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莹[1](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潘书阳[2](2019)在《第三次抵消战略视阈下美国人工智能的军事运用》文中研究指明
钟欣蔚[3](2010)在《新闻语境下的网络语言使用现状研究》文中认为语言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随着使用网络的人数不断增多,网络人群这个次文化群落也在不断地扩大,网络人群在整个社会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从而使得网络语言的影响也日益扩大,新闻媒体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就是最好的例证。本文以新闻语境下的网络语言使用为切入点,阐释网络语言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调查新闻语境下网络语言的使用现状,研究新闻语境下网络语言使用的效果及其深层次的原因,以期探索新闻语境下网络语言的可操作性规范。研究主要涉及的内容有中国网络语言的发展历史概况、网络语言在新闻语境下的发展与演变、在新闻语境下使用网络语言的受众分析和网络语言的规范研究,主要采取文献检索的方法搜集整理前人对于网络语言及其跨媒体应用的研究,以及对于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相关讨论;选取新浪新闻中心、搜狐新闻中心和网易新闻中心作为网络新闻媒体研究对象,选取《解放日报》和《新民晚报》作为传统媒体研究对象,通过个案研究来展示新闻语境下网络语言的使用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形式,统计数据并整理相关记录,将相关材料进行归纳演绎,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来揭示新闻媒体在新闻语境下使用网络语言背后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本文试图展现网络语言在新闻媒体中的逐步应用,揭示新闻语境下使用网络语言的背后所存在的因素,同时对新闻语境下网络语言使用中存在问题进行定位,讨论在新闻语境下使用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
天鹰[4](2005)在《中国海军导弹艇战力的跨越式发展》文中研究表明
方正[5](2004)在《2004新加坡航展一瞥》文中认为2004的新加坡航展于2月23日到29日在新加坡樟宜展览中心(尼诰通道)举办。共有44架飞机(包括多种客机、商用飞机、涡轮螺旋桨式飞机、训练机、直升机、轰炸机以及战斗机等)参与这次航展.整个航展分场内和场外两大部分进行展出,另外还包括飞行表演。
海天[6](2003)在《独往独来的海上凶煞——世界反舰导弹大盘点(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所谓反舰导弹,系指由各种作战平台(水面舰只、水下潜艇、空中战机、岸上设施等)发射的、用干攻击水面舰艇的精确制导武器。在1967年的中东战争中,刚刚问世的苏制“冥河”反舰导弹击沉了以色列“埃拉特”号驱逐舰,此后,“飞鱼”、“鱼叉”、“海上大鸥” 等反舰导弹又在马岛战争、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显示了强大的作战威力。
王泉水[7](2000)在《“企鹅”反舰导弹发展势头强劲》文中研究表明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致谢 |
| 摘要 |
| Abstract |
| 第一章 绪论 |
| 1.1 选题缘由 |
| 1.2 研究对象 |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 1.3.1 研究现状 |
| 1.3.2 研究意义 |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 1.4.1 理论基础 |
| 1.4.2 研究方法 |
| 1.5 语料来源 |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 2.1.1 词频统计 |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 3.1.1 单句式结构 |
| 3.1.2 组合式结构 |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 3.2 句类特点 |
| 3.2.1 陈述句标题 |
| 3.2.2 疑问句标题 |
| 3.2.3 感叹句标题 |
| 3.2.4 祈使句标题 |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 4.1 引言 |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 4.2.1 词语修辞 |
| 4.2.2 辞格修辞 |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 5.2.1 明示行为 |
| 5.2.2 推理过程 |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 5.3.2 语境效果 |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 第六章 结语 |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 参考文献 |
| 附录 |
| 论文摘要 |
| Abstract |
| 绪论 |
| 网络语言研究的理论背景 |
| 本文的研究目的、视角及方法 |
| 第一章 我国网络语言发展概述 |
| 第一节 中国网络语言的形成因素 |
| 一、外来语言因素 |
| 二、中文变异现象 |
| 第二节 网络语言汇集的平台 |
| 一、传统平台 |
| 二、新兴平台 |
| 第二章 新闻语境下网络语言使用情况概述 |
| 第一节 网络媒体中网络语言使用情况调查 |
| 一、背景情况介绍 |
| 二、新闻媒体网站调查统计——以三大门户网站新闻中心为例 |
| 三、专业媒体网站调查统计——以数码类媒体为例 |
| 第二节 传统新闻媒体中网络语言使用情况调查 |
| 一、背景情况介绍 |
| 二、机关报调查统计——以《解放日报》为例 |
| 三、都市报调查统计——以《新民晚报》为例 |
| 第三节 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使用网络语言的比较分析 |
| 一、网络媒体方面 |
| 二、传统媒体方面 |
| 第三章 新闻语境下网络语言传播效果分析 |
| 第一节 网络语言传播效果调查 |
| 一、被访者的基本情况 |
| 二、现阶段新闻语境下网络语言的使用效果 |
| 三、新闻语境下使用网络语言存在的问题 |
| 第二节 受众与媒介之间的使用与满足 |
| 一、受众使用媒介受到"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影响 |
| 二、受众对于新闻媒体使用网络语言所获取的满足 |
| 三、新闻媒体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而尝试使用网络语言 |
| 第四章 新闻语境下网络语言的规范之路 |
| 第一节 网络时代新闻媒体的现状 |
| 一、网络时代新闻媒体的重要性 |
| 二、网络时代新闻媒体所面临的挑战 |
| 第二节 新闻语境下网络语言的规范分析 |
| 一、新闻语境下使用网络语言存在的不规范现象 |
| 二、在新闻语境下使用网络语言的各方观点 |
| 三、网络语言规范的可操作性建议 |
| 附录 |
| 参考文献 |
| 后记 |
| ■从“黄蜂”级、“红箭”级到2 2 0 8艇看国产导弹艇的持续发展 |
| ■从现代一体化海战场看中国海军导弹艇作战能力的跨越 |
| ●场外展示 |
| ●飞行表演 |
| ●室内展示 |
| ●欧洲展区 |
| ●美国展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