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欧贝联合防治呕吐的疗效观察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欧贝联合预防止吐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宋泽茹[1](2020)在《耳穴压豆加神阙穴中药贴敷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便秘的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乳腺癌患者术后行化学药物治疗,常会出现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症状严重时还可导致患者出现食欲减退、营养状况变差,甚至水、电解质紊乱等表现,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使患者拒绝进一步治疗。目前西医常采用静脉注射止吐剂或口服止吐药进行治疗,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副作用。本课题将耳穴压豆及神阙穴中药贴敷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于乳腺癌术后行首次化疗的患者,观察该方法对患者行化疗时所致恶心呕吐便秘的临床效果,以期减轻患者由于化疗所带来的消化道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11月在山东省某三甲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行乳腺癌手术后首次化疗的女性患者74例,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两组均为37例,比例为1:1。对照组采用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耳穴压豆加神阙穴中药贴敷。以1个化疗周期为观察窗。比较两组患者恶心、急性呕吐、延迟性呕吐的次数、便秘的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恶心、急性呕吐、延迟性呕吐的程度。利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本研究在进行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因数据收集不完整剔除1例,观察组患者因对中药敷贴的气味无法耐受退出1例,最终共收集有效病例72例,其中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1.干预前: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一般基线资料、相关临床资料以及手术资料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后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恶心程度及次数:干预后,对化疗后第1-7天两组患者恶心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采用秩和检验对第1-7天两组患者恶心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第1-7天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第1-7天不同次数段的恶心人数比较,观察组在恶心次数少的阶段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秩和检验结果显示第1-7天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急性呕吐程度及次数:干预后,对两组患者急性呕吐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86.11%,观察组有效率为94.44%,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采用秩和检验对两组患者防治急性呕吐疗效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采用秩和检验对化疗后两组患者急性呕吐情况在不同次数段的人数进行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延迟性呕吐程度及次数:干预后,对化疗后2-7天两组患者延迟性呕吐进行比较,观察组对延迟性呕吐的控制率要高于对照组,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第2天至第7天不同次数段的呕吐人数进行比较,观察组呕吐次数少的阶段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便秘评分:干预后,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患者1-7天便秘评分进行比较,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耳穴压豆加神阙穴中药贴敷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的程度,预防便秘的发生,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两种中医护理操作简单、安全,价格低廉,且属于非侵入性护理操作,对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便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借鉴。

潘国华,徐媛,胡萨萨,李鹏飞,余资,袁达伟[2](2017)在《阿瑞吡坦联合昂丹司琼及地塞米松防治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阿瑞吡坦联合昂丹司琼及地塞米松防治直肠癌患者术后mFOLFOX6方案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122例接受术后mFOLFOX6方案化疗的直肠癌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阿瑞吡坦+昂丹司琼+地塞米松)和对照组(昂丹司琼+地塞米松)进行预防性止吐。记录患者恶心、呕吐及其他不良反应,并评估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急性呕吐和延迟性呕吐控制有效率分别为80.0%和83.3%,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恶心控制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对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瑞吡坦联合昂丹司琼及地塞米松对术后mFOLFOX6方案化疗的直肠癌患者发生呕吐的控制作用显着,同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未造成更多不良反应。

刘群[3](2017)在《耳穴压豆防治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耳穴压豆疗法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为临床寻求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广大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本研究属于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试验。将10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耳穴组、西药组和空白对照组各35例。耳穴组的患者在化疗前一天及化疗后第二天给予耳穴压豆治疗,西药组的患者在化疗前30min予昂丹司琼针静推,空白对照组的患者仅接受基础治疗,不采取任何预防性止呕措施。观察时间窗:化疗当天至化疗后第四天。观察指标:化疗毒副作用消化道症状分级、恶心呕吐症状分级、食欲改善情况、化疗前后血清5-HT水平等。所有数据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P<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消化道症状分级评分:三组患者在化疗当天、化疗后第一天及化疗后第二天,消化道症状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化疗毒副作用消化道症状出现时间多为化疗后2天。耳穴组与空白组在化疗第1天及化疗第2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耳穴可明显改善消化道症状,与西药组相比疗效在统计学上无差异。②恶心呕吐疗效:三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时段多在化疗后24h内。耳穴组恶心缓解率为61.77%,与空白组比较(3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恶心缓解率为77.14%,优于耳穴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组呕吐缓解率为76.47%,与空白组比较(5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在化疗期间可减少欧贝的追加次数。西药组呕吐缓解率为82.58%,优于耳穴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食欲改善程度:化疗第一天及化疗第二天耳穴组与空白组相比可提高食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在化疗第二天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三组在便秘及腹泻差异上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说明本次研究所选耳穴穴位对改善患者便秘腹泻症状无明显疗效。⑤三组患者化疗前后KPS评分、生化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说明耳穴贴压安全可行。⑥血清5-HT值:三组患者化疗后第二天血清5-HT值均较化疗前明显上升,三组患者化疗后血清5-H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前后对照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空白组中发生恶心呕吐的血清5-HT值在化疗前及化疗后都高于未发生恶心呕吐的5-H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组中发生恶心呕吐的血清5-HT值在化疗前及化疗后都高于未发生恶心呕吐的5-HT值,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由此表明,耳穴压豆防治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机制之一可能与降低血清5-HT值有关。结论:①化疗毒副作用消化道症状多出现在化疗后第1-2天。其中急性恶心呕吐发生率最高。②耳穴压豆缓解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疗效明确,对急性恶心呕吐有一定疗效,对迟发性恶心呕吐疗效显着,并可减少化疗过程中追加欧贝的次数,与5-HT受体拮抗剂相比,疗效稍差,但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③耳穴压豆可提高患者食欲,尤在化疗第一天及化疗第二天明显。④耳穴贴压疗法安全性高⑤耳穴压豆可降低血清5-HT值,这可能是其防治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机制之一

王根[4](2016)在《斡旋针法治疗铂类药物导致的临床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人类同肿瘤的斗争史中,化疗因其较好的效果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在杀灭癌细胞的过程中,化疗药物会产生许多的副反应。其中恶心、呕吐和食欲下降,均为临床上面极为多见的胃肠道反应。这些会造成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并且对化疗产生恐惧情绪,甚至于最后中断了化疗。在临床上,含铂类药物的化疗方案被广泛应用,但使用这类药物所导致的胃肠道反应,却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多的不便,成为化疗过程中的一大阻碍。在现阶段,西医针对化疗所引起的恶心、呕吐,采用托烷司琼等一类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在预防和治疗方面,明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存在着极大的发展空间。本课题通过观察“斡旋针法”治疗铂类药物导致恶心呕吐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化疗后呕吐找到一种更为简便有效的方法。方法:本课题根据已制定的要求共收集病例60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西药托烷司琼止呕治疗和西药临床常规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以“斡旋针法”:右心门、右足三里、左太冲、左太白的顺序进行针刺治疗,每日1次7天为一个疗程,化疗第一天开始治疗。一个疗程结束后根据已设定的症候评分表对每位受试者的相关症状进行评分记录并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治疗前,经分析,两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化疗具体方案、KPS评分、体重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具可比性。2、治疗结束后,发现斡旋针法治疗组在呕吐积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斡旋针法组在呕吐总天数和止呕药总量上也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斡旋针法组化疗前后kps评分和体重发现其变化不大,二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斡旋针法组病人在化疗前后状态稳定。而对照组,对比观察前后KPS评分和体重后发现(P<0.05),说明化疗前后对照组并没有稳定病人的基本情况,相较之于化疗前病人的状态明显变差。结论:斡旋针法可以明显的改善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症状,并且减少病人化疗期间呕吐药的使用,减少病人呕吐的天数。还以可以稳定病人化疗前后的基本状态,使病人平稳的度过化疗期。

芦殿荣,芦殿香,殷玉琨,何生奇,于建华,王宁军,柏大鹏,王芳,高音,杜艳林,王泽民,冯利[5](2015)在《针灸治疗顺铂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研究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介绍了针灸治疗含顺铂方案化疗患者相关恶心呕吐的相关报道,通过简述近几年发表的有关针灸治疗顺铂导致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研究的文献,分析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针灸治疗避免药物首过效应,具有疗效确切,价廉,不良反应少,具有其他治疗不可代替的优势。此外不同针刺疗法疗效国内外研究结果存在异议,值得设计严格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来对比和验证不同针刺疗法之间治疗CINV的确切疗效,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陈开珠,郑素珠,朱小燕,谢丽琴[6](2012)在《紫杉醇联合大剂量顺铂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护理》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大剂量顺铂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的108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在放疗的同期应用紫杉醇联合大剂量顺铂化疗2周期,为紫杉醇135mg/m2 d1+顺铂80mg/m2 d1,化疗前做好心理护理,化疗期间加强病情观察,针对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108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计划,主要的不良反应均为Ⅰ~Ⅲ级,未发生Ⅳ级不良反应。结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同期放化疗毒性反应大,治疗时要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可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吕金胜[7](2012)在《“胃三针”防治化疗导致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前瞻性的临床对照研究,严格遵循科研方法,在常规应用抗化疗毒副作用西药的基础上,观察针刺“胃三针”对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发掘针灸在防治肿瘤化疗呕吐的优势,其研究结果将为针灸防治肿瘤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以期为改善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方法:本部分为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选择60名铂类药物化疗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化疗期间均给予常规的止呕治疗:静滴格拉司琼3mg/天,于化疗前30分钟用药。对照组:常规止呕治疗,至1个周期化疗结束;治疗组:常规止呕治疗基础上,同时自化疗第一天开始前30min给予针刺胃三针,取穴如下:中脘、内关(双侧)、足三里(双侧),每次留针30min,每日一次,至1个周期化疗结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恶心、呕吐时均给予胃复安10mg肌注补偿治疗;并记录2组恶心呕吐评分、卡氏评分、补偿胃复安用量、不良反应。成果:①治疗组恶心呕吐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②治疗组补偿胃复安用量(1.53±0.72支)远少于对照组(4.10±1.54支),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③治疗组与对照组化疗后KPS评分对比发现,化疗后两组患者的KPS均有所下降,其中针刺治疗组的KP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④治疗组腹胀、腹泻、便秘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胃三针联合格拉司琼,相对单纯格拉司琼治疗有独特优势,可使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次数减少,程度减轻,持续时间减短,口干及食欲情况改善,减少补偿胃复安的用量,并在减少化疗药物对患者体力状况的影响方面有一定优势,有效减少化疗期间出现的腹胀、腹泻、便秘等消化道不良反应,从而大大提高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保证化疗顺利进行。

丁利[8](2011)在《老十针防治化疗药物(顺铂)引起的消化道症状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随着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日渐增高,已经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化学药物治疗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是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目前临床上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疾病已被认可,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仍然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且较其他疗法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但化疗药物经常会引起很多的不良反应,其中以食欲减退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中医将此类化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归为药毒范畴之内。所以目前中、西医几代医学工作者都在努力探索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机制、防治措施及药物。在这方面,祖国医学存在着独特的优势,且在针灸防治方面更有着疗效显着、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等突出优势。北京中医医院王乐亭老中医从多年医治肠胃病的实践中,总结出“治其本,以胃为先”的学术观点,根据《脾胃论》中的调中益气汤和补中益气汤方义,设计了“老十针”,在治疗肠胃病方面效果显着,为了进一步了解此方防治化疗药物引起的消化系不良反应的效果,特作此临床观察,对其进行疗效评价。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使用顺铂进行化疗的肿瘤病人,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居多。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方案,将45例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1、2组,各为15例,的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1组及对照2组。治疗组在静点恩丹西酮8mg Qd预防治疗的同时运用老十针配合防治消化道不良反应;对照1组仅静点恩丹西酮8mg Qd进行防治;对照2组在静点恩丹西酮8mg Qd预防治疗的同时配合内关、足三里为组穴进行防治。(治疗组与对照2组针刺周期为服用顺铂前后各一周,每周五次,每次留针三十分钟,手法为贺氏三通法之微通法),在治疗前、中(消化道不良反应最高值时)、后期进行消化道症状分级及体力情况记录。汇总资料,建立数据库,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治疗组在防治使用顺铂化疗过程中出现的食欲减退及恶心呕吐症状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1组之间的疗效评价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治疗组和对照2组相比较时,有待进一步大样本的研究,以鉴别老十针与普通穴位针刺的疗效评价差异。对照2组与对照1组相比较,食欲减退及恶心症状优于对照1组(P<0。05),表明针刺内关、足三里对穴亦能减轻化疗药物(顺铂)引起的消化道不良反应,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刺治疗在治疗恶心及食欲减退等患者主观感觉的症状方面有着显着统计学差异,效果显着,且“老十针”方更优于普通对穴针刺。但两者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本次试验未能得到预期结果,这方面有待进行进一步的大量本实验。另外“老十针”对患者体力情况及预后有着积极的帮助,且安全可靠、无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但本实验样本量较小,防治周期短,且病人主观因素亦占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有待进一步完善及改进。当然,此次实验对照的设计,还是研究的深度,与西医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努力改进。

高田田[9](2010)在《帕洛诺司琼治疗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30例临床用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新一代5-HT3受体拮抗剂盐酸帕洛诺司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肿瘤中心化疗科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60例行含顺铂化疗方案化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肺癌48例,卵巢癌12例。肺癌给予DP方案(多西他赛+顺铂)或EP方案(依托泊苷+顺铂),卵巢癌给予TP方案(紫杉醇+顺铂)。根据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1)试验组:应用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共30例,化疗第1天给予欧赛0.25mg iv st(化疗前30min);(2)对照组:应用昂丹司琼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共30例,化疗期间每天给予欧贝8mg iv bid(化疗前30min、化疗开始后4h)。根据化疗过程中恶心呕吐的控制情况、不良反应及药物经济学等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并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既往史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影响因素。结果:1.临床疗效:帕洛诺司琼组(试验组)对急性呕吐和迟发呕吐的有效控制率分别是100%、86.67%,均高于对照组(96.67%、80.0%),但差异没有显着性(P>0.05)。2.在试验组与对照组内分别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等方面进行亚组分析,对于治疗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有效控制率均未得出统计学差异,但是经统计学分析,女性患者中重度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χ2=3.96,P<0.05);既往化疗患者中重度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首次化疗患者(χ2=5.14,P<0.05)。3.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成本501.5元、对照组EP方案成本908.0元、对照组DP、TP方案成本544.8元。对于给予EP方案患者,试验组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对于DP、TP方案,试验组成本也低于对照组,但统计学差异不显着(P>0.05),经最小成本分析,试验组的成本一效果比是5.79,对照组的成本-效果比是6.81。4.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事件分别为16例和19例,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P>0.05)。试验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头痛和头昏,对照组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和腹胀,除便秘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8.37,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诺洛司琼的治疗效果不劣于昂丹司琼,治疗成本低于昂丹司琼,并且使用方便,化疗周期只1次给药,患者易于接受,可以作为预防和控制铂类联合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的一线治疗方案,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蔡元春[10](2010)在《不同类型抗呕吐药复合地塞米松预防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的抗呕吐药复合地塞米松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以寻求一种比较理想的联合用药方式预防和减少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方法择期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P组),昂丹司琼4 mg+地塞米松10 mg组(A组),甲氧氯普安10 mg+地塞米松10mg(B组),氟哌利多2.5mg+地塞米松10mg(C组),地塞米松10mg(D组),每组各40例。观察术后2h内、2h-6h、6h-24h内PONV情况、各组发生恶心、呕吐的病人数、接受补救药物的病人数、恶心的严重程度、病人对止吐药物的满意度、头晕头痛、椎体外系症状等副作用。结果各组病人性别、体重、年龄、麻醉持续时间、术中生命体征等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与P组比较,A组、B组和C组三组病人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和需追加止吐药物病人数,PONV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内观察各组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昂丹司琼、甲氧普安和氟哌利多联合地塞米松均能有效地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术后PONV的发生,不良反应程度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二、欧贝联合预防止吐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贝联合预防止吐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耳穴压豆加神阙穴中药贴敷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便秘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研究
    1 祖国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
        1.1 病名考究
        1.2 病因病机
    2 祖国医学对化疗后恶心呕吐、便秘的认识
        2.1 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
        2.2 乳腺癌患者化疗后便秘
    3 现代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
        3.1 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研究
        3.2 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4 现代医学对化疗后恶心呕吐、便秘的认识
        4.1 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
        4.2 乳腺癌患者化疗后便秘
    5 耳穴压豆治疗临床研究
        5.1 耳穴压豆的概念
        5.2 耳穴压豆的历史沿革
        5.3 耳穴压豆的研究现状
    6 神阙穴贴敷临床研究
        6.1 神阙穴贴敷的概念
        6.2 神阙穴贴敷的历史沿革
        6.3 神阙穴的研究现状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终止研究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确定
        2.2 随机分组方法
        2.3 盲法
        2.4 培训与考核
        2.5 方案实施
    3 研究工具
        3.1 临床病例观察表(CRF)
        3.2 观察指标
        3.3 疗效评价标准
        3.4 安全性评价
    4 资料收集与录入
    5 统计学分析
        5.1 一般资料数据分析
        5.2 研究结果数据分析
    6 质量控制
        6.1 观察前的质量控制
        6.2 观察中的质量控制
        6.3 观察后的质量控制
    7 伦理考量
结果
    1 样本数据收集情况
    2 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2.3 两组患者手术方式比较
        2.4 两组患者病理类型、分期比较
        2.5 两组患者化疗方案比较
        2.6 两组患者化疗前卡氏评分比较
    3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比较
        3.1 两组患者1-7 天恶心程度比较
        3.2 两组患者第1-7 天不同次数段的恶心人数比较
        3.3 两组患者防治急性呕吐疗效比较
        3.4 两组患者急性呕吐情况在不同次数段的人数比较
        3.5 两组患者防治延迟性呕吐疗效比较
        3.6 两组患者第2-7 天不同次数段的呕吐人数比较
        3.7 两组患者便秘评分比较
讨论
    1 耳穴压豆对化疗后恶心呕吐便秘的作用机理
        1.1 耳与脏腑经络联系密切
        1.2 耳与生物全息理论的联系
        1.3 耳与神经的联系
    2 神阙穴中药贴敷对化疗后恶心呕吐便秘的作用机理
        2.1 神阙穴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
        2.2 神阙穴的解剖学基础
        2.3 刺激神阙穴具有生理功能调节作用
    3 耳穴压豆及神阙穴贴敷联合应用的临床优势
    4 耳穴压豆选穴依据及功效解析
    5 神阙穴贴敷药物处方及功效解析
    6 一般资料分析
    7 临床研究效果分析
        7.1 耳穴压豆加神阙穴中药贴敷可明显减轻患者恶心
        7.2 耳穴压豆加神阙穴中药贴敷减轻患者急性呕吐及延迟性呕吐
        7.3 耳穴压豆联合神阙穴中药贴敷改善患者便秘症状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点
    3 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随机数字表
    附录二 耳穴贴压操作流程
    附录三 耳穴埋豆操作流程及评价标准
    附录四 穴位贴敷操作流程
    附录五 穴位敷贴法操作流程及评价标准
    附录六 患者临床观察表(CRF)
致谢
论文着作

(2)阿瑞吡坦联合昂丹司琼及地塞米松防治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判定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基本情况
    2.2 两组疗效比较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2.4 两组药品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3)耳穴压豆防治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祖国医学对化疗后恶心呕吐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1.1 中医病因病机
        1.1.2 中药治疗
        1.1.3 针灸治疗
        1.1.4 耳穴治疗
        1.1.5 小结
    1.2 现代医学对化疗后恶心呕吐的认识研究进展
        1.2.1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定义及分类
        1.2.2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
        1.2.3 CINV发生的相关因素
        1.2.4 止吐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剔除标准
        2.1.6 脱落标准
        2.1.7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2.2 研究方法
        2.2.1 样本含量估计
        2.2.2 随机化方法
        2.2.3 分组方法
        2.2.4 治疗方法
        2.2.5 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处理
        2.2.6 观察项目
        2.2.7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一 般资料分析
        3.1.1 三组患者年龄分布情况的比较
        3.1.2 三组患者生化指标的比较
        3.1.3 三组患者化疗前KPS评分的比较
        3.1.4 三组患者肿瘤类别比较
        3.1.5 三组患者化疗次数的比较
        3.1.6 三组患者化疗方案的比较
        3.1.7 三组患者化疗前血清5-HT值的比较
    3.2 疗效比较
        3.2.1 化疗毒副作用消化道症状比较
        3.2.2 恶心呕吐程度的比较
        3.2.3 恶心呕吐疗效比较
        3.2.4 三组患者食欲情况比较
        3.2.5 追加止吐药比较
        3.2.6 便秘及腹泻情况比较
        3.2.7 KPS评分比较
        3.2.8 血清5-HT值比较
    3.3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面
第四章 讨论与分析
    4.1 方案设计
        4.1.1 选择耳穴压豆防治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缘由
        4.1.2 研究分组设定
    4.2 结果分析
        4.2.1 耳穴压豆对改善消化道症状评分的影响
        4.2.2 耳穴压豆治疗化疗后恶心呕吐的疗效分析
        4.2.3 耳穴压豆改善食欲的疗效评定
        4.2.4 耳穴压豆治疗腹泻、便秘的疗效
        4.2.5 耳穴压豆对化疗患者KPS评分影响
        4.2.6 耳穴压豆对血清5-HT值的影响
        4.2.7 安全性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统计学审核证明
致谢

(4)斡旋针法治疗铂类药物导致的临床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化疗的不良反应
    1.2 现代医学对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的认识与防治
        1.2.1 恶心呕吐干呕的机理
        1.2.2 恶心呕吐干呕的临床防治
    1.3 铂类药物所致消化道毒副反应及防治
        1.3.1 铂类化疗药的应用
        1.3.2 铂类药物导致的消化道毒副作用及其治疗
    1.4 托烷司琼在临床上的运用
    1.5 中医学对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的认识与防治
        1.5.1 中药对化疗后恶心呕吐干呕的治疗进展
        1.5.2 针灸对化疗后恶心呕吐干呕的治疗进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脱落标准
        2.1.4 剔除标准
    2.2 研究过程
        2.2.1 治疗分组
        2.2.2 治疗方法
        2.2.3 治疗疗程
        2.2.4 观察周期与评定标准
    2.3 统计方法
第三章 临床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一般情况
    3.2 斡旋针法组和对照组恶心呕吐积分对比
    3.3 斡旋针法组与对照组呕吐总天数对比
    3.4 斡旋针法组与对照组观察期间使用止呕药物总数量对比
    3.5 斡旋针法组与对照组观察期间KPS评分的前后对比
    3.6 斡旋针法组与对照组观察期间体重的前后对比
    3.7 斡旋针法安全性结果统计
    3.8 小结
第四章 讨论
    4.1 左氏斡旋针法对化疗后恶心呕吐的认识
    4.2 “斡旋针法”作用机制
        4.2.1 斡旋针法取法天地气交
        4.2.2 斡旋针法运转中气
        4.2.3 斡旋针法强调以“空”为主
        4.2.4 斡旋针法产生以“动”为主的气化反应
    4.3 斡旋针法选穴依据
    4.4 斡旋针法治疗化疗导致恶心呕吐的优势
    4.5 本次试验不足以及研究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5)针灸治疗顺铂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针灸治疗
2中西药注射剂穴位注射疗法
3结语

(7)“胃三针”防治化疗导致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学对呕吐的认识与治疗
        1.1 古代文献对呕吐的记载
        1.2 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治疗化疗呕吐的现状
    2. 现代医学对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的认识及治疗
        2.1 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的分类
        2.2 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机制
        2.3 化疗药物导致的恶心呕吐的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来源
    2. 诊断标准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剔除标准
        2.4 中止标准
    3. 治疗方案
        3.1 分组
        3.2 治疗方法
    4. 观察指标
        4.1 疗效评价标准
        4.2 体力状况评分标准
        4.3 补偿胃复安用量
        4.4 不良反应
        4.5 安全性评价
    5. 统计分析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结果与分析
    1、两组基本情况对比
    2、呕吐症状积分对比
    3、体力状况评分对比
    4、补偿胃复安用量对比
    5、安全性评价
    6、不良反应的比较
第四部分 讨论
    1、胃三针治疗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的理论分析
    2、研究结果分析
    3、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老十针防治化疗药物(顺铂)引起的消化道症状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研究
    1、祖国医学对药毒引起的恶心、呕吐的认识及治疗
        1.1 祖国医学文献对药毒及恶心呕吐病因、病机的记载
        1.2 古代医家对恶心呕吐的认识与治则
        1.3 老十针的临床应用及扩展
    2 现代医学对肿瘤病人使用化疗药物(顺铂)引起的恶心、呕吐的认识及治疗
        2.1 化疗药物(顺铂)引起恶心呕吐的分类
        2.2 化疗药物(顺铂)引起恶心呕吐的机制
        2.3 现代医学对恶心呕吐的治疗发展前沿
        2.4 目前现代医学对防治化疗药物使用后引起的恶心呕吐方面存在的不足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对象来源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
    2 研究过程
        2.1 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疗效评价指标
        2.4 统计方法
        2.5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结果及分析
    1、恶心
    2、呕吐
    3、食欲减退
实验结果讨论
    本次实验的不足之处
    本次实验的目的
    实验组与对照1、2组对比实验的结果
中医讨论及针灸处方解析
    病机分析
    针灸处方及穴位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CRF表

(9)帕洛诺司琼治疗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30例临床用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不同类型抗呕吐药复合地塞米松预防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词表
一、正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二、综述
    正文
    参考文献
三、致谢

四、欧贝联合预防止吐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耳穴压豆加神阙穴中药贴敷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便秘的效果研究[D]. 宋泽茹.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2]阿瑞吡坦联合昂丹司琼及地塞米松防治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临床观察[J]. 潘国华,徐媛,胡萨萨,李鹏飞,余资,袁达伟.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7(11)
  • [3]耳穴压豆防治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D]. 刘群.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4]斡旋针法治疗铂类药物导致的临床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D]. 王根.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2)
  • [5]针灸治疗顺铂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研究概况[J]. 芦殿荣,芦殿香,殷玉琨,何生奇,于建华,王宁军,柏大鹏,王芳,高音,杜艳林,王泽民,冯利. 辽宁中医杂志, 2015(04)
  • [6]紫杉醇联合大剂量顺铂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护理[J]. 陈开珠,郑素珠,朱小燕,谢丽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12(29)
  • [7]“胃三针”防治化疗导致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D]. 吕金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8]老十针防治化疗药物(顺铂)引起的消化道症状的临床观察[D]. 丁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10)
  • [9]帕洛诺司琼治疗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30例临床用药分析[D]. 高田田. 山东大学, 2010(09)
  • [10]不同类型抗呕吐药复合地塞米松预防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D]. 蔡元春. 广西医科大学, 2010(08)


对照组论文 化疗药物论文 顺铂论文 神阙穴论文 耳穴论文

上一篇:论工程测量在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比较视角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