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敏娜,德吉美朵,亚拉,德吉,边巴卓嘎,陈超,益西央宗,仓觉,卓嘎,格央,边巴仓觉[1](2013)在《探讨新型自动负压式肾活检枪和病理邮寄盒在高原藏族儿童肾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新型自动负压式肾活检枪和病理邮寄盒在我区儿童肾活检穿刺术中临床价值。方法应用新型自动负压式肾活检枪对已临床诊断肾小球疾病的22例儿童进行肾穿刺,所取得的肾组织行病理邮寄取得报告,做出纠正诊断和治疗。结果 22例中,临床诊断肾病综合症15例,病检后纠正诊断6例,纠正率40%;继发性肾病临床诊断7例,纠正诊断1例,纠正率14.2%;临床诊断间质性肾炎0例,纠正诊断1例,纠正率100%;其中1针成功率为86.36%,2针者9.09%,3针者4.54%,成功率99.99%;术后患者中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所取肾组织均满足诊断要求,即取出肾小球≥10个/例;病理图像优良,背景清晰,阳性定位可靠,电镜标本保存完好。结论自动负压式肾活检装置和邮寄病理盒形式,可以提高临床诊断,减少误诊的发生,适合在我区推广。
杨淼枝[2](2008)在《B超导向经皮负压法肾活检7011例体会》文中研究说明B超导向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诊断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创伤
董扬[3](2004)在《新型自动同步负压活检枪在小儿肾活检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评价新型自动同步负压活检枪在小儿肾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 0例肾脏病患儿随机分为新型组和传统组 ;新型组采用单人操作的自动同步负压活检枪进行小儿肾活检术 ,共 12例 ;传统组采用双人操作的国产改良Menghini型负压活检针进行小儿肾活检术 ,共 8例。结果 两组成功率均为 10 0 % ;除个别一过性肉眼血尿外 ,均未发生其它并发症。但第一针成功率 ,新型组 92 % (11/ 12例 ) ,传统组 5 0 % (4/ 8例 )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一过性肉眼血尿发生率 ,新型组 8% (1/ 12例 ) ,传统组 75 %(6 / 8例 )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新型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与传统方法相比 ,新方法更安全、更便捷 ,第一针成功率更高 ,并发症少。
杨伟鹏[4](2003)在《自动同步切割式穿刺枪在肾活检中的应用(附9例报告)》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一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简便的肾活检技术。方法 通过应用 TEMNO自动同步切割式穿刺枪在 X线荧屏引导下行经皮肾活体组织穿刺检查术 ,改进了国内目前广泛应用于肾活检的 Tru- Cut穿刺针的手动切割活检方式为自动同步切割活检。结果 9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 ,所有标本符合病理检查要求 ,无肉眼血尿及脏器损伤 ,无腰背痛及肾周血肿。结论 本方法具有检取肾组织较多 ,成功率高 ,并发症少 ,操作简便而易于推广等优点
陈建,于银春,郭林红,陈涛,吴玉林[5](2002)在《应用自动负压活检枪行肝肾穿刺患者的护理》文中研究说明穿刺活检是具有一定创伤性的检查方法。目前,国外多采用切割式活检枪,由于价格昂贵,难以在我国推广。国内大多数医院采用双人法活检。一人施负压,一人穿刺,若两人配合不好,将影响穿刺的成功率,增加并发症,增加护理难度。我科研制成功自动负压活检枪,[1,2]将双人操作简化为单手操作,由手动穿刺改进为自动穿刺,经临床应用肝、肾活检1152例。结果显示: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护理简便等优点。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余自华,陈新民,叶礼燕,陈建,于向鸿,林云鹏,王承峰[6](2002)在《应用自动同步负压活检装置在氯胺酮全麻下行年幼儿肾穿刺》文中认为
余自华,陈建,林云鹏,陈新民,叶礼燕,任榕娜,谢福安,王承峰,郭志华[7](2002)在《小儿三种肾穿刺方法成功率及并发症的比较》文中指出目的 比较用双人法 (国产Menghini型负压式肾穿刺针 )、双手法 (半自动新型负压肾穿装置 )和单手法 (自动同步负压肾穿装置 )小儿肾穿刺的成功率及并发症。方法 采用双人法、双手法及单手法分别进行小儿肾穿刺 69例 (A组 )、97例 (B组 )、96例 (C组 )。结果 三组肾穿刺的成功率分别为 94 2 %、93 8%、10 0 % ,A ,B两组均低于C组 (P <0 0 5 ) ,A ,B两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 >0 0 5 )。肉眼血尿发生率分别为 2 9 0 %、15 5 %、4 2 % ,A ,B两组均高于C组 (P <0 0 1) ,A ,B两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小儿单手法肾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陈建,陈新民,谢福安,高信祥,庄永泽,余英豪,余自华,郑智勇,马继民[8](2002)在《自动负压活检枪的研制及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制自动负压活检枪和特殊穿刺针。经临床肾穿刺活检1136例 ,成功率99.9 % ,肉眼血尿29例 ;肝穿刺16例 ,肿块活检3例 ,成功率均100 %。本活检枪具有成功率高、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
曹慧琴[9](2001)在《手动肾穿刺与自动肾穿刺小儿的护理比较》文中研究说明
陈建,谢福安,陈新民,余毅,庄永泽,林沁,王丽萍,余自华,彭卫华[10](2000)在《超声引导斜角进针自动同步负压肾活检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斜角自动负压肾活检的成功率及并发症。方法 应用自动同步负压活检装置 ,在超声引导下斜角进针对 669例肾脏疾病患者进行肾穿刺活检。结果 穿刺成功 668例 ,成功率 99.9% ,肉眼血尿发生率 1.4%。结论 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 临床资料 |
| 1.1 一般资料 |
| 1.2 仪器设备 |
| 2 方法 |
| 2.1 术前准备 |
| 2.2 操作方法 |
| 3 结果 |
| 3.1 取材成功率 |
| 3.2 并发症 |
| 4 讨论 |
| 4.1 适应证的把握 |
| 4.2 穿刺点的选择 |
| 4.3 穿刺深度的计算 |
| 4.4 配合默契 |
| 4.5 检查肾组织 |
| 1 材料与方法 |
| 1.1 临床资料 |
| 1.2 装置 |
| 1.3 方法 |
| 1.4 资料录入和统计学方法 |
| 2 结果 |
| 2.1 成功率 |
| 2.2 标本质量 |
| 2.3 手术所需时间 |
| 2.4 并发症 |
| 3 讨论 |
| 1 资料和方法 |
| 1.1 对象: |
| 1.2 技术原理: |
| 1.2.1 穿刺针: |
| 1.2.2 自动同步切割装置: |
| 1.3 操作方法: |
| 2 结果 |
| 2.1 肾活检穿刺成功率: |
| 2.2 镜下血尿: |
| 2.3 并发症: |
| 3 讨论 |
| 1 临床资料 |
| 1. I对象 |
| 1.2 方法 |
| 1.3 结果 |
| 2 护理 |
| 2.1 术前护理 |
| 2.1.1 心理护理 |
| 2.1.2 术前训练 |
| 2.1.3 术前常规检查 |
| 2.2 术中护理 |
| 2.2.1 卧位 |
| 2.2.2 术中配合 |
| 2.3 术后护理 |
| 2.3.1 穿刺点护理 |
| 2.3.2 血压、脉搏的观察 |
| 2.3.3 尿液的观察 |
| 2.3.4 卧床时间 |
| 方法 |
| 1. 术前准备: |
| 2. 氯胺酮用法: |
| 3. 穿刺方法: |
| 结果 |
| 讨论 |
| 1 资料和方法 |
| 1.1 对象 |
| 1.2 方法 |
| 1.3 统计学处理 |
| 2 结果 |
| 3 讨论 |
| 1 结构 |
| 1.1 专用穿刺针: |
| 1.2 自动负压器: |
| 2 操作方法 |
| 3 结果 |
| 4 讨论 |
| 1 资料和方法 |
| 1.1 对象: |
| 1.2 方法: |
| 1.3 统计学处理: |
| 2 结果 |
| 3 护理 |
| 3.1 术前准备: |
| 3.1.1 做好家长和患儿的心理护理: |
| 3.1.2 术前训练: |
| 3.1.3 术前检验、用药和器材准备: |
| 3.2 术中的护理: |
| 3.3 术后护理: |
| 3.4 小结: |
| 资 料 与 方 法 |
| 一、临床资料 |
| 二、仪器与方法 |
| 结 果 |
| 讨 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