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雨欣[1](2017)在《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脾肾亏虚、中气下陷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健脾补肾、补中益气的方法治疗反复发作的女性尿道综合征(劳淋)--脾肾亏虚、中气下陷型的临床研究,对加味补中益气汤产生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探索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尿道综合征的现代药理作用,为中医药治疗尿道综合征提供一种有效的临床方法。方法:依据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符合西医“尿道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并符合“淋证”的中医诊断标准,经中医辨证为“脾肾亏虚、中气下陷”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符合条件的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加味补中益气汤组)和对照组(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组),共观察47例,疗程4周。观察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排尿日记、临床综合疗效、用药后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情况,并根据试验所得数据,做出初步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75%,对照组总有效率47.8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0.9%,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症状积分的比较中,两组尿频尿急、小腹坠胀、遇劳即发、淋沥不尽、腰膝酸软的积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便赤涩疼痛、夜尿的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观察中,未见与用药相关的皮疹、皮肤瘀点瘀斑等过敏反应,未见头晕头痛、胸闷、烦热燥渴、口干、眼干、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尿潴留、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结论:加味补中益气汤可以缓解女性尿道综合征的尿路刺激征,可改善尿道综合征脾肾亏虚、中气下陷型患者的中医证候,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酒石酸托特罗定组的疗效比较,加味补中益气汤组疗效优于酒石酸托特罗定组,表明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具有可行性,而且安全性良好。
张逸仲[2](2016)在《实时三维超声结合高频超声在尿道疾病的影像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结合高频超声在尿道疾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尿道病变患者男性300例、女性300例,男性采用高频超声检查前尿道(海绵体部尿道)、用实时三维分别经会阴部及腹部检查后尿道(前列腺部和膜部的尿道),女性采用高频超声检查尿道及外阴、用实时三维分别经会阴部及腹部检查尿道,观察病变的情况,结合三维和高频超声结果,以及病史、临床试验和检验结果,作出定性诊断、定位观察、定量测定,以临床最终诊断、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或CT、MRI检查结果为标准作对照分析。结果:尿道全程显示率:男性组为96.34%(289/300),女性组100%(300/300),其中11例男性在尿道耻骨前弯和下弯的位置显示模糊。准确率:男性组(定性98.67%,定位69.33%,定量66%);女性组(定性99%,定位77.33%,定量74%)。结论:应用实时三维超声结合高频超声检查尿道,能完整显示女性尿道和大部分男性尿道的全程,对尿道疾病分类(分为先天性、异物性、缺失性、肿块性、狭窄性、炎症性、功能性的尿道疾病),通过超声表现,结合病史及临床试验和检验结果,可以对尿道疾病在定性、定位、定量作出判断,能够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和新思路。
丁志清,钱余,江河,贾威,曹伟[3](2013)在《尿道口成形术治疗尿道口处女膜融合征引起的下尿路感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女性尿道处女膜融合征引起下尿路感染的诊断治疗。方法对47例尿道处女膜融合征的患者行尿道口成形术治疗。结果 47例术后随访348个月,痊愈39例,好转5例,无效3例,手术有效率93.6%(44/47),治愈率82.9%(39/47),无效率6.4%(3/47)。结论尿道口成形术疗效满意、简单、安全,是治疗尿道处女膜融合征引起下尿路感染的一种较好的术式。
钱余,丁志清,江河,曹伟[4](2012)在《女性腺性膀胱炎合并膀胱颈梗阻的微创诊疗》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女性腺性膀胱炎合并膀胱颈梗阻的微创诊疗效果。方法对经膀胱镜检查确诊的48例女性腺性膀胱炎合并膀胱颈梗阻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对其中11例合并尿道口处女膜伞畸形或处女膜融合者作成形术,对7例膀胱内广泛腺性病变患者术后以吡柔比星灌注。所有病例术后采取短期抗炎和α受体阻滞剂口服治疗,25例绝经患者补充小剂量雌激素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各作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一次。结果 48例患者均得到3个月以上随访,其中29例(60.4%)疗效显着,12例(25.0%)中等,7例(14.6%)疗效差或无效,对其中6例再做膀胱镜检查提示腺性膀胱炎复发,但复发的范围和密度较术前减少。结论对女性腺性膀胱炎合并膀胱颈梗阻患者,膀胱镜检查可提示诊断及诊断术后复发,经尿道电切病变腺体及膀胱颈部电切解除梗阻疗效满意。
李世强,刘国栋,侯建平,张祺,张锋,郭艳芳,李会华[5](2010)在《尿道口处女膜伞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改进尿道口成形术与传统方法治疗尿道口处女膜伞的疗效。方法在本院于20032008年住院的有膀胱刺激症状及血尿的110例女性患者中,有阴道口两侧残存处女膜较多者44例行改进法治疗尿道口处女膜伞,给予修剪缝于阴道前庭,使处女膜与前庭形成一个向阴道内的隐窝,阻挡阴道分泌物污染尿道外口,减少尿路感染;其余66例传统法治疗尿道口处女膜伞。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改进法中43例(97.73%)有效,1例(2.27%)无效;传统法中58例(87.88%)有效,8例(12.12%)无效。两种术式治疗处女膜伞预后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改进尿道口成形术治疗尿道口处女膜伞手术疗效优于传统方法。
问晓东,邵晋凯,王军卿[6](2010)在《腺性膀胱炎的诊治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15例经膀胱镜活检病理证实的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术后应用表柔比星行膀胱灌注,每次40 mg,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共12个月。结果:随访6个月24个月,平均14个月,106例治愈,症状消失;6例缓解;3例复发,再次手术;无癌变病例。结论:腺性膀胱炎临床特征为下尿路症状,经膀胱镜病理检查可以确诊,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和膀胱灌注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唐勇,王植柔,蒙清贵,程继文,白先忠[7](2008)在《尿道口处女膜畸形的诊断与治疗》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女性尿道口处女膜畸形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12~2006-12治疗的女性尿道口处女膜畸形15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经3~36个月的随访,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86.7%及100.0%。结论对于反复下尿路感染的女性患者,应考虑为尿道口处女膜畸形,不能忽视必要的专科检查,一经明确诊断,建议作外科手术治疗。
周军,王齐襄[8](2008)在《电灼去除处女膜伞1098例》文中研究说明处女膜伞是尿道综合征的一种,易被误诊或漏诊。1996年6月2003年1月,我科用电灼治疗1098例处女膜伞,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98例女性,年龄2083岁,平均46.5岁。其中1例20岁,未婚但有性生活史;
舒雨[9](2008)在《健康聊吧》文中研究指明准妈妈开车对胎儿不利吗问:我怀孕两个多月。由于刚考取驾照,所以很沉迷于开车上路,可不少朋友劝我说:准妈妈开车极易伤害到胎儿。请问是这样吗?舒雨解答:
闵芬芳[10](2005)在《都是处女膜伞惹的祸》文中研究指明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中文摘要 |
| abstract |
| 英文缩略词表 |
| 引言 |
| 一、临床研究 |
| 1.试验目的 |
| 2.试验方法 |
| 2.1 试验设计 |
| 2.2 分组方法 |
| 2.3 诊断标准 |
| 2.3.1 尿道综合征西医诊断标准 |
| 2.3.2 中医临床证候诊断依据 |
| 2.4 病例选择 |
| 2.4.1 纳入标准 |
| 2.4.2 排除标准 |
| 2.5 病例脱落、剔除及临床试验终止标准 |
| 2.5.1 病例脱落、剔除原则 |
| 2.5.2 临床试验终止标准 |
| 2.6 治疗方案 |
| 2.6.1 基础治疗 |
| 2.6.2 治疗组(加味补中益气汤组) |
| 2.6.3 对照组(酒石酸托特罗定组) |
| 2.7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
| 2.7.1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 |
| 2.7.2 安全性观察指标 |
| 2.7.3 副作用观察 |
| 2.7.4 症状分级量化表 |
| 2.8 疗效评定指标 |
| 2.8.1 西医临床疗效判定 |
| 2.8.2 中医疗效判定标准 |
| 2.8.3 安全性评价 |
| 2.9 统计学处理 |
| 二、两组治疗前基线比较 |
| 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 2.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 3.治疗前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
| 三、治疗结果 |
| 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 2.治疗前后安全性观察及指标比较 |
| 3.副作用观察 |
| 四、讨论 |
| 1.祖国医学对女性尿道综合征和劳淋的认识 |
| 1.1 中医古籍关于女性尿道综合征的认识 |
| 1.2 中医劳淋的病因病机的探讨 |
| 1.3 劳淋的辨证分型 |
| 1.4 劳淋的治疗探讨 |
| 1.4.1 劳淋的治疗原则 |
| 1.4.2 治疗劳淋的经典方药 |
| 2.现代医学对女性尿道综合征的认识 |
|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
| 2.2 内科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 |
| 2.3 外科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 |
| 3.詹华奎教授对女性尿道综合征(劳淋)的认识 |
| 4.加味补中益气汤方义分析 |
| 4.1 方药组成及分析 |
| 4.2 本方单味中药的渊源及现代药理研究 |
| 5.选择酒石酸托特罗定作为对照组的临床依据 |
| 6.临床疗效评价及分析 |
| 6.1 综合疗效分析 |
| 6.2 症状改善的分析 |
| 6.3 中医单项症状改善分析 |
| 6.4 安全性相关指标分析 |
| 7.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可能疗效机制探讨 |
| 7.1 升高血液中雌二醇 |
| 7.2 解痉、缩尿利尿双向调节作用 |
| 7.3 调节神经功能作用 |
| 7.4 镇痛作用 |
| 7.5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
| 8.中医调护预防复发 |
| 9.安全性评价 |
| 结论 |
| 问题与展望 |
| 致谢 |
| 参考文献 |
| 附表 |
| 综述 |
| 参考文献 |
|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临床资料 |
| 1.2 手术方法 |
| 1.3 疗效评断标准 |
| 2 结果 |
| 3 讨论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临床资料 |
| 1.2 诊断方法 |
| 1.2.1 尿道处女膜伞 |
| 1.2.2 尿道处女膜融合 |
| 1.3 治疗方法 |
| 1.3.1 尿道处女膜伞 |
| 1.3.2 尿道处女膜融合 |
| 2 疗效观察 |
| 3 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