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未央康药效学研究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胃疡康药效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启亮[1](2017)在《土家医药与肿瘤相关理论的挖掘与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挖掘土家族医学与肿瘤疾病相关的理论,整理《中国土家族医药学》等文献中散在的土家族肿瘤相关诊疗技法,完成常见肿瘤土家族的诊断与治疗技法的分析,整理《土家族药物志》中所收录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建立数据库,进行药源、药性、药味、科属、毒性、药用部位的分析,以期为现代抗肿瘤疾病药物的研究提供借鉴。方法:以《中国土家族医药学》等文献为基础,筛选近似现代肿瘤疾病症状,进行收集、整理与归纳,寻找土家族对肿瘤诊断与治疗的技法。以《土家族药物志》为资料源,拟定关键词筛查,对筛查出的药物进行检索,将具有明确抗肿瘤机制的药物建立数据库,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第一章阐述土家族医学理论与肿瘤的联系,第二章整理归纳出肝癌、肺癌、卵巢癌、膀胱癌4个常见肿瘤土家医诊疗技法,第三章抗肿瘤药物的整理发现土家族抗肿瘤药物主要来源于植物,占94.4%;药性主要为凉性,占53%;药味主要为苦味,占56%;科属中,菊科占7.6%、毒性药物占27.8%、药用部位主要用茎,占35.4%。结论:土家医对肿瘤疾病的诊疗具有系统的方法与合理的方药,土家族抗肿瘤药物中统计分析结果为抗癌药物筛选及民族药物的研发提供相应的依据,为临床运用提供新思路。

叶柏川[2](2009)在《肾气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消化性溃疡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泛指胃肠道黏膜被胃消化液消化而形成深达黏膜下层的黏膜破损,可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及胃空肠吻合口、含胃黏膜的憩室内。临床以胃溃疡(gastric 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常见,故一般所谓的消化性溃疡是指GU和DU。消化性溃疡在中医属于“胃脘痛"的范畴,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虽然观点不一,但大多数医家认为主要是由于七情刺激、饮食不节、劳倦内伤以及外感六淫,导致脾胃虚弱,肝胃不和,从而升降失常、损伤肠胃,久而成病。《内经》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思伤脾”,“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景岳全书》认为“脾胃之伤于情志者,较之饮食寒暑为更多也”。脾胃虚寒,则肝木乘之,肝气犯胃,则脾胃更为虚弱,日久则阳气更虚,变为虚寒之证。而且中气虚弱则气血不通,瘀阻经络,不通则痛。从临床观察来看,不论何种类型的消化性溃疡,均以胀痛为主。从消化道病理角度来看,主要机理是胃肠道动力功能障碍。从中医辨证来看,就是脾虚、气滞的一系列症状。其病机病理主要是脾胃升降失常,脾虚、气滞、血瘀。生理上,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升降有序,则气机调和,胃气通降是脾胃升降有序的重要环节。在治疗上,不论中、西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目标有三方面:(1)止痛;(2)促使溃疡早日愈合;(3)防止复发。在西医则重活动期溃疡的溃疡修复。而针对病人的个体体质,予中医辨证治疗尤为重要。临床中辨证施治有侧重,以脾虚为主者,治疗则健脾益气为主,兼活血化瘀;以气滞为主者,则应行气导滞和胃止痛。而肝与脾胃,相侮相克,相互制约,脾胃一气虚,则易肝木乘脾土。叶天士曰:“木横乘土,中宫受病。”肝郁气滞或胃气壅滞。从气、血辨证方面治疗,就可止痛,促进溃疡愈合和防止复发三方而兼而得之。有利于脾胃功能恢复正常。目的:在前人使用肾气丸的基础上,透过现代科学理论,科技手段与实验研究来扩大其运用范围。通过实验研究,从组织学观察、病理学观察、胃液分析、溃疡愈合质量(QOUH)四方面研究肾气丸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机制及靶点,揭示肾气丸治疗消化性溃疡损伤及黏膜再生的具体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多角度评价肾气丸对各种常见消化性溃疡模型的疗效,研究其作用靶点和作用理,为补肾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丰富治”胃”病的治法,拓展中医诊断思路。方法:造模方法1.建立脾肾阳虚动物模型2.脾肾阳虚大鼠乙酸烧灼性胃溃疡实验3.动物分组及给药: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A模型组;B.生理盐水对照组;C.雷尼替丁组;D.肾气丸组;E.肾气丸+手参组;。4.标本采集和处理(1)取一批脾肾阳虚动物造成乙酸烧灼胃溃疡模型后,不行胃内细菌数测定,测其它指标。分组及造模同前。待全部动物实验完毕后一起用放射免疫法测PGE2、EGF、SS与GAS、NO与ET-1表达。(2)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测定:(A)中和法测定胃液总酸度(B)改良Mett法测定胃蛋白酶活性(3)胃壁结合黏液含量的测定5.观察指标胃液pH值;溃疡面积计算;血清PGE2、EGF、GAS、NO与ET-1含量;病理观察,并进行光学显微镜下分析。6.统计学处理数据统计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方差齐时用LSD检验,方差不齐时用Dunnett’s T3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1.观察各组对胃壁结合黏液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运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测量再生黏膜总面积中PAS阳性面积的百分数。结果胃黏膜表面上皮细胞分泌中性黏液而被染成红色,故呈PAS阳性,雷尼替丁组、肾气丸组、肾气丸+手参组PAS阳性面积明显多于模型组(P<0.05),结果见表3,图1。2.各组对血清EGF、GAS的影响结果显示:①模型组与肾气丸+手参组之间EGF值水平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②GAS各组均数符合方差齐性,但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4。各组对血清PGE2、NO、ET-1的影响结果显示:①模型组与雷尼替丁组、肾气丸组、肾气丸+手参组之间PGE2值水平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治疗后雷尼替丁组、肾气丸组、肾气丸+手参组明显下降;②模型组与雷尼替丁组、肾气丸组、肾气丸+手参组之间NO值水平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治疗后雷尼替丁组、肾气丸组、肾气丸+手参组明显上升。③各用药组、模型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之间对血清ET-1做比较,模型组与各用药组间的比较都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雷尼替丁组、肾气丸组、肾气丸+手参组明显下降,其中肾气丸+手参组有非常显着意义(P<0.01)。结果见表5。结论:有关肾气丸的药理研究报道多从对某一系统或某一病变指标的影响入手,观察该方的治疗效果并探讨作用机制。在实验中,多根据现代医学发病原理进行动物模型的复制或在原有动物模型基础之上稍加改进而制作病理模型,观察内容从症状表现、生命体征、形态学和组织学、各项免疫和生化指标逐渐深入到基因表达。这种研究方法固然可以在一定层面上揭示肾气丸的某些作用靶点和影响机制,但由于中医学特色是辨证论治指导下的整体调节,以“病”为着眼点的中药药理学实验研究方法显然与中医“辨证用药”的治疗准则相差甚远。尽管广大学者在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然而成熟定论的动物模型并不多见。今后若能从改进动物模型入手,发掘现代医学病症和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中医证候的客观综合指标体系,进而复制出符合该指标体系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从方证对应的角度着手用药,立足整体,将多层次、多靶点的指标检测纳入药物疗效评价标准,采用基因芯片等现代科学技术,从多学科、多系统、多病种的角度探讨药物治疗机制,对于准确把握中药复方的体内作用原理以及客观评价中药复方的治验结果,将会更具说力,有助于推动中医药发展的现代化。创新点1.首创国内外结合运用中医名方肾气丸加上藏医珍贵药手参来作实验研究。评价与证明了肾气丸及手参治疗脾肾阳虚型消化性溃疡大鼠模型的疗效,发现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和靶点,揭示肾气丸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理,为进一步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研究奠定基础,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2.对于消化性溃疡医家多从脾胃、从肝论治,鲜有从肾论治者。我们以大鼠采用中医证候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建立脾肾阳虚型消化性溃疡模型,从组织学观察、病理学观察、胃液分析及细胞因子检测等方面,评价肾气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机理,是国内首次进行补肾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动物实验研究。

黄宇,山岚,梁晋川[3](2004)在《胃疡康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初步研究胃疡康的抗胃溃疡相关药理作用。方法 :运用利血平诱导小鼠胃溃疡 ,醋酸诱导大鼠胃溃疡模型以及二甲苯、角叉菜胶、棉球等诱导的炎症模型。结果 :胃疡康可减少利血平诱导的小鼠胃溃疡数 ,减少醋酸诱导大鼠胃溃疡的数目 ,胃疡康还可抑制二甲苯、角叉菜胶、棉球等诱导的炎症反应。同时胃疡康还可减少醋酸诱导的小鼠扭体数 ,抑制肠蠕动。结论 :胃疡康具有一定的抗胃溃疡作用。

二、胃疡康药效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疡康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土家医药与肿瘤相关理论的挖掘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土家族医学与肿瘤相关理论探讨
    1 土家族医学相关理论的构成
    2 土家族医学对肿瘤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3 土家族医学对肿瘤疾病诊断、治则治法的分析
    4 土家族治疗技法在肿瘤疾病中的运用
    5 土家族药物治疗肿瘤疾病的特点
第二章 土家医诊疗技法在常见肿瘤中的运用
    1 土家医诊疗技法在肝癌中的运用
    2 土家医诊疗技法在肺癌中的运用
    3 土家医诊疗技法在卵巢癌中的运用
    4 土家医诊疗技法在膀胱癌中的运用
    5 讨论
第三章 土家医抗肿瘤药物的收集与整理
    1 土家族抗肿瘤药物收集概况
    2 土家族抗肿瘤药物整理与分析
    3 讨论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
    土家族医药在相关肿瘤疾病运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土家药蜚蠊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土家族抗肿瘤药物名录
附录三 致谢
附录四 个人简介

(2)肾气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消化性溃疡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份 文献整理与研究
    一、消化性溃疡中西医临床及实验进展
        (一)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二) 中医病因病机
        (三)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与治疗原则
        (四) 中医辨证分型与方药研究
        (五) 实验研究
    二、肾气丸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
        (一) 肾气丸临床应用进展
        (二) 肾气丸药理及实验研究进展
    三、藏医与中医对手参的应用探讨
第二部份 实验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一) 材料
        (二) 方法
    二、结果
        (一) 大体标本观察
        (二)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三) 溃疡面积分析
        (四) 各组对胃液pH值、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
        (五) 各组对胃壁结合黏液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
        (六) 各组对血清EGF、GAS的影响结果显示
        (七) 各组对血清PGE2、NO、ET-1的影响结果显示
    三、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胃疡康药效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家医药与肿瘤相关理论的挖掘与探讨[D]. 陈启亮. 贵阳中医学院, 2017(02)
  • [2]肾气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消化性溃疡的实验研究[D]. 叶柏川.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0)
  • [3]胃疡康药效学研究[J]. 黄宇,山岚,梁晋川.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4(06)


中医论文 消化性溃疡论文 肾气丸论文 胃肿瘤论文 药效学论文

上一篇:虎庆地区隐蔽油气藏探讨
下一篇:冠脉介入治疗后患者睡眠障碍的评估及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