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淼,高恒妙,刘颖超,王丽娟,钱素云[1](2022)在《急性氯气中毒危重患儿6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急性氯气中毒危重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经验, 探讨有效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总结2019年8月一起突发群体性氯气中毒事件中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的6例危重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和随访结果(截至出院后1年6个月)。结果 6例危重患儿中男4例、女2例, 年龄4~12岁。事发时均处于距氯气源5 m以内, 均以严重呼吸困难为突出表现, 中毒后3.5~7.0 h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情最严重的1例患儿距氯气源最近(仅1.5 m), 撤离时间最长(约5 min), 常规机械通气不能纠正缺氧并出现严重休克, 于中毒后10 h开始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6例患儿全部存活。随访6例患儿生长发育均未见异常;肺功能检查除1例因既往有可疑哮喘存在小气道阻力增高外, 余5例未见异常;肺部CT、脑电图、颅脑磁共振成像均未见异常。结论重度氯气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衰竭, 常在中毒后数小时内需机械通气。常规机械通气无效时ECMO治疗可挽救生命, 救治及时预后好。
张政,李倩[2](2021)在《3种刺激性气体中毒临床治疗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刺激性气体是一类对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肤具有以刺激作用为主的气体,对呼吸道产生的刺激作用最强,刺激性气体的种类较多。常见的刺激性气体中毒包括氯气中毒、氮氧化物气体中毒、光气中毒,此3种刺激性气体的急性中毒目前均无特效解毒药,一直以来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为了给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经验,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有关此3种刺激性气体中毒的主要治疗方法及进展。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和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北京急诊医学学会[3](2020)在《刺激性气体中毒诊治专家共识》文中提出
岳茂兴,李奇林[4](2019)在《混合气体中毒卫生应急处置与临床救治中国专家共识2016》文中研究指明急性混合性气体中毒是指短时间吸入高浓度的二种或二种以上混合化学物,导致以呼吸系统损伤为主的全身性中毒性疾病【1】。近年来突发混合气体中毒事故越来越多,鉴于混合气体中毒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快速性和高度致命性的特点,在瞬间即可能出现大批混合气体中毒伤员【2】,处理比较困难,一般没有成熟的经验。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
岳茂兴,夏锡仪,李瑛,尹进南,周培根,郝冬琳,郑琦函,蔡爱敏,朱晓瓞,黄曦,王金兰,黄琴梅[5](2018)在《突发群体性氯气中毒1539例临床救治》文中认为目的总结突发群体性氯气中毒的诊治体会并探讨其疾病特点与有效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9年6月至2017年5月,发生的4次突发性化工厂氯气泄漏事故所致的群体性氯气中毒抢救案例,总计1 539例,其中男性746例,女性793例;年龄7 d90岁,平均(43.8±0.69)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片及胸部CT)及动脉血气分析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并分级。对重症急性肺水肿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20AA复方氨基酸联用维生素B6及短程山莨菪碱联用地塞米松冲击疗法,病情平稳后结合中药"柴黄参祛毒固本汤"辅助调理治疗。观察总结中毒初期及重症患者疾病进展过程中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片及胸部CT、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动脉血气分析)的特点;计算抢救成功率,评价上述创新治疗方法对急性氯气中毒患者的治疗有效性。结果 1 539例急性氯气中毒患者中,1 041例(67.6%)出现轻度刺激反应,394例(25.6%)轻度中毒,79例(5.1%)中度中毒,25例(1.6%)重度中毒。重度氯气中毒患者治疗96 h内,症状开始好转,并逐渐进入恢复期,经2周左右持续治疗基本痊愈。1 539例患者均治愈,无1例死亡;对25例重症急性化学性肺水肿患者进行长期随访,未出现肺纤维化或肿瘤等远期效应。结论氯气中毒病情发展快,防治肺水肿是治疗的关键。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20AA复方氨基酸联用维生素B6、短程山莨菪碱联用地塞米松冲击疗法及柴黄参祛毒固本中药方剂有良好疗效。
刘晓明[6](2018)在《127例急性氯气中毒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127例急性氯气中毒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治疗中的重点和难点。方法收集滨海新区塘沽大华医院1991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7例急性氯气中毒住院病历资料,按照国家诊断标准进行分类,并对临床主要症状、实验室检查、接毒原因、年龄分布、用药情况、病情的转归等分析。结果 127例中,重度中毒31例(24.4%),中度中毒26例(20.5%),轻度中毒65例(51.2%),刺激反应5例(3.9%)。通过早期、短程、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解痉、二联抗生素抗菌、对症治疗、支持疗法等,126例氯气中毒患者治愈出院,1例中毒患者死亡。结论急性氯气中毒如早期、短程、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解痉以及对症和支持治疗,一般愈后良好,无后遗症。无延发哮喘者可回原岗位工作。
季荔,陈旭峰,刘强晖,梅勇,胡德亮,王喆,娄爽,张劲松[7](2017)在《ECMO成功救治急性重症氯气中毒并发纵隔气肿1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的发展,其在临床的应用亦日趋成熟。氯气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并伴有窒息臭味的剧毒气体[1],短时间内吸入大量氯气会对呼吸道黏膜造成损伤,导致呼吸道黏膜和肺泡上皮充血、变性、坏死,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
岳茂兴,李奇林[8](2017)在《突发群体性氯气泄漏事故现场卫生应急救援处置与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7)》文中指出氯气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的有毒气体,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和塑料工业中,造纸和纺织业以其作为漂白剂,液态氯还被广泛用于日常生活消毒和清洁剂。吸入一定量的氯气会引起全身性中毒反应,引发以呼吸道损伤为主的多系统急慢性损害[1],可在短时间内造成化学性肺水肿,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在我国,因氯气泄漏造成的群体性中毒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威胁,直接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安
岳茂兴,夏锡仪,李瑛,郑琦涵,陆洁,蔡爱敏,王金兰[9](2017)在《1336例突发性群体性氯气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计突发性群体性氯气中毒的特点与诊治体会。方法:对重症急性肺水肿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丰诺安联用大剂量维生素B6及短程山莨菪碱联用地塞米松冲击疗法。结果:接诊的1336例均治愈,无1例死亡。结论:氯气中毒病情发展快,防治肺水肿是治疗关键,丰诺安联用大剂量维生素B6及短程山莨菪碱联用地塞米松冲击疗法有良好效果。
陈晨[10](2012)在《21例重度急性氯气中毒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急性氯气中毒救治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1例重度急性氯气中毒患者救治护理各个过程进行分析。结果 21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高效而有序的院前急救,协作而有效的院内救治,积极而全面的综合护理,是抢救重度急性氯气中毒患者的有力措施。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 氯气中毒与治疗 |
| 1.1 短程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山莨菪碱 |
| 1.2 维生素B6联合20AA复合氨基酸 |
| 1.3 柴黄参祛毒固本汤 |
| 1.4 ECMO与氯气中毒 |
| 2 氮氧化物气体中毒与治疗 |
| 2.1 糖皮质激素联合莨菪类药物 |
| 2.2 20AA复合氨基酸联合维生素B6 |
| 2.3 氧疗 |
| 2.4 ECMO |
| 2.5 小剂量美蓝及大剂量维生素C |
| 3 光气中毒与治疗 |
| 3.1 早期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
| 3.2 L-精氨酸治疗光气中毒致肺损伤 |
| 3.3 ECMO联合CRRT治疗 |
| 3.4 干细胞治疗 |
| 4 结语与展望 |
| 1、混合气体中毒的特点 |
| 1、1突发性: |
| 1、2群体性: |
| 1、3紧迫性: |
| 1、4快速性和高度致命性: |
| 1、5复杂性: |
| 1、6危害极大: |
| 1、7作用时间长混合气体中毒后化学毒物的作用时间比较长,消失较为困难. |
| 1、8带来的心理恐怖大: |
| 1、9需重视混合气体中毒致伤伤员的远期效应: |
| 2、混合气体中毒诊断分级标准 |
| 2、1接触反应: |
| 2、2轻度中毒: |
| 2、3中度中毒: |
| 2、4重度中毒: |
| 3、收治标准 |
| 3、1留观处理: |
| 3.2住院治疗: |
| 4、现场卫生应急处置的主要内容 |
| 5、现场防护 |
| 6、救治原则与措施 |
| 7、急性化学性肺水肿的处理 |
| 7、1卧床休息: |
| 7、2保持呼吸道通畅: |
| 7、3氧疗。 |
| 7、4解除支气管痉挛: |
| 7、5机械辅助呼吸: |
| 7、6脱水: |
| 7、7增强心肌收缩力: |
| 7、8 |
| 8.伤员运送途中应注意的问题 |
| 9、警惕混合气体中毒致迟发性严重化学性肺水肿发生 |
| 10、符合下列情况可考虑出院 |
| 11、随访建议 |
| 12、结语 |
| 资料与方法 |
| 一、一般资料 |
| 二、治疗方法 |
| (一) 综合治疗方法 |
| (二) 丰诺安联用维生素B6及短程山莨菪碱联用地塞米松冲击疗法 |
| (三) 柴黄参祛毒固本汤 |
| 三、观察指标 |
| (一) 临床表现 |
| (二) 胸部X线片及胸部CT |
| (三) 实验室检查 |
| (四) 抢救成功率 |
| 结果 |
| 一、临床表现 |
| 二、X线及CT检查 |
| 三、重度中毒患者的实验室检查 |
| (一) 血常规异常 |
| (二) 血生化异常 |
| (三) 动脉血气分析 |
| 四、重度氯气中毒患者的急性肺水肿疾病进展 |
| (一) 刺激期 |
| (二) 潜伏期 |
| (三) 肺水肿发作期 |
| (四) 恢复期 |
| 五、抢救成功率 |
| 讨论 |
| 1 临床资料 |
| 1.1 一般资料 |
| 1.2 中毒情况 |
| 1.3 中毒原因 |
| 1.4 临床主要症状 |
| 1.5 实验室检查 |
| 1.6 抢救经过和病情转归 |
| 2 讨论 |
| 1 病例资料 |
| 2 结果 |
| 3 讨论 |
| 一、概述 |
| (一) 氯气的理化性质 |
| (二) 氯气的危害及侵入途径 |
| 二、氯气中毒的特征 |
| (一) 急性中毒损害 |
| (二) 慢性中毒与远期损害[12] |
| (三) 氯气中毒的临床表现 |
| 1. 刺激反应: |
| 2. 轻度中毒: |
| 3. 中度中毒: |
| 4. 重度中毒: |
| (四) 氯气中毒致急性化学性肺水肿[17-18] |
| 1. 氯气中毒致化学性肺水肿的机制[19] |
| 2. 氯气中毒致急性化学性肺水肿的分期[21-22] |
| 三、氯气泄漏事故医院应急处置救治预案可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25-29] |
| 四、诊断要点 |
| 五、氯气中毒现场自救互救原则[31-33] |
| 六、氯气中毒的现场防护[37-38] |
| 七、综合治疗 |
| 八、氯气中毒致急性化学性肺水肿的治疗 |
| 九、结语 |
| 1 临床资料 |
| 2 护理措施 |
| 2.1 做好院前急救 |
| 2.1.1 紧急出动接诊 |
| 2.1.2 现场救护 |
| 2.1.3 安全转运患者 |
| 2.2 院内救护 |
| 2.2.1 启动应急抢救预案 |
| 2.2.2 在I C U救治 |
| 2.2.3 防止毒物再吸收, 避免二次损伤 |
| 2.2.4 做好呼吸道护理 |
| 2.2.5 保持呼吸道通畅 |
| 2.2.6 防制并发症 |
| 2.2.7 保持静脉输液通畅 |
| 2.2.8 减少眼部刺激, 做好眼部护理 |
| 2.2.9 做好心理护理 |
| 3 护理体会 |
| 3.1 氯气系水溶性异味刺激性气体, 经一定条件转 |
| 3.2 高效运行是抢救成功的关键[4], 各级医护人员应 |
| 3.3 针对重度氯气中毒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道 |
| 3.4 心理护理能起到与药物同样重要的作用[6]。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