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杰磷注射液首剂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比较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解磷注射液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首剂剂量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朱悦,杨宏伟[1](2021)在《血液灌流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疗效及对炎性损伤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疗效及对炎性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1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97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肌肉注射,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昏迷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前、治疗1周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肾功能水平(尿素氮、肌酐和尿酸);治疗前、治疗72 h后两组炎性因子水平(TNF-α、IL-6、IL-8)与氧化应激水平(SOD、LDH);两组临床治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平均昏迷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气指标、肾功能水平、炎性因子水平与氧化应激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周后血气指标、肾功能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尿素氮、肌酐和尿酸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72 h后炎性因子水平与氧化应激水平均优于治疗前,试验组TNF-α、IL-6、IL-8、LDH均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治愈率为96.91%,高于对照组的85.57%,并发症发生率为6.19%,低于对照组的17.5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能有效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减轻呼吸功能、肾功能损伤,提高临床疗效。

蒋文康,许荣华,段永洪[2](2020)在《早期机械通气配合血浆置换在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在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过程中应用机械通气配合血浆置换方法的时机。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98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比较组(n=53)与观测组(n=45)。比较组患者待血气分析结果显示呼吸衰竭即应用机械通气配合血浆置换方法抢救,观测组患者不论血气分析结果如何入院即开始应用机械通气配合血浆置换方法抢救,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效果及各治疗措施所用时间。结果两组抢救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测组机械通气、意识恢复及住院总时间明显短于比较组(P<0.05),但两组70%AchE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过程中早期应用机械通气配合血浆置换的方法有利于患者恢复意识且可尽早撤离呼吸机,缩短住院总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嫣[3](2019)在《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sever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SOP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0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兖州院区收治的62例ASOPP患者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符合ASOPP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立即给予常规治疗+HP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服毒至开始救治时间、治疗前APACHEⅡ评分、胆碱酯酶活力、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出现并发症情况和死亡率等。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d、5d生化指标(胆碱酯酶、超敏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msis factor,TNF-a)、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并初步分析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中毒量、服毒至开始救治时间和中毒药物种类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前胆碱酯酶活力、血淀粉酶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3d、5d胆碱酯酶活力均显着高于治疗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体内的TNF-a、IL-6、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呼吸衰竭和MODS的发生率、病死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5)。死亡患者年龄、服毒剂量、服毒至开始救治时间、APACHEⅡ评分显着高于存活患者(P<0.05),死亡患者治疗前胆碱酯酶活力显着低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UTI联合HP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不仅能快速清除有毒物质,而且能明显减轻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从而保护脏器功能,减少MODS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死亡率。患者年龄、服毒剂量、服毒至开始救治时间、APACHEⅡ评分、治疗前胆碱酯酶活力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临床抢救中应给予重视。

王兴义[4](2019)在《两种血液灌流器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效果的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两种不同血液灌流器即炭肾灌流器与树脂灌流器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急诊科监护室行血液灌流的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以选择不同血液灌流器分为炭肾组与树脂组。所有入选患者入院后均洗胃、导泻,早期给予足量胆碱受体拮抗剂和胆碱酯酶复能剂治疗,同时依据病情进行相应对症治疗。将患者一般资料、中毒至洗胃时间、血液灌流前后的全血胆碱酯酶和血小板、转氨酶、住院天数、转出监护室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是否死亡等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炭肾组和树脂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毒物毒性分类、中毒剂量、中毒至洗胃的时间、中毒至使用解毒剂时间以及中毒至血液灌流的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毒患者在行血液灌流次数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树脂组患者在戊乙奎醚和氯解磷定等药物用量方面均小于炭肾组(P<0.05),与行血液灌流次数无关;树脂组在机械通气比例、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平均转出监护室时间及住院花费等均小于炭肾组(P<0.05)。树脂组的胆碱酯酶活力在治疗第3天和第5天明显高于炭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树脂组的血小板水平损伤程度在治疗后较炭肾组均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树脂组患者在治疗后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改善程度高于炭肾组(P<0.05)。进一步对患者行血液灌流治疗次数分层分析,经过1次和2次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树脂组的胆碱酯酶活力在治疗第3天和第5天明显高于炭肾组(P<0.05);经血液灌流3次后树脂组的胆碱酯酶活力在治疗第5天明显高于炭肾组(P<0.05)。经过1次血液灌流治疗的树脂组患者血小板水平仅在第7天时较炭肾组高(P<0.05);经过2次血液灌流治疗后,树脂组患者血小板水平与炭肾组患者比较在第1天、第3天与第7天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血液灌流3次后,树脂组患者血小板水平损伤均小于炭肾组患者血小板水平(P<0.05)。经2次血液灌流治疗后树脂组患者谷丙转氨酶在治疗后第3天、第5天低于炭肾组(P<0.05)。经3次血液灌流治疗后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比较,树脂组患者在治疗后仅第3天低于炭肾组相(P<0.05)。经过1次血液灌流治疗后的第3天时,树脂组患者的谷草转氨酶较炭肾组肝功能损害较轻(P<0.05);经过2次血液灌流治疗后,树脂组在治疗的第3天、第5天和第7天时的谷草转氨酶低于炭肾组(P<0.05);经过3次血液灌流治疗后,树脂组在治疗的第3天时的谷草转氨酶低于炭肾组(P<0.05)。除机械通气外,树脂组在治愈率高于炭肾组、IMS的发生率方面低于炭肾组(P<0.05),但在迟发型神经病变与死亡率方面与炭肾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树脂灌流器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临床疗效优于炭肾灌流器。与炭肾灌流器相比,应用树脂灌流器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可以减少抗胆碱拮抗剂和解毒剂使用剂量,缩短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减少对血小板水平影响;并可以减少机械通气时间、缩短监护室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

孙江丽[5](2018)在《氯解磷定与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效果》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氯解磷定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疗法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62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氯解磷定注射液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CNS样症状、N样症状、M样症状)、自主意识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解磷定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疗法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有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增加血清胆碱酯酶含量。

张雪[6](2018)在《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中应用剂量与安全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PHC在AOPP救治中的应用剂量,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取从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于我院急诊及EICU住院的AOPP患者123例,随机分为标准剂量组和观察剂量组,两组均联合氯解磷定治疗。观察剂量组根据中毒程度轻、中、重度,分别给予肌注PHC首剂量0.51mg、1mg、12mg,达戊乙奎醚化后,分别给予PHC 0.5mg(q8-12h),1mg(q6-8h),1mg(q6-8h)维持治疗;标准剂量组根据中毒程度轻、中、重度,分别给予肌注PHC首剂量12mg、24mg、46mg,达戊乙奎醚化后,再给予PHC 12mg,每812小时1次维持治疗。两组均尽早联合氯解磷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中毒症状消失时间、ChE活性恢复情况、呼吸机上机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相比,呼吸及上机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中毒症状消失时间、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情况、反跳、IMS的发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剂量组首次给药量、总给药量较标准剂量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谵妄、心动过速、高热、长托宁依赖的发生率较标准剂量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剂量组与观察剂量组治疗AOPP方案相比,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不变。

王立明,荣广成,谢卓洋[7](2017)在《血液灌流联合早期低剂量肠内营养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早期低剂量肠内营养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112例,按入院先后以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2组患者给予血液灌流+消化道洗脱治疗。对照组患者入院72 h内给予禁饮食,观察组入院24 h后给予低剂量肠内营养治疗。2组患者分别于入院后1 h、第3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比较2组患者血肌酐(Scr)、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肌钙蛋白I(c Tn I)水平,以及阿托品使用量、胆碱酯酶活性恢复50%的时间、意识清醒恢复时间、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最大值(APACHEmaxⅡ)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病史、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服毒-就诊时间、服毒剂量、毒物种类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3天,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IL-6、TNF-α、CRP水平较基础值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Scr、AST、c Tn I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阿托品使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恢复50%的时间、意识清醒恢复时间明显缩短,APACHEmaxⅡ最大值评分降低,肺部感染中间综合征、呼吸衰竭、肝肾损害、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早期低剂量肠内营养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可以明显降低脏器功能损伤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痊愈,但阿托品用量无明显影响,可能与血液灌流联合早期低剂量肠内营养可以保护肠道功能,下调患者体内炎性反应水平有关。

崔继祯[8](2017)在《观察不同血液灌流模式联合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不同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模式联合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在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sever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SOPP)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02月期间在泰山医学院附属青州医院收治的63例ASOPP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加强组(30例)和常规组(3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立即给予一般治疗,包括洗胃、应用常规药物,均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不同模式的HP+CRRT治疗。根据患者意识情况和血气分析情况,决定是否给于经口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病人,即刻行心肺复苏术。常规组应用HP每天1次,每次2h,连续3 d。加强组应用HP第1天每8h进行1次,每次2h,第2天每12h进行1次,每次2h,第3天只进行1次,持续2h。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不同时期胆碱酯酶活力数据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数据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显着性。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中毒至治疗开始时间、治疗前APACHEII评分、常规药物用量,生化指标、胆碱酯酶活力、出现呼吸衰竭例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出现并发症情况和死亡率等。并对死亡患者和存活患者服毒剂量、APACHEII评分、中毒至治疗时间、胆碱酯酶活力进行比较,初步分析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中毒药物、中毒量和中毒至抢救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加强组患者常规药物的用量均显着小于常规组(P<0.05),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着小于常规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胆碱酯酶活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加强组治疗3d和治疗5d的胆碱酯酶活力显着高于常规组(P<0.01)。加强组患者除呼吸衰竭外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显着低于常规组(P<0.05)。死亡患者服毒剂量、APACHEII评分、中毒致洗胃时间死亡患者显着高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加强HP+CRRT模式治疗ASOPP患者,有利于减少常规药物用量,缩短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加快胆碱酯酶活力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服毒剂量、APACHEⅡ评分、救治时间、胆碱酯酶活力可能是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治疗时应给予重视。意义:血液净化目前是治疗中毒患者的一种有效措施,在治疗ASOPP患者中HP+CRRT的次数对最终的临床结局的影响研究很少,日常临床工作中多数以经验性治疗为主,本研究结果显示加强HP+CRRT模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且简便易行,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高慧,王瑞兰[9](2016)在《急性有机磷中毒的诊治进展》文中认为急性有机磷中毒(acute organophosphate poisoning,AOPP)是我国农村地区常见的急性中毒之一,重型患者死亡率高,诊疗策略尚不统一。现就其流行病学特征、中毒机制、诊断及危重度的评判及治疗等作如下综述。AOPP的流行病学特征有机磷杀虫剂(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在全世界被广泛使用,因职业性、意外或故意接触而致急性或慢性中毒,对人类造成很大伤害。在现代化学战和恐怖袭击中,有

周瑞芳[10](2016)在《急性中毒单元的建设及其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急性中毒单元(acute poisoning unit,APU)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OPP)一体化治疗中推广应用的价值及可行性。旨在开辟急诊多类中毒一体化救治的新途径,提高急性中毒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水平,提高急性中毒患者早期确诊率、早期救治率、抢救成功率和生存率,减轻靶器官损害严重程度,降低病死率、致残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中毒所致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医疗成本等。方法将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5例收为实验组,即急性中毒单元组;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53例列为对照组,即非急性中毒单元组。急性中毒单元组,由急性中毒单元小组成员负责,严格按照已建立的急性中毒单元的救治流程进行治疗,保证每一环节及时有效的实施,强调院前急救的早期及时有效的处理、院外与院内的无缝隙衔接、多学科的合作、心理支持治疗、后期康复及健康教育。除早期特殊解毒药物的使用、洗胃、催吐、气管插管等治疗,着重强调对进入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的重症患者进行早期机械通气、血液净化,行心电图、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监测,详细记录患者24小时出入量,观察记录患者的各器官损伤状况,若出现并发症及时对症处理,并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而非急性中毒单元组,按照常规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没有多学科统一合作的专业小组,院前急救不到位,无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干预,没有此系统化的治疗。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各脏器的损伤、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病死率以及再次自杀率等。结果两组病人性别、年龄、职业、服毒量、毒物种类、中毒严重程度分级、既往史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发生肝功能损伤者18例(40%),肾功能损伤14例(31.1%),心肌损伤11例(24.4%),急性胰腺炎9例(20%),呼吸衰竭8例(17.8%),MODS4例(8.9%);对照组发生肝功能损伤者32例(60.3%),肾功能损伤27例(50.9%),心肌损伤24例(45.3%),急性胰腺炎13例(24.5%),呼吸衰竭19例(35.8%),MODS15例(28.3%),两组急性胰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为0.592,其他脏器功能损伤发生率比较均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中间综合征者13例,死亡2例,住院时间(8.934±3.934)天,对照组发生中间综合征率27例,死亡11例,住院时间(10.679±3.507)天,两组比较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人均总住院费用(13404.987±7402.268)元,对照组人均总住院费用(15633.764±5889.869)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急性中毒单元能有效降低AOPP所致各脏器功能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2)急性中毒单元可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而不显着增加总住院费用。(3)急性中毒单元治疗AOPP疗效明显优于非急性中毒救治单元,是治疗AOPP患者的有效方法,能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二、解磷注射液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首剂剂量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磷注射液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首剂剂量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血液灌流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疗效及对炎性损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抢救情况与住院时间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水平比较
    2.5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6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水平比较
    2.7 两组临床治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2)早期机械通气配合血浆置换在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药品与仪器
    1.3抢救措施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效果比较
    2.2 两组治疗恢复时间比较
3 讨论

(3)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主要仪器试剂和实验室检测指标
    2.3 研究方法
    2.4 治疗方法
    2.5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3.2 两组患者胆碱酯酶活力比较
    3.3 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炎症介质比较
    3.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病死率比较
    3.5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比较
    3.6 死亡患者和存活患者危险因素比较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语词表
致谢

(4)两种血液灌流器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效果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5)氯解磷定与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自主意识恢复时间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比较
3 讨论

(6)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中应用剂量与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7)血液灌流联合早期低剂量肠内营养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治疗方法
        1.3.1 基础治疗:
        1.3.2 对照组:
        1.3.3 观察组:
    1.4 检验指标
    1.5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组患者血清炎性指标比较
    2.2 2组患者心肝肾功能指标比较
    2.3 2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2.4 2组患者并发症比
    2.5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8)观察不同血液灌流模式联合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3 治疗方法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 两组患者常规药物用量比较
    3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4 两组患者胆碱酯酶活力比较
    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病死率比较
    6 死亡患者和存活患者影响因素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附录)
致谢

(9)急性有机磷中毒的诊治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AOPP的流行病学特征
AOPP的机制
AOPP诊断及危重度的评价
AOPP的治疗
    一、特殊解毒剂
    二、血液净化技术

(10)急性中毒单元的建设及其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急性中毒单元简介
第二部分 急性中毒单元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应用研究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解磷注射液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首剂剂量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液灌流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疗效及对炎性损伤的影响[J]. 朱悦,杨宏伟. 中国医学创新, 2021(24)
  • [2]早期机械通气配合血浆置换在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应用[J]. 蒋文康,许荣华,段永洪. 当代医学, 2020(31)
  • [3]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疗效观察[D]. 王嫣. 青岛大学, 2019(02)
  • [4]两种血液灌流器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效果的分析[D]. 王兴义. 宁夏医科大学, 2019(08)
  • [5]氯解磷定与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效果[J]. 孙江丽.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10)
  • [6]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中应用剂量与安全性研究[D]. 张雪. 泰山医学院, 2018(06)
  • [7]血液灌流联合早期低剂量肠内营养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疗效观察[J]. 王立明,荣广成,谢卓洋. 河北医药, 2017(21)
  • [8]观察不同血液灌流模式联合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临床疗效[D]. 崔继祯. 青岛大学, 2017(01)
  • [9]急性有机磷中毒的诊治进展[J]. 高慧,王瑞兰.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04)
  • [10]急性中毒单元的建设及其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应用研究[D]. 周瑞芳. 泰山医学院, 2016(06)


有机磷论文 胆碱酯酶论文 血液灌流论文 急性中毒论文 健康论文

上一篇: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溶栓策略(入院前、入院后)临床价值比较论文_赵鼎英
下一篇:地表辐射平衡论文-殷代英,屈建军,余晔,赵素平,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