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氟乙酸钠中毒15例临床分析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氟乙酸钠中毒15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琛,李晓飞,张云峰,应剑波[1](2021)在《UPLC-HRMS快速检测血液中7种鼠药》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血液中4类(7种)鼠药(毒鼠强、氟乙酸根、溴敌隆、大隆、杀鼠灵、杀鼠醚、氟鼠灵)的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PLC-HRMS)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采用乙腈为蛋白沉淀剂,用PLD+净化柱或有机微孔过滤膜净化提取液,用UPLC-HRMS对血液中的4类(7种)鼠药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分析采用Luna Omega PS C18(2.1mm×100mm, 3μm)色谱柱,质谱扫描方式为负离子的全扫描/实时二级质谱扫描(Full MS/ddMS2)模式,一级全扫描(m/z 50~750)分辨率为70000,二级扫描(ddMS2)分辨率为17500。结果毒鼠强、氟乙酸根、溴敌隆、大隆、杀鼠灵、杀鼠醚、氟鼠灵的检出限均为50ng/mL,3个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为85.3%~94.7%,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11%(n=6),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6%~13%(n=6)。结论使用本方法可同时准确测定血液中的4类(7种)鼠药。

顾峰[2](2011)在《剧毒鼠药急性中毒的诊断和治疗》文中认为近年来,禁用的剧毒鼠药引起重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国家明令禁止的剧毒鼠药包括毒鼠强、氟乙酰胺、氟乙酸钠等,而鼓励使用抗凝血灭鼠药,包括杀鼠迷、杀鼠灵、溴敌隆、大隆等,该类鼠药作用缓慢,可蓄积中毒,中毒动物终因出血衰竭死亡。自1986年以来国家已多次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剧毒鼠药,但一些不法业主因利益驱使,仍然在违法销售。因此造成鼠药管理非常混乱,误食、蓄意投毒,引起人畜伤亡事件

王丽容[3](2011)在《小儿灭鼠药中毒48例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小儿灭鼠药中毒的治疗措施。方法对48例小儿灭鼠药中毒患儿给予乙酰胺治疗,每日0.10.3 g/kg,分2次肌内注射,连用27 d。结果 48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随访3个月1 a,效果满意。结论乙酰胺是治疗小儿灭鼠药中毒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谢珍茗,施文兵,刘岚,邓芹英[4](2007)在《荧光试剂衍生化液相色谱分析生物检材中的氟乙酸钠》文中认为建立了使用新的荧光衍生试剂9-氯甲基蒽(CA)衍生化生物检材中的氟乙酸钠,并通过薄层色谱和荧光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的方法。合成得到氟乙酸钠的荧光衍生物——氟乙酸-9-亚甲基蒽酯(MA-MFA),纯度达到98%以上,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和质谱对其进行结构表征。薄层色谱中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95∶5),检测限为5×10-8g(TLC)。高效液相色谱用AgilentHypersilODS反相色谱柱,以乙腈/水(体积比为85∶15)为流动相,荧光检测波长λex为256 nm,λem为412 nm。方法在2.5×10-9125×10-9mol/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8,生物样品空白添加实验的回收率为83%90%,最低检测限为2×10-10g(S/N=3),日内、日间RSD均小于4%。该方法用于中毒死亡者的血液样品及其他检材的测定,效果良好。

蒋继伟[5](2005)在《小儿有机氟中毒50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

谢健玲,叶家卫[6](2005)在《小儿急性老鼠药中毒的临床特征》文中提出目的了解小儿急性老鼠药中毒的种类、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探讨早期诊断,减少并发症.方法可疑病例进行胃液或血液检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进行分析并确诊.结论氟乙酰胺为近年来常见的鼠药中毒,本组以抽搐为首发症状占64%,对突发抽搐昏迷而既往无神经系统疾病者应高度警惕急性鼠药中毒的可能性,及早洗胃、胃液或血液检测鼠药,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尽早彻底洗胃,特异性毒剂的应用和血液灌流及综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丁茂柏[7](2005)在《致痉挛性灭鼠剂中毒反应及救治》文中提出常见的致痉挛性灭鼠剂有八个品种,其中五种为禁用品种。该类灭鼠剂对所有哺乳动物毒性都很大,对中枢神经系统均有直接兴奋作用,主要表现为癫痫样发作,常伴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中毒主要原因是误食含灭鼠剂的毒饵或被灭鼠剂污染的食物。多数致痉挛性灭鼠剂无特效解毒剂,仅乙酰胺为氟乙酰胺、氟乙酸钠及甘氟中毒的特效解毒剂。

刘吉起,李新民[8](2004)在《禁用剧毒鼠药中毒的检测与治疗》文中认为

刘进,刘军,刘宏亮,富昭,石秦东,王雪[9](2003)在《急性有机氟中毒性脑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氟中毒性脑病的临床表现、机理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报告急性有机氟中毒性脑病 1 1例 ,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急救治疗对策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1 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抽搐和意识障碍 ,早期症状为头痛、头昏、烦燥不安、恶心、呕吐及上腹部疼痛等。治疗原则为解毒、洗胃、导泻、吸氧、补液、镇静及预防和控制继发性感染等综合性对症、支持疗法。1 1例中 ,治愈 8例 ,好转 2例 ,死亡 1例。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应用特效解毒药乙酰胺和控制脑水肿为治疗本病的关键

杜淑媛[10](2002)在《氟乙酸钠中毒15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氟乙酸钠是一种灭鼠剂,由于其灭鼠作用快,用量小,目前已替代了磷化锌和安妥类药物。因此氟乙酸钠中毒病例逐渐增多,约占我院小儿急性中毒的1/3。现将我科1997年12月~2000年12月收治的15例急性氟乙酸钠中毒的病例报告如下。

二、氟乙酸钠中毒15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氟乙酸钠中毒1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UPLC-HRMS快速检测血液中7种鼠药(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2 标准溶液配制
    1.3 样品处理
    1.4 色谱及质谱条件
        1.4.1 色谱条件
        1.4.2 质谱条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方法的专属性
    2.2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2.3 准确度与精密度
    2.4 提取回收率和基质效应
    2.5 稳定性
3 讨论
    3.1 质谱条件优化
    3.2 前处理方法选择
    3.3 色谱条件优化
    3.4 色谱柱的选择
4 案例应用
5 结论

(2)剧毒鼠药急性中毒的诊断和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毒鼠强的中毒机理
    1.1 理化性质
    1.2 毒性作用
    1.3 中毒表现
2 氟乙酰胺和氟乙酸钠中毒机理
    2.1 理化性质
    2.2 毒性作用
    2.3 中毒表现
3 剧毒鼠药中毒的诊断及治疗
    3.1 毒物摄入史及接触史
    3.2 临床诊断
    3.3 实验室检查
    3.4 剧毒鼠药中毒的治疗
        3.4.1 毒鼠强的治疗
        3.4.2 氟乙酰胺和氟乙酸钠中毒治疗

(3)小儿灭鼠药中毒48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1.3 治疗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4)荧光试剂衍生化液相色谱分析生物检材中的氟乙酸钠(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1.2 氟乙酸-9-亚甲基蒽酯的合成与表征
    1.3 生物检材的预处理
    1.4 液相色谱分析氟乙酸-9-亚甲基蒽酯
        1.4.1 薄层色谱硅胶板的制备
        1.4.2 薄层色谱分析
        1.4.3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氟乙酸-9-亚甲基蒽酯的合成
    2.2 氟乙酸-9-亚甲基蒽酯的表征
    2.3 TLC分析及其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2.4 HPLC分析及其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2.4.1 MA-MFA标准品在HPLC上的分析
        2.4.2 与常见有机酸衍生物的HPLC分离
        2.4.3 实际样品的HPLC分析及应用
3 结 论

(6)小儿急性老鼠药中毒的临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中毒途径及方式
    1.3 检测方法
    1.4 鼠药种类
    1.5 中毒程度
    1.6 临床表现
    1.7 实验室检查
    1.8 治疗
    1.9 预后及转归
2 讨论

(8)禁用剧毒鼠药中毒的检测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四次甲基二砜四胺
    1.1 理化性质
    1.2 毒性和中毒症状
    1.3 中毒治疗
    1.4 检验方法
2 氟乙酰胺
    2.1 理化性质
    2.2 毒性与中毒症状
    2.3 中毒治疗
    2.4 检验方法
3 氟乙酸钠
    3.1 理化性质
    3.2 毒性与中毒症状
    3.3 中毒治疗
    3.4 检验方法
4 甘氟
    4.1 理化性质
    4.2 毒性与中毒症状
    4.3 中毒治疗
    4.4 检验方法

(9)急性有机氟中毒性脑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结果
    2.2 实验室结果
    2.3 影像学结果
    2.4 治疗结果
3 讨论
    3.1 发病机理
    3.2 临床表现
    3.3 治疗对策
        3.3.1 解毒
        3.3.2 钙剂的应用
        3.3.3 控制脑病

四、氟乙酸钠中毒15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UPLC-HRMS快速检测血液中7种鼠药[J]. 徐琛,李晓飞,张云峰,应剑波. 刑事技术, 2021(04)
  • [2]剧毒鼠药急性中毒的诊断和治疗[J]. 顾峰.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1(06)
  • [3]小儿灭鼠药中毒48例分析[J]. 王丽容.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09)
  • [4]荧光试剂衍生化液相色谱分析生物检材中的氟乙酸钠[J]. 谢珍茗,施文兵,刘岚,邓芹英.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3)
  • [5]小儿有机氟中毒50例临床分析[J]. 蒋继伟. 医学信息, 2005(12)
  • [6]小儿急性老鼠药中毒的临床特征[J]. 谢健玲,叶家卫.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5(05)
  • [7]致痉挛性灭鼠剂中毒反应及救治[J]. 丁茂柏.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5(01)
  • [8]禁用剧毒鼠药中毒的检测与治疗[J]. 刘吉起,李新民.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4(02)
  • [9]急性有机氟中毒性脑病的临床研究[J]. 刘进,刘军,刘宏亮,富昭,石秦东,王雪.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2003(04)
  • [10]氟乙酸钠中毒15例临床分析[J]. 杜淑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2(01)


乙酰胺论文 健康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上一篇:山西省“艾滋病初筛泄密案”一审宣判
下一篇:中山常州村农房小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