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高比容钽粉的新进展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高比容钽粉的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赵春霞,赵勇刚,王晓明,王小明,颜景熠[1](2019)在《金属杂质含量对钽粉电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金属杂质含量方面分析了其对钽粉电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了钽粉在不同磁选条件下金属杂质含量的变化,以及在不同烧结温度、不同赋能电压条件下对电性能的影响,从而可以通过降低钽粉中金属杂质含量来改善钽粉的电性能。

杜利蓉[2](2018)在《钽电容器用二氧化锰被覆液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各类军民用电子产品都在朝着薄型、轻型和小型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产品使用的元器件实现小型化。以二氧化锰(MnO2)作阴极的固体钽电容器,其显着优点就是容量大且易于制成小型和片型元件,因而在各类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MnO2阴极膜是由浸渍/热分解硝酸锰(Mn(NO3)2)溶液形成的,所用的Mn(NO3)2溶液称为被覆液。被覆液的性能对MnO2阴极膜的形成及钽电容器的电性能有重大影响。本研究从被覆液的粘度、表面张力和脱水热分解反应,这三个影响MnO2阴极膜形成的主要因素入手,展开了系统的研究。1.通过测试35%60%的Mn(NO3)2溶液的粘度得出,当Mn(NO3)2溶液的浓度等于或大于50%时,粘度等于或大于24.6cp,被膜效果很差;Mn(NO3)2溶液的浓度等于45%时,粘度等于15.8cp,被膜效果较好;Mn(NO3)2溶液的浓度等于或小于43%时,粘度等于或小于12.7cp,被膜效果好,形成的MnO2膜附着力很强,致密不易脱落。向Mn(NO3)2溶液中添加适量水溶性降粘剂,测试粘度后得出,降粘剂并不能显着降低高浓度(50%及以上)Mn(NO3)2溶液的粘度,且被膜效果仍然很差,形成的MnO2膜附着力低,易脱落。2.通过在被覆液中添加JFC-2、JFC-E、AEO3等表面活性剂,并测试被覆液的表面张力,得出添加JFC-2时,表面张力降低最显着。45%Mn(NO3)2溶液添加了0.2%的JFC-2,被膜后能形成良好的MnO2膜。然后继续在被覆液中添加乙醇和叔丁醇,并测试被覆液的粘度和表面张力得出,相比乙醇,虽然添加叔丁醇的被覆液表面张力更低,但粘度很大,且被膜后形成的MnO2膜附着力低,疏松易脱落。3.通过在被覆液中添加过氧乙酸、硝酸铵、硝酸镍等催化剂,并对被覆液进行DSC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添加2%过氧乙酸的被覆液的脱水温度可降低约30℃,且被膜效果好,形成的MnO2膜附着力很强,无脱落现象;添加2%硝酸铵的被覆液的脱水温度可降低约15℃,Mn(NO3)2的分解反应温度可降低约5℃,被膜效果差,形成的MnO2膜附着力低,疏松易脱落。硝酸镍、高猛酸钾等催化剂的氧化性比Mn(NO3)2的强太多,添加到被覆液中,常温下很快就生成MnO2沉淀,无法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解永旭,包玺芳,马建政,韩鹏[3](2017)在《影响电容器级钽丝脆性因素的研究》文中提出电容器级钽丝作为电容器的阳极引线,其化学成分、抗拉强度、硬度以及晶粒尺寸的大小等固有特性会影响钽丝的脆性。在制作钽电容器过程中,钽电容器阳极块设计的合理性、钽阳极块烧结工艺的过程控制也会影响钽丝的脆性。一旦阳极引线钽丝产生脆性,会造成引线折断,导致电容器失效,因此钽丝具有良好的固有特性,严格控制阳极块的制作过程,防止钽丝发脆、提高钽丝的弯折次数,才能得到高质量、高性能的钽电解电容器。

赵勇刚,赵春霞,雒国清,杨国启,马海燕[4](2017)在《高压用FTW800钽粉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介绍了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开发的提高耐压性能、容量为80 000μFV/g钽粉的研制流程及其性能,重点分析了该钽粉在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电气性能方面存在的优势,以及在电容器厂家使用的情况。

雒国清,李慧,赵春霞,马海燕[5](2017)在《不同粒度高比容钽粉性能分析》文中认为为了了解不同粒度钽粉的性能变化,以便更好地指导生产,使用拍打式打击筛将120 000μFV/g钽粉分成不同粒度范围的产品进行化学杂质含量、物理性能、电气性能各项分析。不同粒度范围的钽粉的化学性能、电气性能相当,因为物理性能的不同,压制性能不同。

周慧琴[6](2016)在《高松装密度金属钽粉的生产制备工艺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高松装密度金属钽粉的生产制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所以它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处理才能够顺利完成。其制备的实质就是进行钠还原,再经过一系列比较复杂的制备工艺来制造金属钽粉。采用这种方法来制备金属钽粉可以有效提高钽粉的松装密度,值得推广使用。

帅柱军[7](2014)在《钽电容器用高比容钽粉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钽电容器由于其小型化、高容量化、高效能及稳定性高、可靠性强、寿命长等特点,广泛用于电气、通讯、汽车、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钽粉是制备钽电容器的重要材料,本论文重点研究了氟钽酸钾钠还原法制备钽电容器用高比容钽粉的工艺技术。根据氟钽酸钾钠还原反应机理,研究了氟钽酸钾浓度和还原温度对钽粉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比实验发现:氟钽酸钾浓度越低,则费氏粒度(简称FSSS)越小,氧、钾含量越高;还原温度越高,则FSSS越大,氧、钾含量越低。经过数据分析,结合钠还原原粉FSSS与钽粉重量比容的关系,优化了各规格高比容钽粉的钠还原工艺。本论文以16V-70000μF·V/g高比容钽粉实验为例,探讨了钽粉热处理和镁处理各参数对钽粉性能的影响:热处理温度在1100℃至1300℃之间较为合适,温度过低,钽粉没有凝聚效果,颗粒强度低,细粉比例大,流动性不好;温度越高,钽粉的烧结性能越明显,钽粉松装比重增加,粒径变大,细粉比例减少从而流动性能越好。对于钽粉电性能,热处理温度过低,钽阳极坯块强度低,漏电流高;热处理温度过高,漏电流降低,但是钽粉的比表面积损失造成比容下降。镁处理过程中,加镁量要稍过量,达到钽粉含氧重量的300%为宜。反应温度在900℃以下降氧效果不明显,还原温度越高,降氧效果越好,但是还原温度过高,会减少钽粉比表面积从而降低比容。反应时间需≥3h,时间过短达不到降氧效果。

高路,刘莲云,黄凯,朱鸿民[8](2013)在《纳米氮化钽粉末的后处理》文中认为对在液氨中采用均相还原法制备的纳米氮化钽粉进行团化、镁还原脱氧的后处理。采用XRD、FESEM、TEM、氮氧氢分析仪及气体吸附BET法对处理后粉末的物相组成、形貌、氧含量和比表面积等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粉末的性质通过后处理得到有效改善,适合于制备超高比容钽电容器。

刘莲云,马春红,黄凯,朱鸿民[9](2012)在《热处理时间和压制密度对氮化钽粉电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用均相钠还原得到的纳米氮化钽粉在1 350℃进行不同时间的热处理,热处理后的粉末制成烧结体并进行阳极氧化过程。通过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了粉末的物相结构和形貌,研究了热处理时间和压制密度对氮化钽粉末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为1 350℃、热处理时间40min、压制密度约4g/cm时氮化钽阳极块体有较高的比容和较低的漏电流常数。

刘银元[10](2011)在《高压电解电容器用钽粉的制备》文中研究指明钽电解电容器具有体积小、容量大、漏电流小、性能稳定和可靠性高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由于高压电解电容器用钽阳极材料的生产工艺流程长、影响因素多,导致电容器粉性能稳定性差。研究了钽粉制备工艺条件和钽粉后处理条件对钽粉电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钽粉后处理条件与钽粉电性能关系的多元回归方程并对多元方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选取的制备以Ta205为原料,碳粉做还原剂,用真空碳还原工艺得到粗级碳还原钽粉,通过实验优化碳还原工艺条件,更好的达到控制还原进程和提纯度的效果;再经真空预结及电子轰击进行进一步提纯,得到高纯钽锭,然后通过氢化、制粉、洗涤、热处理、镁处理等后处理制得高压电解电容器用钽阳极材料。按L16(44)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研究钽锭吸氢量、破碎时间、热处理温度、加镁量对钽粉比电容与击穿电压的影响。经实验选取较佳条件为:钽锭吸氢量0.30%、破碎时间5h、热处理温度1450℃和加镁量0.8%。优化条件下得到的钽粉,其化学纯度和电气性能上达到了国外先进钽粉的水平。研究了钽粉的原始粒径、一次热处理温度和二次热处理温度对钽粉比电容与漏电流的影响,建立了影响因素与电性能的回归方程。表明相同测试条件下钽粉比容随原始粒径的增大、一次热处理温度、二次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钽粉的漏电流随着原始粒度的增大、二次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随着一次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得到的多元回归方程可较好的用于指导生产,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二、高比容钽粉的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比容钽粉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金属杂质含量对钽粉电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1.1 原料选择
    1.2 试验过程
2 分析检测及讨论
    2.1 金属杂质含量的测试
    2.2 电气性能的检测
    2.3 电性能特性曲线分析
    2.4 讨论
3 结论

(2)钽电容器用二氧化锰被覆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固体钽电容器简介
        1.1.1 钽电容器简介
        1.1.2 固体钽电容器及其制备工艺简介
        1.1.3 MnO_2阴极膜对钽电容器电性能的影响
    1.2 本文主要涉及的理论
        1.2.1 表面活性剂降低被覆液表面张力的原理
        1.2.2 Mn(NO_3)2水溶液脱水热分解的过程
        1.2.3 钉子效应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被膜工艺的研究现状
        1.3.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3.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降粘剂对被覆液性能的影响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1.1 实验所用药品与试剂
        2.1.2 实验所用仪器与设备
    2.2 纯Mn(NO_3)2溶液的粘度和被膜效果
        2.2.1 实验步骤
        2.2.2 表征方法
        2.2.3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2.3 降粘剂对被覆液粘度和被膜效果的影响
        2.3.1 实验步骤
        2.3.2 表征方法
        2.3.3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和水溶性醇对被覆液性能的影响
    3.1 实验药品与仪器
        3.1.1 实验所用药品与试剂
        3.1.2 实验所用仪器与设备
    3.2 表面活性剂对被覆液表面张力和被膜效果的影响
        3.2.1 实验步骤
        3.2.2 表征方法
        3.2.3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3.3 水溶性醇对被覆液表面张力和被膜效果的影响
        3.3.1 实验步骤
        3.3.2 表征方法
        3.3.3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催化剂对被覆液性能的影响
    4.1 实验药品与仪器
        4.1.1 实验所用药品与试剂
        4.1.2 实验所用仪器与设备
    4.2 催化剂对被覆液脱水热分解反应和被膜效果的影响
        4.2.1 实验步骤
        4.2.2 表征方法
        4.2.3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4.3 过氧乙酸对被覆液脱水热分解反应和被膜效果的影响
        4.3.1 实验步骤
        4.3.2 表征方法
        4.3.3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4.4 本章小结和前两章总结
第五章 被覆液的综合性能
    5.1 实验药品与仪器
        5.1.1 实验所用药品与试剂
        5.1.2 实验所用仪器与设备
    5.2 实验步骤
        5.2.1 制备被覆液
        5.2.2 浸渍/脱水热分解
    5.3 表征方法
    5.4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5.4.1 被覆液的表面张力
        5.4.2 被覆液的粘度
        5.4.3 被覆液的DSC分析
        5.4.5 MnO_2阴极膜的SEM分析
        5.4.6 MnO_2阴极膜的方块电阻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3)影响电容器级钽丝脆性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钽丝的抗脆性
2 钽丝的固有特性对抗脆性能影响
    2.1 钽丝化学成分的影响
    2.2 钽丝金相组织对抗脆性能的影响
3 钽阳极设计中钽粉与钽丝使用匹配性的影响
4 钽阳极块烧结工艺对抗脆性能影响
5 结论

(4)高压用FTW800钽粉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内容
    1.1 FTW800高压高比容钽粉的生产方法
    1.2 主要设备和原材料
    1.3 分析方法
        1.3.1 物理性能测试
        1.3.2 化学杂质分析
        1.3.3 电气性能检测
2 结果与讨论
    2.1 FTW800钽粉的物理性能
    2.2 FTW800钽粉的化学性能
    2.3 FTW800钽粉的电气性能
    2.4 FTW800钽粉的电性能特性曲线分析
3 结论

(5)不同粒度高比容钽粉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试验方法
2原料的基本特性
    2.1化学杂质分析
    2.2物理性能
3试验结果
    3.1电镜分析结果
    3.2粒度分布分析结果
    3.3阳极块孔隙度分析结果
    3.4电气性能分析结果
4结论

(6)高松装密度金属钽粉的生产制备工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松装密度金属钽粉制造所用的设备
2 高松装密度金属钽粉的具体生产制备工艺流程
    2.1 钠还原的整个过程呈现
    2.2 进行搅拌预团化
    2.3 进行高温的热处理
    2.4 对钽粉进行氢化处理
        2.4.1 氢化处理过程
        2.4.2 对钽粉进行脱氢和脱氧的处理
3 总结

(7)钽电容器用高比容钽粉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钽电容器
        1.1.1 钽电容器简介
        1.1.2 钽电容器结构与特点
        1.1.3 钽电容器性能优越性分析
        1.1.4 钽电容器的发展趋势
        1.1.5 钽电容器的市场分析与预测
    1.2 钽电容器用钽粉的制备方法介绍
        1.2.1 氟钽酸钾钠热还原法制备高比容钽粉
        1.2.2 氧化钽电脱氧法制备高比容钽粉
        1.2.3 氧化钽镁还原法制备高比容钽粉
        1.2.4 氧化钽钠还原法制备高比容钽粉
        1.2.5 SOM法制备高比容钽粉
        1.2.6 氧化钽钙还原法制备高比容钽粉
        1.2.7 感应等离子体制备纳米钽粉
        1.2.8 中、高压电容器钽粉制备
    1.3 阳极氧化膜介绍
        1.3.1 介质氧化膜的形成过程
        1.3.2 阳极氧化膜的整流效应
        1.3.3 氧化膜晶化失效
    1.4 钽电容器阳极的电性参数
        1.4.1 电容量
        1.4.2 漏电流
        1.4.3 介电损耗
        1.4.4 击穿电压
    1.5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内容
        1.5.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5.2 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工艺路线及说明
        2.1.1 钠还原
        2.1.2 水洗、酸洗
        2.1.3 团化、热处理
        2.1.4 镁处理降氧
    2.2 试验原材料
    2.3 实验设备
    2.4 试验设计
    2.5 分析检测
第三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3.1 钠还原原粉制备及工艺条件对粉末性能的影响
    3.2 钠还原粉FSSS粒度与钽粉比电容关系验证
    3.3 热处理工艺对钽粉性能的影响
        3.3.1 热处理温度对钽粉化学性能的影响
        3.3.2 热处理温度对钽粉物理性能的影响
        3.3.3 热处理温度对钽粉电性能的影响
    3.4 镁处理工艺对钽粉降低氧含量的影响
        3.4.1 不同加镁量对降氧效果的影响
        3.4.2 不同反应温度对降氧效果的影响
        3.4.3 不同反应时间对降氧效果的影响
    3.5 高比容钽粉制备最佳实验方案生产实例
        3.5.1 钠还原原粉制备
        3.5.2 钽粉热处理和镁处理过程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8)纳米氮化钽粉末的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方法
    1.1 原料、试剂及仪器
    1.2 试验过程
    1.3 分析与表征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氮化钽粉的团化处理
    2.2 氮化钽粉的脱氧处理
3 结论

(9)热处理时间和压制密度对氮化钽粉电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
    1.1 纳米氮化钽粉体的热处理及分析表征
    1.2 氮化钽烧结体的制备
    1.3 氮化钽烧结体的阳极氧化过程及电性能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热处理时间粉末的表征
    2.2 不同热处理时间粉末的电性能
    2.3 不同压制密度下粉末的电性能
3 结论

(10)高压电解电容器用钽粉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评述
    1.1 钽电解电容器
        1.1.1 钽电解电容器介绍
        1.1.2 钽电解电容器的特点
        1.1.3 钽电解电容器与其它电容器性能的比较分析
        1.1.4 钽电解电容器的发展趋势
        1.1.5 市场分析及预测
    1.2 钽电解电容器阳极制备及电性参数
        1.2.1 钽粉制备
        1.2.2 电解电容器阳极块的制备
        1.2.3 阳极氧化膜的整流效应
        1.2.4 阳极氧化膜的自愈作用
    1.3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内容
        1.3.1 选题的背景
        1.3.2 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设备
    2.1 钽粉制备方法的选择
    2.2 试验原材料
        2.2.1 原料五氧化二钽
        2.2.2 石墨粉
        2.2.3 化学试剂
    2.3 主要工艺设备
    2.4 工艺路线及说明
        2.4.1 真空碳还原与氢化
        2.4.2 高温预结精炼提纯
        2.4.3 电子束精炼
        2.4.4 氢化制粉
        2.4.5 酸洗洗涤处理
        2.4.6 真空热处理
        2.4.7 钽粉镁处理
    2.5 试验设计
        2.5.1 五氧化二钽的真空碳还原
        2.5.2 钽粉制备过程工艺条件对钽粉电性的影响
        2.5.3 钽粉后处理条件与钽粉电性能的关系及验证
    2.6 分析检测
        2.6.1 粉末化学成份分析
        2.6.2 粉末物理性能测试
        2.6.3 钽阳极的制备
        2.6.4 钽阳极电性能的测试
第三章 钽粉制备过程工艺条件对钽粉电性的影响
    3.1 五氧化二钽的真空还原
    3.2 钽粉制备过程工艺条件对钽粉电性的影响
        3.2.1 条件实验
        3.2.2 钽粉制备最佳方案试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钽粉后处理条件与钽粉电性能的关系
    4.1 钽粉后处理对电性能的影响
    4.2 回归计算和多元回归方程的建立
    4.3 方差分析与相关性检验
    4.4 回归方程的可靠性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四、高比容钽粉的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属杂质含量对钽粉电性能影响的研究[J]. 赵春霞,赵勇刚,王晓明,王小明,颜景熠. 湖南有色金属, 2019(01)
  • [2]钽电容器用二氧化锰被覆液的研究[D]. 杜利蓉.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
  • [3]影响电容器级钽丝脆性因素的研究[J]. 解永旭,包玺芳,马建政,韩鹏. 金属制品, 2017(06)
  • [4]高压用FTW800钽粉性能的研究[J]. 赵勇刚,赵春霞,雒国清,杨国启,马海燕. 湖南有色金属, 2017(06)
  • [5]不同粒度高比容钽粉性能分析[J]. 雒国清,李慧,赵春霞,马海燕. 湖南有色金属, 2017(05)
  • [6]高松装密度金属钽粉的生产制备工艺探讨[J]. 周慧琴. 世界有色金属, 2016(18)
  • [7]钽电容器用高比容钽粉的研制[D]. 帅柱军. 中南大学, 2014(03)
  • [8]纳米氮化钽粉末的后处理[J]. 高路,刘莲云,黄凯,朱鸿民. 有色金属工程, 2013(06)
  • [9]热处理时间和压制密度对氮化钽粉电性能的影响[J]. 刘莲云,马春红,黄凯,朱鸿民.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12(10)
  • [10]高压电解电容器用钽粉的制备[D]. 刘银元. 中南大学, 2011(02)



上一篇:兰大论文查重步骤
下一篇:电子商务对传统企业的推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