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基于GML的WebGIS研究与应用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基于GML的WebGIS研究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高觅谛[1](2012)在《基于WebGIS的地理信息支撑技术在水质安全预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水体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水质污染事故频繁发生。通过构建水质安全预警系统,控制水污染,改善水环境,尤其是保证居民用水安全,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在构建水质安全预警系统的过程中,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实现水质预警空间数据的表现和发布,对于提高水质安全预警的交互性和时效性具有重要和显着的作用。本文结合水质预警课题,围绕基于GML的多源异构水质数据交换技术与基于WebGIS的水域污染扩散动态渲染技术展开研究,在水质空间数据渲染和水质预警信息分析与评估结果展示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现有水质安全预警系统在全流程水质数据和预警空间数据传输规范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GML的多源异构水质数据交换技术。利用地理标记语言GML(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对多源异构水质数据进行GML标准化格式转换,在此基础上实现在水质预警系统平台和ArcGIS架构下的多源异构水质数据传输,及在Flex环境下多源异构水质数据的可视化与交互设计,该工作优化了全流程水质数据和预警数据发布的交互性。(2)针对现有水质安全预警系统在水域污染扩散动态表现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WebGIS的水域污染扩散动态渲染技术。采用远程仿真技术和FluorineFX技术分别解决了渲染过程中远程数据获取和快速数据传输的需求,通过WebGIS平台下的TIN网格实现了水域污染物扩散趋势的在线动态渲染。该技术将水质变化趋势预警研究工作的全流程通过网络实现,提升了水质预警信息分析与评估结果展示的时效性,有效降低了研究成本。(3)设计并构建了全流程水质安全预警系统WebGIS模块,实现了系统集成与应用。该模块采用基于Flex和.NET的WebGIS框架,通过四大子功能模块,完成了三类共计十一张不同功能的水质专题预警地图。该模块整合应用了基于GML的多源异构水质数据交换技术和基于WebGIS的水域污染扩散动态渲染技术,通过与其他功能模块的集成,形成了一套从水质实时预警到水质变化趋势预测的全方位水质安全预警信息分析与评估系统,并在水质预警课题示范地进行示范应用。

吕凤涛[2](2011)在《SVG与GML技术在地图服务系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针对WebGIS中网络矢量图形图像发布存在的问题,引入了GML与SVG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基于SVG与GML的地图服务系统WebGIS的解决方案和应用模式,并详细分析了系统实现的体系结构和相关技术,着重论述了GML文档的解析、GML与SVG之间的转换方法、SVG交互功能的实现,最后给出了该系统的应用实例。

彭涛,兰小机,卢建清[3](2010)在《GML Server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利用GML解决空间数据共享问题是当前的研究热门,在GML核心模式的基础上定制了大量的GML应用模式,GML数据大量涌现。然而缺少专门存储管理和发布GML数据的平台。本文针对OGC的服务规范,在对当前GIS服务器技术研究基础上,提出了GML Server服务平台,设计了一整套基于GML数据的Web服务系统。利用当前开源软件进行扩展,系统实现了发布基于GML数据的WFS,WMS,WCS服务及其各种空间分析查询功能。

林鑫显[4](2010)在《分布式WebGIS协同编辑平台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化分工的日益细化,目前国内外对GIS的研究逐渐将重心转移到WebGIS和协同编辑方面,通过WebGIS和协同编辑,用户除了可以在网络的任意节点上实现对WebGIS站点上空间数据的浏览、检索和空间分析之外,还可以共同协作完成空间数据的编辑任务。但是GIS空间数据的海量递增使原来的集中式数据存储越来越难以达到GIS的应用需求,出现服务器负载过重,用户访问数据变慢等问题。针对集中式数据存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分布式数据库的存储方式,将空间数据按地理区域的不同分布存储到不同的数据库服务器站点上,减少服务器负载并提高存取效率。在协同编辑方面,本文也针对传统的GIS只能在集中式服务器上实现协同编辑操作这一弊端,结合分布式WebGIS技术,提出了基于分布式WebGIS的协同编辑系统模型,实现了在分布式环境下的协同编辑。本文首先对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作了深入的研究,包括WebGIS相关技术、分布式数据库、协同编辑、J2EE体系结构、GML和SVG等方面的知识,然后在这些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将分布式WebGIS技术应到用协同编辑的新观点,构建了一个分布式WebGIS协同编辑平台。在分布式WebGIS协同编辑平台的设计方面,本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包括平台模型及体系结构的设计、如何实现数据分布和事务分布、编辑信息共享的方法、协同并发控制的锁机制策略和协同编辑处理流程等方面的内容。编辑信息的共享和锁机制控制策略是协同编辑的重点,本文通过将编辑信息封装成XML文档的方式,用Ajax技术在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异步地传输编辑信息,实现编辑信息的实时更新。最后本论文通过实验演示了平台的部分功能,给出了系统的测试分析及最终效果,验证了分布式WebGIS协同编辑平台的可行性。

张丹华[5](2009)在《基于Web Service的WebGIS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GIS的平台已经逐步转向了网络,WebGIS是Internet和WWW技术应用于GIS开发的产物,从Internet的任意节点,用户都可以浏览WebGIS站点中的空间数据,制作专题图、进行各种空间信息检索和空间分析。但是由于空间数据具有多源性、多语义性、多时空性、多尺度和获取数据手段的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空间数据表达的复杂性。网络环境下如何对空间数据实现规范化的编码和打破GIS系统的封闭性还存在着很多的技术问题,本文综合利用GML、SVG和Web Service等技术,实现了分布式多源空间数据的集成和共享,解决了传统WebGIS在实现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和互操作困难,以及异构系统兼容差的问题。本论文的主要的研究工作有:(1)充分研究了GML技术组织、管理和表达地理信息的能力,依据GML3.0核心模式,设计点、线、面不同类型图层的GML应用模型,并通过分析GML和不同数据格式在表达地理实体上的对应关系,设计并实现不同数据格式到GML的转换模式。(2)研究了SVG在实现地理信息可视化方面的能力,分析GML和SVG在表达矢量实体上的对应关系,设计实现GML到SVG转换的通用XSLT转换模板。(3)分析Web Service技术在实现异构系统兼容方面的优势,研究WebService技术在WebGIS系统中的使用机制,设计用于实现多源数据集成和共享的Web服务,包括集成分布式数据源的GML生成服务、便于用户定位查询数据的元数据服务、GML文档查询与集成服务,以及地理信息的可视化服务等。(4)基于Web Service技术,设计并实现了WebGIS原型系统,系统包括客户端、Web服务器、集成服务器和分布式数据源四层结构,在系统服务器端通过集成多个Web服务实现客户端不同的数据请求,在客户端通过编写JavaScript脚本控制SVG地图和用户的交互,原型系统的实现验证了使用GML、SVG和WebService等技术实现分布式数据源的集成共享的可行性,为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实现城市空间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分配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胡腾波[6](2009)在《基于GML的WebGIS空间数据互操作研究》文中认为Internet与GIS结合成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是GIS软件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地理数据存储格式的不同以及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的差异等,导致多源异构数据的产生,给数据的综合利用带来了困难。怎样对现有的异构地理信息数据源,其中包括各种格式的GIS空间数据进行集成和发布,并且在浏览器端直接提供矢量地图以构建具有高度交互性的地图以及如何实现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数据的异步传输,空间数据互操作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空间数据互操作依赖于新的Web标准,XML的出现为此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文以GML为核心,同时结合Web Service、SVG以及Ajax对WebGIS的空间数据互操作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本文首先对目前WebGIS的主要实现方法和主要构造模型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接着阐述了XML技术的相关内容,并详细地分析了基于XML的几个关键技术,其中包括GML技术、Web Service技术、SVG技术以及Ajax技术,并分析了它们各自在WebGIS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GML技术及其在WebGIS中的应用。然后,在介绍上述理论、提出系统设计目标和设计原则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在.NET体系结构下建立基于GML的WebGIS空间数据互操作应用系统的技术方案,并且利用该技术方案设计了一个系统模型-GWSA(GML-WebService-SVG-Ajax)系统模型。最后将该系统划分了几个功能模块,并且设计了系统的空间数据库。最终,本文实现了上述系统模型,对系统中的每一层给出了实现方法。在客户端(浏览器)安装了SVG Viewer插件,用来显示矢量地图;在表现层采用了当今比较流行的MVC设计模式,将表现形式与业务逻辑进行分离;在Web服务器上利用Ajax引擎实现空间数据的异步传输,在WebGIS应用服务器上产生各种Web服务并且利用XSLT转换引擎将GML格式的数据转换为SVG格式的数据;在数据库层利用数据仓库以及分布式数据库群来存储和管理多源异构空间数据,利用模型仓库以及分布式模型库群存储模型,并通过GML格式的数据进行传输。在实现过程中,设计了将存储在数据库SQL Server中的空间数据转换成GML的算法,并提供了GML在数据库SQL Server中的存储方式。最后本文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该系统模型在空间数据互操作中的应用。最后,对本文所作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一下未来,提出了下一步要做的工作。

刘丽[7](2009)在《基于SVG的WebGIS空间数据可视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信息化、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为WebGIS的普及和大众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传统的Web语言HTML是一种超文本标记语言,随着Web上信息类型的日益增多,它不利于表现地理空间数据。且许多WebGIS应用都依赖于特定的GIS软件,GIS软件和数据格式多种多样,难以互操作,缺乏灵活性。本文分析研究了当前WebGIS的研究现状、WebGIS的实现方法、常用构造模型,归纳总结出WebGIS的发展趋势。通过对SVG技术的研究,加强SVG应用于WebGIS的优势。为了实现GIS在互联网上的广泛传播,解决多源空间数据的集成和互操作,使用国际标准GML。具有兼容性、动态性、交互性、可缩放、平台无关等特点的SVG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为解决WebGIS中矢量传输和空间数据显示问题,将二者结合,考虑在WebGIS中采用GML作为服务器端多数据源的数据交换格式,实现地理信息交换、共享,以SVG做为矢量地图发布格式来实现空间信息的可视化,建立基于SVG的WebGIS模型。着重对客户端空间数据可视化进行研究,探讨了构建WebGIS平台时用到的一些关键技术。研究以GML文档存储的空间数据通过XSLT转换为SVG文档,转换成功后进行地图加载、压缩传输,实现数据可视化。最后基于SVG技术,对所建模型进行试验验证,实现空间数据可视化,并对如何实现基于SVG的WebGIS性能优化进行了研究。

芦康平[8](2009)在《基于WebGIS的空间信息服务实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WebGIS是Internet技术与GIS技术相结合的产物,Internet用户可以从万维网的任意一个节点浏览GIS数据和获得地理信息服务。WebGIS由于操作简单、跨平台、可扩展、信息分布共享等特点,已经在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但是从WebGIS的应用现状可以看出,这项技术远未成熟,仍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瓶颈和挑战,如地理空间信息的共享和互操作困难、缺乏丰富的空间信息表现手法、无法实现跨平台数据访问、传输速率瓶颈和可视化及分布式工作等问题。本文紧紧围绕WebGIS发展所面临的上述问题,结合WebGIS实现技术的研究前沿热点,展开论述与研究:首先,将新一代网络标准SVG矢量图形应用到WebGIS中,丰富了空间信息的表现手法,提高了地理数据的传输速率。其次,Web2.0技术之一的Aiax的使用,缩短了客户端的等待时间,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再次,基于GML的空间数据集成模型的设计,基本解决了地理数据的共享和互操作问题,为分布式WebGIS的开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最后,综合以上三种关键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轻量级WebGIS开发模型,并在全国城市天气预报信息服务平台的实践开发中得以应用和检验,为开放式WebGIS系统平台的开发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卢凤晖[9](2008)在《基于WebGIS的基站管理规划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文中认为近年来,移动通信事业在飞速向前发展,移动通信企业的网络规模呈指数上升,其中无线基站资源的管理越来越被重视。由于无线基站资源的位置特性,为有效的管理无线基站资源,在原有基于GIS的基站管理规划软件的基础上引入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来完成资源管理、查询统计、话务专题分析等功能。本文首先介绍WebGIS概念和特点,比较当前WebGIS主要实现技术,提出目前WebGIS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然后对基于WebServices/Ajax和GML/SVG的webGIS技术进行了探讨,在WebGIS体系结构设计与数据组织的基础上,选用成熟的WEBGIS商用服务平台,开发了基于WebGIS的基站管理规划系统。该系统利用WebServices技术实现Web地图发布及数据转换等服务,利用Ajax技术提高客户端交互性,采用GML作为统一的地理信息描述语言,选择SVG作为地理信息可视化工具,实现了地图基本操作、基站地图查询/SQL查询、基站专题地图和数据转换服务等功能。本系统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理信息共享和互操作问题。

曾志宏[10](2008)在《基于Web Services.的WebGIS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地球空间技术的发展,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正成为大众化的信息工具,越来越多的Web站点提供空间数据服务。但是由于行业政策和数据安全等客观的原因,这些空间资源大多是存在于特定的GIS系统和桌面应用中,各自为政,相对封闭,从而形成空间信息孤岛,难以满足Internet上空间信息决策所需要的共享的要求。传统的三层WebGIS构造模型,以及后继发展的基于中间件的分布式WebGIS构造模型,无论它们是采用RMI、DCOM还是采用CORBA等分布式对象技术,虽然在实现网络负载平衡、分布式计算等方面有了较好进展,但对解决开放式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中的异构系统间的互操作及跨平台的数据集成与共享等核心问题上仍然无能为力。XML在复杂数据编码和信息交换中有着明显的优势,是解决当今WebGIS所面临主要问题的有效途径。Web Services是一种解决在异构网络环境下建立分布式系统的又一全新的网络构架技术。基于Web Services的WebGIS具有分布式、可互操作、方便集成、扩展性良好的特点,是WebGIS的发展趋势。本文着重于探索新的网络技术XML技术和Web Services技术,及其在地理信息领域的应用,提出以Web Services体系构造WebGIS平台。本文的研究主要完成以下工作:首先本文介绍了国内外WebGIS发展现状,WebGIS的概念与特点,开放性地理信息互操作平台(OGC),然后比较分析了当前WebGIS主要的开发技术和实现策略及其利弊,指出了当今WebGIS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使用不同产品开发的系统之间地理数据不能充分共享,相似的功能不能互操作。其次本文分析了目前XML在WebGIS中的应用状况,研究了OGC发布的简单要素模型和地理数据编码标准GML,详细论述了基于GML的地理编码的特点和相关技术。得出采用XML/GML作为地理数据存储和传输的载体可以方便地实现多源异构地理数据的集成和共享的论证。再次本文对Web Services的核心技术: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SimpleObject Access Protocol)、网络服务描述语言WSDL(web Service DescriptionLanguage)、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UDDI(Universal Description,Discovery andIntegration)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利用Web Services可以搭建一个松散藕合的WebGIS环境,给GIS的Web应用带来了全新的设计理念。最后在参考OGC的开放式地理网络服务模型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Web Services体系的开放式WebGIS设计方案,并给出各项主要服务的接口设计。并根据上述方案设计开发了一套简单的原型系统,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基于Web Services的WebGIS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基于GML的空间数据建模技术和数据转换技术以及基于Web Services的系统构架技术的研究与发展都会给传统的WebGIS技术带来极大的冲击,对传统WebGIS的方方面面的应用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理论上已基本成熟,但实践上由于行业标准束缚、网络固有的问题限制以及原有WebGIS系统的拘囿等多方面的原因,许多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基于该技术的成熟的WebGIS网站在国内外还不多见。本文对基于XML/GML、Web Services技术的WebGIS理论进行了的初步的探讨与研究,利用Web Services体系构建的一个网络地图服务原型系统与实际的WebGIS应用系统也存在很大的差距,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不吝指正。

二、基于GML的WebGIS研究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GML的WebGIS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WebGIS的地理信息支撑技术在水质安全预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英文摘要
插图与附表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质预警研究概述
        1.1.2 地理信息技术简介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研究意义
        1.3.1 本文主要内容和意义
        1.3.2 本文技术路线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WebGIS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
    2.1 WebGIS概述
        2.1.1 经典WebGIS技术
        2.1.2 时态WebGIS技术
    2.2 WebGIS客户端技术
        2.2.1 传统客户端技术
        2.2.2 富客户端技术
        2.2.3 客户端技术对比
    2.3 ArcGIS及其核心组件简介
        2.3.1 ArcGIS Server
        2.3.2 ArcGIS Flex API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GML的多源异构水质数据交换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地理信息服务构建
        3.2.1 服务创建与访问
        3.2.2 基于缓存技术的服务优化
    3.3 基于GML的多源异构水质数据传输技术
        3.3.1 多源异构水质数据的GML标准化
        3.3.2 多源异构水质数据的传输响应流程
    3.4 GML解析及其可视化
        3.4.1 GML解析
        3.4.2 GML的分类可视化
        3.4.3 图层交互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WebGIS的水域污染扩散动态渲染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WebGIS的水域污染扩散动态渲染
        4.2.1 远程仿真
        4.2.2 数据传输
        4.2.3 动态渲染
    4.3 基于空间插值的动态渲染优化
        4.3.1 空间插值技术
        4.3.2 ArcGIS空间插值分析工具
        4.3.3 基于空间插值技术的渲染优化
        4.3.4 应用效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流程水质安全预警系统WebGIS模块设计与实现
    5.1 全流程水质安全预警系统概述
    5.2 全流程水质安全预警系统WebGIS模块功能设计
        5.2.1 系统维护平台
        5.2.2 基础地理信息平台
        5.2.3 水质在线监测数据发布模块
        5.2.4 水域污染扩散动态渲染模块
    5.3 全流程水质安全预警系统WebGIS模块架构设计
        5.3.1 表现层设计
        5.3.2 应用层设计
        5.3.3 数据层设计
    5.4 全流程水质安全预警系统WebGIS模块软件实现
        5.4.1 警情总览专题图
        5.4.2 原水突发事件仿真分析专题图
    5.5 全流程水质安全预警系统WebGIS模块集成应用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完成的工作

(2)SVG与GML技术在地图服务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GML&SVG与WebGIS应用分析
    1.1 GML与WebGIS
    1.2 SVG与WebGIS
2 GMLSVG在地图服务系统WebGIS中应用
    2.1 系统框架
        1) 数据层
        2) GIS功能层
        3) Web服务层
        4) 客户层
    2.2 系统的关键技术
        2.2.1 GML文档的解析
        2.2.2 GML到SVG的数据转换
        2.2.3 SVG交互功能的实现
        2.2.4 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通讯
3 地图服务系统的实现
4 结束语

(4)分布式WebGIS协同编辑平台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
    2.1 WEBGIS 相关技术的研究
        2.1.1 WebGIS 简介
        2.1.2 WebGIS 的特点
        2.1.3 WebGIS 的模型结构
    2.2 分布式数据库技术
        2.2.1 分布式数据库的概念
        2.2.2 分布式数据库的特点
    2.3 协同编辑系统的相关研究
        2.3.1 协同编辑系统的特点
        2.3.2 协同编辑系统的体系结构
        2.3.3 协同编辑系统的并发控制策略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 J2EE/GML/SVG 的分布式 WEBGIS
    3.1 基于 J2EE 的 WEBGIS 系统架构
        3.1.1 J2EE 体系概述
        3.1.2 WebGIS 体系结构模型
    3.2 基于 GML 的 WEBGIS 空间数据组织
        3.2.1 GML 空间数据
        3.2.1.1 GML 概述
        3.2.1.2 基于 GML 的空间数据框架结构
        3.2.2 GML 矢量图层分割
        3.2.2.1 GML 矢量图层分割概述
        3.2.2.2 GML 矢量图层分割算法
    3.3 基于 SVG 的空间数据可视化
        3.3.1 SVG 概述
        3.3.2 GML 与 SVG 的映射关系
        3.3.3 利用 XLST 技术转换 GML 到 SVG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布式 WEBGIS 协同编辑平台的设计
    4.1 分布式 WEBGIS 协同编辑平台的设计目标
    4.2 分布式 WEBGIS 协同编辑平台模型及体系结构
        4.2.1 数据层
        4.2.2 GIS 应用服务层
        4.2.3 Web 服务层
        4.2.4 客户层
    4.3 分布式 WEBGIS 空间数据的分片
    4.4 分布式 WEBGIS 协同编辑的事务分布
        4.4.1 分布式事务概述
        4.4.2 协同编辑的事务分布模型
        4.4.3 协同编辑的事务分布处理
    4.5 系统编辑信息共享
        4.5.1 编辑信息共享的方法
        4.5.2 编辑信息的 XML 格式
        4.5.2.1 增加对象编辑行为的 XML 格式
        4.5.2.2 修改对象编辑行为的 XML 格式
        4.5.2.3 删除对象编辑行为的 XML 格式
        4.5.3 编辑信息的共享
        4.5.3.1 客户端提交 XML 文档
        4.5.3.2 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 XML 文档
        4.5.3.3 编辑信息的组播
    4.6 协同编辑并发控制策略的锁机制
        4.6.1 加锁粒度
        4.6.2 对象锁与区域锁
        4.6.2.1 对象锁
        4.6.2.2 区域锁
        4.6.2.3 区域锁与对象锁关系分析
        4.6.3 锁信息共享
        4.6.3.1 锁信息在 SVG 图层中的表示方法
        4.6.3.2 锁信息的共享方法
        4.6.4 加锁的处理流程
    4.7 数据表结构
    4.8 协同编辑处理流程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布式 WEBGIS 协同编辑平台的实现和测试
    5.1 协同编辑平台关键技术的实现
        5.1.1 分布式空间数据存储的实现
        5.1.2 任务分布的实现
        5.1.3 GML 矢量图层分割的实现
        5.1.4 协同编辑的锁信息和编辑信息共享的实现
    5.2 分布式 WEBGIS 协同编辑平台的运行和测试
        5.2.1 平台运行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
        5.2.1.1 硬件环境
        5.2.1.2 软件环境
        5.2.1.3 编程开发环境及相关技术
    5.3 分布式 WEBGIS 协同编辑平台的测试
        5.3.1 任务管理员相关操作的功能测试
        5.3.1.1 发布图层
        5.3.1.2 查看和修改元数据信息
        5.3.1.3 裁决图层编辑
        5.3.2 系统管理员相关操作的功能测试
        5.3.2.1 新建任务组
        5.3.2.2 管理任务组
        5.3.2.3 管理用户
        5.3.3 协同编辑相关操作的功能测试
        5.3.3.1 查看任务组并加入
        5.3.3.2 协同编辑用户进行编辑操作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5)基于Web Service的WebGIS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WebGIS主要实现技术和缺陷
        1.2.2 基于Web Service实现WebGIS的优势
    1.3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本文结构
第二章 Web Service实现WebGIS的关键技术
    2.1 多源异构数据的集成和可视化
        2.1.1 地理标志语言GML——网络环境下开放的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2.1.2 SVG——基于XML的开放的矢量图形描述语言
    2.2 GIS Web服务的发布和使用
        2.2.1 Web Service的原理和标准
        2.2.2 GIS Web服务的发布
        2.2.3 GIS Web服务的使用
    2.3 本章总结
第三章 基于GML的多源数据组织
    3.1 GML应用模式的设计
        3.1.1 点结构设计
        3.1.2 线结构设计
        3.1.3 面状结构设计
    3.2 基于GML的空间信息组织
        3.2.1 点状实体的GML表示
        3.2.2 线状实体的GML表示
        3.2.3 面状实体的GML表示
    3.3 本章总结
第四章 Web Service接口设计与实现
    4.1 GML文档生成服务接口设计
        4.1.1 不同GIS数据格式到GML的转换
        4.1.2 GML服务的发布
    4.2 GML文档集成和查询服务接口设计
        4.2.1 GML文档集成
        4.2.2 GML查询接口设计
    4.3 空间数据可视化服务接口设计
    4.4 元数据服务接口设计
    4.5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基于Web Service的WebGIS原型系统实现
    5.1 系统总体结构
        5.1.1 数据提供者的设计
        5.1.2 服务器端设计
        5.1.3 客户端的设计
    5.2 系统运行与开发环境
        5.2.1 客户端环境
        5.2.2 服务器端环境
    5.3 系统功能实现
        5.3.1 客户端功能的实现
        5.3.2 服务器端功能的实现
    5.4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GML的WebGIS空间数据互操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WebGIS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论文研究的目的
        1.4.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1.5.1 研究内容
        1.5.2 组织结构
2 WebGIS的计算模式及其主要实现技术
    2.1 WebGIS的计算模式
        2.1.1 集中式管理模式
        2.1.2 客户端/服务器(C/S)模式
        2.1.3 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
        2.1.4 基于中间件的B/S多层模式
        2.1.5 基于数据仓库和模型仓库的四层模式
    2.2 WebGIS的主要实现技术
        2.2.1 通用网关接口(CGI)技术
        2.2.2 服务器应用程序接口(Server API)技术
        2.2.3 GIS插件(Plug-in)技术
        2.2.4 GIS Java Applet技术
        2.2.5 GIS ActiveX技术
    2.3 本章小结
3 XML及其相关技术
    3.1 XML简介
        3.1.1 XML的特点
        3.1.2 XML的关键技术
        3.1.3 XML标准体系
        3.1.4 XML在WebGIS中的应用
    3.2 基于XML的GML规范
        3.2.1 GML概述
        3.2.2 GML的主要特征
        3.2.3 GML的框架结构
        3.2.4 GML空间数据建模
        3.2.5 基于GML的共享与互操作策略
        3.2.6 GML在WebGIS中的应用
    3.3 基于XML的Web Service规范
        3.3.1 Web Service概述
        3.3.2 Web Service的工作原理
        3.3.3 Web Service的关键技术
        3.3.4 .NET技术
        3.3.5 Web Service在WebGIS中的应用
    3.4 基于XML的SVG规范
        3.4.1 SVG概述
        3.4.2 SVG的主要特征
        3.4.3 SVG在WebGIS中的应用
    3.5 基于XML的Ajax规范
        3.5.1 Ajax的工作原理
        3.5.2 Ajax的关键技术
        3.5.3 Ajax Web应用程序的流程
        3.5.4 Ajax在WebGIS中的应用
    3.6 本章小结
4 空间数据互操作系统的设计
    4.1 系统总体设计
        4.1.1 系统设计目标
        4.1.2 系统设计原则
        4.1.3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4.2 系统流程设计
    4.3 系统功能设计
    4.4 GML数据库设计
        4.4.1 传统的空间数据库
        4.4.2 数据仓库和分布式数据库群
        4.4.3 模型仓库和分布式模型库群
        4.4.4 GML数据库
    4.5 本章小结
5 空间数据互操作系统的实现
    5.1 ArcIMS
    5.2 系统的实验环境
        5.2.1 硬件
        5.2.2 软件
    5.3 系统的实现
        5.3.1 基于Ajax客户端实现策略
        5.3.2 Web地图服务的创建及调用
        5.3.3 空间数据转换成GML格式的数据
        5.3.4 GML文档存储到数据库中
        5.3.5 GML转化为SVG
    5.4 一个实例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GWSA原型系统客户端Ajax开发框架
附录2 层模型的GML Schema(Layer.xsd)
附录3 GML文档(layer.gml)的生成算法
附录4 GML转化为SVG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基于SVG的WebGIS空间数据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所选课题科学意义及应用前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WebGIS 研究现状
        1.2.2 基于SVG 的WebGIS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内容安排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内容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WEBGIS 技术相关研究
    2.1 WEBGIS 概述
        2.1.1 WebGIS 特点
        2.1.2 WebGIS 主要产品
        2.1.3 WebGIS 异构数据源集成
    2.2 WEBGIS 的实现方法
    2.3 WEBGIS 构造模型
        2.3.1 B/S 模式简介
        2.3.2 WebGIS 主要组成
        2.3.3 常见WebGIS 体系结构
    2.4 WEBGIS 发展趋势及前沿应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SVG 技术研究
    3.1 SVG 概述
    3.2 SVG 特点
    3.3 SVG 技术规范
        3.3.1 SVG 元素
        3.3.2 SVG 文档
    3.4 网络图形格式比较
        3.4.1 位图与矢量图
        3.4.2 与GML、VML、PGML、VRML 的比较
        3.4.3 与SWF 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SVG 的WEBGIS 可视化模型研究
    4.1 空间数据可视化
        4.1.1 空间数据可视化形式
        4.1.2 空间数据可视化图像的传输方法
        4.1.3 空间数据可视化方法
    4.2 SVG 及GML 应用于WEBGIS 的优势
    4.3 基于SVG 的WEBGIS 模型
    4.4 模型特征
    4.5 模型优点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SVG 的WEBGIS 关键技术研究
    5.1 空间数据转换
        5.1.1 XSLT
        5.1.2 GML 到SVG 的转换
        5.1.3 转换示例
    5.2 地图加载
        5.2.1 地图初始化加载
        5.2.2 定时刷新
        5.2.3 SVG 数据压缩
    5.3 地图操作与设计实现
        5.3.1 地图的放大、缩小、平移和全图
        5.3.2 图层控制及图上测距
    5.4 空间查询
        5.4.1 属性查图形的实现
        5.4.2 图形查属性的实现
    5.5 SVG 专题图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SVG 的WEBGIS 空间数据可视化的实现
    6.1 试验方案的功能结构
    6.2 功能实现
        6.2.1 SVG 的WebGIS 可视化
        6.2.2 地图的交互及控制
        6.2.3 图层管理
        6.2.4 图标管理
        6.2.5 地图属性的定义与显示
        6.2.6 地理实体查询实现
    6.3 基于SVG 的WEBGIS 性能优化
        6.3.1 基于SVG 的WebGIS 模型性能
        6.3.2 缓存技术优化WebGIS 性能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8)基于WebGIS的空间信息服务实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1 WebGIS的发展和研究概况
        1.2.2 WebGIS的实现技术
        1.2.3 WebGIS发展的局限性
        1.2.4 开放式地理信息互操作平台-0penGIS
    1.3 课题的研究方向
        1.3.1 解决问题的思路
        1.3.2 课题研究的目的
        1.3.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及其实例研究
    2.1 SVG-可伸缩矢量图形
        2.1.1 SVG概述
        2.1.2 SVG的特点
        2.1.3 SVG图形示例
    2.2 Ajax技术基础
        2.2.1 Ajax简介
        2.2.2 Ajax的关键技术
        2.2.3 Ajax结合SVG的实例应用
第三章 基于GML的空间数据共享研究
    3.1 空间数据共享问题
        3.1.1 空间数据的多样性及差异性
        3.1.2 空间数据共享方式及其不足
        3.1.3 空间数据标准GML的提出
    3.2 GML地理标记语言
        3.2.1 GML的发展概况
        3.2.2 GML的组成及其扩展机制
        3.2.3 GML的应用实例
        3.2.4 GML在WebGIS中的应用
    3.3 基于GML的空间数据集成模型
第四章 面向公众的矢量WebGIS体系结构设计
    4.1 系统总体目标设计
    4.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4.2.1 客户端设计
        4.2.2 应用层设计
        4.2.3 数据层设计
    4.3 系统功能设计
        4.3.1 客户端功能设计
        4.3.2 服务器端功能设计
    4.4 系统的工作流程及其特点
    4.5 系统的关键技术
        4.5.1 GML到SVG的转换
        4.5.2 SVG交互功能的实现
        4.5.3 GML空间数据转换引擎
第五章 全国城市天气预报WebGIS平台系统的开发
    5.1 系统的运行环境和开发工具
    5.2 Oracle Spatial的空间数据管理
        5.2.1 Oracle Spatial概述
        5.2.2 Oracle Spatial的空间数据组织
        5.2.3 Oracle Spatial的空间数据操作
        5.2.4 Oracle Spatial的空间数据转换
    5.3 基本功能的实现过程与展示
        5.3.1 地图初始化
        5.3.2 中心缩放
        5.3.3 地图漫游
        5.3.4 图层控制
        5.3.5 天气预报查询
        5.3.6 地图复位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9)基于WebGIS的基站管理规划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1.1 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的飞速扩张
        1.1.2 WebGIS逐渐进入行业应用
        1.1.3 GIS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情况
    1.2 课题任务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WebGIS系统构建技术分析
    2.1 WebGIS概述
        2.1.1 GIS到WebGIS的发展
        2.1.2 国内外WebGIS发展现状
        2.1.3 传统WebGIS主要实现技术比较
    2.2 WebGIS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2.3 WebGIS发展中的新技术
        2.3.1 Web Services
        2.3.2 GIS Web Services
        2.3.3 GML/SVG的地理信息组织与可视化研究
        2.3.4 Ajax
    2.4 Web服务平台技术分析
    2.5 WebGIS开发平台分析
    2.6 小结
第三章、基于WEBGIS的基站管理规划系统需求分析
    3.1 基站资源管理需求分析
    3.2 电子地图资源的共享
    3.3 用户访问需求分析
    3.4 地图操作需求分析
    3.5 决策支持功能需要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基于WEBGIS的基站管理规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基于WEBGIS的基站管理规划系统的设计
        4.1.1 系统总体设计
        4.1.2 系统功能设计
        4.1.3 数据转换设计
        4.1.4 系统界面设计
        4.1.5 设计小结
    4.2 基于WEBGIS的基站管理规划系统的实现
        4.2.1 系统实现方案
        4.2.2 数据组织实现
        4.2.3 数据转换服务实现
        4.2.4 应用缓存技术优化WEBGIS性能
        4.2.5 基于Ajax客户端开发
    4.3 系统测试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Web Services.的WebGIS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WebGIS的发展简史
    1.2 WebGIS的概念和特点
    1.3 开放的地理信息互操作平台-OpenGIS
    1.4 WebGIS现状
    1.5 目前WebGIS存在的问题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
        1.6.1 论文的研究目的
        1.6.2 论文的内容组织
第二章 WebGIS原理及相关技术
    2.1 基于服务器的Web地图服务技术
        2.1.1 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技术
        2.1.2 服务器应用程序接口(Server API)方法
    2.2 基于客户机的Web地图服务技术
        2.2.1 Java Applet技术
        2.2.2 Plug-in技术
        2.2.3 ActiveX方法
    2.3 服务器/客户机混合的Web地图服务技术
    2.4 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构造模型
        2.4.1 WebGIS的B/S三层结构
        2.4.2 基于中间件的B/S多层结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XML及Web Services在WebGIS中的应用
    3.1 HTML在WebGIS中的技术缺陷
    3.2 可扩展标识语言XML
        3.2.1 XML适用于WebGIS的特点
        3.2.2 可扩展标志语言XML的标准框架
        3.2.3 XML解析器-XML Parser
    3.3 地理标记语言-GML
        3.3.1 GML概述
        3.3.2 GML对地理信息的表达
        3.3.3 GML的特征
    3.4 Web服务(Web Services)概述
        3.4.1 UUID
        3.4.2 WSDL
        3.4.3 SOAP
    3.5 基于Web Serivces的WebGIS系统
        3.5.1 系统角色
        3.5.2 系统体系结构
    3.6 OGC地理信息Web服务规范
    3.7 Web Services在GIS领域的研究发展现状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原型系统结构模型
    4.2 地理空间数据组织
    4.3 客户交互功能
        4.3.1 用例图(Use Case)
        4.3.2 具体实现
    4.4 应用逻辑层概述
        4.4.1 系统数据流程设计
    4.5 Web Services接口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据存储方式设计
    5.1 XML数据库设计与数据映射
        5.1.1 XML文档结构到数据库结构的映射
        5.1.2 数据库到XML文档的映射
    5.2 基于XML/GML的数据存储结构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基于GML的WebGIS研究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WebGIS的地理信息支撑技术在水质安全预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高觅谛. 浙江大学, 2012(07)
  • [2]SVG与GML技术在地图服务系统中的应用[J]. 吕凤涛.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1(05)
  • [3]GML Server的设计与实现[J]. 彭涛,兰小机,卢建清. 地理信息世界, 2010(05)
  • [4]分布式WebGIS协同编辑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 林鑫显. 福州大学, 2010(06)
  • [5]基于Web Service的WebGIS设计与实现[D]. 张丹华. 西北大学, 2009(08)
  • [6]基于GML的WebGIS空间数据互操作研究[D]. 胡腾波. 浙江师范大学, 2009(04)
  • [7]基于SVG的WebGIS空间数据可视化研究[D]. 刘丽. 河北工程大学, 2009(S2)
  • [8]基于WebGIS的空间信息服务实现方法研究[D]. 芦康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08)
  • [9]基于WebGIS的基站管理规划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 卢凤晖. 北京邮电大学, 2008(03)
  • [10]基于Web Services.的WebGIS研究与设计[D]. 曾志宏. 复旦大学, 2008(08)


webgis论文 svg论文 数据可视化论文 空间数据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上一篇:新生儿用药要注意什么?
下一篇:论颜连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