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海[1](2015)在《微创技术在牙槽外科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牙槽外科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牙槽外科治疗的21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08例和对照组102例。观察组采用微创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牙技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拔牙手术时间、术中畏惧及疼痛情况、拔牙窝完整性以及术后感染情况,并且进行拔牙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拔牙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畏惧率、术中疼痛率、术后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拔牙窝完整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拔牙效果评价为Ⅰ级的比例为6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5%;而Ⅲ级的比例为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拔牙技术具有微创、无痛、安全的优点,拔牙效果显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甘雨[2](2013)在《涡轮机磨断牙冠法拔除下颌近中或水平阻生智齿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涡轮机磨断牙冠法(冠磨断法)拔除下颌近中或水平阻生智齿的效果。方法 2000—2013年因近中或水平阻生而被拔除的下颌第三磨牙共290例(290颗)。遵循不同患者意愿,采用传统的劈冠法或冠磨断法,拔除下颌近中或水平阻生智齿,并将两组每牙拔除平均耗时、术后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劈冠法拔除128颗,拔除每牙平均耗时(53.0±11.3)min,术后重度反应发生率为54.7%(70/128),中、轻度反应发生率为45.3%(58/128);冠磨断法拔除162颗,拔除每牙平均耗时(36.0±9.4)min,术后重度反应发生率为27.8%(45/162),中、轻度反应发生率为72.2%(117/162)。两组拔牙平均耗时、术后重度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磨断法拔除下颌近中或水平阻生智齿,比劈冠法手术时间短、术后重度反应轻、患者对拔牙恐惧心理小、对操作者的心理压力小,是一种科学、可行的拔牙方法。
陈芳屏[3](2010)在《常规法和超声骨刀法拔除下颌水平低位阻生智齿临床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比较常规法与超声骨刀法在拔除下颌低位水平阻生智齿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拔牙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要求拔除下颌水平低位阻生智齿的28个病例,通过分析常规法和超声骨刀法在拔除过程中手术时间,术中不适;及术后第二天和术后第七天的局部疼痛和肿胀;统计患者术后张口受限、麻木、干槽症、关节疼痛和伤口感染等,用以比较两种拔牙方法的优劣。结果:1.在拔除下颌低位水平阻生智齿手术中,常规法和超声骨刀法在拔除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使用超声骨刀法患者的恐惧感和疼痛明显少于使用常规法者(p<0.05)。2.在拔除下颌低位水平阻生智齿手术后,超声骨刀法在术后疼痛的减轻及肿胀出现和减轻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法(p<0.05)。3.在拔除下颌低位水平阻生智齿术后,超声骨刀法未出现下唇麻木,关节区疼痛,干槽症,伤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但常规法出现了2例下唇麻木。结论:1.在拔除下颌低位水平阻生智齿的手术中,超声骨刀法比常规法能明显减少患者术中不适,术后肿胀和疼痛的发生,能避免下唇麻木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2.在拔除下颌低位水平阻生智齿的手术中,超声骨刀法比常规法能更精确的去骨,最大程度的保留健康骨质。3.超声骨刀法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水平低位阻生智齿的拔除方法。
孙雷[4](2000)在《颊侧楔入法拨除下颌类阻生齿》文中提出
庞巍,张桂荣[5](1991)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护理》文中研究说明 针对128例阻生智齿者进行拔牙术其护理配合如下。一、拔牙术中护理患者体位:以下颌平面与地面平行,高度与术者肘部平齐。以患者头部为中心,顶部为12点位,术者与护士的位置关系以此为参照。 128例阻生智齿者中近中倾斜位下颌智齿拔除65例,高位近中阻生齿36例。邻牙及根部阻力均不大者,采用增隙法,挺出法拔除之。拔右下颌智齿8术者位于11点位,护士位于8点位,拔左下颌智齿8术者位于8点位,护士位于2点位。增隙采用中等宽度牙挺或增隙骨凿,沿牙周间隙插入,以铅锤点状连续冲击力将牙挺或骨凿楔入牙周间隙,沿冠周重复,达到松动患牙的目的,拔除之。术中注意,铅锤不可用力过猛,以避免发生意外。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治疗方法 |
| 1.2.1 对照组 |
| 1.2.2 观察组 |
| 1.3 评价指标 |
| 1.4 统计学处理 |
| 2 结果 |
| 2.1 两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
| 2.2 两组拔牙效果评价比较 |
| 3 讨论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方法 |
| 1.3 评定标准 |
| 1.4 统计学处理 |
| 2 结果 |
| 3 讨论 |
| 中文摘要 |
| 英文摘要 |
| 前言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 2.1 临床资料 |
| 2.2 统计学处理 |
| 第三章 结果 |
| 3.1 低位水平阻生的下颌智齿两种拔除方法术中情况的比较 |
| 第四章 讨论 |
| 4.1 常规法拔除下颌水平低位阻生智齿的方法与不足 |
| 4.2 超声骨刀工作原理及拔除下颌水平低位阻生智齿的优势 |
| 4.3 拔牙术中、术后两种术式并发症及手术时间的比较 |
| 第五章 结论 |
| 参考文献 |
| 综述 |
| 致谢 |
| 1 材料和方法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操作方法: |
| 1.2.1 颊侧楔入法: |
| 1.2.1.1 |
| 1.2.1.2 |
| 1.2.1.3 |
| 1.2.2 传统外科凿骨劈牙法 |
| 2 结果 |
| 3 讨论 |
| 3.1 颊侧楔入法理论基础 |
| 3.1.1 解剖基础: |
| 3.1.2 |
| 3.2 手术时间与干槽症 |
| 3.3 适应证与注意事项 |
| 3.3.3 |
| 3.3.2 |
|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