品儿童睫状肌麻痹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睫状肌麻痹后医学验光是目前准确测量屈光不正度数的主要方法。常用的睫状肌麻痹药物阿托品和托吡卡胺各有优缺点,环戊通(盐酸环喷托酯)是一种新的选择,但目前尚缺乏对各种药物睫状肌麻痹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的研究结果。目的系统评价环戊通与阿托品对儿童睫状肌麻痹效果的差别。方法采用严密设计的检索策略检索MEDLINE、EMbase、Google学术搜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对1980年1月至2011年5月公开发表的有关环戊通与阿托品睫状肌麻痹效果比较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的最终指标为环戊通与阿托品睫状肌麻痹后的检影结果及残余调节力,用屈光度"D"表示。采用RevMan 5.1.0进行统计学分析,连续性变量以加权均数差(WMD)、95%可信区间(CI)为分析统计量。结果共有7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纳入研究,研究设计包括队列研究和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共纳入1232眼。分析结果表明,环戊通与阿托品在远视儿童睫状肌麻痹后的检影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21,95%CI:-0.47~0.06,P=0.1 3);环戊通与阿托品应用后近视儿童的检影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10,95%CI:-0.36~0.15,P=0.43);二者在屈光不正儿童睫状肌麻痹后的残余调节力研究表明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30,95%CI:-0.10~0.71,P=0.15)。结论环戊通与阿托品在儿童睫状肌麻痹方面的效果相同,在儿童睫状肌麻痹验光中可相互替代使用。

李丽华[3](2012)在《对儿童散瞳的认识与散瞳药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不同地区散瞳药的应用,了解对不同屈光不正患者应用不同散瞳药其屈光不正结果的变化。方法:散瞳药包括阿托品药膏、0.5%环戊酮(cyclopentolate)滴眼液、1%环戊酮(cyclopentolate)滴眼液、快速散瞳剂1%托品卡胺、美多丽等散瞳药,对儿童屈光状态进行评估。结果:为确保验光结果的准确性,远视和混合散光12岁以内的儿童必须用阿托品眼膏扩瞳验光。综合国内一些文献报道,目前,在国内比较公认的是对于检影发现为远视患者;合并有各类散光者;屈光度数低但矫正视力差,且难以解释者;伴有各种类型斜视的患儿在验光前一定要使用阿托品膏散瞳。而对于年龄大于12岁的青少年,无论是近视、远视,只要眼位无斜视者可以用美多丽眼液或复方托品卡胺代替阿托品眼膏散瞳视网膜检影验光,这样的结果和阿托品的验光结果非常相似。结论:远视、远视性弱视、内斜视建议使用阿托品散瞳,而近视或外斜视可以使用复方托品卡胺及美多丽快速散瞳来获取验光度数。

曹芳,燕振国,曹虹[4](2010)在《复方托品酰胺与硫酸阿托品在儿童散瞳验光中的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屈光不正是影响儿童视力发育最常见的原因,治疗不当易导致弱视,而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散瞳验光。常规使用阿托品散瞳验光,因其恢复时间较长,患儿及家长不易接受,而新型扩瞳及睫状肌麻痹药物复方托品酰胺因其作用

张文雄,张妹玉[5](2010)在《两种散瞳剂在弱视儿童验光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应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美多丽)对5~9岁弱视儿童进行散瞳验光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60眼)弱视儿童先后应用美多丽与阿托品眼膏进行散瞳验光,按屈光状态分为远视组、近视组和散光组,其中散光组是将柱镜独立分出统计;将测得的屈光度按等效球镜法分为轻度(≤3.00D)、中度(3.00~6.00D)、重度(≥6.00D),散光分为轻度(≤1.50D)、中度(1.50~3.00D)、重度(≥3.00D)。将两种散瞳剂的验光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近视组、散光组两种散瞳剂的验光结果间差异无显着性,远视组的两种验光结果间有显着性差异并存在相关性。结论阿托品是儿童常规散瞳验光用药,但特殊情况下如对阿托品过敏或短期内配镜,美多丽可用作阿托品的替代药对弱视儿童进行散瞳验光。

陈玲[6](2010)在《远视儿童应用1%环戊通与1%阿托品散瞳验光的对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远视儿童先后应用1%环戊通及1%阿托品散瞳电脑验光的屈光度值,评估1%环戊通对我国远视儿童睫状肌麻痹后验光的效果。【方法】所有儿童均进行视力、眼位、眼球运动、裂隙灯及眼底检查。散瞳验光检查步骤如下:(1)1%环戊通点眼2次散瞳电脑验光(Cyc2-AR):应用1%环戊通点眼2次,每次1滴,中间间隔10分钟。第2次点眼后25分钟进行电脑验光。(2)1%环戊通点眼3次散瞳电脑验光(Cyc3-AR):行第一次电脑验光后即刻再应用1%环戊通点眼1次,15分钟后进行第二次电脑验光。(3)1%阿托品散瞳电脑验光(Atr-AR):对一眼远视屈光度≥+0.50D者,1周后应用1%阿托品眼膏点眼,每日3次,共点3天后进行第三次电脑验光。共收集完成以上三次散瞳电脑验光的远视儿童105例(210眼),除外因重度弱视不能固视而影响电脑验光检测结果者6只眼,对其它204只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应用Cyc2-AR、Cyc3-AR、Atr-AR三种散瞳方法验光的屈光度值分别为+3.42±2.20D.+3.61±2.30D和+4.54±2.25D,三种散瞳方法验光的屈光度值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01)。(2)≤5岁与>5岁两组应用三种散瞳方法验光的屈光度值之间两两比较,其差异均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5岁组每两种散瞳方法验光的屈光度差值均大于>5岁组的屈光度差值(P<0.001)。(3)在≤5岁和>5岁儿童中,伴有内斜视组每两种散瞳方法验光的屈光度差值均大于不伴有内斜视组每两种散瞳方法验光的屈光度差值(P<0.001)。(4)在>5岁不伴有内斜视儿童中,Cyc2-AR、Cyc3-AR与Atr-AR的屈光度差值≤0.50D的眼数的百分率分别为70.4%和88.9%,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03)。在>5岁伴有内斜视的儿童中, Cyc2-AR、Cyc3-AR与Atr-AR的屈光度差值≤0.50D的眼数的百分率分别为41.6%和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5岁儿童中, Cyc2-AR、Cyc3-AR与Atr-AR的屈光度差值≤0.50D的眼数的百分率分别为19.6%和2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7)。(5)Cyc2-AR、Cyc3-AR、Atr-AR三种散瞳方法验光的屈光度差值之间两两比较,与Atr-AR的屈光度值成正相关,与远视儿童的年龄成负相关。[结论](1)在中国3-12岁远视儿童中,应用三种散瞳方法验光的屈光度值从大到小依次为:Atr-AR、Cyc3-AR、Cyc2-AR;(2)≤5岁远视儿童应选择1%阿托品散瞳验光,>5岁不伴有内斜视儿童可选择1%环戊通点眼3次散瞳验光,>5岁伴有内斜视儿童应选择1%阿托品进行验光;(3)远视儿童的屈光度愈高,1%环戊通与1%阿托品散瞳验光的屈光度差值愈大;远视儿童的年龄愈大,1%环戊通与1%阿托品散瞳验光的屈光度差值愈小

廖斌,卢炜[7](2007)在《两种散瞳剂在弱视儿童验光中的应用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美多丽)对5~9岁弱视儿童进行散瞳验光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60眼)弱视儿童先后用两种散瞳剂(美多丽与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近视组、散光组的差异无显着性;远视组美多丽与阿托品眼膏的验光结果之间有显着性差异,但两者存在相关性。结论:在特殊情况下,美多丽可以作阿托品的替代药对弱视儿童进行散瞳验光。

范传峰,丛爱宁,范惠芝[8](2006)在《青少年应用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前后电脑验光的结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应用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前后验光结果的符合程度。方法:106例12~18岁患屈光不正的青少年(共212眼),均先行小瞳电脑验光,然后给予复方托品酰胺扩瞳后进行再次电脑验光,比较散瞳前后验光所得的球镜值、柱镜值及柱镜轴向结果的差异性。结果:(1)球镜值:12~15岁患儿采用散瞳前后验光结果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16~18岁患儿结果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2)柱镜值:12~18岁患儿散瞳前后验光结果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3)柱镜轴向:当柱镜值≥1.50D时,散瞳前后轴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柱镜值<1.50D时,散瞳前后轴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托品酰胺是较大年龄(12~15岁)儿童散瞳验光的理想药物,而对16~18岁年龄段青少年可以直接小瞳验光。对于合并1.50D以下的散光患儿,散瞳验光可能更有助于确定柱镜的轴向。

徐渊,赵炜,崔志利,周芳红,李曼红[9](2004)在《托品酰胺与阿托品用于少儿弱视验光55例对比》文中认为目的:对比2种睫状肌麻痹剂在少儿弱视验光中的作用,对托品酰胺在少儿弱视验光中的效果做出判定。方法:需要验光的少儿患者55例(110眼),年龄6~14(9.4±2.4)岁。先用5g/L托品酰胺眼液作睫状肌麻痹验光,发现1眼或双眼矫正视力≤0.8时,再用10g/L阿托品眼液点药3~6d后重验,统计分析2组结果。结果:托品酰胺较阿托品验光结果显着偏近视。配对t检验,两组球镜及等值球镜均有显着差异。球镜偏近视幅度≥0.50D的占50.9%(56/110);等值球镜偏近视幅度≥0.50D的占42.7%(47/110);偏远视的较少,球镜偏远视幅度≥0.50D的占12.7%(14/110),等值球镜偏远视幅度≥0.50D的占10.0%(11/110)。两组柱镜结果,配对t检验无显着差异。最大偏差:偏近视3.25DS,3.25DC,等值球镜2.88D,偏远视1.75DS,2.00DC,等值球镜2.25D。结论:5g/L托品酰胺眼液作为睫状肌麻痹剂用于少儿弱视的验光配镜,不是理想的选择。

二、托品酰胺与阿托品用于少儿弱视验光55例对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托品酰胺与阿托品用于少儿弱视验光55例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针灸治疗近视的系统评价与用穴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中医对近视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1 近视的中医学渊源
    1.2 近视的病因病机
    1.3 近视的中医治疗
        1.3.1 针刺治疗近视
        1.3.2 艾灸治疗近视
        1.3.3 耳穴贴压治疗近视
        1.3.4 推拿治疗近视
        1.3.5 中药治疗近视
        1.3.6 梅花针治疗近视
    1.4 针灸治疗近视的机制
第二部分 西医对近视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2.1 近视的定义与分类
    2.2 近视的病因与危险因素
        2.2.1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
        2.2.2 眼部调节功能因素
        2.2.3 其他危险因素
    2.3 近视的发病机制
    2.4 近视的西医治疗
        2.4.1 配镜治疗
        2.4.2 药物治疗
        2.4.3 常规治疗
        2.4.4 手术矫正
第三部分 针灸治疗近视的文献系统评价
    3.1 纳入标准
        3.1.1 文献类型
        3.1.2 研究对象
        3.1.3 干预措施
        3.1.4 语言
    3.2 排除标准
        3.2.1 文献类别
        3.2.2 文献内容
    3.3 文献检索
        3.3.1 文献检索用数据库
        3.3.2 检索时间
    3.4 结局指标
    3.5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3.5.1 文献筛选
        3.5.2 记录文献数据
    3.6 文献质量评价
    3.7 统计学方法
    3.8 敏感性的评价
    3.9 发表偏倚的评价
    3.10 结果
        3.10.1 文献筛选情况
        3.10.2 纳入文献的一般特征
        3.10.3 干预措施特征
        3.10.4 结局指标特征
        3.10.5 文献的质量评估
        3.10.6 疗效评价
    3.11 讨论
        3.11.1 文献一般情况
        3.11.2 临床疗效
        3.11.3 不良反应
        3.11.4 治疗近视有效的针灸方法
        3.11.5 本次研究的局限性
        3.11.6 结论
        3.11.7 创新点
        3.11.8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第四部分 基于偏序结构图方法的针灸治疗近视用穴规律研究
    4.1 知识图谱与偏序结构图
    4.2 文献纳入
        4.2.1 纳入标准
        4.2.2 排除标准
        4.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
    4.4 讨论
        4.4.1 小结
        4.4.2 从中医药传统理论解释结果
        4.4.3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3)对儿童散瞳的认识与散瞳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睫状肌麻痹剂的使用
2 国内常用睫状肌麻痹剂的比较
3 其他视光学中心的临床数据

(4)复方托品酰胺与硫酸阿托品在儿童散瞳验光中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6)远视儿童应用1%环戊通与1%阿托品散瞳验光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两种散瞳剂在弱视儿童验光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2 结果
    2.1 屈光度
    2.2 相关性检测
3 讨论

(8)青少年应用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前后电脑验光的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托品酰胺与阿托品用于少儿弱视验光55例对比(论文参考文献)

  • [1]针灸治疗近视的系统评价与用穴规律研究[D]. 林汉瑜(Lam Hon Yu).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2]环戊通与阿托品儿童睫状肌麻痹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J]. 成拾明,周霞,李岩,许玲.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2(12)
  • [3]对儿童散瞳的认识与散瞳药的应用[J]. 李丽华.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2(11)
  • [4]复方托品酰胺与硫酸阿托品在儿童散瞳验光中的比较分析[J]. 曹芳,燕振国,曹虹.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0(06)
  • [5]两种散瞳剂在弱视儿童验光中的应用[J]. 张文雄,张妹玉. 中国药业, 2010(15)
  • [6]远视儿童应用1%环戊通与1%阿托品散瞳验光的对照研究[D]. 陈玲. 山东大学, 2010(08)
  • [7]两种散瞳剂在弱视儿童验光中的应用探讨[J]. 廖斌,卢炜. 国际眼科杂志, 2007(03)
  • [8]青少年应用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前后电脑验光的结果分析[J]. 范传峰,丛爱宁,范惠芝. 国际眼科杂志, 2006(06)
  • [9]托品酰胺与阿托品用于少儿弱视验光55例对比[J]. 徐渊,赵炜,崔志利,周芳红,李曼红. 国际眼科杂志, 2004(06)


阿托品论文 治近视论文 屈光度论文 睫状肌论文 弱视论文

上一篇:甘肝灵联合赫摩索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2例
下一篇:“钢制多功能门框型材”标准编制会议在重庆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