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库尔勒香梨总RNA的快速提取方法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库尔勒香梨总RNA的快速提取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月[1](2021)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香梨蜡质的变化及与耐贮性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库尔勒香梨是新疆的特色果品,因其甘甜爽口、品质优良备受消费者青睐。目前香梨贮藏保鲜技术趋于成熟,但其耐贮性本质尚未得到深入的研究。为阐明库尔勒香梨表皮蜡质在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环境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果实耐贮性的相关性,本研究以新疆特色果品库尔勒香梨为研究对象,测定香梨在常温(25℃,相对湿度40-45%、60-65%和80-85%)和冷藏(0±1℃,相对湿度50-55%、70-75%和90-95%)不同湿度环境中蜡质参数、贮藏参数和生理参数的变化,剖析库尔勒香梨表皮蜡质在不同温湿度贮藏环境中的变化规律,探讨果实表皮蜡质、贮藏生理品质及衰老间的关系。该结果可为表皮蜡质对香梨贮藏保鲜的作用机理提供依据,并为库尔勒香梨果实合成蜡的生产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常温不同湿度贮藏对香梨表皮蜡质总含量、化学组成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常温三个湿度贮藏香梨的表皮蜡质均包括烷烃、烯烃、脂肪酸、醇类、醛类、酯类和萜类等组分;在常温贮藏环境中,不同湿度贮藏香梨表皮蜡质的化学组成变化不同,具体表现在蜡质中具体物质的种类和含量的差异;与对照组(25℃,相对湿度40-45%)相比,高湿度环境(25℃,相对湿度80-85%)可显着延缓香梨蜡质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延缓总蜡质含量、烷烃物质和醛类物质的下降,减缓脂肪酸和醇类物质的增加。(2)常温不同湿度下香梨表皮蜡质与贮藏品质及生理变化的关系:相关性分析得出,常温三个湿度贮藏香梨的表皮蜡质、采后贮藏生理品质及呼吸衰老间存在紧密关联;其中,蜡质中烷烃、酯类和萜类物质与常温贮藏香梨贮藏生理品质的关系最为密切,具体表现在:常温高湿度环境可延缓烷烃和酯类物质的降解,使香梨保持更高的保水能力、更低的腐烂率及更完整的细胞膜,对于果实营养和感官品质的维持具有正向作用,且有助于延缓果实细胞壁的变化以及组织的软化。(3)冷藏不同湿度贮藏对香梨表皮蜡质总含量、化学组成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冷藏不同湿度下贮藏香梨表皮蜡中检测到主要物质包括:C29烷烃、1,21-二十二碳二烯、硬脂酸、蜡醇、十八醛、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单反油酸甘油酯、β-生育酚和羊毛甾醇;库尔勒香梨蜡质晶体微观结构为:片状和不规则的卵形结晶;冷藏高湿度贮藏环境(0±1℃,相对湿度90-95%)可延缓总蜡含量、烷烃和醛类物质的降解,以及蜡状晶体数量和形态的变化。(4)冷藏不同湿度下香梨表皮蜡质与贮藏品质及生理变化的关系:冷藏环境中高含量的烷烃、醛类物质有助于减轻果实的失重率,增强其保水性能;高含量的烷烃、烯烃、醛类物质及总蜡质含量有助于延缓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抗坏血酸和总酚等营养物质的消耗;低含量的脂肪酸、高含量的烯烃有助于抑制果实组织软化;高含量总蜡质含量、烷烃物质有助于延缓果实呼吸衰老。冷藏高湿度环境可通过适当保持总蜡含量、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延缓香梨果实成熟和衰老进程。因此,维持稳定的蜡质组成和形态有助于香梨的采后贮藏。

刘宝丽[2](2021)在《燕山丘陵不同小产区安梨的果实品质选优》文中指出本试验以燕山地区(迁西、迁安、遵化、青龙、昌黎)选出的16个安梨优系和6个市场销售量较大的秋子梨品种果实为试验材料,测定外观品质、质构特性、品质特性和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对燕山不同地区安梨果实进行品质选优,并与秋子梨系其他品种果实品质相比,进行了综合比较评判。试验结果表明:1.迁安市的安梨品系中,QJ22安梨表现极佳,其在单果重、总糖、出汁率、黄酮、总酚都要显着高于QJ21安梨,综合品质较高,加工鲜食俱佳。2.迁西县董庄子村的安梨品系中,QD33安梨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及VC含量最高,适合加工;QD34安梨综合品质较为突出,在果实纵径、横径、单果重、脆度、咀嚼性、总酚、总黄酮含量均相对高于其他品系适合鲜食。3.迁西县柳沟峪村的安梨品系中,QL39果实果柄长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总三萜含量均大于绝大多数品系,从整体来看,QL39安梨表现最优适合鲜食,QL38安梨出汁率及可滴定酸含量最高,适合作加工品系。4.遵化市河东村的安梨品系中,ZD42安梨果实在总糖、可溶性固形物、总三萜、总酚、黄酮含量方面均显着高于其他品系,加工鲜食均可,在遵化市,具有绝对优势。5.青龙县的安梨品系中,QS52安梨可滴定酸含量最高,出汁率中等,适合加工;QS53安梨在果实纵径、横径、单果重、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方面,显着高于其他品系,综合表现极佳。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果实品质结果表明,ZD42安梨表现最佳,得分最高,是适合鲜食的品系。QS52安梨加工性状评分最高,是最适合加工的品系;安梨与其他梨品种果实品质比较具有鲜明特色,酸含量、出汁率相对较高,果实质构特性较好,更便于运输及贮藏。

周凯[3](2020)在《库尔勒香梨多糖结构鉴定及免疫调节活性与抗气道炎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优化库尔勒香梨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2.对库尔勒香梨总多糖进行分离,并对分离得到的库尔勒香梨多糖进行结构鉴定。3.研究库尔勒香梨多糖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4.研究库尔勒香梨多糖各组分基于RAW264.7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5.研究库尔勒香梨多糖组分对于免疫抑制小鼠的体内免疫调节活性。6.研究库尔勒香梨多糖组分基于NF-κB和MAPK信号通路以及Muc5ac m RNA的抗小鼠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7.探究库尔勒香梨多糖组分对哮喘气道炎症小鼠的止咳和祛痰效果。方法:1.应用水提醇沉法对库尔勒香梨总多糖进行提取,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进行单因素考察,并选取这三个条件,对库尔勒香梨总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优化。2.应用多种色谱柱对库尔勒香梨总多糖进行分离,对多糖组分应用多种化学和仪器分析方法进行结构鉴定。3.通过检测库尔勒香梨多糖组分对于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铁离子的还原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4.选取RAW264.7巨噬细胞为库尔勒香梨多糖干预对象,进行细胞增殖活性、NO、TNF-α和IL-6的检测以评价其体外免疫调节活性。5.通过检测库尔勒香梨多糖组分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器官指数、NK细胞杀伤能力、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血清IL-2、IFN-γ、TNF-α、IL-6、NO、NF-κB、TLR4和AP-1的水平以研究其体内免疫活性。6.通过库尔勒香梨多糖组分干预由卵清蛋白诱导的小鼠哮喘气道炎症模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中IL-4、IL-5、IL-13的含量、炎症细胞分类和数目;通过HE和AB-PAS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肺组织内NF-κB p65、IκBα和IKK的表达情况;WB检测小鼠肺组织内ERK、P-ERK、JNK、P-JNK、P38和P-P38表达情况;PCR检测小鼠肺组织TLR2、TLR4和Muc5ac m RNA的表达情况,以探究库尔勒香梨多糖组分基于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的抗小鼠哮喘气道炎症机制。7.通过对于哮喘气道炎症小鼠的浓氨水、二氧化硫引咳实验和气管酚红排泌实验,研究库尔勒香梨多糖组分的止咳及祛痰作用。结果:1.库尔勒香梨总多糖的提取条件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响应面分析得到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95 min、料液比1:60,最优提取率为12.46%。2.利用DEAE-650M离子交换色谱柱和Sepharose 6B、Sephacryl S-300分子筛柱,从库尔勒香梨总多糖中分离得到了四种多糖组分,分别为中性糖PSNP-1和PSNP-2,酸性糖PSAP-1和PSAP-2。经HPGPC柱分析计算四种多糖组分PSNP-1、PSNP-2、PSAP-1和PSAP-2的表观分子量分别为104.7 k Da、24.5 k Da、64.6 k Da和38.9 k Da。单糖组成分析结果:PSNP-1主要由Glc、Xyl和Gal组成,比例约为3:1.6:1,此外还含有少量的Ara、Fuc和Man。PSNP-2主要有Glc、Xyl、Ara和Gal,构成比约为2.4:1:2.5:1.1,Fuc和Man含量低。PSNP-1主要由木葡聚糖组成,PSNP-2主要由木葡聚糖和阿拉伯半乳聚糖构成。PSAP-1主要由Gal A组成,含有少量的Ara和Rha,PSAP-1是果胶型多糖,其中还含有少量的Gal。PSAP-2主要由Gal A组成,含有少量的Ara、Rha,PSAP-2也是果胶型多糖,其中还含有少量的半乳糖(Gal)。甲基化分析结果:PSNP-1的主链主要由1,4-Glcp和1,2-Xylp组成,比例约为4:1。PSNP-2的主要由1,5-Araf,1,3,3-Araf,1,3,5-Araf和t-Araf组成,构成比为10.6:1:7:7。PSAP-1含有1,4-Galp,t-Galp,t-Araf,1,5-Araf,t-Rhap,1,2-Rhap,1,2,4-Rhap,主要由线性的1,4-Galp构成,组成一个平滑的区域。PSAP-1是一种天然的果胶型多糖,含有主要由α-1,4-Galp组成的半乳糖醛酸主链。PSAP-2含有1,4-Galp,t-Galp,t-Araf,1,5-Araf,t-Rhap,1,2-Rhap,1,2,4-Rhap,主要由线性的1,4-Galp构成,组成一个平滑的区域。PSAP-2也是一种天然的果胶型多糖,含有主要由α-1,4-Galp组成的半乳糖醛酸主链。红外光谱、1H-NMR、13C-NMR、HSQC和HMBC综合分析结果显示:PSNP-1的主链由t-α-Xylp,t-α-Araf,1,5-α-Araf,1,2-α-Galp,1,4,6-β-Glcp和1,4-β-Glcp组成,其阿拉伯聚糖区域存在一个长的线性的1,5-Araf主链,呋喃阿拉伯糖基在O-3位置处分支,分支度为0.64。PSNP-2除了1,5-Araf含量下降,1,4,6-Glcp含量增加外,与PSNP-1表现出相似的特征,分支度为0.51。PSAP-1是一个天然的果胶多糖,包含一个半乳糖醛酸主链,由α-1,4-Gal Ap和甲基酯化的α-1,4-Gal Ap组成。PSAP-2与PSAP-1具有相似的结构。3.PSNP-1、PSNP-2、PSAP-1和PSAP-2对于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铁离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4.体外免疫调节活性结果:PSNP-1、PSNP-2、PSAP-1和PSAP-2在干预RAW264.7巨噬细胞后均可以不同程度的刺激细胞增殖,增加NO的释放及IL-6和TNF-α的分泌。5.体内免疫调节活性结果:PSAP-1和PSAP-2干预免疫抑制小鼠后对于器官指数、NK细胞杀伤能力、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血清IL-2、IFN-γ、TNF-α、IL-6、NO、NF-κB、TLR4和AP-1的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较模型组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肺泡灌洗液指标检测结果:哮喘气道炎症小鼠IL-4、IL-5、IL-13的含量通过库尔勒香梨多糖组分干预后较模型组均有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气道炎症小鼠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通过库尔勒香梨多糖组分干预后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经库尔勒香梨多糖高、中、低剂量组治疗后的哮喘气道炎症小鼠肺病理组织形态学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气管中的杯状细胞分泌粘液物质也相对减少。免疫组化结果:经库尔勒香梨多糖组分治疗后的小鼠肺组织中NF-κB p65、IκBα和IKK阳性表达较模型组显着下降。WB结果:库尔勒香梨多糖组分治疗后的小鼠肺组织中ERK、P-ERK、JNK、P-JNK、P38、P-P38蛋白的表达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库尔勒香梨多糖组分治疗后的小鼠肺组织TLR2和TLR4 m RNA表达较模型组升高,差异显着(P<0.05)。Muc5ac m RNA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显着(P<0.05)。7.浓氨水、二氧化硫引咳实验:库尔勒香梨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均能较模型组增长咳嗽间歇,降低单位时间内咳嗽次数,止咳效果明显。祛痰实验:库尔勒香梨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均能较模型组增加气道酚红分泌量(P<0.05)。结论:1.经响应面优化后库尔勒香梨多糖的提取率高,可为今后库尔勒香梨多糖的开发提供提取工艺参考。2.通过对PSNP-1、PSNP-2、PSAP-1和PSAP-2的结构鉴定,首次对库尔勒香梨中的多糖组分进行了结构鉴定,为日后活性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3.PSNP-1、PSNP-2、PSAP-1和PSAP-2均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4.体外对于RAW264.7巨噬细胞的干预研究表明四种多糖组分均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活性,为其在动物实验方面的活性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5.动物免疫实验结果表明多糖组分具有一定的体内免疫调节活性,为后续研究库尔勒香梨多糖组分对于哮喘气道炎症小鼠的治疗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6.库尔勒香梨多糖组分可能通过干预NF-κB p65、IκBα、IKK、TLR2、TLR4、ERK、P-ERK、P38、P-P38、JNK、P-JNK以及Muc5ac的表达,从而影响NF-κB和MAPK信号通路以及气道粘液分泌关键m RNA的合成,发挥抗小鼠哮喘气道炎症作用机制。7.库尔勒香梨多糖组分对于哮喘气道炎症小鼠具有一定的止咳和祛痰作用效果,可以为今后相关疾病药物或者保健品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

李文慧[4](2020)在《基于转录组和甲基化测序的库尔勒香梨粗皮果形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库尔勒香梨果皮粗糙,果肉石细胞含量高影响了库尔勒香梨产业的发展。利用细胞学、转录组学、DNA甲基化和生物信息学技术,解析库尔勒香梨粗皮果和正常果果肉细胞发育的动态显微结构差异、分析果实转录组和DNA甲基化程度差异,探索粗皮果形成的机制,为人工调控果实发育提高果实品质做好分子基础。方法:以开花后30 d、60 d、90 d、120 d、150 d库尔勒香梨果肉为材料制作石蜡和电镜切片,观察果肉细胞发育的的动态显微及亚显微结构变化;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开花后150 d库尔勒香梨粗皮果和正常果果肉进行转录组和甲基化测序,利用GO、KEGG等数据库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与木质素代谢相关的差异基因,分析DNA甲基化对果实发育的影响。利用q RT-PCR技术构建候选差异基因时空表达图谱,对候选差异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1、通过对梨果实木质素和石细胞含量的测定,库尔勒香梨粗皮果的木质素和石细胞含量都极显着高于正常果。分析库尔勒香梨5个果实发育期果肉细胞动态显微结构可知,粗皮果在开花后30 d果心石细胞团大量形成,主要由石细胞组成;60 d时果心形成直径大的石细胞团,石细胞团出现裂缝,到90 d果心石细胞直径达到最大,此时果肉内石细胞团大量裂解;120 d时果心石细胞团直径变少,果皮石细胞团直径持续增大,150 d时果肉内石细胞团整体变小,分布于整个果肉;细胞壁在开花后120 d-150 d期间逐渐变厚。正常果石细胞团由厚壁细胞组成,石细胞团裂解早且程度高,直径比粗皮果小,成熟期主要分布于果心,果肉细胞壁逐渐变薄。2、对库尔勒香梨果实进行RNA-seq测序,获得87.32 G Clean Bases,组装成101157条Unigene。与砀山梨基因组的Mapping rate为57%。本论文采用无参考基因组分析转录组数据,正常果和粗皮果有5962条差异的Unigene,其中上调2858条Unigene,下调3124条Unigene。通过基因的GO和KEGG富集分析,筛选与木质素代谢相关的Unigene 30条,其中上调16条,下调14条。选取10条基因构建果实发育期表达谱,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与果实石细胞和木质素含量共同显着相关的结构基因5条,分别是c38163g1和c45761g2(4CL)、c47829g2(HCT)、c40485g1(COMT)、C45001g1(CCOMT),其中c47829g2(HCT)基因在砀山梨上有报道。转录因子2条,c39399g1(MYB)和c28793g1(b HLH)。3、通过对4CL、CCR、POD、MYB、b HLH家族部分候选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4个4CL家族成员中c38163g1和c45761g2参与木质素代谢,属于Class I,c45761g1参与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属于Class II。转录组中2个注释为CCR家族的Unigene,只有c49561g2有CCR基因家族的保守域,参与细胞壁木质素代谢。8条候选基因属于POD ClassⅢ,其中c35983g1与At POD 25、At POD 71聚为一簇,c38565g1与At POD 52聚为一簇,都参与细胞壁木质素代谢。对结构基因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进行,10条结构基因都有与光、激素、转录因子相关的顺势作用元件。c45761g2启动子区有MYB和b HLH可以识别的AC和CACGTG顺式作用元件。转录因子c39399g1与正常果结构基因呈极显着正相关,c28793g1与粗皮果结构基因呈极显着正相关。4、通过DNA甲基化测序构建库尔勒香梨基因文库,获得164102909条reads,与砀山梨参考基因组Mapping获得64509127条reads,Mapping rate不到40%。粗皮果和正常果有4487条显着的DMR,有3046条获得注释,1640条Hyper DMR,1406条Hypo DMR。GO富集有3266条term,KEGG富集有110条term,最显着的是激素信号传导途径。有23条DMR富集到木质素代谢,有13条Hypo DMR,10条Hyper DMR。在整条基因组中DNA甲基化中C位点主要分布在基因的启动子区(promoter)、外显子和内含子区(exon,intron)、内含子区(intron)。DNA甲基化的DMR区和转录组差异基因进行木质素代谢的联合分析,共获得3条基因c38995g1、c49204g2和c45761g2,c38995g1和c49204g2甲基化C位点在启动子区,c45761g2的甲基化C位点在外显子和内含子区,这3条基因在粗皮果中的甲基化程度都比正常果的低。在成熟的库尔勒香梨中正常果甲基化程度高于粗皮果。结论:库尔勒香梨粗皮果的木质素和石细胞含量比正常果高,成熟期库尔勒香梨粗皮果与正常果有显着差异基因5962条,与木质素代谢相关的差异基因30条,与木质素和石细胞含量都显着相关的基因5条,库尔勒香梨成熟期正常果的甲基化水平比粗皮果高。粗皮果石细胞含量高可能与石细胞团裂解程度低有关,果皮厚可能与果皮石细胞形成晚裂解晚有关,果肉粗糙可能与成熟期果肉细胞壁持续增厚有关。

杨洁萍[5](2020)在《基于转录组与小RNA测序的库尔勒香梨病毒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库尔勒香梨花朵进行转录组测序和Small RNA测序,筛选出与植物病毒相关的基因序列作为候选病毒分析,并通过RT-PCR技术对筛选到有关病毒的基因序列进行验证。探索分析库尔勒香梨病毒的基因序列相关信息的新方法,为库尔勒香梨病毒的检测、病毒防治和培育无病毒苗木奠定基础。方法:将2014年、2017年、2018年4月中旬,采集的库尔勒香梨花朵分别于当年送至诺禾致源公司,委托其利用Illumina HisSeqTM2500测序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将获得的原始序列过滤剔除低质量数据得到干净序列后,采用Trinity软件对干净序列进行拼接。Trinity拼接得到的转录本序列,Corset利用比对到转录本的序列和表达模式对转录本进行层次聚类,以Corset层次聚类后最长Cluster序列进行基因功能注释,筛选出注释为植物病毒的长片段序列作为候选病毒,对候选病毒病毒序列设计引物进行RT-PCR验证;将2014年所获得的小RNA测序数据,所得的原始序列进行测序数据过滤,得到的为干净序列。在NCBI的GenBank数据库下载各种植物病毒的参考序列,将干净序列用本地BLAST程序与核酸数据库、蛋白数据库进行比对,筛选出和植物病毒序列相似性比较高的序列,从而得到候选病毒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库尔勒香梨转录组测序分析根据三组转录组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对分别筛选出的66条、202条、921条注释为植物病毒的基因序列和1条注释为植物类病毒的基因序列分析,发现有3种是已报道的侵染梨的病毒和1种类病毒,分别是苹果茎痘病毒分离物PA66、苹果茎沟病毒分离物P-209、苹果茎沟病毒韩国分离物、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啤酒花矮化类病毒,一种未报道的病毒芸薹黄化病毒。根据设计的特异性引物,随机采集的库尔勒香梨枝条样品利用RT-PCR技术对筛选出的4种病毒进行扩增验证,只有苹果茎痘病毒和苹果茎沟病毒扩增出目的片段。2、库尔勒香梨Small RNA测序分析运用BLAST程序将获得的干净序列分别与NCBI的核酸数据库和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比对,筛选出了22条注释为植物病毒的基因序列和32条注释为植物类病毒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发现2种已报道的侵染梨的病毒和1种类病毒,分别为苹果茎痘病毒、苹果茎沟病毒和苹果锈果类病毒。

欧春青[6](2020)在《‘早酥’梨红色芽变变异位点鉴定及其着色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红梨因外观漂亮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喜爱,而我国红梨品种少,生产中许多红梨品种多源于绿色品种的红色芽变,但其变异位点和着色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研究红色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对红梨育种和栽培调控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我国自育的早熟脆肉型梨品种‘早酥’的红色芽变‘早酥红’为试材,对其红色性状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早酥红’梨新梢幼叶和果皮红色主要由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苷和芍药素-3-半乳糖苷等花青苷组成,叶片和果皮中不同花青苷比例略有差异。光照是‘早酥红’梨果实着色的必要条件,可见光+UV-B处理可使‘早酥’梨套袋果实着色。花青苷合成和调节关键基因PpANS、PpMYB10和PpHY5在不同试验处理中均表现出在红色梨样品中高表达的趋势,但这些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在‘早酥’和‘早酥红’梨之间没有差异,其表达差异并非由启动子序列变异引起。2.以梨矮化砧木品种‘中矮1号’为试材,结合二代、三代和Hi-C测序技术,组装了一个高质量梨参考基因组,大小510.59 Mb,约为预测基因组大小的99.86%,N50长度为1.28 Mb;506.31 Mb(99.16%)contig被挂载到17条染色体上,已知位置和方向的序列为427.8 Mb,占预测基因组大小的83.7%;预测了309.86 Mb(60.68%)的重复序列和43,120个蛋白编码基因;序列比对、核心基因检测、基因组共线性分析等多方面评价结果表明,我们组装的基因组具有较高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仅为‘早酥’梨红色芽变机制研究奠定基础,也为梨其他基因的克隆以及矮化、早果等其他性状的基因定位奠定了基础。3.利用新组装的高质量梨参考基因组,采用基因组重测序结合BSA分析的方法,成功鉴定出了一个与‘早酥红’梨红色性状紧密连锁的14 bp基因序列缺失变异,该变异只存在于‘早酥红’梨及其红色子代中,供试的其他16个红色和绿色梨品种/株系中未检测到该变异,表明不同红梨品种的着色机制不同。4.克隆了‘早酥红’和‘早酥’梨PpBBX24基因,测序结果表明‘早酥红’PpBBX24基因存在14 bp缺失变异,与基因组重测序结合BSA分析结果一致。PpBBX24基因编码序列全长720 bp,编码239 aa,自‘早酥红’中鉴定出的14 bp缺失变异位于其编码序列的568 bp至581 bp处,可以使其产生移码突变,蛋白翻译提前终止,只编码205 aa,C末端缺失重要的NLS(核定位序列)和蛋白互作相关的VP结构域,导致其失去与PpHY5a、PpHY5b和PpPUB59等蛋白的互作活性。PpBBX24基因在‘早酥红’和‘早酥’中的转录水平差异不大,但由于‘早酥红’梨中的PpBBX24基因存在缺失(Del)和正常(Ful)两种类型,导致‘早酥红’中正常PpBBX24基因的转录本数量只有‘早酥’梨的二分之一左右,低于‘早酥’梨,这可能是其变红的主要原因。

刘畅[7](2019)在《钙对南果梨果实品质及石细胞形成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果梨’是辽宁省特产水果之一,具有果实香气浓郁,抗寒力强等特点。但因其果实所含石细胞较多,严重影响了果实品质。钙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参与细胞命运的决定和细胞信号途径。本研究以‘南果梨’作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种类的外源钙处理‘南果梨’幼果,分析钙处理后‘南果梨’果实品质、钙含量、石细胞及木质素含量、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并结合氯化镧处理了解钙信号与梨果实木质素聚合的关系,目的在于明确钙在梨果实石细胞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于‘南果梨’盛花期和盛花期20 d后喷施不同浓度的氯化钙和糖醇螯合钙,‘南果梨’单果重、横纵径、可溶性固形物、硬度等果实品质指标优于对照,而经过钙处理的石细胞含量均低于对照,经由钙制剂处理的果实总钙含量,均高于对照。综合来看,盛花期20 d后喷施5 g·L-1CaCl2处理效果优于其他处理,是本研究筛选出的钙制剂提升‘南果梨’果实品质的最佳施用方案。2.进一步研究发现,‘南果梨’盛花期20 d后喷施5 g·L-1 CaCl2处理,其果实石细胞和木质素含量在不同发育时期均低于对照水平,木质素组织化学定位的结果和木质素含量相一致。果实发育后期,钙含量逐渐减小,钙处理后的‘南果梨’钙含量均高于对照。同时,对果实发育过程中石细胞木质素代谢的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发现钙处理后木质素合成基因PAL、CAD、POD表达水平显着下调,HCT、CCR显着上调。3.为了验证钙信号通路与果实木质素代谢的关系,利用LaCl3对离体条件下‘南果梨’果实木质素代谢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LaCl3处理后果实的木质素含量显着降低。CDPK9基因显着下调,而NADPH氧化酶活性降低,H2O2含量也显着降低,H2O2组织化学定位和H2O2含量相一致,表明钙信号的阻断可通过影响ROS代谢进而干扰木质素的聚合过程。本研究筛选出了5 g·L-1CaCl2对梨果实品质及石细胞积累有较为明显效果,初步明确了钙调控果实木质素代谢的作用机制,对于控制减少果实石细胞含量和提升果实品质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赵欢,王玉凯,牛建新[8](2018)在《’库尔勒香梨’kfpMYB基因表达高低与萼片脱落和宿存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明确’库尔勒香梨’kfpMYB基因表达高低与萼片脱落和宿存的相关性。【方法】在新疆库尔勒巴格吉格代村梨园于盛花期选取强势树和弱势树各3株,各采30朵花的萼片,共180朵。同时每株树上各标记100朵花,落花7 d后进行调查,记录萼片的宿存与脱落情况。参照艾德莱植物RNA快速提取试剂盒的说明书提取总RNA。以总RNA为模板,按照TakaRa PrimescriptTMRT reagent Kit试剂盒的说明书合成’库尔勒香梨’cDNA第一条链。根据cDNA序列信息设计引物,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明确kfpMYB基因在强势树与弱势树中的相对表达量,并用SPSS软件分析田间调查的数据。【结果】kfpMYB基因在强势树2~5序位萼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弱势树。kfpMYB基因在强势树和弱势树第2序位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序位的表达量。强势树和弱势树的第2、3序位的宿萼率均显着高于第4、5序位,第5序位的脱萼率显着高于其他序位。不同树势中’库尔勒香梨’萼片kfpMYB基因相对表达量高低与萼片脱落和宿存有相关性,但不显着;在不同序位中,第4序位中’库尔勒香梨’萼片kfpMY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萼片宿存呈显着负相关,第5序位中’库尔勒香梨’萼片kfpMY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萼片脱落呈显着负相关。【结论】’库尔勒香梨’萼片kfpMYB基因的表达量与萼片的脱落和宿存存在相关性,不同树势中的相关性不显着,但在不同序位中存在显着相关。

王玉凯[9](2018)在《库尔勒香梨SPL及其启动子克隆和对低温的应答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库尔勒香梨生产实践中发现,花期遭遇低温可大幅增加脱萼果的比例,但其机制尚不清楚,前期的研究结果初步表明,kfpSPL有可能参与萼片的发育和调控。因此,克隆kfpSPL基因的DNA及其启动子序列,预测其作用元件和功能,并检测花期低温对其表达的影响,可为阐明花期低温有利于萼片的脱落分子机理奠定一定基础。方法:以库尔勒香梨花器官为材料,于盛花期(全树50%花朵开放),采集标记‘库尔勒香梨’树的全花(花梗以上部分)30个,去除花瓣并从萼片和子房交界处分割成两部分。(1)根据已经得到的库尔勒香梨kfpSPL基因的cDNA序列及梨基因组信息设计引物。以库尔勒香梨基因组DNA序列为模板进行kfpSPL基因组DNA序列的扩增。用kfpSPL基因cDNA全长序列与梨基因组数据库进行比对,获得上游启动子参考序列。利用参考序列设计引物,以库尔勒香梨基因组DNA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库尔勒香梨kfpSPL基因上游启动子序列。(2)根据所获得的库尔勒香梨kfpSPL基因的全长为模板,利用primer5.0设计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提取库尔勒香梨总RNA使用EASYspin植物RNA快速提取试剂盒RN09(Aidlab)。总RNA中的基因组DNA去除使用DNase I,RNase-free(1 U/μL),总RNA反转录使用PrimeScriptTMRT reagent Kit(Perfect Real Time)(TaKaRa,Japan)。以各个样品提取的c DNA为模板,用CFX manager(Bio-Rad USA)实时定量PCR仪进行kfp SPL基因的实时定量PCR分析。(3)利用Illumina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手段对4℃低温处理下的库尔勒香梨花器官进行差异基因的筛选和功能注释。结果:(1)从库尔勒香梨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长度为3320bp的kfpSPL基因组DNA。从库尔勒香梨基因组DNA中克隆得到上游启动子序列,经测序表明启动子长为2332bp,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启动子序列,预测顺式作用元件及其功能。(2)相比较于24小时4℃处理,12小时4℃冷处理可以较为有效的提高kfpSPL基因在库尔勒香梨初花期的相对表达量。相比较于其他两个时长的处理,喷施冷水后6小时采样的处理可有效的提高kfpSPL基因在库尔勒香梨初花期的相对表达量。(3)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建立了库尔勒香梨花器官在4℃低温处理条件下8小时处理样品和24小时处理样品及其二者对照样品的数据,经过数据拼接得到了96662条Unigenes,并对其在7大数据库中进行功能注释,其中67769条Unigenes在7大数据库中获得了功能注释。样品经测序后共获得转录本序列154020条。结论:本试验通过PCR技术获得了库尔勒香梨的基因组DNA及其上游启动子调控序列,对其二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了翻译起始密码子,并分析预测了启动子序列的顺式调控元件及功能。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低温处理条件下的库尔勒香梨花器官中的kfpSPL基因表达量进行检测,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使基因表达量提高的处理时长。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筛选获得了低温处理条件下的库尔勒香梨花器官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在7大数据库中进行了功能注释。

许林林[10](2018)在《梨液泡膜上PbrALMT9,PbrTDT1和PbrVHA-c4基因调控有机酸积累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机酸是梨内在品质的评价标准之一。我国的梨品种较为丰富,不同品种间有机酸积累的差异各不相同。多年来,国内外关于梨果实有机酸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有机酸的组分和含量上,而与梨果实有机酸积累相关的基因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首先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我国5个栽培种中9个梨品种的有机酸含量的差异,明确了苹果酸和柠檬酸为梨果实的主要有机酸;然后,以‘砀山酥梨’为实验材料,克隆了PbrALMT9,PbrTDT1和PbrVHA-c4基因,并对它们进行了关于调控有机酸积累的功能验证。进展如下:1.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白梨、砂梨、秋子梨、西洋梨和新疆梨5个主要栽培种的9个梨品种成熟果实内有机酸组分和含量。结果表明:成熟期梨果实果肉中的有机酸组分主要为苹果酸、柠檬酸、奎尼酸、酒石酸、草酸、莽草酸和琥珀酸等,其中苹果酸和柠檬酸为主要有机酸,其含量显着高于其他有机酸组分。这两种酸的平均含量之和约占总酸平均含量的86.68%。在测试的9个品种中,分属于白梨和砂梨系统的品种有机酸含量都比较低;秋子梨和新疆梨系统的品种,酸含量适中,而属于西洋梨的两个品种,酸含量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与总酸含量呈极显着关系;在检测到的7种有机酸之间,苹果酸和柠檬酸呈极显着正相关,琥珀酸和莽草酸之间也是如此。2.6个蔷薇科果树物种的铝激活型苹果酸转运蛋白(ALMT)基因家族进行分析并筛选出与梨果实苹果酸积累相关的基因,PbrALMT9。本文分析了中国白梨(Pyrus)、苹果(Malus domestica)、草莓(Fragaria vesca)、桃(Prunuspersica)、梅(Prunus mume)和西洋梨(Pyrus communis)6个蔷薇科物种的ALMT基因,共鉴定出113个同源基因,被划分为3个大亚家族和10个小亚家族。共线性分析结果揭示了在梨和苹果物种中全基因组复制是家族扩张的主要方式;而草莓、桃和梅的家族扩张主要方式是分散复制。另外,梨7对自身共线基因对的Ka/Ks值都小于1,表明持续的纯化选择在维持梨ALMT基因功能的稳定性上起着关键的作用。结合梨果实动态发育过程中转录组分析结果、苹果酸含量的变化和候选基因的荧光定量表达结果,发现B亚家族中的3个基因与苹果酸代谢相关,且PbrALMT9基因不仅转录水平高于其他基因,而且表达模式与果实动态发育过程中的苹果酸含量变化的趋势一致。对PbrALMT9基因进行转基因功能验证,结果表明该基因能够促进果实中苹果酸的积累。总的来说,基因组家族分析结果为蔷薇科基因组中ALMT基因家族提供了一个概述;转基因功能验证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3.从‘砀山酥梨’中克隆出PbrTDTI基因。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为1590bp,编码了 530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57.59 KDa,等电点为7.22。结构域分析表明PbrTDT1有一个典型的Nasulphsymp结构域。进化树分析显示PbrTDT1与拟南芥AtTDT具有较高的同源性。PbrTDT1定位于液泡膜上,并含有13个跨膜域。表达模式分析发现PbrTDT1与果实有机酸积累相关。超表达PbrTDT1基因能够促进了苹果酸的积累,且病毒沉默PbrTDT1基因抑制了苹果酸的积累。4.从‘砀山酥梨’上克隆出PbrVHA-c4基因,该基因包含一个501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了 166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16.76 KDa,等电点为8.68。进化树分析显示PbrVHA-c4与拟南芥AtVHA-c4及柑橘CitVHA-c4具有较高的同源性。PbrVHA-c4定位于液泡膜上,含有4个跨膜区域。通过表达模式分析,发现PbrVHA-c4与梨果实中柠檬酸的积累相关。超表达PbrVHA-c4基因证明了其能够促进果实柠檬酸的积累。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结果共同表明,PbrVHA-c4能够与乙烯转录因子PbrERF13进行蛋白互作。

二、库尔勒香梨总RNA的快速提取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库尔勒香梨总RNA的快速提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温湿度条件下香梨蜡质的变化及与耐贮性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库尔勒香梨概况
        1.1.1 库尔勒香梨的栽培及生产情况
        1.1.2 库尔勒香梨的营养价值及现存问题
    1.2 植物表皮蜡质生物学功能
    1.3 植物表皮蜡质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的研究现状
    1.4 植物蜡质与果蔬耐贮性关系的研究现状
    1.5 贮藏环境温湿度对植物蜡质影响的研究现状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湿度对常温贮藏期间库尔勒香梨表皮蜡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及处理
        2.1.2 试剂与仪器
        2.1.3 香梨表皮蜡质组分测定
        2.1.4 香梨表皮蜡质超微结构测定
        2.1.5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湿度对常温贮藏期间香梨总蜡质含量的影响
        2.2.2 不同湿度对常温贮藏期间香梨蜡质化学组成的影响
        2.2.3 不同湿度对常温贮藏香梨表皮蜡质超微结构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常温不同湿度贮藏期间香梨表皮蜡质与贮藏品质及生理变化的关系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及处理
        3.1.2 试剂与仪器
        3.1.3 香梨采后贮藏品质测定方法
        3.1.4 香梨采后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3.1.5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香梨贮藏指标变化
        3.2.2 香梨生理指标的变化
        3.2.3 常温不同湿度贮藏期间香梨蜡质变化与贮藏品质、生理品质相关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湿度对冷藏期间香梨果实表皮蜡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及处理
        4.1.2 试剂与仪器
        4.1.3 香梨表皮蜡质组分测定
        4.1.4 香梨表皮蜡质超微结构测定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湿度对冷藏期间香梨表皮总蜡质含量影响
        4.2.2 不同湿度对冷藏期间香梨蜡质化学组成的影响
        4.2.3 不同湿度贮藏对冷藏期间香梨表皮蜡质超微结构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冷藏不同湿度贮藏期间香梨表皮蜡质与贮藏品质及生理变化的关系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及处理
        5.1.2 试剂与仪器
        5.1.3 香梨采后贮藏品质测定方法
        5.1.4 香梨采后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5.1.5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香梨采后贮藏品质变化
        5.2.2 香梨采后生理指标变化
        5.2.3 冷藏不同湿度贮藏期间香梨蜡质变化与贮藏品质、生理品质相关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2)燕山丘陵不同小产区安梨的果实品质选优(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梨属植物研究现状
        1.1.1 梨属植物概述
        1.1.2 秋子梨系统概况
    1.2 梨属植物的生物活性物质种类及其活性
        1.2.1 酚类
        1.2.2 三萜类
        1.2.3 黄酮类
        1.2.4 甾醇类
        1.2.5 多糖类
    1.3 梨属植物的药用价值
        1.3.1 抗氧化、溃疡
        1.3.2 止咳、化痰
        1.3.3 保护器官
        1.3.4 抗癌
    1.4 质构仪在果蔬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1.5 安梨研究现状
        1.5.1 种质资源
        1.5.2 食用价值
        1.5.3 食品加工价值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取样地点
    2.2 试验材料
    2.3 测定方法
        2.3.1 果实外观性状
        2.3.2 果实质构特性
        2.3.3 果实品质特性
        2.3.4 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2.4 技术路线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迁安市安梨果实品质比较
        3.1.1 果实外观品质比较
        3.1.2 果实质构特性比较
        3.1.3 果实品质特性比较
        3.1.4 果实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比较
    3.2 迁西县董庄子村安梨果实品质比较
        3.2.1 果实外观品质比较
        3.2.2 果实质构特性比较
        3.2.3 果实品质特性比较
        3.2.4 果实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比较
    3.3 迁西县柳沟峪村安梨果实品质比较
        3.3.1 果实外观品质比较
        3.3.2 果实质构特性比较
        3.3.3 果实品质特性比较
        3.3.4 果实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比较
    3.4 遵化市安梨果实品质比较
        3.4.1 果实外观品质比较
        3.4.2 果实质构特性比较
        3.4.3 果实品质特性比较
        3.4.4 果实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比较
    3.5 青龙县安梨果实品质比较
        3.5.1 果实外观品质比较
        3.5.2 果实质构特性比较
        3.5.3 果实品质特性比较
        3.5.4 果实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比较
    3.6 安梨优系与其他秋子梨品种品质性状主成分分析
        3.6.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3.6.2 果实品质的主成分提取
        3.6.3 主成分因子评分系数
        3.6.4 不同品系安梨果实品质的综合评价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库尔勒香梨多糖结构鉴定及免疫调节活性与抗气道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库尔勒香梨总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2 结果
        2.1 库尔勒香梨总多糖的性状
        2.2 葡萄糖标准曲线
        2.3 方法学考察
        2.4 单因素实验
        2.5 响应面法优化各因素水平的结果
        2.6 响应面图分析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2.7 响应面优化的验证实验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库尔勒香梨多糖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2 结果
        2.1 库尔勒香梨中性多糖的分离纯化
        2.2 库尔勒香梨酸性多糖的分离纯化
        2.3 库尔勒香梨多糖的结构鉴定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库尔勒香梨多糖免疫调节活性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2 结果
        2.1 库尔勒香梨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2.2 库尔勒香梨多糖组分体外免疫调节活性研究
        2.3 库尔勒香梨多糖组分体内免疫调节活性研究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部分 库尔勒香梨多糖抗哮喘气道炎症机制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2 结果
        2.1 库尔勒香梨多糖对哮喘气道炎症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计数的影响
        2.2 库尔勒香梨多糖对哮喘气道炎症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IL-4、IL-5和IL-13的含量变化影响
        2.3 库尔勒香梨多糖对哮喘气道炎症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形态的影响
        2.4 库尔勒香梨多糖组分对小鼠肺组织AB-PAS染色的影响
        2.5 库尔勒香梨多糖组分对小鼠肺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
        2.6 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ERK、JNK、P38、P-ERK、P-JNK、P-P38的表达情况
        2.7 库尔勒香梨多糖对小鼠肺组织TLR2、TLR4和Muc5ac m RNA的表达影响
        2.8 库尔勒香梨多糖对小鼠浓氨水引咳实验的影响
        2.9 库尔勒香梨多糖对小鼠二氧化硫引咳实验的影响
        2.10 库尔勒香梨多糖对小鼠祛痰作用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多糖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4)基于转录组和甲基化测序的库尔勒香梨粗皮果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综述
    1.1 库尔勒香梨粗皮果研究现状
    1.2 梨果肉石细胞研究现状
    1.3 木质素代谢研究进展
        1.3.1 木质素的含量和种类
        1.3.2 木质素代谢相关的结构基因
        1.3.3 转录因子对木质素代谢的影响
    1.4 转录组在果树上的应用
    1.5 DNA甲基化对植物发育的影响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7 研究内容
        1.7.1 库尔勒香梨果肉细胞显微结构分析
        1.7.2 库尔勒香梨木质素合成相关差异基因的筛选和分析
        1.7.3 库尔勒香梨木质素合成候选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7.4 库尔勒香梨果实甲基化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第二章 库尔勒香梨果肉细胞显微结构解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库尔勒香梨果实木质素含量差异分析
        2.1.3 库尔勒香梨果实石细胞含量差异分析
        2.1.4 库尔勒香梨果实细胞显微结构差异分析
        2.1.5 库尔勒香梨果实细胞亚显微结构分析
    2.2 结果和分析
        2.2.1 粗皮果和正常果木质素和石细胞含量的差异分析
        2.2.2 库尔勒香梨果实石细胞显微结构差异
        2.2.3 库尔勒香梨果实果肉细胞壁亚显微结构分析
        2.2.4 成熟库尔勒香梨果实分级及果肉显微结构
    2.3 讨论
        2.3.1 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与石细胞团发育的关系
        2.3.2 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与薄壁细胞壁显微结构的关系
    2.4 小结
第三章 库尔勒香梨木质素合成相关差异基因的筛选和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库尔勒香梨果实文库构建
        3.2.2 CP和NP显着差异表达分析
        3.2.3 利用q RT-PCR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可靠性
        3.2.4 筛选与木质素合成相关的差异基因进行热图聚类分析
        3.2.5 筛选与合成激素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热图聚类分析
        3.2.6 筛选差异转录因子进行热图聚类分析
        3.2.7 差异Unigene与石细胞和木质素含量的相关性及变化趋势分析
    3.3 讨论
        3.3.1 库尔勒香梨粗皮果和正常果转录组分析
        3.3.2 其他因素对木质素和石细胞合成的影响
        3.3.3 成熟期库尔勒香梨候选基因与石细胞发育的关系
    3.4 小结
第四章 库尔勒香梨木质素合成候选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1 方法和材料
        4.1.1 材料
        4.1.2 候选基因家族的鉴定
        4.1.3 库尔勒香梨候选基因家族理化性质、基因结构和进化分析
        4.1.4 基因家族亚细胞定位预测和跨膜结构预测
        4.1.5 库尔勒香梨候选基因家族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
    4.2 结果
        4.2.1 4CL基因家族生信分析
        4.2.2 CCR生信分析
        4.2.3 POD基因家族生信分析
        4.2.4 候选结构基因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的预测
        4.2.5 库尔勒香梨果实候选MYB和 b HLH家族生信分析
        4.2.6 转录因子与结构基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2.7 转录因子与木质素代谢相关的候选基因和石细胞木质素含量趋势热图
        4.2.8 候选基因在果实发育后期变化趋势分析
        4.2.9 筛选与库尔勒香梨石细胞发育延迟相关的基因
    4.3 讨论
        4.3.1 库尔勒香梨果实候选基因与石细胞裂解的相关性
        4.3.2 库尔勒香梨果实转录因子对与木质素和石细胞的调控关系
        4.3.3 激素对与库尔勒香梨木质素和石细胞的调控
        4.3.4 光对与库尔勒香梨木质素和石细胞的调控
    4.4 小结
第五章 库尔勒香梨果实甲基化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材料
        5.1.2 构建库尔勒香梨粗皮果和正常果甲基化文库
        5.1.3 甲基化文库质控和生物信息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库尔勒香梨粗皮果和正常果文库质量分析
        5.2.2 库尔勒香梨CP和NP甲基化位点检测
        5.2.3 CP和 NP的 DMR分析
        5.2.5 库尔勒香梨DNA甲基化与转录组联合分析
    5.3 讨论
        5.3.1 不同品质库尔勒香梨果实DNA甲基化的差异分析
        5.3.2 甲基化对候选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创新点
    6.1 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1 候选差异基因注释
    附表2 q RT-PCR的引物序列表
    附表3 转录组候选差异基因注释
    附图1 基因标准曲线图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5)基于转录组与小RNA测序的库尔勒香梨病毒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1.1 生物学测定法
        1.1.2 电子显微镜检测法
        1.1.3 血清学检测法
        1.1.4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1.1.5 第二代测序检测法
第二章 库尔勒香梨转录组测序的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主要的仪器和试材
        2.1.3 转录组测序及序列分析
        2.1.4 总RNA提取
        2.1.5 RT-PCR验证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提取RNA检测结果
        2.2.2 转录组测序结果
        2.2.3 病毒相关序列注释
        2.2.4 RT-PCR验证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库尔勒香梨小RNA测序的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植物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小RNA测序
        3.2.2 筛选候选病毒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6)‘早酥’梨红色芽变变异位点鉴定及其着色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蔷薇科果树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1.1.1 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
        1.1.2 基因组组装技术的发展
        1.1.3 蔷薇科果树参考基因组的组装
    1.2 梨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1.2.1 梨农艺性状基因定位的方法
        1.2.2 梨不同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
    1.3 植物花青素研究进展
        1.3.1 花青素的种类
        1.3.2 花青苷合成途径及重要的结构基因
        1.3.3 影响花青苷合成的重要转录因子
        1.3.4 影响花青苷积累的其他基因
        1.3.5 环境因素对植物花青苷合成的影响
    1.4 梨红色性状的研究进展
        1.4.1 红梨的着色特点与来源
        1.4.2 梨红色性状的基因定位
        1.4.3 梨红色性状相关基因的分离与鉴定
        1.4.4 ‘早酥’梨红色芽变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早酥’及其红色芽变花青苷含量变化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早酥红’梨杂交组合构建及红色性状在子代中的分离规律
        2.2.2 ‘早酥’及其红色芽变幼叶和幼果皮中花青苷含量和成分分析
        2.2.3 三个梨品种幼叶和果皮中花青苷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变化
        2.2.4 光照处理对‘早酥’和‘早酥红’梨套袋果实花青苷含量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2.5 不同颜色梨样品转录组测序分析
        2.2.6 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启动子序列克隆与分析
    2.3 讨论
        2.3.1 ‘早酥红’梨幼叶和果皮中花青苷的成分组成
        2.3.2 光照对‘早酥’和‘早酥红’梨果实着色的影响
        2.3.3 影响‘早酥红’梨着色的关键基因
    2.4 小结
第三章 高质量梨参考基因组的De nove组装与‘早酥红’梨红色性状变异位点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Illumina测序及基因组大小、杂合度与重复序列预测
        3.2.2 基因组PacBio测序与组装
        3.2.3 Hi-C测序与辅助组装
        3.2.4 重复序列和基因预测及基因功能注释
        3.2.5 ‘中矮1 号’基因组组装质量评价
        3.2.6 红绿样品基因组重测序与SNP/InDel变异检测
        3.2.7 关联分析与候选基因筛选
    3.3 讨论
        3.3.1 采用三代测序技术组装的‘中矮1 号’梨基因组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3.2 ‘中矮1 号’参考基因组对其他种梨的适用性
        3.3.3 全基因组重测序结合BSA分析鉴定与梨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基因
    3.4 小结
第四章 ‘早酥红’梨红色性状候选基因鉴定、克隆与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PpBBX24 基因缺失变异在不同梨品种/株系中的基因型鉴定
        4.2.2 PpBBX24、Ppbbx24-del、PpHY5和PpPUB68 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4.2.3 PpBBX24 基因表达分析
        4.2.4 PpBBX24和Ppbbx24-del基因在‘早酥’梨果实中的瞬时转化
        4.2.5 PpBBX24和Ppbbx24-del与 PpHY5和PpPUB59 蛋白的互作分析
    4.3 讨论
        4.3.1 不同来源的红梨芽变变异机制不同
        4.3.2 候选的PpBBX24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4.3.3 PpBBX24 基因在红绿样品中的转录水平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5.1 结论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钙对南果梨果实品质及石细胞形成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1 前言
    1.1 梨石细胞研究进展
        1.1.1 石细胞概述
        1.1.2 石细胞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1.2 木质素研究进展
        1.2.1 木质素的结构与代谢相关酶
        1.2.2 木质素代谢及相关基因的关系
    1.3 钙和石细胞关系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主要试剂
    2.3 试验处理
    2.4 试验方法
        2.4.1 果实品质测定
        2.4.2 石细胞、木质素含量测定及木质素组织化学定位
        2.4.3 总钙及不同形态钙含量测定
        2.4.4 NADPH氧化酶活性测定
        2.4.5 H_2O_2 含量测定及组织化学定位
        2.4.6 基因相对表达量测定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外源喷施不同钙肥对南果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3.1.1 外源钙处理对南果梨形态指标的影响
        3.1.2 外源钙处理对南果梨可溶性固形物和硬度的影响
        3.1.3 外源钙处理对南果梨石细胞的影响
        3.1.4 外源钙处理南果梨的总钙含量比较
    3.2 钙对南果梨石细胞、钙含量及木质素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2.1 外源喷钙对南果梨石细胞及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3.2.2 外源钙处理对南果梨木质素组织定位的影响
        3.2.3 外源钙处理南果梨总钙及不同形态钙含量的比较
        3.2.4 喷施外源钙对南果梨木质素合成基因的影响
    3.3 氯化镧处理对南果梨木质素代谢影响的初步研究
        3.3.1 不同浓度氯化镧对南果梨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3.3.2 不同浓度氯化镧对南果梨木质素组织定位的影响
        3.3.3 不同浓度氯化镧对南果梨H_2O_2 的影响
        3.3.4 不同浓度氯化镧南果梨H_2O_2 组织化学定位
        3.3.5 不同浓度氯化镧对南果梨中CDPK基因的影响
        3.3.6 不同浓度氯化镧对南果梨NADPH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 讨论
    4.1 钙制剂对南果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4.2 外源钙制剂对南果梨木质素的影响
    4.3 氯化镧对南果梨木质素代谢的初步研究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8)’库尔勒香梨’kfpMYB基因表达高低与萼片脱落和宿存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库尔勒香梨’总RNA的提取及cDNA的合成
        1.2.2 引物设计
        1.2.3 实时荧光定量分析
    1.3‘库尔勒香梨’kfpMYB表达量与萼片脱落和宿存相关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RNA的提取
    2.2‘库尔勒香梨’kfpMYB基因表达量检测
    2.3 不同树势‘库尔勒香梨’脱萼率与宿萼率
        2.3.1 强势树中‘库尔勒香梨’脱萼率与宿萼率
        2.3.2 弱势树中‘库尔勒香梨’宿萼率与脱萼率
    2.4‘库尔勒香梨’萼片kfpMYB基因的表达量与萼片脱落及宿存的相关性
3 讨论
4 结论

(9)库尔勒香梨SPL及其启动子克隆和对低温的应答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引言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影响库尔勒香梨萼片脱落与宿存的因素
        1.1 品种特性
        1.2 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
        1.3 光照因素的影响
        1.4 授粉树品种的影响
        1.5 花序序位的影响
    2 梨萼片脱落与宿存的分子水平研究
    3 植物转录因子的研究
        3.1 植物转录因子的结构
        3.2 植物转录因子研究方法
    4 SPL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4.1 SPL转录因子的结构
        4.2 SPL转录因子的表达调控作用
        4.3 SPL转录因子对植物成花的作用
        4.4 SPL转录因子与miRNA的相互作用
    5 植物启动子的研究
        5.1 启动子的结构特点
        5.2 植物启动子的分类
        5.3 植物启动子的克隆方法
第二章 库尔勒香梨kfpSPL及其启动子克隆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库尔勒香梨kfpSPL的基因组DNA和启动子克隆
    2 结果与分析
        2.1 kfpSPL基因的基因组DNA序列的克隆
        2.2 kfpSPL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库尔勒香梨花期低温处理对kfpSPL基因表达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植物材料
        1.2 主要仪器和试材
    2 方法
        2.1 引物设计
        2.2 库尔勒香梨的总RNA提取
        2.3 RNA的质量检测
        2.4 RNA中基因组DNA的去除
        2.5 RNA的反转录
        2.6 实时荧光定量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总RNA的提取
        3.2 库尔勒香梨花期低温处理对kfpSPL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3.3 库尔勒香梨花期喷施冰水(冰和水的混合物)对kfpSPL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章 库尔勒香梨花期低温处理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主要实验仪器
        1.3 试验试剂
        1.4 库尔勒香梨总RNA的提取与检测
        1.5 文库构建及库检上机测序
        1.6 测序数据的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库尔勒香梨总RNA质量检测
        2.2 转录组测序产量及组装结果的统计
        2.3 库尔勒香梨的Unigenes在各数据库中的功能注释
        2.4 库尔勒香梨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2.5 库尔勒香梨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
    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审阅表

(10)梨液泡膜上PbrALMT9,PbrTDT1和PbrVHA-c4基因调控有机酸积累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果实中的有机酸
        1.1.1 果实有机酸的组分
        1.1.2 果实有机酸的含量
        1.1.3 有机酸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1.1.4 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的代谢
        1.1.5 果实中有机酸含量和相关代谢酶的关系
    1.2 果实苹果酸和柠檬酸代谢过程中相关的转运体
        1.2.1 转运蛋白
        1.2.2 离子通道
        1.2.3 质子泵
    1.3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不同栽培种梨果实有机酸组分和含量的差异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与采集方法
        2.1.2 梨果实果肉有机酸的提取
        2.1.3 梨果实果肉有机酸的测定方法
        2.1.4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栽培种梨果实有机酸的组分和含量
        2.2.2 不同栽培种梨果实有机酸含量的差异
        2.2.3 不同栽培种梨果实不同有机酸组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2.3 讨论
        2.3.1 不同栽培种梨果实中有机酸的组成特征
        2.3.2 不同栽培种梨果实中不同有机酸之间的相关性
第三章 蔷薇科铝激活型苹果酸转运蛋白基因家族全基因组分析及PbrALMT9基因的功能验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ALMT基因的鉴定与分类
        3.1.3 基因基本特征和跨膜结构预测
        3.1.4 保守位点和基因结构
        3.1.5 染色体位置和共线性关系
        3.1.6 表达分析和RT-PCR
        3.1.7 PbrALMT9基因的克隆和亚细胞定位
        3.1.8 超表达载体构建与番茄遗传转化
        3.1.9 转基因植株阳性株系的鉴定
        3.1.10 超表达株系基因表达及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与分析
        3.1.11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ALMT基因的全基因组鉴定和分类
        3.2.2 跨膜结构和保守结构域分析
        3.2.3 基因的基本特征和外显子/内含子结构分析
        3.2.4 基因家族进化机制和共线性分析
        3.2.5 表达模式分析
        3.2.6 PbrALMT9基因的克隆和亚细胞定位
        3.2.7 转基因番茄阳性株系的鉴定
        3.2.8 转基因株系有机酸含量的测定和分析
    3.3 讨论
        3.3.1 全基因组分析筛选与梨果实苹果酸积累相关的候选基因
        3.3.2 PbrALMT9基因的克隆、亚细胞定位与功能验证
第四章 梨PbrTDT1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梨中TDT基因的鉴定
        4.1.3 PbrTDT1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4.1.4 PbrTDT1表达模式分析
        4.1.5 PbrTDT1的亚细胞定位
        4.1.6 植物超表达载体pBI121-PbrTDT1构建和番茄的遗传转化
        4.1.7 超表达转基因番茄的阳性鉴定
        4.1.8 植物病毒诱导基因沉默载体的构建和番茄的遗传转化
        4.1.9 病毒沉默抑制株系转基因番茄果实的阳性鉴定
        4.1.10 阳性番茄果实的各项指标测定
        4.1.11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PbrTDT基因的鉴定和筛选
        4.2.2 PbrTDT1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4.2.3 PbrTDT1定位于液泡膜上
        4.2.4 PbrTDT1的表达模式分析
        4.2.5 PbrTDT1超表达番茄株系的鉴定
        4.2.6 病毒沉默抑制株系的鉴定
        4.2.7 PbrTDT1与有机酸代谢相关的功能鉴定
    4.3 讨论
第五章 梨PbrVHA-c4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PbrVHA-c4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5.1.3 PbrVHA-c4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5.1.4 PbrVHA-c4的亚细胞定位
        5.1.5 植物超表达载体构建和番茄的遗传转化
        5.1.6 超表达转基因番茄的阳性鉴定
        5.1.7 阳性番茄果实的生理指标测定
        5.1.8 PbrVHA-c4与PbrERF13酵母双杂交
        5.1.9 双分子荧光互补验证
        5.1.10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PbrVHA-c4基因的筛选和序列分析
        5.2.2 PbrVHA-c4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5.2.3 PbrVHA-c4基因的表达模式
        5.2.4 PbrVHA-c4转基因番茄阳性株系的鉴定
        5.2.5 PbrVHA-c4基因与柠檬酸积累相关的功能验证
        5.2.6 PbrVHA-c4与PbrERF13存在互作关系
        5.2.7 双分子荧光互补验证
    5.3 讨论
全文讨论
全文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已发表和待发表文章
附录 所有引物表
致谢

四、库尔勒香梨总RNA的快速提取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温湿度条件下香梨蜡质的变化及与耐贮性关系的研究[D]. 王月.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2]燕山丘陵不同小产区安梨的果实品质选优[D]. 刘宝丽.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3]库尔勒香梨多糖结构鉴定及免疫调节活性与抗气道炎机制研究[D]. 周凯. 新疆医科大学, 2020
  • [4]基于转录组和甲基化测序的库尔勒香梨粗皮果形成机制研究[D]. 李文慧. 石河子大学, 2020(05)
  • [5]基于转录组与小RNA测序的库尔勒香梨病毒检测[D]. 杨洁萍.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6]‘早酥’梨红色芽变变异位点鉴定及其着色机制研究[D]. 欧春青.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7]钙对南果梨果实品质及石细胞形成的影响研究[D]. 刘畅.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8]’库尔勒香梨’kfpMYB基因表达高低与萼片脱落和宿存相关性分析[J]. 赵欢,王玉凯,牛建新. 果树学报, 2018(12)
  • [9]库尔勒香梨SPL及其启动子克隆和对低温的应答反应[D]. 王玉凯. 石河子大学, 2018(01)
  • [10]梨液泡膜上PbrALMT9,PbrTDT1和PbrVHA-c4基因调控有机酸积累的功能研究[D]. 许林林.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5)


库尔勒香梨论文 高通量测序论文 基因合成论文 香梨论文 基因结构论文

上一篇:浅谈调控一体化模式下集控中心主站系统智能化论文_奉钰力
下一篇:建筑工程新型材料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