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夹层涂层彩色珠光颜料的研制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夹心层包膜彩色珠光颜料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马忠斌[1](2016)在《云母铁珠光颜料多功能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Mica-Fe2O3珠光颜料作为一类重要着色型珠光颜料,其色系丰富、遮盖力强,在建筑涂料、汽车工业、化妆品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国内生产mica-Fe2O3珠光颜料的企业对其呈色原理认识模糊,都是通过生产经验来描述包覆率与颜色呈色的对应关系,这样不但不能完整的认识mica-Fe2O3珠光颜料颜色的变化范围,而且也难以精确表征mica-Fe2O3珠光颜料的颜色,不利于mica-Fe2O3珠光颜料的精细化、工业化发展。国内外对mica-Fe2O3珠光颜料的研究大都停留在最佳工艺参数的探究、工艺参数对微观形貌的影响等方面,对于mica-Fe2O3珠光颜料的呈色原理的研究很少,这也阻碍了mica-Fe2O3珠光颜料的发展与应用。目前,人们主要关注mica-Fe2O3珠光颜料的装饰特性,而对其功能特性的研究较少,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功能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本论文研究了mica-Fe2O3珠光颜料的近红外反射性能、隔热性能,以及mica-Fe3O4珠光颜料的磁学性能。从而制备出了同时具有装饰性及功能性的珠光颜料。本文采用液相沉积法制备了mica-Fe2O3珠光颜料,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包覆率的影响;系统的研究了云母纳米氧化铁薄膜的组成与结构对其光、热学性能的影响;研究mica-Fe3O4珠光颜料的磁学性能。具体内容及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成工艺对mica-Fe2O3珠光颜料包覆率的影响。研究了pH值、反应温度、加料速度及液固比等工艺条件对于包覆率以及表面平整度的影响。pH值影响Fe(OH)3成核驱动力,当pH值在3.03.6的范围内,系统中非均匀成核占优,mica-Fe2O3珠光颜料的包覆率高;反应温度影响Fe(OH)3的成核速度,适宜的反应温度为80℃85℃;加料速度影响包覆过程中溶液的Fe3+的浓度,滴加速度过快会使得均匀成核占优,使得包覆率及表面平整度降低,适宜的滴加速度为1mol/L的FeCl3每小时滴加1824ml;液固比影响悬浮液中云母的浓度,从而影响Fe(OH)3的沉积速度,适宜的液固比为1020。(2)mica-Fe2O3珠光颜料纳米氧化铁薄膜的组成与结构对其呈色性能的影响。mica-Fe2O3珠光颜料的包覆率影响纳米氧化铁薄膜的厚度,从而影响了可见光的反射率,随着包覆率的增加,mica-Fe2O3珠光颜料依次呈现黄色、红色、棕色等色相。煅烧温度影响了云母表面纳米氧化铁的晶体类型以及颗粒大小,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mica-Fe2O3珠光颜料的色相h*会降低。采用光学薄膜的理论分析了珠光颜料的呈色机理,推导出可用于计算mica-Fe2O3珠光颜料反射率的方程;采用基于光学薄膜理论的TFCalc光学软件模拟了mica-Fe2O3珠光颜料不同组成、结构下对可见光波长范围内(400nm700nm)模拟的反射率曲线,模拟曲线与实测曲线基本相同,建立了珠光颜料光反射模型,可用于珠光颜料反射性能以及颜色性能的模拟预测。(3)mica-Fe2O3珠光颜料对近红外光的反射与隔热性能的研究,随着Fe2O3包覆率的增加,对近红外光的反射率呈降低的趋势。对近红外光最大反射率达到75.67%;探究了mica-Fe2O3珠光颜料隔热性能,与未涂覆mica-Fe2O3珠光颜料空白板相比,试板的外表面温度降低了4.2℃5.4℃;试板的内表面温度降低了5.3℃9.1℃,体现了优良的反射隔热效果。(4)mica-Fe3O4珠光颜料磁学性能的研究。采用液相沉积法制备的mica-Fe3O4珠光颜料的剩余磁化强度(Mr)及矫顽磁力(Hc)都很小,具有超顺磁性。Fe3O4包覆率越高,mica-Fe3O4珠光颜料的饱和磁强度越大,当包覆率为40%时,mica-Fe3O4珠光颜料的饱和磁强度(Ms)为3.959emu/g;在制备过程中,采用惰性气氛保护时制备的mica-Fe3O4珠光颜料与在空气气氛合成的样品相比,其饱和磁化强度更高。

黄尊行,林针钦[2](2012)在《双覆层云母珠光颜料制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用液相沉积法制备云母钛珠光颜料,在制备单覆层TiO2/Mica的基础上再包裹一层Cr2O3得到双覆层云母钛,针对形成双覆层中探讨沉积过程的主要条件-煅烧温度和包覆剂滴加速度对反应形成覆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滴定速度为0.5mL/min,煅烧温度为800℃时达到最佳珠光效果。最后通过热重分析仪分析双覆层云母钛的稳定性良好。

崔冬乐[3](2010)在《云母的解理断裂及其在珠光颜料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绢云母是一种重要的矿物资源,国内有着丰富、质量好的云母资源。云母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耐热性、耐水性、耐化学腐蚀性、弹性和高剥离性,具有其它资源不可替代的优势。随着大片云母资源的日益减少和云母资源的综合利用的开展,云母的产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云母粉的应用和开发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云母作为功能材料或填料都需要高纯度、细的粒度、高白度和高径厚比。目前云母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是国内生产厂家对云母资源的深加工力度不够。另外,云母珠光颜料凭借其在可见光照射下自然的珠光效应和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多彩及无毒害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国产云母珠光颜料普遍存在光泽较差,颜色不鲜艳,润湿性、分散性不好等问题,也成为国内珠光颜料生产企业的难点。解理断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绢云母矿物材料通过改变解理断裂方式、搅拌转速,可获得不同质量的云母产品。解理断裂过程中,云母的粉碎作用主要是冲击、剪切和研磨,采用在云母水溶液中加入一定粘度的高分子材料方式,可以获得径厚比大(大于80),光泽很好的云母粉。通过酸处理后,云母白度达到75以上。通过对影响云母珠光颜料质量的各种因素探索试验,确定了制备云母珠光颜料的最佳工艺。采取镀前把云母用酸预处理使云母白度提高,特别是关键的镀膜工艺较好因素条件为pH值控制在2-2.5之间,反应温度为80℃,钛盐浓度为15%,搅拌速率控制在250-300r/min,反应时间3.5h,以及后处理的煅烧温度为800℃,恒温时间为2h,从而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光泽。本文通过云母解理断裂和珠光颜料的制备的试验研究,分别对云母解理断裂作用方式对解理断裂效率的影响机理和云母钛珠光颜料复合机理探讨,对我国云母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有促进作用。

葛志强,周涛,曾平,陈冠群[4](2005)在《云母钛珠光颜料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云母钛珠光颜料的制备方法、工艺条件、表面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比较了国内外研究的差距,进而提出了我国今后在云母钛珠光颜料方面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郭萌萌,杜海燕,孙家跃[5](2004)在《表面包覆制备云母系珠光颜料研究现状》文中提出介绍了天然白云母表面包覆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稀土氧化物和有机颜料或染料等制备云母系珠光颜料的研究现状

陈启荣,孙家跃,杜海燕[6](2004)在《无机粉体材料表面包膜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综述了表面包膜技术在发光材料、纳米材料、珠光颜料等无机粉体材料中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表面包覆无机物的研究现状 ,简要介绍了各种应用中的制备工艺 ,分析比较了各种制备工艺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李功军,李振民,刘跃进[7](2004)在《云母氧化铁珠光颜料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讨论了利用钛白副产硫酸亚铁为原料制备云母氧化铁珠光颜料的生产方法,分析了云母氧化铁珠光颜料的生色机理,介绍了云母氧化铁的用途和前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动态.

李功军[8](2004)在《钛白副产硫酸亚铁制备氧化铁系列颜料的研究》文中指出氧化铁颜料主要指基本物质为铁的氧化物的着色颜料,如氧化铁红、铁黑、铁黄、铁棕等。传统上用作防锈颜料的云母氧化铁,以及在云母氧化铁的表面上进行包膜,得到的各种色彩的珠光颜料,都属于氧化铁颜料的范畴。 氧化铁系列颜料中的云母氧化铁、云母氧化铁珠光颜料和纳米氧化铁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它们都可以通过钛白副产硫酸亚铁为原料制备,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硫酸法生产钛白的副产物硫酸亚铁得不到充分有效地利用,针对以上情况,本论文主要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研究了钛白副产硫酸亚铁的净化工艺路线,讨论了钛白副产硫酸亚铁水热法合成云母氧化铁的工艺路线和条件,讨论了影响云母氧化铁生成的因素,得出了红、棕、灰云母氧化铁合成的控制条件。 其次,在制备出云母氧化铁的基础上得出了包膜制备云母氧化铁珠光颜料的工艺路线与条件,讨论了影响云母氧化铁珠光颜料的因素,摸索出了金红色,金黄色,紫色,银白色云母氧化铁的合成控制条件。 再次,在研究工艺路线的基础上,探讨了云母氧化铁生成过程中钛盐水解生成的纳米二氧化钛在云母氧化铁表面沉积的规律。 最后,本文在制备粒径较大的云母氧化铁以及云母氧化光颜料的同时,还成功的制备了纳米级的氧化铁红,铁黄,并讨论了纳米氧化铁的合成机理。

车涛[9](2005)在《珠光云母颜料的研制及其复合机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母珠光颜料凭借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可以赋予物体贴近自然的璀璨珠光效应和深邃三维空间质感这一特性,同时又因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多彩及无毒害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国内珠光颜料每年的市场需求量正以30%的速度递增。但是,国产云母珠光颜料普遍存在光泽较差,颜色不够鲜艳,润湿性、分散性不好等问题,这也是国内云母珠光颜料生产企业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本课题试验选用广泛用于云母珠光颜料制备的印度进口白云母粉为原料,运用国内普遍采用的化学液相沉积法制备云母珠光颜料。通过探索和完善制备工艺过程,掌握和调整影响珠光颜料质量的制备工艺因素和参数来改善云母珠光颜料的光泽和色彩效果。 试验首先通过对影响云母珠光颜料光泽的镀前预处理工艺因素的探索试验,采取在水解镀膜工艺之前增加镀前煅烧,碱洗、酸洗清洁表面和精细分级预处理工艺环节,并进一步确定每个工艺的较好条件,分别为:850℃镀前煅烧2h;用20%(质量百分含量)Na2CO3溶液于80℃搅拌清洗20min:用12%(体积百分含量)HCl溶液于80℃搅拌清洗30min。结果表明,加入预处理工艺可使最终颜料产物的平均反射率值提高10.71%,白度值提高10.14%。其中,镀前煅烧工艺的作用为本试验过程的新发现,并取得较好的试验效果。 通过对影响云母珠光颜料质量的关键工艺环节——镀膜过程工艺因素的探索试验,确定了镀膜工艺较好因素条件为:pH=1.5(镀钛时),T=80℃,TiCl4溶液初始浓度10%(质量百分含量),搅拌速度240—300rpm,钛液滴加速度0.3ml/min。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光泽,进行了TiO2晶型转化的研究,将云母基质上沉积的锐钛矿型的TiO2转化为折射率更高的金红石型。试验采用三种晶型转化剂配合作用的方法,得出获得较好转型效果的较好配比参数为:Al2O3:ZnO:SnO2:TiO2=3:1:4:20。结果表明,使用较好配比用量的复合晶型转化剂可以使TiO2的晶型转化率达到90%以上,且无其他折射率低的杂质晶体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光泽。 通过对后处理煅烧工艺因素的探索试验,确定了采用程序控温煅烧的方式。根据煅烧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进程采用不同的升温速率和恒温时间。 对液相沉积复合机理的探讨认识到,水解反应初期,[Ti(H2O)6]4+靠双电层的特性吸附与云母表面结合,而在水解反应的后期,则是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双重因素共同作用促进钛盐水解产物在云母基质上的沉积以及水合二氧化钛粒子的成核与生长。

皇甫立霞[10](2003)在《云母基片表面包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膜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在大量的文献调研基础上,对纳米材料及云母钛珠光颜料进展及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根据双电层理论及云母钛形成机理,阐述了二步法云母基片表面二氧化钛包覆机理。本论文丰富和发展了云母基片表面包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膜的包覆技术。在云母钛珠光颜料制备中,创新地推出独特二步法液相包膜技术,获取了云母基片表面二氧化钛颗粒膜均匀、致密,二氧化钛呈纳米级,利用二氧化钛纳米颗粒膜和基质云母之间折光指数差而产生光学干涉,形成珠光效果。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研究云母微晶片颗粒径、径厚比及加工工艺,不仅对云母基片表面包覆质量有影响,而且云母微晶的物相和成分组成对包膜及产物的质量也有影响。提出适合用于云母钛制备的云母微晶粉料应满足的要求。对云母粉进行了有效地酸预处理,使云母粉表面活化,反应活性增强,降低了杂质离子,提高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膜的包膜质量。 2、首次提出了二步法纳米级颗粒膜包覆技术,使晶体定向成核于云母基片表面,并进一步控制晶体定向向云母表面成核与生长。自生晶核二步法液相包膜特点是有效地控制了晶核形成速度和晶体生长速度,形成二维层状膜。本论文以价廉易得的化工原料TiCl4为原料,采用自生晶核二步法液相包覆新工艺,对在云母基片获得均匀、致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膜的包覆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新的云母钛包覆技术。 3、光泽度是云母钛珠光颜料的重要特征指标,但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和方法,本文研究了用制片法结合光泽度仪来表征珠光光泽强弱,测试结果与云母钛珠光效果基本相吻合。 4、用二步法包覆工艺对着色类云母钛珠光颜料的制备进行了初步研究,用有色无机氧化物和有机染料、颜料进行初步着色的研究,制得产物珠光效果好,色泽纯正、艳丽。

二、夹心层包膜彩色珠光颜料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夹心层包膜彩色珠光颜料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云母铁珠光颜料多功能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珠光颜料的发展背景
    1.2 珠光颜料的构造与光学原理
        1.2.1 珠光颜料的构造
        1.2.2 珠光颜料的光学特性
    1.3 珠光颜料的分类
        1.3.1 单包覆层云母珠光颜料
        1.3.2 多包覆层云母珠光颜料
    1.4 珠光颜料的制备方法
        1.4.1 液相沉积法
        1.4.2 气相沉积法
    1.5 珠光颜料的研究现状
    1.6 珠光颜料的应用
        1.6.1 云母珠光颜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1.6.2 珠光颜料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
        1.6.3 云母珠光颜料在包装印刷领域的应用
    1.7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1.7.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表征方法
    2.1 试剂与仪器
    2.2 样品制备
    2.3 样品测试与表征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
        2.3.3 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
        2.3.4 热分析
        2.3.5 Zeta电位
        2.3.6 颜色值的表征
        2.3.7 包覆率的测定
        2.3.8 隔热性能测试
第三章 液相沉积法制备mica-Fe_2O_3珠光颜料的研究
    3.1 反应pH值的影响
    3.2 反应温度的影响
    3.3 加料速度的影响
    3.4 液固比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ica-Fe_2O_3珠光颜料的组成与结构对其光、热性能的影响
    4.1 Mica-Fe_2O_3珠光颜料组成与微结构
        4.1.1 Mica-Fe_2O_3珠光颜料的组成
        4.1.2 Mica-Fe_2O_3珠光颜料的微结构
        4.1.3 云母表面纳米氧化铁薄膜成膜机制的研究
    4.2 Mica-Fe_2O_3珠光颜料组成与微结构对呈色的影响
        4.2.1 包覆层厚度对mica-Fe_2O_3珠光颜料呈色的影响
        4.2.2 煅烧温度对mica-Fe_2O_3珠光颜料呈色的影响
    4.3 珠光颜料反射率预测模型的建立
        4.3.1 光学薄膜的基本特征计算
        4.3.2 采用光学软件模拟珠光颜料的反射率
    4.4 Mica-Fe_2O_3珠光颜料的隔热性能
        4.4.1 不同包覆率mica-Fe_2O_3珠光颜料对紫外-可见-近红外光反射率的影响
        4.4.2 不同包覆率对mica-Fe_2O_3珠光颜料隔热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ica-Fe_3O_4珠光颜料磁学性能的研究
    5.1 磁性珠光颜料的制备方法与表征方法
        5.1.1 磁性珠光颜料的制备方法
        5.1.2 磁化强度表征
    5.2 Mica-Fe_3O_4珠光颜料的组成分析
    5.3 影响mica-Fe_3O_4珠光颜料呈色、磁学性能的因素
        5.3.1 包覆率的影响
        5.3.2 合成时气氛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Ⅳ-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2)双覆层云母珠光颜料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制备方法和原理
    1.1 单覆层云母钛的制备——四氯化钛并流水解法
    1.2 双覆层云母钛的制备——三氯化铬并流水解法[4]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
    2.2 实验流程
3 结果与讨论
    3.1 滴加速度对产品珠光效果的影响
    3.2 煅烧温度对产品珠光效果的影响
    3.3 双覆层云母钛珠光颜料的稳定性
4 结 论

(3)云母的解理断裂及其在珠光颜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云母的结构及性能
        1.2.1 云母的结构与矿物特性
        1.2.2 云母的性能
    1.3 云母的用途
    1.4 云母珠光颜料的应用
    1.5 云母珠光颜料的制造
    1.6 云母深加工技术现状
        1.6.1 云母解理断裂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1.6.2 云母珠光颜料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1.7 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试验原料、试剂、仪器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原料
    2.2 试验主要试剂
    2.3 试验主要仪器
    2.4 试验研究方法
        2.4.1 试验材料解理断裂方法
        2.4.2 珠光材料的制备流程
        2.4.3 试验产物性能的测试与表征
第三章 云母解理断裂结果及分析
    3.1 试验原料及参数
    3.2 解理断裂后产品的性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3.2.1 XRD 分析结果
        3.2.2 SEM 观察结果
    3.3 不同溶液浓度对解理断裂的影响
        3.3.1 粒度分析结果
        3.3.2 SEM 观察结果
    3.4 小结
第四章 云母钛珠光颜料的制备
    4.1 镀前预处理影响因素试验
    4.2 镀膜过程影响因素试验
        4.2.1 TiCl_4 溶液浓度对产物光泽的影响
        4.2.2 PH 值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4.2.3 温度对产物光泽的影响
    4.3 搅拌速率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4.4 煅烧时间对云母钛珠光颜料的影响
    4.5 结果及分析
        4.5.1 热重分析
        4.5.2 样品的 X 射线衍射分析
        4.5.3 样品的电镜扫描分析
        4.5.4 云母珠光颜料样品照片
    4.6 应用试验
        4.6.1 耐酸耐碱性
        4.6.2 耐光耐热性
        4.6.3 制备珠光颜料在油漆中的应用
    4.7 小结
第五章 解理断裂及液相沉积过程机理研究
    5.1 解理断裂机理的研究
    5.2 液相沉积过程 TiO_2/云母复合机理
        5.2.1 云母钛形成机理
        5.2.2 主要化学反应及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4)云母钛珠光颜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珠光颜料的制备
    1.1 云母粉的精制
    1.2 制备方法
        1.2.1 加碱中和法
        1.2.2 缓冲法
        1.2.3 加热水解法
        1.2.4 沸腾水解法
        1.2.5 化学气相沉积法
        1.2.6 夹心层包膜法
        1.2.7 混合包膜法
    1.3 工艺条件
        1.3.1 酸度的影响
        1.3.2 反应时间的影响
        1.3.3 焙烧工艺
        1.3.3.1 焙烧温度
        1.3.3.2 焙烧时间
    1.4 形成机理
    1.5 制备实例
        1.5.1 钛液制备
        1.5.2 包膜工艺
2 珠光颜料的性能改善
    2.1 珠光光泽的改善
        2.1.1 纳米级TiO2微胶粒的制备
        2.1.2 纳米TiO2微胶粒对云母钛表面修饰实验
    2.2 珠光颜料分散性的改善
    2.3 珠光颜料着色力的改善
    2.4 珠光颜料其他性能的改善
3 我国珠光颜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7)云母氧化铁珠光颜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云母氧化铁珠光颜料的用途
2 珠光颜料的光学原理[4]
3 云母氧化铁珠光颜料的生产方法
    3.1 加碱中和法[13, 14]
    3.2 沸腾水解法[15]
    3.3 化学气相沉积法[16]
    3.4 夹心层包覆法[13, 17]
    3.5 混合包膜法[18]
    3.6 缓冲剂法[19, 20]
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8)钛白副产硫酸亚铁制备氧化铁系列颜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2 云母氧化铁的生产工艺路线简介
        1.2.1 机械加工法
        1.2.2 熔盐高温络合物氧化法
        1.2.3 水热处理法
    1.3 云母氧化铁珠光颜料工艺路线简介
        1.3.1 加碱中和法
        1.3.2 沸腾水解法
        1.3.3 化学气相沉积法
        1.3.4 夹心层包覆法
        1.3.5 混合包膜法
        1.3.6 缓冲剂法
    1.4 纳米氧化铁红,铁黄的合成工艺路线简介
        1.4.1 纳米铁红的合成工艺路线
        1.4.2 硫酸亚铁制备纳米铁黄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硫酸亚铁的净化工艺
    2.1 引言
    2.2 副产硫酸亚铁的来源和成份
    2.3 硫酸亚铁净化处理的工艺
    2.4 除杂原理
    2.5 除杂过程中的条件分析
    2.6 净化结果
    2.7 结论
第三章 水热法合成云母氧化铁的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2.3 云母氧化铁的生成原理
        3.2.4 云母氧化铁合成的工艺流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硫酸亚铁的净化对产品生成的影响
        3.3.2 氢氧化钠浓度对产品颜色和光泽的影响
        3.3.3 水热反应温度对产品颜色和光泽的影响
        3.3.4 前驱物Fe(OH)3洗涤的最终PH值对产品颜色和闪光性的影响
        3.3.5 水热时间对结晶的影响
        3.3.6 云母氧化铁产品颜色和光泽的控制
    3.4 合成红、棕、灰云母氧化铁的表征及质量
        3.4.1 合成红、棕、灰云母氧化铁的扫描电镜照片
        3.4.2 合成红、棕、灰云母氧化铁的XRD图谱
        3.4.3 合成红、棕、灰云母氧化铁的粒度分布
        3.4.4 合成云母氧化铁与天然云母氧化铁的质量比较
第四章 云母氧化铁珠光颜料工艺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与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2.3 云母氧化铁珠光颜料的合成工艺流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云母氧化铁生成条件
        4.3.2 云母氧化铁珠光颜料的生成条件
        4.3.3 云母氧化铁珠光颜料的质量表征
        4.3.4 二氧化钛包覆率与珠光颜料颜色的关系
第五章 云母氧化铁表面TiO2沉积过程的研究
    5.1 引言
    5.2 晶种制备工艺
        5.2.1 外加晶种法工艺
        5.2.2 自生晶种法工艺
    5.3 二氧化钛结晶的生长模式
        5.3.1 层状生长模式
        5.3.2 岛状生长模式
        5.3.3 复合生长模式
    5.4 实验方法
    5.5 水解包膜机理
第六章 纳米氧化铁黄,铁红制备工艺的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原料与仪器
        6.2.2 实验方法
        6.2.3 纳米氧化铁黄,铁红的合成机理
        6.2.4 纳米氧化铁黄,铁红的合成工艺流程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纳米氧化铁黄,铁红的质量表征
        6.3.2 合成纳米氧化铁黄,铁红的工艺条件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符号说明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提要

(9)珠光云母颜料的研制及其复合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白云母的矿物学性质
        1.2.1 云母的晶体结构
        1.2.2 白云母的性质
    1.3 T_IO_2的晶体结构和性质
        1.3.1 TiO_2的晶体结构
        1.3.2 TiO_2的物理化学及光学性质
    1.4 云母珠光颜料的构造
    1.5 影响云母珠光颜料质量的因素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1.7 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第2章 试验原料、试剂、仪器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原料
    2.2 试验主要试剂
    2.3 试验主要仪器
    2.4 试验研究方法
        2.4.1 试验原料分析
        2.4.2 镀前预处理影响因素试验
        2.4.3 镀膜过程影响因素试验
        2.4.4 后处理煅烧工艺影响因素试验
        2.4.5 试验产物性能的测试与表征
        2.4.5.1 白度的测试与表征
        2.4.5.2 光泽的测试与表征
        2.4.5.3 微观形貌的观测与表征
第3章 试验结果及分析
    3.1 试验原料分析
        3.1.1 粒度组成分析
        3.1.2 原始白度测试
        3.1.3 扫描电镜分析
        3.1.4 X射线衍射分析
    3.2 镀前预处理影响因素试验
        3.2.1 云母粉粒度分布对珠光颜料光泽的影响
        3.2.2 碱洗预处理对珠光颜料光泽的影响
        3.2.3 酸洗预处理对珠光颜料白度及光泽的影响
        3.2.4 镀前煅烧预处理对云母珠光颜料白度及光泽的影响
    3.3 镀膜过程影响因素试验
        3.3.1 TiCl_4溶液浓度对产物光泽的影响
        3.3.2 温度对产物光泽的影响
        3.3.3 pH值对产物光泽的影响
        3.3.4 搅拌速度对光泽的影响
        3.3.5 TiC_4溶液滴加速度对产物光泽的影响
        3.3.6 晶型转化剂对光泽的影响
        3.3.6.1 单一转化剂用量试验
        3.3.6.2 复合转化剂配比试验
        3.3.6.3 加入晶型转化剂对产物光泽的影响
    3.4 颜料后处理煅烧工艺因素对产物性能的影响
        3.4.1 煅烧时间对产物白度及光泽的影响
        3.4.2 煅烧方式对产物白度及光泽的影响
    3.5 云母珠光颜料产物的结果及分析
        3.5.1 云母珠光颜料的电镜结果及分析
        3.5.2 工艺流程推荐
第4章 化学液相沉积过程复合机理探索
    4.1 液相沉积过程T_IO_2/白云母复合机理的推断模型
    4.2 试验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及对机理的解释
第5章 云母珠光颜料光学作用机理及呈色机理
    5.1 云母珠光颜料的珠光效应产生机理
    5.2 云母珠光颜料的呈色机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云母基片表面包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纳米材料和云母钛珠光颜料研究进展
    §1-1 引言
    §1-2 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1-2-1 纳米材料的结构、特性和应用
        §1-2-2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1-3 云母钛珠光颜料研究进展
        §1-3-1 云母钛颜料简介
        §1-3-2 云母钛珠光颜料性质及应用
        §1-3-3 国内外云母钛珠光颜料的发展状况
    §1-4 纳米材料的表征
        §1-4-1 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技术
        §1-4-2 电子显微(Elecnon microscopy, EM)技术
    §1-5 云母基片表面二氧化钛纳米颗粒膜的包覆技术
        §1-5-1 四氯化钛加碱法
        §1-5-2 加热水解法
        §1-5-3 缓冲法
        §1-5-4 复合包覆法
        §1-5-5 凝胶膜加热法
    §1-6 云母钛珠光颜料珠光光泽表征
        §1-6-1 珠光颜料常用的评价方法
        §1-6-2 光泽度法表征技术
    §1-7 本文研究任务
        §1-7-1 研究目的与任务
        §1-7-2 研究方法和技术要点
        §1-7-3 研究方法的创新性、新颖性和先进性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本理论
    §2-1 胶体的电学性质
        §2-1-1 胶体表面电荷的来源
        §2-1-2 双电层理论
    §2-2 云母钛珠光颜料的形成机理
        §2-2-1 四氯化钛水解原理
        §2-2-2 云母与二氧化钛组成与结构
        §2-2-3 母钛的形成机理
        §2-2-4 二步法云母基片表面纳米二氧化钛包覆机理
    §2-3 云母珠光颜料光学特性的有关理论
        §2-3-1 珠光效应及虹彩效应产生机理
        §2-3-2 涂层厚度与干涉色调、光学性质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云母基材的条件与预处理
    §3-1 引言
    §3-2 实验
        §3-2-1 药品及仪器设备
        §3-2-2 实验方法
        §3-2-3 结果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二步法云母基片表面液相法包覆 二氧化钛纳米颗膜的研究
    §4-1 引言
    §4-2 二步法云母钛珠光颜料包覆技术的研究
        §4-2-1 药品及仪器设备
        §4-2-2 实验方法
        §4-2-3 结果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4-3-1 二步法液相包覆技术的研究
        §4-3-2 工艺过程的条件控制
        §4-3-3 珠光光泽的表征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着色类云母钛珠光颜料制备的初步研究
    §5-1 引言
    §5-2 无机着色类云母钛珠光颜料
        §5-2-1 金色系列云母钛珠光颜料
        §5-2-2 绿色云母钛珠光颜料
        §5-2-3 蓝色云母钛珠光颜料
    §5-3 有机染料着色类云母钛珠光颜料
        §5-3-1 蓝色有机染料着色
        §5-3-2 绿色有机涂料的着色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夹心层包膜彩色珠光颜料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云母铁珠光颜料多功能特性的研究[D]. 马忠斌.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2]双覆层云母珠光颜料制备研究[J]. 黄尊行,林针钦. 贵州化工, 2012(06)
  • [3]云母的解理断裂及其在珠光颜料中的应用[D]. 崔冬乐. 合肥工业大学, 2010(04)
  • [4]云母钛珠光颜料的研究进展[J]. 葛志强,周涛,曾平,陈冠群. 涂料工业, 2005(08)
  • [5]表面包覆制备云母系珠光颜料研究现状[J]. 郭萌萌,杜海燕,孙家跃. 国外建材科技, 2004(04)
  • [6]无机粉体材料表面包膜研究与应用[J]. 陈启荣,孙家跃,杜海燕. 国外建材科技, 2004(04)
  • [7]云母氧化铁珠光颜料的研究[J]. 李功军,李振民,刘跃进.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2)
  • [8]钛白副产硫酸亚铁制备氧化铁系列颜料的研究[D]. 李功军. 湘潭大学, 2004(01)
  • [9]珠光云母颜料的研制及其复合机理的研究[D]. 车涛. 武汉理工大学, 2005(02)
  • [10]云母基片表面包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膜的研究[D]. 皇甫立霞. 安徽大学, 2003(01)


珠光颜料论文 氧化铁论文 云母论文 矿物颜料论文 纳米粒子论文

上一篇:碱沉淀法合成铝酸钡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新机制创造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