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杰[1](2020)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发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其随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淋)患儿伴发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与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9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住院的急淋患儿化疗后出现癫痫发作的51例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纳入病例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门诊随访、电话随访或再次癫痫发作入院随访,记录或评估患儿初次发作后有无癫痫发作复发、肢体瘫痪、认知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等情况;运动能力、协调能力、语言和社交等方面情况;以及神经影像学情况等。随访成功30例中,有17例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简称儿保科)完成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SI)或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ISC-Ⅳ),评估神经认知功能。对随访成功30例患儿以全球疾病负担重点控制项目(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disease control priorities project,GBD-DCPP)分级,评估患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程度。以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分析患儿临床表现、影像学、神经功能受损程度等,对患儿神经系统后遗症进行分级,对完成韦氏智力量表的患儿统计总智商,评估急淋患儿伴发癫痫发作的认知情况。结果:(1)临床表现情况:患儿首次癫痫发作主要在诱导期和移植后期发生。常见病因包括化疗药物神经毒性、颅内出血、低钠血症、脱髓鞘脑病、热性惊厥、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病毒性脑炎或细菌性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出血性脑梗塞、静脉窦血栓形成和低血糖等。首次发作以全面性发作相对多见,占全部患儿发作类型的51%,首次发作以癫痫持续状态起病的占16%。患儿癫痫发作后常同时伴有意识障碍、精神差、嗜睡等临床表现,这与引起癫痫发作的不同病因有关。(2)辅助检查情况:共39例行头颅CT或MRI检查,27例异常(69.23%,27/39),12例未见异常,在随访成功的30例中,有14例影像学异常患儿,共获得8例头颅CT或MRI复查结果,其中4例有软化灶形成。39例初次癫痫发作后完成脑电图检查,28例脑电图结果异常,以中-高波幅慢波发放为主。(3)远期后遗症情况:在随访(随访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7年)的30例患儿中,无明显神经系统后遗症者18例(18/30,60.0%),有神经系统后遗症者12例(12/30,40.0%),其中较轻后遗症8例(8/30,26.7%),严重后遗症者4例(4/30,13.3%)(其中2例合并认知障碍、运动障碍和行为异常),后遗症发生率40.0%(12/30)。(4)韦氏智力量表结果显示伴发癫痫发作的患儿在工作记忆、加工速度、总智商有统计学差异,神经认知功能较正常儿童差。结论:(1)本研究的51例急淋伴发癫痫发作的患儿主要在诱导期和移植后期发生,首次发作以全面性发作多见。其中最常见的类型为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2)神经影像学检查显示多数急淋伴发癫痫发作患儿有影像学异常,异常率达69.23%(27/39),在对神经影像学有异常病灶患儿随访中,病灶多数可吸收,也有部分后遗脑软化灶,说明影像学异常有一定的可逆性,及时处理预后较好。急淋伴发癫痫发作患儿的脑电图以中-高波幅慢波发放为主。(3)急淋伴发癫痫发作的存活患儿神经系统远期预后尚好,在随访的30例中,无明显神经系统后遗症者占60.0%,有较轻后遗症占26.7%,仅有13.3%左右预后明显不良(属于严重后遗症)。(4)完成韦氏智力量表的17例急淋伴发癫痫发作的患儿,在工作记忆、加工速度和总智商有统计学差异,神经认知功能较正常儿童差,但本文样本量较少,尚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研究。(5)急淋伴发癫痫发作的患儿如果在首次癫痫发作后能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对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郑涌智,乐少华,郑浩,华雪玲,陈再生,郑灵,陈彩,李梅,蔡春霞,杨景辉,陈以乔,高琴丽,陈莹莹,李健,胡建达[2](2019)在《儿童伯基特淋巴瘤/白血病35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儿童伯基特淋巴瘤/白血病(BL/B-A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3月到2017年9月本院共诊断35例BL初诊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在35例中5例放弃治疗,1例未化疗即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29例接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制定的儿童和青少年成熟B淋巴非霍奇金淋巴瘤方案(CCCG-B-NHL)治疗至少2疗程化疗。结果:男31例,女4例,男∶女为7.75∶1,初诊中位年龄5(2.0-11)岁。常见的肿瘤浸润部位包括:腹腔(特别是回盲部)21例(60.00%),骨髓21例(60.00%),颌面部10例(28.57%),中枢神经系统6例(17.4%)。根据St.Jude分期系统临床分期为:Ⅱ期6例(17.14%),Ⅲ期8例(22.86%),Ⅳ期(包括伯基特白血病)21例(60.00%);21例Ⅳ期患儿均有骨髓浸润,其中17例骨髓幼稚细胞数超过25%。疗效及预后分析显示,中位随访23.4(5.3-86.4)个月,5例复发,复发率17.24%(5/29),中位复发时间为5.7(3.9-7.2)个月;2年总体生存率(OS)为79.2%±7.6%,无进展生存率(PFS)为78.3%±7.9%。单因素分析显示,LDH> 2N、Ⅳ期(骨髓浸润)、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和2个疗程未达完全缓解(CR)组的2年OS及PFS显着低于LDH≤2N、Ⅱ+Ⅲ期、中枢神经系统无浸润和2疗程达CR组(P值分别为:0.015、0.015、0.019、0.000);Cox回归模型分析提示,2个疗程化疗后未达CR是儿童BL/B-AL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HR0.034, 95%CI:0.03-0.407)。结论:儿童BL/B-AL多见于男性、学龄期,临床进展快,病情凶险,就诊时已多为晚期,骨髓及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多见;高剂量、短疗程化疗效果显着,但如果2个疗程化疗后未达CR则预后不良。
范艳芬,李建华,单卫华,邓丽娜,申玉美,周二强,王晓华,王家勤,郭学鹏[3](2007)在《《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年第22卷中文题名索引》文中提出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中文摘要 |
| Abstract |
| 前言 |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 结果 |
| 讨论 |
| 结论 |
| 参考文献 |
| 综述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癫痫发作的研究进展 |
| 参考文献 |
| 附录一 典型病例 |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 本课题基金资助项目 |
| 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