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对角松容器苗造林技术的推广应用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湿地松容器苗造林技术推广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钱侯春[1](2019)在《湿地松容器育苗及造林关键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湿地松是一种良好的山区绿化树种,具有抗旱、耐涝、耐瘠薄等特点,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较强的抗逆力,在世界上的分布极其广泛,在安徽广大丘陵冈地及低山地区皆适宜栽植。本文介绍了湿地松容器育苗和造林技术,尤其对湿地松容器育苗关键技术,如营养土的配置、种子催芽、芽苗移栽和苗期管理,以及湿地松容器苗造林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对各地扩大湿地松种植提供技术借鉴。

龚伟,黄逢龙,吴雪松[2](2018)在《湿地松容器育苗方法及造林关键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地松是一种深根性树木,其主根相对较为发达,并且对种植土壤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不仅在碳酸盐土壤中可以种植和生存,中国山东以南的大片国土皆适宜栽植,还是很好的经济树种,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在湿地松种植的过程中,通常选择容器育苗的方式,主要是因为种植的存活率非常显着提高,通过利用良好种植技术,扩大湿地松种植的面积,有利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孙巧玉[3](2018)在《底部渗灌和氮肥对栓皮栎容器苗质量及造林效果的影响》文中提出容器苗由于育苗容器体积有限,影响了苗木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苗期水肥管理便成为培育高质量容器苗的关键环节。研究表明施肥和灌溉对苗木质量具有调控作用,但两种方式组合对苗木质量影响的机制仍不清晰。以往人们用出圃时苗木的形态指标和养分状况来评价苗木质量,而对以造林效果评价苗木质量的研究不多。因此,开展施肥灌溉对苗木生长影响及与造林效果相关性的研究,既能建立栓皮栎容器苗育苗制度,又能根据造林效果评价苗木质量,有针对性地改进育苗技术,对提升苗木质量和提高造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栓皮栎容器苗(Quercus variabilis Blume)为研究对象,(1)通过对比施氮肥、氮形态、灌溉方式对栓皮栎氮素(N)吸收利用的影响,研究栓皮栎对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吸收利用规律;(2)通过比较施氮肥、灌溉方式对栓皮栎容器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研究底部渗灌对苗木质量影响的作用机制;(3)通过分析栓皮栎容器苗生长和养分状况对控释肥和灌溉方式育苗措施的响应,确定苗期培育栓皮栎容器苗的最佳控释肥量和灌溉方式;(4)分别以不同控释肥量、灌水梯度、容器规格培育的1年生容器苗为材料,进行造林试验,通过分析造林效果和苗期苗木生长,综合评价苗木质量。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生长初期和速生期,苗木地上部分的15N含量明显高于地下部分,进入生长后期,地下部分的15N含量增加。15N在根系中的分布始终表现为根上部>根中部>根下部。两种施氮肥量下叶片中硝态氮含量比铵态氮高10%~52%。茎对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吸收相似。高氮肥下,底部渗灌和硝态氮肥有利于栓皮栎容器苗对氮素的吸收。和上方喷灌相比,底部渗灌下栓皮栎容器苗对硝态氮肥的利用率提高了 5%~21%。(2)施氮肥和底部渗灌促进了栓皮栎生长和氮磷钾养分积累。施氮肥提高了苗木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和其他处理组合相比,高氮肥处理下底部渗灌降低了栓皮栎叶片胞间CO2浓度15%~22%,提高了叶绿素a、总叶绿素含量12%~281%、4%~321%。底部渗灌的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比上方喷灌提高了 79%、18%。和上方喷灌相比,底部渗灌的叶片非光化学淬灭系数降低了 20%,底部渗灌可以促使叶片减少耗光能散热,提高植物将捕获的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施氮肥提高了基质氮浓度和EC值,降低了基质pH值。底部渗灌降低了基质中层pH值,提高了基质下层pH值。(3)苗期培育栓皮栎容器苗的最佳控释肥和灌溉方式的组合为125 mg N·株-1和底部渗灌。施控释肥时,底部渗灌基质上层、下层的最大EC值分别是4.69、0.56 dS·m-1,没有对苗木生长产生毒害作用。(4)底部渗灌培育的栓皮栎苗木造林1年后的成活率、茎生物量和茎磷浓度比上方喷灌提高了 23%、22%和17%。D60培育苗木造林1年后树高、地径和生物量比D40高10%、8%和18%。综合考虑造林效果和苗期苗木生长和养分状况,培育栓皮栎容器苗灌溉方式可选择底部渗灌,灌水参数可选择基质饱和含水量65%~75%,容器类型可选D60。(5)苗期施加的控释肥对造林后幼树的生长促进作用可持续至少2年。底部渗灌的苗木造林1年后树高、地径高于上方喷灌。

穆喜云,李显玉,韩立华,李向晨,张占海,阿拉坦图雅,张晓伟,敖铁胜[4](2018)在《不同基质和容器规格对油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文中提出文章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大田播种的2年生实生苗移栽的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通过对4种基质、3种容器规格及阻根措施(铺设广告布)和无布条件下的油松容器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量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得出不同基质、不同容器规格及有布无布对油松容器育苗的影响差异程度。结果表明:有布对油松容器苗生长量成活率的影响程度大;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大,容器苗生长量逐步增大,成活率无显着性变化。不同基质对C1小杯和C2中杯容器规格的影响程度较小,对大杯C3容器规格的影响差异性较大。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选择C3大杯,基质1(3/3园土)有布容器苗。

刘佳嘉[5](2017)在《胚根短截和容器类型对栓皮栎容器苗苗木质量和造林初期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栓皮栎是我国重要的乡土阔叶树种,主根发达,能吸收土壤深处的水分和养分,因此耐旱耐瘠薄,在我国分布广泛,发挥良好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是北方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但由于其主根发达,容器育苗过程中会发生主根盘旋生长的现象,特别是在塑料膜容器中,严重的影响了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本研究采用胚根短截、容器类型等根系调控措施,通过研究其对栓皮栎容器苗根系特征、生长、养分和造林初期效果的影响,揭示不同根系调控措施对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的作用机制,筛选出最佳的胚根短截时间和强度组合和最适合栓皮栎生长的容器类型,为主根发达树种的容器苗培育及丰富苗木质量调控措施提供参考。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胚根短截时间和强度的交互作用对苗木根系特征、生长、养分积累和造林效果均存在显着影响,验证了在采用胚根短截育苗时同时考虑短截时间和强度的必要性。从主效应来看,胚根短截过晚(T3)对苗木生长和养分积累及造林后的苗木生长均有负面影响。胚根短截2/3促进主根数量增加,同时对主根盘旋生长缓解程度大,还促进苗木规格增大,造林之后利于茎生物量和根K含量提高;胚根短截1/3促进根生物量和根N、K含量增加。综合以上结果,早期(T1)与重度(2/3)胚根短截有利于苗木造林效果,是培育栓皮栎容器苗最佳胚根短截时间和强度组合。2/3T1处理组合在苗圃阶段的苗高、茎生物量和茎N、K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56.0%、28.6%和19.9%、26.8%;造林阶段的苗高、根生物量和茎生物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3.6%、116.0%和184.7%,苗木体内的养分含量是对照的2倍以上。因此,早期(T1)和重度(2/3)胚根短截组合能大幅度提高栓皮栎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2)D60容器促进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根生物量比其他容器培育的苗木提高32.3%以上,造林两年后根生物量和根N含量分别比其他容器培育的苗木提高37.8%和55.9%以上;D40容器有利于侧根发育,侧根表面积和体积占总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最高,该容器培育的苗木生长、养分积累及造林效果仅次于D60容器培育的苗木;Jiffy容器促进生物量和养分含量向地上部分分配,茎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达到35.5%,茎N、P、K含量分别占单株N、P、K含量的29.2%、32.1%和27.4%。造林两年后,除根N含量外,Jiffy容器培育的苗木造林效果与D60容器无显着差异。综合上述苗圃和两年造林试验结果,D60容器的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最优,但是其容器成本高;D40容器促进根系发育,Jiffy容器促进苗木地上部分生长,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居中;Slit和An容器育苗耗水量大且不利于苗圃生长,在生产实践中不建议使用;考虑到容器和运输成本,Jiffy和D40容器在培育栓皮栎容器苗时优先考虑。(3)容器类型和胚根短截交互作用影响苗圃阶段根系特征和养分积累,验证了将两种育苗方式相结合研究的必要性。与Slit容器相比,D40容器有利于根系发育和地上部分生长;造林一年后,D40容器对生长的优势依然存在,但造林两年后,促进作用消失。胚根短截在D40和Slit这两种细长型的容器中,抑制粗根发育,对苗高、地径和根生物量都有负面影响;造林一年后,对苗高和地径的抑制作用依然存在;造林两年后,成活率降低,但促进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综合苗圃和两年造林试验结果,结合生产实际,培育栓皮栎的最佳方法是将种子直接播种于D40容器中。综上所述,胚根短截能提高主根数量,优化根系构型,有效缓解了生长在塑料膜容器栓皮栎苗木主根盘旋生长;早期重度短截胚根(2/3T1)提升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最优。细长型塑料硬质容器(D60、D40)和无纺布容器(Jiffy)能消除苗木窝根,在根系发育、苗木生长、养分积累以及造林效果等方面表现最佳。

曾小琴,曾云娜[6](2015)在《湿地松容器苗造林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湿地松不仅可作园林绿化树,还是很好的经济树种,松脂和木材的收益率都很高。文章通过探讨湿地松容器苗造林中育苗、运输、整地、栽植、抚育、施肥、病虫害防治、采伐等各个环节关键技术,以期提高湿地松容器苗造林的成活率,推动湿地松容器苗在我国大面积营造,提高经济收益和社会生态效益。

王钰,赖青青[7](2015)在《容器苗造林技术要点解析》文中研究表明容器苗指的是利用各种容器培育出来的苗木。把苗木放到容器中培育,苗木的根系是在容器中形成的,当苗木达到移植标准的时候,把苗木连同容器一起进行出圃、运输、造林,在此过程中,因为有容器的保护,苗木的根系不容易遭到破坏,从而提高了苗木造林的成活率。所以,总的来说,容器苗在造林的过程中根系不容易受损害,在造林后成活率高、生长快,此外,在培育造林的过程中又很少受季节的限制,因此,容器苗造林技术被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江西地区的容器苗造林技术要点。

徐红霞,张乃华,余觉来,董秀蓉,项瑜[8](2014)在《千岛湖湿地松容器育苗和造林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千岛湖进行湿地松容器育苗和造林技术推广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容器育苗和造林比大田育苗裸根苗造林优越;育苗时间短,从播种至出圃造林只需90 d;土地利用率高,是大田育苗的4倍;造林成活率高,比大田育苗裸根苗造林提高16%,尤其是干燥瘠薄、立地条件较差、造林难度颇大的采用容器育苗造林效果更为明显突出;一年四季均可造林,变季节性营林生产为全年性作出生产;幼林生产快,能提前郁闭;综合效益好。

李翠红[9](2012)在《湿地松容器苗培育技术》文中认为从选地整地、营养土配制、装土摆袋、种子处理、做沙床、播种、沙床管理、芽苗移栽、苗木遮荫、肥水运筹、病虫草害防治及苗木出圃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湿地松容器苗培育技术,为充分利用种子、加快造林步伐、缩短育苗期、减少苗田用地、提高造林成活率提供参考。

窦霄[10](2012)在《内蒙古包头地区油松容器育苗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内蒙古包头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为试验材料,以不同基质配方、不同促根剂配方、不同保水剂添加方式和含量及不同化学控根浓度处理油松容器苗,开展了旨在促进苗木生物量、苗木质量形态、苗木质量指数及多项生理指标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⑴不同的基质配方对苗木培育的效果有显着影响。试验通过比较8种不同的基质配方对苗木生长发育的影响,发现基质3(圃地土:草炭:莜麦壳=1:0.5:0.5)培育的苗木质量形态指标及各生理指标均较好,最适宜作为当地油松容器苗的育苗基质。⑵促根剂配方试验结果表明,NAA0.5g·L-1,ABT1g·L-1、NAA+ABT1g·L-1三种处理对苗木生长发育的影响效果显着,主要表现为根系发达,侧根粗壮且数量多于CK与其他处理,根系活力与CK相比提高20%以上,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较高,脯氨酸含量与CK相比达极显着水平,苗木抗逆性能力明显增强。⑶保水剂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苗木采用拌土1g·kg-1与蘸根5g·L-1两种处理,其侧根数量与地下部分干重相比CK均达到显着水平,根系活力更是比CK提高45%以上,且各项生理指标均优于其他处理。其中拌土1g·kg-1处理操作简便,节约成本,为育苗首选。⑷化学控根试验结果表明,对油松来说,采用碳酸铜浓度120g·L-1处理的苗木根系发育效果显着,其根系成团现象非常明显,侧根数、地下部分干重等指标与CK相比达极显着水平,根系活力提高48.99%。苗木抗寒性也明显优于其他处理。

二、湿地松容器苗造林技术推广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湿地松容器苗造林技术推广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湿地松容器育苗及造林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湿地松容器育苗
    1.1 圃地选择
    1.2 良种选择
    1.3 营养土的配置
    1.4 种子催芽处理
    1.5 装袋及芽苗移栽处理
    1.6 苗木抚育管理
    1.7 苗木出圃
    1.8 容器育苗与圃地育苗对比分析
2 湿地松容器育苗造林
    2.1 造林地选择
    2.2 造林整地
    2.3 造林密度
    2.4 栽植
    2.5 幼林抚育
    2.6 病虫害防治

(2)湿地松容器育苗方法及造林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湿地松容器育苗方法
    1.1 圃地选择
    1.2 良种选择
    1.3 种子催芽
    1.4 营养土的制作
    1.5 基床制作
    1.6 芽苗移栽
    1.7 培育管理
    1.8 苗木出圃
2 湿地松容器育苗造林
    2.1 林地选择
    2.2 整地
    2.3 造林密度
    2.4 下基肥
    2.5 栽植
    2.6 抚育
3 小结

(3)底部渗灌和氮肥对栓皮栎容器苗质量及造林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施肥对苗木质量的影响
        1.2.2 底部渗灌对苗木质量的影响
        1.2.3 出圃苗木质量与造林效果的关系
2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地概况
        3.1.1 北京林业大学鹫峰林场森林培育学科温室及造林试验区
        3.1.2 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西坨村造林试验区
    3.2 种源地概况
    3.3 试验材料
        3.3.1 温室育苗试验材料
        3.3.2 造林试验材料
    3.4 试验方法
        3.4.1 施氮肥、氮形态、灌溉方式对苗木氮吸收利用影响试验
        3.4.2 施氮肥、灌溉方式对栓皮栎生长、生理影响试验
        3.4.3 控释肥和灌溉方式对栓皮栎容器苗苗木质量影响试验
        3.4.4 施肥灌溉育苗措施对造林效果影响试验
        3.4.5 指标测定
        3.4.6 数据处理与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施氮肥、氮形态、灌溉方式对栓皮栎容器苗氮吸收利用的影响
        4.1.1 对栓皮栎各器官~(15)N吸收量的影响
        4.1.2 对标记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4.1.3 讨论与小结
    4.2 施氮肥、灌溉方式对栓皮栎容器苗生长、生理的影响
        4.2.1 对栓皮栎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4.2.2 对栓皮栎容器苗养分状况的影响
        4.2.3 对栓皮栎容器苗光合性能的影响
        4.2.4 对栓皮栎容器苗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4.2.5 对基质氮浓度、PH和EC的影响
        4.2.6 讨论与小结
    4.3 控释肥和灌溉方式对栓皮栎容器苗苗木质量的影响
        4.3.1 对栓皮栎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4.3.2 对栓皮栎容器苗养分状况的影响
        4.3.3 对栓皮栎容器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4.3.4 对基质上、下层EC值的影响
        4.3.5 养分矢量分析
        4.3.6 讨论与小结
    4.4 施肥灌溉对栓皮栎容器苗造林效果的影响
        4.4.1 控释肥和灌溉方式对栓皮栎容器苗造林2年幼树生长的影响
        4.4.2 灌水梯度和容器规格对栓皮栎容器苗造林1年后幼树生长及养分状况的影响
        4.4.3 灌溉方式和容器规格对栓皮栎容器苗造林1年后幼树生长及养分状况的影响
        4.4.4 讨论与小结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氮形态和底部渗灌对苗木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5.1.2 施肥对苗木质量及造林效果的影响
        5.1.3 底部渗灌灌水梯度对苗木质量及造林效果的影响
    5.2 结论
    5.3 展望
    5.4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一)
导师简介(二)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胚根短截和容器类型对栓皮栎容器苗苗木质量和造林初期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进展
    1.1. 胚根短截与苗木质量
    1.2. 容器类型与苗木质量
        1.2.1. 容器体积对苗木质量的影响
        1.2.2. 容器材质对苗木质量的影响
    1.3. 栓皮栎的研究现状
        1.3.1. 栓皮栎的分布及其价值
        1.3.2. 栓皮栎胚根短截的研究进展
        1.3.3. 栓皮栎容器类型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
    1.5. 技术路线图
2. 胚根短截时间和强度对栓皮栎苗木质量和造林初期效果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种子的采集与贮存
        2.1.2. 播种及苗期管理
        2.1.3. 取样及指标测定
        2.1.4. 野外造林试验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胚根短截时间和强度对栓皮栎苗木根系特征的影响
        2.2.2. 胚根短截时间和强度对栓皮栎苗木生长的影响
        2.2.3. 胚根短截时间和强度对栓皮栎苗木养分状况的影响
        2.2.4. 胚根短截时间和强度对栓皮栎苗木造林效果的影响
        2.2.5. 最佳处理组合与未短截对照对栓皮栎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的影响
    2.3. 讨论
        2.3.1. 胚根短截时间和强度对栓皮栎苗木质量的影响
        2.3.2. 胚根短截时间和强度对栓皮栎苗木造林初期效果的影响
    2.4. 小结
        2.4.1. 胚根短截时间与强度对苗木质量和造林初期效果的影响
        2.4.2. 胚根短截时间和强度最佳组合与未短截对照间比较结果
3. 容器类型对栓皮栎苗木质量和造林初期效果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种子的采集与贮存
        3.1.2. 播种及苗期管理
        3.1.3. 取样及指标测定
        3.1.4. 野外造林试验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容器类型对栓皮栎苗木根系特征的影响
        3.2.2. 容器类型对栓皮栎苗木生长的影响
        3.2.3. 容器类型对栓皮栎苗木养分状况的影响
        3.2.4. 容器类型对栓皮栎苗木造林效果的影响
        3.2.5. 苗木质量指标与造林初期效果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3.3. 讨论
        3.3.1. 容器类型对栓皮栎苗木质量的影响
        3.3.2. 容器类型对栓皮栎苗木造林初期效果的影响
    3.4. 小结
4. 容器类型和胚根短截对栓皮栎苗木质量及造林初期效果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种子采集与贮存
        4.1.2. 播种及苗期管理
        4.1.3. 取样及指标测定
        4.1.4. 野外造林试验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容器类型和胚根短截对栓皮栎苗木根系特征的影响
        4.2.2. 容器类型和胚根短截对栓皮栎苗木生长的影响
        4.2.3. 容器类型和胚根短截对栓皮栎苗木养分状况的影响
        4.2.4. 容器类型和胚根短截对栓皮栎苗木造林效果的影响
    4.3. 讨论
        4.3.1. 容器类型和胚根短截对栓皮栎苗木质量的影响
        4.3.2. 容器类型和胚根短截对栓皮栎苗木造林初期效果的影响
    4.4. 小结
5. 总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胚根短截和容器类型对栓皮栎苗木根系特征的影响
        5.1.2. 胚根短截和容器类型对栓皮栎苗木生长的影响
        5.1.3. 胚根短截和容器类型对栓皮栎苗木养分的影响
        5.1.4. 胚根短截和容器类型对栓皮栎苗木造林效果的影响
    5.2. 结论
    5.3. 创新点
    5.4.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一)
导师简介(二)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湿地松容器苗造林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湿地松主要价值
    1.1园林绿化
    1.2经济价值
        1.2.1木材效益。
        1.2.2松脂效益。
2 湿地松繁殖
    2.1造成林成活率明显提高
    2.2造林后无缓苗期
    2.3育苗时间短
    2.4容器育苗不占好地
    2.5容器育苗造林季节长
3 容器育苗技术
    3.1选地
    3.2营养土配制
    3.3营养土消毒
    3.4容器选择
    3.5起沟做床、装袋
    3.6沙床准备
    3.7播种
    3.8移栽
    3.9苗床管理
4 容器育苗应注意的要点
    4.1选择适当苗圃地
    4.2病害防治要及时
    4.3追肥要适量
5 造林关键点
    5.1把握播种时间
    5.2保证苗木质量
    5.3抓好苗木运输关
    5.4采用不同整地方法
    5.5严格掌握造林季节
    5.6精心栽植
    5.7及时抚育
        5.7.1中耕除草。
        5.7.2水分管理。
    5.8合理施肥
        5.8.1施基肥。
        5.8.2追肥。
    5.9病虫害防治
        5.9.1虫害防治方法。
        5.9.2病害防治方法。
    5.10采伐
        5.10.1间伐。
        5.10.2主伐。

(8)千岛湖湿地松容器育苗和造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容器育苗
        1.1.1 圃地选择。
        1.1.2 优选种子。
        1.1.3 种子催芽。
        1.1.4 播种。
        1.1.5 营养土制作。
        1.1.6 基床制作。
        1.1.7 芽苗移栽。
    1.2 容器苗造林
        1.2.1 林地选择。
        1.2.2 细致整地。
        1.2.3 造林密度。
        1.2.4 认真栽植。
        1.2.5 抚育。
        1.2.6 病虫害防治。
2 结果与分析
    2.1 育苗时间短, 土地利用率高
    2.2 造林成活率高
    2.3 打破营林季节性限制, 可实现全年性作业生产
    2.4 容器苗造林幼林生长较快, 郁闭成林较早
    2.5 综合效益
3 结论

(9)湿地松容器苗培育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地整地
2 营养土配制
3 装土摆袋
4 种子处理
5 做沙床
6 适期播种
7 沙床管理
8 芽苗移栽
9 苗木遮荫
1 0 肥水运筹
1 1 病虫草害防治
1 2 苗木出圃

(10)内蒙古包头地区油松容器育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容器育苗的研究进展
        1.1.1 国外容器育苗的研究进展
        1.1.2 国内容器育苗的研究进展
    1.2 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1.2.1 苗木质量评价方法
        1.2.2 育苗容器的种类与选择
        1.2.3 育苗基质的种类与配比技术研究
        1.2.4 控根技术研究
        1.2.4.1 空气控根
        1.2.4.2 物理控根
        1.2.4.3 化学控根
        1.2.5 施肥技术研究
        1.2.6 苗木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
    1.3 容器育苗造林研究
        1.3.1 容器育苗造林研究概况
        1.3.2 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1.4 容器存在的主要问题
        1.4.1 育苗技术比较复杂
        1.4.2 育苗成本高
        1.4.3 造林效果不稳定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与试验材料
    2.2 苗期管理
    2.3 容器育苗试验设计
        2.3.1 基质配比试验
        2.3.2 促根剂配方试验
        2.3.3 保水剂添加试验
        2.3.4 化学控根试验
    2.4 主要研究指标的测定方法
        2.4.1 苗木生物量及质量形态指标测定
        2.4.2 苗木生理指标的测定
    2.5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质配比试验研究
        3.1.1 不同基质配比对油松容器苗生物量和质量形态指标的影响
        3.1.2 不同基质配比对油松容器苗苗木质量指数的影响
        3.1.3 不同基质配比对油松苗木根系活力的影响
        3.1.4 不同基质配比对油松容器苗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3.1.4.1 不同基质配比对油松容器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1.4.2 不同基质配比对油松容器苗淀粉含量的影响
        3.1.4.3 不同基质配比对油松容器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3.1.5 不同基质配比对油松容器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2 促根剂配方试验研究
        3.2.1 不同促根剂配方对油松容器苗生物量和质量形态指标的影响
        3.2.2 不同促根剂配方对油松苗木质量指数的影响
        3.2.3 不同促根剂配方对油松容器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3.2.4 不同促根剂配方对油松容器苗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3.2.4.1 不同促根剂配方对油松容器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2.4.2 不同促根剂配方对油松容器苗淀粉含量的影响
        3.2.4.3 不同促根剂配方对油松容器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3.2.5 不同促根剂配方对油松容器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3 保水剂处理试验研究
        3.3.1 不同保水剂处理对油松容器苗生物量和质量形态指标的影响
        3.3.2 不同保水剂处理对油松苗木质量指数的影响
        3.3.3 不同保水剂处理对油松容器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3.3.4 不同保水剂处理对油松容器苗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3.3.4.1 不同保水剂处理对油松容器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3.4.2 不同保水剂处理对油松容器苗淀粉含量的影响
        3.3.4.3 不同保水剂处理对油松容器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3.3.5 不同保水剂处理对油松容器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4 化学控根试验研究
        3.4.1 不同控根浓度对油松容器苗生物量和质量形态指标的影响
        3.4.2 不同控根浓度对油松苗木质量指数的影响
        3.4.3 不同控根浓度对油松容器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3.4.4 不同控根浓度对油松容器苗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3.4.4.1 不同控根浓度对油松容器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4.4.2 不同控根浓度对油松容器苗淀粉含量的影响
        3.4.4.3 不同控根浓度对油松容器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3.4.5 不同控根浓度对油松容器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基质配比的研究
    4.2 促根剂配方的研究
    4.4 化学控根技术的研究
    4.5 容器苗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
    4.6 对育苗管理的建议
        4.6.1 水分管理
        4.6.2 施肥管理
        4.6.3 病虫害防治
5 结论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四、湿地松容器苗造林技术推广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湿地松容器育苗及造林关键技术[J]. 钱侯春. 安徽林业科技, 2019(03)
  • [2]湿地松容器育苗方法及造林关键技术[J]. 龚伟,黄逢龙,吴雪松. 农业与技术, 2018(13)
  • [3]底部渗灌和氮肥对栓皮栎容器苗质量及造林效果的影响[D]. 孙巧玉.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4]不同基质和容器规格对油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J]. 穆喜云,李显玉,韩立华,李向晨,张占海,阿拉坦图雅,张晓伟,敖铁胜.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8(01)
  • [5]胚根短截和容器类型对栓皮栎容器苗苗木质量和造林初期效果的影响[D]. 刘佳嘉.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6]湿地松容器苗造林关键技术研究[J]. 曾小琴,曾云娜. 安徽农业科学, 2015(29)
  • [7]容器苗造林技术要点解析[J]. 王钰,赖青青.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02)
  • [8]千岛湖湿地松容器育苗和造林技术研究[J]. 徐红霞,张乃华,余觉来,董秀蓉,项瑜. 现代农业科技, 2014(10)
  • [9]湿地松容器苗培育技术[J]. 李翠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2(11)
  • [10]内蒙古包头地区油松容器育苗技术研究[D]. 窦霄. 南京林业大学, 2012(01)


湿地松论文 栓皮栎论文 农业灌溉论文 质量浓度论文 林业论文

上一篇:风险导向审计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郭花
下一篇:胎儿纤连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预测早产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