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杰[1](2016)在《教会医疗事业与近代山东社会(1860-1937)》文中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传教士获准进入中国内地传教,西方基督新教传教士纷纷开始大批进入山东传教。他们在山东巡回布道,建造教堂,开展宣教活动,医疗事业是他们活动的重点之一。这一方面是为了维护传教士及其家属自身的健康,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传教活动。基督新教医疗事业在山东发展较好,在全国而言也位居前列。山东教会医院、外国医生护士、受薪中国医生护士、医院病床等数量均名列前茅。基督新教差会在山东建立起了许多设备完善、规模较大的医院,如德县卫氏博济医院、平阴广仁医院、掖县梅铁医院、黄县怀麟医院等。山东各个新教差会还联合兴办了一所教会大学一一齐鲁大学,其医学院在全国享有极高声誉,为教会医疗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医学人才。概言之,近代山东地区的教会医疗事业的活动主要包含三个主要方面,首先是教会医院与诊所的日常运营与管理,其次是教会医学校和护士学校的运行,第三是教会医院及医校的社会公益活动。三个方面互相关联,共同构成了近代山东地区的教会医疗事业的主要面貌,其中心任务就是宣传基督新教的信仰。这对山东地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西医科学在近代山东的传播,促进了民众个人卫生、公共卫生观念的转变,为山东、乃至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中国的卫生习惯和观念逐渐开始近代化,促进了近代山东地方社会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另一方面,这三个面向也不得不受到本地文化、环境的限制与影响,在运行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调适,与地方力量实行合作,以推进其医疗事业的发展。教会医疗事业与山东地方社会之间呈现出一种双向互动的博弈。而在博弈过程中,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整体的“地方社会”,也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教会医疗事业”。各个教会之间、山东社会各个阶层、区域之间,都有其特殊的互动关系。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摘要 |
| ABSTRACT |
| 绪论 |
| 一、研究缘起 |
| 二、研究现状 |
| 三、概念界定 |
| 第一章 背景与源起 |
| 一、基督教进入山东 |
| 二、山东社会之特殊性 |
| 三、基督教的医学传教策略 |
| 四、传教士的自身需求 |
| 第二章 山东教会医疗事业的产生、发展、转变(1860-1937) |
| 一、山东教会医疗事业的肇始与初步发展 |
| 二、山东教会医疗事业的大发展时期(1901-1920) |
| 三、山东教会医疗事业的转变(1920-1937) |
| 第三章 山东教会医疗事业概览 |
| 一、美北长老会 |
| 二、美国公理会 |
| 三、循道公会 |
| 四、英国浸礼会 |
| 五、美南浸信会 |
| 六、英国圣公会 |
| 七、鲁东信义会 |
| 八、美以美会 |
| 九、其他教会 |
| 十、齐鲁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齐鲁医院 |
| 第四章 教会医疗事业与地方社会的互动 |
| 一、教会医院与诊所的日常运营与管理 |
| 二、教会医学校及护士学校 |
| 三、社会公益活动 |
| 结语 |
| 附录 |
| 参考文献 |
| 致谢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