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桂林,沈迎春[1](2021)在《韭菜、豇豆和芹菜的农药登记现状和病虫防控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韭菜、豇豆和芹菜,即"三棵菜",是"菜篮子"中的重要农产品,深受城乡百姓喜欢,市场需求大,但近年来由于病虫害发生严重,加上超剂量、超范围和盲目用药等导致残留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食品安全。为促进对"三棵菜"病虫害的了解,探索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分析了"三棵菜"病虫害种类和农药登记现状,并针对病虫防控问题,提出加强基础规律研究、加快农药登记进程、建设智慧防控体系和创新推广模式等建议。
许竹青[2](2021)在《芹菜斑枯病的发生与防治》文中提出芹菜斑枯病又称晚疫病、叶枯病,俗称"火龙"。芹菜斑枯病在保护地芹菜栽培及露地芹菜栽培中均有发生,其中以冬春季保护地芹菜栽培发生最普遍、最严重,影响芹菜生长,严重降低产量和品质,并且能在芹菜储运期间继续为害。本文对芹菜斑枯病在芹菜不同部位发病症状、发生特点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一、发病症状该病芹菜叶片、叶柄和茎均可染病,为害叶片较多。病斑上有黑色小点是该病识别的重要特征。
浩任[3](2020)在《芹菜斑枯病和尾孢叶斑病的综合防控技术》文中研究说明芹菜斑枯病和尾孢叶斑病是芹菜上常见的病害,在设施和露地栽培中均有发生,严重影响芹菜的产量和品质。一、症状1.芹菜斑枯病症状。芹菜斑枯病又称叶枯病、"火龙"。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柄和茎,老叶先发病,后传染到新叶上,叶上病
潘丹英,吴丽响[4](2018)在《无公害芹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文中研究说明芹菜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2、胡萝卜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还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重要的蔬菜之一。本文总结了芹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包括芹菜斑枯病、芹菜斑点病、芹菜蚜虫等,以期促进濮阳县的芹菜优质高产。一、芹菜斑枯病芹菜斑枯病又称叶枯病、晩疫病,俗称"火龙",是芹菜发生普遍且又严重的一种病害。此病在储运期间还能继续发生。该病主要为害芹菜的叶片和茎及叶柄。(一)症状识别芹菜斑枯病有大斑型和小斑型2种,叶、叶柄、茎均可染病。大
候庆元,明广增[5](2017)在《芹菜斑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芹菜斑枯病是郓城县冬春保护地芹菜的重要病害之一,其发生和流行程度对芹菜产量和品质有很大的影响,给种植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芹菜斑枯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以减少芹菜的损失。
胡彬,卢志军,李云龙[6](2017)在《蔬菜病虫害防治用药指南(三)--冬季设施叶菜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文中指出冬季设施叶菜种类较多,茬口也较为复杂,因此病虫害种类也比较多。其中韭菜灰霉病、韭蛆、芹菜叶斑病、芹菜斑枯病、菠菜霜霉病以及生菜类的霜霉病、灰霉病和菌核病等病虫害较为常见,并且易造成严重损失。笔者着重针对以上冬季设施常见叶菜上的重要病虫害,介绍选药和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的技术。1设施叶菜用药注意事项首先,北方冬季保护地易出现长时间高湿的情况,利于多种病害加重蔓延。选药时应优先考虑烟剂。有条件尽量采用常温烟雾施药或者热烟雾施药
王华北[7](2016)在《芹菜病虫害综合防治要点》文中研究说明芹菜随着芹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田间复种指数的提高以及芹菜病害发生严重,芹菜损失率也比较严重。因此,笔者通过近年开展了综合防治措施和药效防治试验,以探索有效的防治办法,取得了一定的防效。现将综合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一、芹菜斑枯病芹菜斑枯病又称叶枯病。芹菜叶、叶柄、茎均可染病。一种是老叶先发病,后传染到新叶上,叶上病斑多散生,大小不等,直径310 mm,初为淡褐色油渍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
孙秘珍,张金萍[8](2016)在《芹菜斑枯病防治技术》文中研究说明芹菜斑枯病又称晚疫病,叶枯病,俗称火龙,仅为害芹菜,是芹菜种植上发生最普遍、最严重的病害。近年来,大棚芹菜斑枯病的发生与为害逐年加重,已成为制约芹菜高效优质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1症状识别发病由下部向上发展,初时病斑圆形浅黄色,水浸状,边缘明显,以后发展为不规则形。斑块颜
嵇国春[9](2016)在《不同药剂防治芹菜斑枯病的药效试验》文中认为试验结果表明,络氨铜、可杀得、农利灵对芹菜斑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发病初期使用,可有效地防治芹菜斑枯病的发生发展及危害。
宋威,玄印[10](2016)在《芹菜六种病虫害防治办法》文中研究指明芹菜别名芹、早芹、药芹菜等,为伞形科芹属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富含维生素、矿物盐及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且含有挥发性芳香油,能促进食欲。栽培中其主要病虫害有斑枯病、叶斑病、病毒病、菌核病、软腐病、根结线虫病等,为增加芹菜产量,减少病虫害发生,现笔者将其病虫害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芹菜斑枯病芹菜斑枯病又称叶枯病。芹菜叶、叶柄、茎均可染病。一种是老叶先发病,后传染到新叶上,叶上病斑多散生,大小不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 主要病虫害和农药登记现状 |
| 2 农药登记和病虫害防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
| 2.1 病虫害研究基础弱 |
| 2.2 农药企业登记意愿低 |
| 2.3 用药技术指导难 |
| 2.4 农药使用监管难度大 |
| 2.5 病虫防控智能化水平低 |
| 3“三棵菜”农药登记和病虫防控工作建议 |
| 3.1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
| 3.2 加快农药登记步伐 |
| 3.3 创建智慧防控体系 |
| 3.4 创新安全用药推广模式 |
| 3.5 建立常态化精准监管机制。 |
| 一、发病症状 |
| (一)叶片发病 |
| (二)叶柄和茎发病 |
| 二、发生特点 |
| (一)发生点大、面广 |
| (二)湿度大是发病的关键因素 |
| 三、防治方法 |
| (一)农业防治 |
| 1.选用抗病品种。 |
| 2.选用无病种子或对种子进行消毒。 |
| 3.实行轮作。 |
| 4.清除田间病残体。 |
| 5.适当密植。 |
| 6.平衡施肥。 |
| 7.严格控制温湿度。 |
| (二)化学防治 |
| 1.熏烟或喷粉。 |
| 2.喷雾防治。 |
| 一、症状 |
| 1.芹菜斑枯病症状。 |
| 2.芹菜尾孢叶斑病症状。 |
| 二、致病病菌 |
| 三、病害发生的规律 |
| 四、综合防控技术 |
| 1.种子处理。 |
| 2.加强田间管理。 |
| 3.药剂防治。 |
| 一、芹菜斑枯病 |
| (一) 症状识别? |
| (二) 病原及发病规律? |
| (三) 防治方法? |
| 二、芹菜斑点病 |
| (一) 症状识别? |
| (二) 病原及发病规律? |
| (三) 防治方法? |
| 1. 种子消毒。 |
| 2. 实行轮作。 |
| 3. 加强管理施足肥料, 培育壮苗, 防雨遮阴。 |
| 4. 药剂防治。 |
| 三、芹菜蚜虫 |
| (一) 发生规律? |
| (二) 防治方法? |
| 1 症状 |
| 2 发病规律 |
| 3 防控技术 |
| 3.1 提倡健身栽培, 增强芹菜抗病力 |
| 3.1.1 科学施肥 |
| 3.1.2 清洁田园 |
| 3.1.3 选择无病种子或种子消毒 |
| 3.1.4 轮作 |
| 3.1.5 放风排湿 |
| 3.2 药剂防治 |
| 3.2.1 喷药预防 |
| 3.2.2 喷药防治 |
| 1 设施叶菜用药注意事项 |
| 2 设施叶菜病虫害化学防治要点 |
| 2.1 韭菜灰霉病 |
| 2.2 韭蛆 |
| 2.3 芹菜叶斑病和斑枯病 |
| 2.4 菠菜霜霉病 |
| 2.5 生菜类病害 |
| 2.5.1 霜霉病 |
| 2.5.2 灰霉病 |
| 2.5.3 菌核病 |
| 一、芹菜斑枯病 |
| 二、芹菜菌核病 |
| 三、芹菜叶斑病 |
| 四、芹菜病毒病 |
| 五、芹菜软腐病 |
| 六、芹菜根结线虫病 |
| 一、芹菜斑枯病 |
| 二、芹菜叶斑病 |
| 三、芹菜病毒病 |
| 四、芹菜菌核病 |
| 五、芹菜软腐病 |
| 六、芹菜根结线虫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