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永琴,张莹[1](2021)在《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文中提出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探讨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以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方法:以医院门诊药房为研究对象,建设自动化发药系统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比较自动化发药系统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时间、单方配药时间、药师工作强度评分等均少于实施前,实施后人均日配药量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加强对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升药房工作效率与药房服务质量。
胡娟萍[2](2021)在《双心医学模式下对我院老年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的效果》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双心医学模式下医院老年患者运用中医辨证施护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老年科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10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双心医学模式下中医辨证施护,比较两组护理管理前后护理管理质量变化和心理状况变化。结果:两组管理前阴阳平衡、情志顺畅、起居有常和饮食有节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对照组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管理前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对照组上述评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医院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采用基于双心医学模式下的中医辨证施护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李忠琼,刘芽青,贺玉兰,冯娟,万玉红,李明玥[3](2021)在《辨证施护联合中医情志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辨证施护联合中医情志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血压控制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就诊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辨证施护联合中医情志干预,两组在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生活质量评分、血压控制水平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SAS、SDS、生活质量、血压控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得分、SDS得分、收缩压(Systoblic blood pressure, SBP)、舒张压(Diastoblic blood pressure, 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施护联合中医情志干预可调节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刘博阳[4](2021)在《基于辨证施护的护理干预模式在老年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研究》文中认为手术治疗是老年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能切除病灶组织,改善患者症状,多数患者能获得良好的治疗预后。但是,手术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再加上患者伴有多种基础疾病,患者围术期由于缺乏有效的护理,导致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1]。祖国中医认为,手术破坏人体整体、自然的统一,治疗疾病的同时,能引起机体受损。而辨证施护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与护理方法,能实现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等特点[2]。
唐燕[5](2021)在《中医脑病专科护士培训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调查并分析湖南省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对脑病专科护士培训的相关需求。(2)通过德尔菲法构建中医脑病专科护士培训指标体系,为湖南省中医脑病专科护士的培养提供指导。方法(1)通过文献回顾法及小组讨论自制《中医脑病专科护士培训需求调查问卷》,采用问卷星的方式对多家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的387名脑病科护士关于中医脑病专科护士培训方式和培训课程内容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明确中医脑病科护士培训的需求及其相关影响因素。(2)根据调查结果和文献回顾形成专家咨询问卷草案,运用德尔菲法对21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函询结果进行整理和数据分析,形成中医脑病专科护士培训指标体系。结果(1)问卷调查结果(1)培训模式选择:53.5%的脑病科护士选择半脱产培训;40.6%的脑病科护士认为8~12周的培训周期较为合理;(2)教学方法选择:操作演练(94.3%)、案例分析(91.2%)、视频讲解(84.2%)占比较多;(3)培训课程内容需求:脑病科护士对培训的需求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为(4.44±0.53)分,其中“中风的辨证施护”这一课程内容需求水平最高,为(4.73±0.55)分,“经行头痛、经行情志异常的辨证施护”这一课程内容需求水平最低,为(4.11±0.69)分。对培训课程内容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单因素分析方面,“专科疾病辨证施护”和“自我能力发展”模块的需求与脑病科工作年限、医院级别、学历和职称有关;“专科护理技术”模块的需求与脑病科工作年限和职称有关;“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模块的需求与脑病科工作年限、医院级别和职称有关(均为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面,学历、医院级别和职称对“专科疾病辨证施护”需求有线性回归关系;学历对“专科护理技术”需求有线性回归关系;医院级别和工作年限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需求有线性回归关系;学历、工作年限和医院级别对“自身能力发展”需求有线性回归关系(均为P<0.05)。(2)专家函询结果两轮专家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5.3%;两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和0.92;第一轮的一、二、三级条目的Kendall’s W分别为0.224、0.260、0.231,P<0.05,第二轮的一、二、三级条目的Kendall’s W分别为0.246、0.279、0.260,P<0.05;一级条目权重由高至低分别为培训内容(0.3612)、培训目标(0.2524)、培训方法及课程设置(0.1764)、培训考核(0.1238)、培训选拔条件(0.086)。(3)构建的中医脑病专科护士培训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条目5个,二级条目16个,三级条目78个。其中,一级条目主要为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及课程设置、培训考核方式、培训选拔条件。结论(1)中医脑病科护士对中医脑病专科护士培训的需求总体居于较高水平,培训内容的需求受到工作年限、医院级别、学历和职称等因素的影响。(2)基于现状调查及德尔菲法构建的中医脑病专科护士培训指标体系包括了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及课程设置、培训考核方式以及培训选拔条件。函询专家选择合理,有良好的积极性,权威程度、协调程度较高,专家意见趋于一致,中医脑病专科护士培训指标体系条目权重客观地呈现了各级条目的重要程度,结果可靠,可以为下一步实施中医脑病专科护士培训提供科学保证。
高娅芬,毛玲红,金爱华[6](2021)在《中医辨证施护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分析中医辨证施护对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4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95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2018年3—9月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10—2019年4月收治的4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基于中医辨证施护。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F-36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CD3+、CD4+以及CD4+/CD8+水平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CD3+、CD4+以及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有助于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保护,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武玉红[7](2021)在《基于体质辨识的辨证施护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康复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基于体质辨识的辨证施护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心功能康复的影响,为未来老年CHD患者心功能康复干预方案的拟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47例老年CHD患者资料纳为A组;另收集本院2019年2月至2019年8月接受基于体质辨识的辨证施护干预的51例老年CHD患者资料纳为B组。于干预前、干预1个月,检测并比较两组有氧代谢能力指标(峰值摄氧量、最大代谢当量、无氧阈)、心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LA)]、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峰值摄氧量、最大代谢当量、无氧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个月,B组峰值摄氧量、最大代谢当量、无氧阈分别为(19.58±2.32)ml/(min·kg)、(6.57±0.67)METs、(16.27±2.53)ml/(min·kg),均高于A组(16.34±2.30)ml/(min·kg)、(5.11±0.59)METs、(14.55±2.41)ml/(min·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EF、LVDD、LA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个月,B组EF为(67.52±4.24)%,高于A组(60.58±4.52)%,LVDD、LA分别为(43.52±3.18)mm、(23.56±3.06)mm,均低于A组(48.52±3.33)mm、(28.65±3.28)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B组ADL评分为(86.58±5.85)分,高于A组(79.24±5.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HD患者采用基于体质辨识的辨证施护干预利于提高有氧代谢能力,促进患者心功能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
张春花,于春光,丁慧鑫,李佩瑶,王玲,赵文文,崔凯月[8](2020)在《基于CiteSpace的胸痹心痛(冠心病)辨证施护研究热点文献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胸痹心痛(冠心病)辨证施护的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相关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检索胸痹心痛(冠心病)辨证施护研究的相关文献,借助CiteSpace 5.3.R8软件对作者、机构及关键词等进行文献分析,并借助GraphPad Prism 6.07软件绘制相关作者及机构发文量的分布图。结果研究共纳入356篇文献,其中胸痹心痛(冠心病)辨证施护领域的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以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为核心的医疗单位;研究者以林小丽及杨雨竹为主;对58个关键词聚类后挖掘出胸痹心痛(冠心病)辨证施护的6个研究热点:情志护理重要性;不同施护形式探究;对预后的影响研究;临床应用价值体现;中西医结合辨证护理;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应用。结论在胸痹心痛(冠心病)辨证施护的6个研究热点中,情志护理、中西医结合辨证护理及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应用是近几年(2011—2018年)的研究热点。另外为促进该领域的进步与发展,须加强作者、机构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研究,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向,进一步补充完善辨证施护体系。
匡先琼[9](2020)在《中医辨证施护对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60例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施护。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评分、肺功能指标、临床症状改善及住院状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有效排痰时间、感染控制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增强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预后。
刘姿瑶[10](2020)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RO量表的研制及信效度考评》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参照国际量表制作流程,结合实际情况,研制适用于我国中医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RO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中医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护理效果评价提供可靠工具。研究方法:根据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在辨证施护理论指导下,结合量表内涵,构建量表的概念框架。利用查阅的大量文献资料,确认量表的5个维度,通过专家小组讨论形成条目池,两轮Delphi专家咨询法对条目池进行综合评价,并对条目删改,修订,确定最终条目。小组成员邀请临床护理人员共同编写量表题项,形成量表初稿,并小范围调查对题项进行完善;在辽宁省某所三甲中医院进行预试验,回收患者量表70份,对回收的量表数据进行离散趋势、克朗巴赫α系数、因子分析等多种统计分析,最终筛选出7个条目,组成预量表。采用预量表对抽取的300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大范围临床调查,并通过可行性、信度、效度、反应度四大方面考评量表的科学性,形成正式量表。结果:设计形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RO量表”,量表共包含7个题项。对262例有效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可行性:完成时间均<15min,合格率>92%,说明临床可行性较强;2.信度:量表的克朗巴赫α系数0.891>0.8,信度良好;3.效度:评价时采用相关系数和因子分析法,结果显示量表各条目与其所属领域相关性较高,因子分析提取出1个公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60.773%,显示其代表的内容与量表的概念框架基本一致;4.反应度:通过对比实施护理干预前后两次量表的得分,显示每个条目均能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措施前后做出有效反应,反应度良好。结论:本研究研制出适用于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护理效果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 RO量表”,综合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科学性考核。结果表明:该量表可行性强,并且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护理效果评价。由于该调查样本均来源于辽宁省,还需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收集数据,对量表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使之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 |
| 1.1 患者取药流程 |
| 1.2 发药机工作流程 |
| 2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管理 |
| 3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管理模式的优化 |
| 4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实践效果 |
| 5 讨论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方法 |
| 1.3 观察指标 |
| 1.4 统计学方法 |
| 2 结果 |
| 2.1 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
| 2.2 两组护理管理前后心理状况评分比较 |
| 3 讨论 |
| 1 对象与方法 |
| 1.1 研究对象 |
| 1.2 研究方法 |
| 1.2.1 对照组 |
| 1.2.2 观察组 |
| 1.3 观察指标 |
| 1.3.1 2组患者不良情绪比较 |
| 1.3.2 2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
| 1.3.3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 1.3.4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 |
| 1.4 统计学方法 |
| 2 结 果 |
| 2.1 一般资料 |
| 2.2 2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比较 |
| 2.2 2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
| 2.3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 2.4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
| 3 讨 论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临床资料: |
| 1.2 纳入、排除标准: |
| 1.3 方法: |
| 1.4 观察指标: |
| 1.5 统计学方法: |
| 2 结果 |
| 2.1 2组生活质量比较: |
| 2.2 2组满意度、不良事件比较: |
| 3 讨论 |
| 中文摘要 |
| abstract |
| 缩略词 |
| 前言 |
| 1 研究背景 |
| 1.1 我国脑血管疾病负担较重 |
| 1.2 中医护理在脑病专科护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
| 1.3 构建中医脑病专科护士培训体系的重要意义 |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 2.1 国外神经专科护士培训现状 |
| 2.2 国内脑病专科护士培训现状 |
| 3 研究目的 |
| 4 研究意义 |
| 5 相关概念 |
| 5.1 脑病科 |
| 5.2 专科护士 |
| 5.3 中医专科护士 |
| 5.4 中医脑病专科护士 |
| 5.5 德尔菲法 |
| 6 技术路线图 |
| 第一部分 中医脑病专科护士培训需求的现状调查 |
| 1 研究设计 |
| 1.1 研究对象 |
| 1.2 研究方法 |
| 1.3 质量控制 |
| 1.4 伦理原则 |
| 2 结果 |
| 2.1 一般资料 |
| 2.2 培训方式需求情况 |
| 2.3 培训课程内容相关需求情况 |
| 2.4 培训内容需求的影响因素 |
| 3 讨论 |
| 3.1 中医脑病专科护士培训的必要性 |
| 3.2 中医脑病专科护士的培训内容需求 |
| 3.3 中医脑病专科护士培训模式选择与培训选拔条件的探讨 |
| 3.4 中医脑病专科护士培训课程内容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 第二部分 中医脑病专科护士培训指标体系的构建 |
| 1 研究设计 |
| 1.1 研究对象 |
| 1.2 研究方法 |
| 1.3 质量控制 |
| 2 结果 |
| 2.1 专家基本资料 |
| 2.2 专家可靠性分析 |
| 2.3 Delphi专家函询结果 |
| 3 讨论 |
| 3.1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中医脑病专科护士培训指标体系具有可靠性 |
| 3.2 中医脑病专科护士培训指标体系条目权重分析具有全面性 |
| 3.3 培训体系体现中医专科特色 |
|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 结论 |
| 参考文献 |
| 附录 |
| 综述 我国神经专科护理人才培养的现状 |
| 参考文献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 致谢 |
| 1 对象与方法 |
| 1.1 研究对象 |
| 1.2 方法 |
| 1.2.1 中医辨证分型护理 |
| 1.2.2 中医五音疗法联合耳穴压豆情志护理 |
| 1.3 观察指标 |
| 1.4 统计学处理 |
| 2 结果 |
| 2.1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和肺功能指标比较 |
|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住院状况比较 |
| 3 讨论 |
| 中文摘要 |
| 英文摘要 |
| 英文缩略词表 |
| 前言 |
| 研究背景 |
| 研究目的 |
| 研究意义 |
| 研制内容与方法 |
| 技术路线图 |
| 研究结果 |
| 讨论 |
| 结论 |
| 本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 参考文献 |
| 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 |
| 参考文献 |
| 附录 |
| 个人简介 |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 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