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应[1](2012)在《富营养化水体扦插栽培蕹菜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十分严峻,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水生态系统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生物浮床技术在很多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和工程实验中都得到了运用,在具体实践当中也发现不少问题,比如陆地育苗占地面积大、耗费时间过长、浮床栽培植物的环境效益和经济作效益不高等。本研究将经过不同浓度(1mg/L、5mg/L、10mg/L、15mg/L、20mg/L)赤霉素溶液和不同稀释倍数(1/50、1/100、1/200、1/300、1/500)EM菌溶液处理过的蕹菜通过扦插栽培的方法移栽到生物浮床上进行盆栽试验,根据时间变化观察其生理、生物特征,如蕹菜的成活率、株径、株长、新生根数、新生根长度、新叶数目、新枝数目、生物量变化、栽培植物对水质的净化效果等,探讨研究项目与植物本身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相关性。(1)扦插栽培蕹菜的生长情况整个实验过程当中,蕹菜经过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和不同稀释倍数EM菌溶液处理后,通过扦插技术栽培在浮床基质上进行盆栽实验。经过30d的观察,各实验植物均能成活,成活率将近99%,每株蔬菜都有新根、新叶、新枝生出,株径、株长,根长、生物量明显增大。实验初期,水样中的营养盐比较充足,各实验植物能够很好的生长,随着实验时间的延续,后期过程中由于缺乏营养盐和DO含量降低等因素的影响,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2)赤霉素和EM菌对蕹菜生长的影响总体来说,经过赤霉素溶液和EM菌溶液处理的蕹菜生长情况都要好于空白对照。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和不同稀释倍数EM菌溶液对蕹菜根数、根长影响很小,对其他部分生长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5mg/L的赤霉素溶液和稀释倍数为1/100的EM菌溶液对蕹菜新叶、新枝、株径、株长、生物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扦插栽培蕹菜过程中几个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在实验开始前、第10d、第20d、第30d分别对各水样的水质进行监测。分析数据可得,实验水样中DO、pH、TN、TP、COD的变化情况与扦插栽培植物的生长情况密切相关。各实验植物可以吸收、降解利用水样中的氮、磷等有机物。实验前20d,水样中DO、pH、TN、TP、COD随着植物的生长而迅速降低,后期由于受营养盐和DO的影响,生长速度减慢,DO、pH、TN、TP、COD呈缓慢下降趋势。(4)扦插栽培蕹菜对水质净化效果分析将各实验植物的去除率进行对比分析。对于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经15mg/L赤霉素溶液处理的蕹菜对TN、TP、COD的去除效果最好,20mg/L的处理效果最差,空白对照次之。而对于EM菌溶液,稀释倍数为1/100的EM菌溶液处理的蕹菜对TN、TP、COD的去处效果最好,其他稀释溶液的处理效果由好到差为1/50、1/200、1/300、空白对照、1/500。(5)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将经过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和不同稀释倍数EM菌溶液处理过的蕹菜通过扦插栽培的方法移栽到生物浮床上是可行的,该技术可减少陆地育苗的占地面积,缩短育苗时间。在实验期间蕹菜均可正常生长(包括空白对照),外源试剂对蕹菜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TN、TP、COD有明显的去除效果。该研究是对浮床栽培蔬菜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技术的重大改进,可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持。
雷生春[2](2005)在《高寒地区观赏型草坪建植的关键技术》文中认为通过高寒、高海拔干旱地区建植观赏型草坪 ,并获得成功的实践表明 ,在大量施用腐熟羊板粪 1 0 0m3 hm2 的基础上 ,同时配合应用EM菌液 ,“旱地龙”(黄腐植酸 )发酵改良土壤 ,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中和土壤酸碱度 ,应用36 %硫酸亚铁和过磷酸钙降低土壤盐碱度 ,以达到草坪草适宜的生长土壤条件。多品种合理配比混合播种以提高草坪的观赏型和草坪群体的抗逆性。采用浸泡和用“旱地龙”拌种 ,建坪初期结合覆盖草帘以提高和保持坪床湿度 ,使其迅速发芽出苗 ,在幼苗期及时浇水、除草 ,使其迅速分蘖成坪。春秋两季追施磷酸二铵和尿素 ,以增加草坪草的营养素 ,使草坪草生长旺盛。
梁军,丁明明,贾秀贞,吕全,张星耀[3](2004)在《三种细菌制剂及其复合肥对草坪草抗寒性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了3种细菌制剂、复合肥及其细菌制剂与复合肥的复合物对草坪草草地早熟禾生长及其抗寒性指标的效果。结果表明:3种细菌制剂及其复合制剂能大大提高草坪草的抗寒性,施用复合肥、菌剂或二者共同使用对草坪草抗寒性各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正向效果。单施菌剂的效果要优于单施复合肥的效果,而且菌种F,H在提高草坪草抗寒性的效果方面明显优于菌种E。复合肥与菌剂混合施用比单施菌剂或单施复合肥表现出了更好的综合抗寒效果。菌剂与复合肥在增强草坪草抗寒性方面对不同的指标表现出互补效应和不可替代效应同时存在。双因子的复合施用存在着一定的不完全叠加效果。具体的表现主要是:单独使用菌剂处理的草坪草电解质透出率与复合肥处理差异不明显;单独使用菌剂处理的草坪草可溶性糖含量、主根长优于复合肥处理;菌剂F、H处理的草坪草过氧化物酶活性、叶绿素含量、侧根数高于复合肥处理,但比菌剂与复合肥混合使用处理效果差。
梁军,丁明明,贾秀贞,武红,张星耀[4](2004)在《三种细菌制剂对草坪草的抗旱和抗病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草坪草高羊茅为材料,将实验室分离的三种细菌(E、F、H)制成菌剂,并将三种细菌制剂应用于草坪草,测定其对草坪草抗旱性及抗病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种菌剂分别与复合肥混合使用效果最佳,可有效促进草坪草生长,减少电解质透出率和丙二醛含量,增加草坪草游离脯氨酸含量、硝酸还原酶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增强了草坪草的抗旱性。接种立枯丝核菌后,菌剂与复合肥混合使用可推迟草坪草的发病时间并减少病斑数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均高于其它处理,草坪草对立枯丝核菌的抗性明显增强。
韩德林,雷生春,刘生伟,徐尚荣[5](2002)在《龙羊峡地区足球场草坪建植与管理技术》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龙羊峡地区足球场草坪建植成功实践的总结分析,就青藏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足球场草坪建植的基础处理、喷灌系统设置、营养土配置、草坪草种选配、播种及维护管理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雷生春,解洪业[6](2001)在《EM菌液在草坪建植、蔬菜种植、环境卫生和养猪业中应用效果观测》文中指出本文介绍了EM菌液在草坪建植、蔬菜种植、环境卫生和养猪业中的应用效果观测结果。其结果表明EM具有增加土壤肥效、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蔬菜增产增质的良好作用 ;消除畜舍和厕所臭味 ,增进动物食欲和促进消化吸收效果明显。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摘要 |
| Abstract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 1.1 水体富营养化 |
| 1.1.1 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状况 |
| 1.1.2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
| 1.1.3 水体富营养化植物修复技术 |
| 1.2 生物浮床 |
| 1.2.1 生物浮床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 1.2.2 生物浮床技术特点 |
| 1.2.3 生物浮床技术的影响因素 |
| 1.2.4 生物浮床技术的存在问题 |
| 1.3 扦插技术 |
| 1.3.1 我国扦插技术研究状况 |
| 1.3.2 扦插技术原理 |
| 1.3.3 扦插技术影响因素 |
| 1.3.4 扦插技术特点 |
| 1.3.5 扦插技术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选取 |
| 1.4 赤霉素和EM菌 |
| 1.4.1 赤霉素和EM菌研究状况 |
| 1.4.2 赤霉素与EM菌使用注意事项 |
| 1.4.3 赤霉素与EM菌研究展望 |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 1.5.1 本研究的目的 |
| 1.5.2 本研究的意义 |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 1.7.1 研究内容 |
| 1.7.2 创新点 |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 2.1 实验材料 |
| 2.1.1 植物材料 |
| 2.1.2 实验药品和试剂 |
| 2.1.3 实验仪器 |
| 2.2 实验方法 |
| 2.2.1 实验准备 |
| 2.2.2 实验栽培方法 |
| 2.2.3 实验指标的测定 |
| 第3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 3.1 扦插栽培蕹菜的生长状况 |
| 3.2 赤霉素和EM菌对蕹菜生长的影响 |
| 3.2.1 赤霉素和EM菌对蕹菜根数的影响 |
| 3.2.2 赤霉素和EM菌对蕹菜根长的影响 |
| 3.2.3 赤霉素和EM菌对蕹菜新叶的影响 |
| 3.2.4 赤霉素和EM菌对蕹菜新枝的影响 |
| 3.2.5 赤霉素和EM菌对蕹菜株长的影响 |
| 3.2.6 赤霉素和EM菌对蕹菜株径的影响 |
| 3.2.7 赤霉素和EM菌对蕹菜根部鲜重的影响 |
| 3.2.8 赤霉素和EM菌对蕹菜茎部鲜重的影响 |
| 3.3 扦插栽培蕹菜水中溶解氧和pH的变化 |
| 3.3.1 溶解氧的变化 |
| 3.3.2 pH的变化 |
| 3.4 扦插栽培蕹菜对总氮的去除 |
| 3.5 扦插栽培蕹菜对总磷的去除 |
| 3.6 扦插栽培蕹菜对COD的去除 |
| 3.7 扦插栽培蕹菜对污染因子去除的总体评价 |
|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
| 4.1 扦插栽培蕹菜的生长情况 |
| 4.2 赤霉素和EM菌对蕹菜生长的影响 |
| 4.3 扦插栽培蕹菜过程中几个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 |
| 4.4 扦插栽培蕹菜对水质净化效果分析 |
| 4.5 讨论 |
| 参考文献 |
| 致谢 |
| 附表 |
| 1 材料与方法 |
| 1.1 三种细菌制剂对草坪草抗旱性的影响 |
| 1.1.1 材料 |
| 1.1.2 方法 |
| 1.2 三种细菌制剂对草坪草抗病性的影响 |
| 1.2.1 材料 |
| 1.2.2 方法 |
| 2 结果与分析 |
| 2.1 三种细菌制剂对草坪草抗旱性的影响 |
| 2.1.1 草坪草丙二醛 (MDA) 含量、电解质透出率、脯氨酸含量和硝酸还原酶含量 |
| 2.1.2 草坪草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 2.1.3 草坪草生长量的测定 |
| 2.2 三种细菌制剂对草坪草抗病性的影响[5] |
| 2.2.1 草坪草发病情况 |
| 2.2.2 草坪草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
| 3 结论 |
| 1 材料和地点 |
| 1.1 EM菌液 |
| 1.2 试用地点 |
| 2 试用方法 |
| 2.1 应用EM草坪建植和蔬菜种植[1、3] |
| 2.2 净化环境 |
| 2.3 EM饲喂猪[2] |
| 3 结果 |
| 4 结论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