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牙龈出血1例报告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牙龈出血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张丹,洪金鹏,陈嘉屿[1](2020)在《先天性肝纤维化1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先天性肝纤维化(congenital hapatic fibrosis,CHF)在1961年由Kerr等[1]首次命名,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发病率尚不确切,以儿童、青年期确诊多见[2],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门静脉高压相关症状和体征,而肝细胞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3],因此容易导致误诊或漏诊。现报道1例以牙龈出血为首发症状的青少年CHF患者。1病例资料

温若君,庄伟,林晓兰,李珊,许利平[2](2020)在《华法林联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致牙龈出血1例》文中研究指明华法林作为临床常用口服抗凝药广泛用于房颤抗凝、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血栓栓塞事件的预防和治疗。常见出血性不良反应,罕见急性血栓等不良反应[1]。血栓通是一种临床常用的中药注射剂,其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功用活血化瘀,临床上用于治疗脑梗死及其后遗症、心绞痛、心肌缺血、冠心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头面部发红、潮红、轻微头胀痛是血栓通用药时常见不良反应。此例病例中华法林与血栓通联用,是为了在二尖瓣瓣膜置换术后治疗脑梗死。两药联用是否安全

高志强,王红梅,王玉玮,抗平[3](2019)在《重度牙周炎缺牙后行超瓷根帽结合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的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重度牙周炎缺牙后行超瓷根帽结合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唐山市协和医院收治的30例重度牙周炎缺牙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患者进行超瓷根帽结合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观察患者佩戴前、佩戴后6个月、1年及2年的牙龈出血指数及牙周袋探诊深度。结果佩戴超瓷根帽和义齿之后1年、2年的牙龈出血人数显着少于佩戴前、佩戴后6个月(P <0. 05),但佩戴前和佩戴后6个月、佩戴后1年和2年的牙龈出血人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佩戴超瓷根帽和义齿前、佩戴后6个月、1年、2年的牙周袋探诊深度(4. 21±0. 80) mm、(4. 56±0. 60) mm、(4. 69±0. 45) mm、(4. 98±0. 51) mm逐渐提升(P <0. 05)。佩戴超瓷根帽和义齿后6个月的复诊人数显着多于佩戴后1年、2年(P <0. 05),但佩戴后1年和2年的复诊人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佩戴超瓷根帽和义齿后6个月、1年、2年的根冒脱落数逐渐减少(P <0. 05),但佩戴后6个月、1年、2年的义齿损坏、基牙根面龋、义齿固位力降低人数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因为重度牙周炎导致缺牙患者进行超瓷根帽结合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效果良好,并且具有良好固位,而且牙周炎不再加重。

陈昶,徐梦云,石平[4](2019)在《部分常用药物的牙周并发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很早就有研究显示部分药物可能引起牙周组织的特定变化,同时会影响牙周病的临床表现或病程进展。鉴于目前许多药物的广泛使用,这些效应可能对特定个体中牙周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牙周病精准医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情况在老年慢性病人群中尤其明显,这些患者长期广泛使用各种药物,存在多重用药现象(通常指经常服用5种或更多种不同药物的人)。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超过30%的老年人存在多重用药现象,其比例仍在逐渐升高[1]。我们目前对一些药物的牙周并发症了解比较

牛晓燕[5](2019)在《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二氧化锆全瓷冠在临床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进行全冠修复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金属烤瓷冠修复,研究组给予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在戴入时及随访期间,比较两组患者口腔修复效果,并记录牙龈出血、牙龈炎及牙龈颜色改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牙齿颜色匹配率、修复体完整度以及修复体边缘密合度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着降低(P<0.05)。结论二氧化锆全瓷冠提升了口腔修复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赵媛,陈彬,周力,王月平,张拥波[6](2019)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术后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病例特点及诊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PCI)术后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特点及诊治。方法:收集PCI术后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PCI术后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男2例,女2例;平均年龄60岁;诊断心肌梗死2例,不稳定心绞痛2例;既往服用阿司匹林鼻出血1例,PCI术后牙龈出血1例。4例既往均无糖尿病病史及长期服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者。术后使用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 mg 2例,使用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 mg及低分子肝素2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时间为术后95 min~3 d,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烦躁、意识障碍、言语不利、肢体活动不利。脑实质出血2例,脑实质(小脑)出血后破入蛛网膜下腔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行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1例,遗留严重神经功能缺损;经内科治疗后死亡2例。结论:双联抗血小板或双联抗血小板加抗凝治疗,是PCI术后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最可能的因素之一。一旦术后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应及时完善头颅CT检查,如确诊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应及时给予治疗。

邱瑞瑾[7](2018)在《中医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的方法构建 ——以非瓣膜性房颤为例》文中指出背景:结局指标作为临床研究 PICO(population,intervention,comparison,outcome)“四要素”主要内容,是中医临床研究中应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中医临床研究结局指标存在几个问题:同类临床研究结局指标选择差异大;临床研究随访时间短,缺少终点结局指标;没有报告或没有完整报告主要结局指标;不良反应/副作用报告不足;复合结局指标较多;患者报告结局指标不足;中医证候指标不足;结局指标测量工具/方法选择多样化,甚至没有报告结局指标测量工具/方法。这些问题会导致许多临床研究无法纳入系统评价或无法在系统评价中进行合并,无法为临床实践提供更高级别的证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临床研究价值和经费浪费,也提示可能存在结局指标选择性报告偏倚。由此而得到的研究证据有可能会误导临床。中医证候指标报告不足,也难以体现中医优势。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途径之一是构建临床研究中必须报告的最小的结局指标集合,即“核心指标集”。自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卫生组织率先在肿瘤临床研究中提出采用标准化的结局指标以来,陆续有研究者在其它疾病领域制定核心指标集。但核心指标集研究发展缓慢,研究方法各异。2010 年,COMET(Core Outcome Measures in Effectiveness Trials)工作组成立,致力于促进核心指标集达成国际性共识,并促进和完善核心指标集的方法学研究,此后,核心指标集的研究逐渐增多,目前已完成259项,正在进行236项,但这些研究主要由欧美国家主导或参与,低收入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参与较少,因此共识程度不够,难以推广。2013年,中国研究者将核心指标集概念引入国内,并提出与中医临床研究相结合。由于已经完成的研究缺少中医证候指标、缺少中医研究者及患者参与,因此,构建具有中医特点的核心指标集迫在眉睫。国内有部分研究者关注了核心指标集研究领域,但主要集中于探讨构建核心指标集的意义和方法。加之中医术语概念模糊,证候不规范,中医四诊信息难以量化等问题,为中医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的构建带来困难。不少研究者在探讨构建中医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时,提出应关注中医证候指标,但对于如何处理中医证候指标并未深入讨论,也无相关核心指标集研究可参考。目前核心指标集研究方法并无“金标准”,有些可能影响核心指标集结果的因素尚不确定(如德尔菲调查中专家小组的数量、参与者人数、选择的评分系统、不同的反馈方法、失访或失访偏倚评估的方法等),为中医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构建带来困难。目的: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三方面:1.参考国际上构建核心指标集的经验,结合中医特色,探索中医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的构建方法;2.以非瓣膜性房颤为例,验证中医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构建方法的可行性;3.采用不同方法评估德尔菲调查中可能影响核心指标集研究结果的因素,丰富并完善核心指标集研究的方法学。方法:本研究提出,构建中医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分为普适性的临床研究核心结局指标集和中医核心证候指标集两部分。中医临床研究核心结局指标集的构建通过系统评价和访谈,构建结局指标、结局指标测量工具及结局指标测量时间的清单;通过德尔菲调查,获得不同利益相关群体对结局指标重要性的观点;通过共识会议,最终确定纳入核心结局指标集的指标,并为每个结局指标推荐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时间。中医核心证候指标集的构建主要通过系统评价和回顾性研究获得特定疾病中医证候名称,形成中医证候名称数据库;通过横断面调查获得患者中医四诊信息,以聚类分析或因子分析的方法得到常见证候分类,提取每类证候的证候要素及证候要素靶位,与中医证候名称数据库比对,得到备选证候名称;通过德尔菲调查,得到专家对常见证候的证候名称及每类证候的核心症状/体征的观点;通过共识会议最终确定纳入中医核心证候指标集的证候名称及核心症状/体征。结果:1.本研究以非瓣膜性房颤为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并通过共识,形成非瓣膜性房颤(阵发性房颤)的核心指标集。2.非瓣膜性房颤(阵发性房颤)的核心结局指标集包括9个结局指标域的12个指标:房颤疗效(房颤首次复发时间、房颤转复率),心血管病死率,脑血管事件(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栓栓塞事件(全身性栓塞),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大出血),资源利用(急诊就诊率),治疗依从性(失访),中医证候等。非瓣膜性房颤中医核心证候指标集最终纳入4个证候,分别是气滞血瘀证(核心症状/体征:心悸,胸闷或痛,舌紫暗,或有瘀斑或瘀点,脉结代或涩),心肾阳虚证(核心症状/体征:心悸、胸闷、神疲、乏力、畏寒、面色(?)白、尿频、喘憋、颜面或双下肢水肿、少尿、脉滑或沉细),气阴两虚(核心症状/体征:心悸、胸闷、乏力、气短、脉细、自汗、盗汗、健忘、腰膝酸软、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心脾两虚(核心症状/体征:心悸、胸闷、自汗、食后腹胀、便溏、舌淡、脉弱)等。由于纳入非瓣膜性房颤(阵发性房颤)核心指标集的结局指标大部分是客观指标,因此共识会议专家除推荐生活质量评估采用SF-36外,并未推荐其它结局指标的测量工具。由于目前对每个结局指标测量时间研究的证据不足,因此未推荐结局指标测量时间。3.针对可能影响德尔菲调查结果的因素:(1)在德尔菲调查中,将不同利益相关群体分成不同专家小组与所有利益相关群体作为一个专家小组进行比较,发现若仅选择一个专家小组,结果主要反映的是人数最多的利益相关群体的意见;而分成多个专家小组不仅可以反映不同利益相关群体的观点,并且不受不同利益相关群体专家人数的影响。(2)以不同方式反馈德尔菲调查第一轮问卷的打分,结果显示,以平均分的形式或以柱状图的形式反馈对专家是否修改问卷打分有明显影响(χ2=7.822,P<0.05),柱状图的形式更容易促进共识达成,而平均分的形式可能会降低共识程度。(3)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①比较完成两轮问卷者打分的平均分和未完成问卷者打分的平均分分布情况,②比较完成问卷者和未完成问卷者对每个结局指标打分的平均分)进行失访偏倚评估,结果显示不存在失访偏倚,但第二种方法需要通过结局指标重要性评估来分析是否存在假阳性结果。(4)比较两轮德尔菲调查专家打分变化对结局指标重要性和共识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虽然专家打分变化比例较大,但打分的变化不一定都引起结局指标重要性和共识程度的变化,因此,可能采用9分Likert评分系统是造成失访偏倚评估中假阳性结果的原因,同时9分法会对专家的选择造成困难,而采用3分法可能会避免这些问题。结论:本研究以非瓣膜性房颤为例,验证了中医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构建方法的可行性。目前核心指标集的方法学有待完善,难以判断核心指标集的质量。本研究根据COS-STAD推荐意见评估了非瓣膜性房颤中医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的研究方法,结果显示,此次研究基本符合COS-STAD标准。非瓣膜性房颤中医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①不同利益相关群体参与者人数差异大;②合并结局指标不充分;③未进行非瓣膜性房颤核心结局指标域的调查;④调查方式及评分系统不完善(缺少“不确定”的选项);⑤调查问卷单一,不适合所有利益相关群体;⑥疾病分类不明确;⑦结局指标测量工具及测量时间研究不充分。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德尔菲调查中,当不同利益相关群体人数不同时,可以分成不同的专家小组进行统计;以柱状图的形式反馈上一轮德尔菲调查的结果更有利于促进共识;采用比较完成问卷者和未完成问卷者对每个结局指标打分的平均分的方法进行失访偏倚评估更能反映不同专家打分的区别和偏好,但应进一步评估是否存在假阳性结果;评分系统采用3分法可能会避免偏倚评估出现假阳性结果,也会帮助专家更容易判断结局指标重要性。

胡孝丽[8](2018)在《聚乙烯醇水凝胶制备及性能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条件带来的问题,每年牙缺失需要软组织增量修复的患者高达数亿人,任重而道远,推进软组织增量修复的研究十分重要。聚乙烯醇水凝胶(PVA)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含水率以及与天然软骨相似的结构及力学性能,被认为是极具潜力软组织增量修复的理想材料。然而,PVA制成水凝胶干燥后比较软,存在形态不整;PVA水凝胶浸提液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增殖有显着抑制作用等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 PVA水凝胶在软组织增量方面的应用,本课题针对PVA水凝胶这些问题引入二甲基砜(MSM)进行改进。在本论文中,物理交联制备的MSM/PVA水凝胶材料,具有优良不溶于水的吸水溶胀性能、稳定的生物降解性和一定的化学特性,在软骨、角膜、髓核、皮肤等组织的移植替换和修复重建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MSM/PVA水凝胶材料在口腔软组织增量中的应用,尤其MSM/PVA水凝胶在植入口腔内的生物相容性研究及扩增软组织增量是否可行,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本研究中,为MSM/PVA水凝胶应用于临床口腔软组织增量奠定理论基础。第一部分MSM/PVA制备及溶胀性能研究目的:应用反复冷冻解冻物理交联方法制备MSM/PVA水凝胶,并对其溶胀性能进行研究。方法:高温溶解PVA,充分溶解后用去离子水调配成不同浓度的PVA水凝胶,其浓度分别为10%、12%和15%。各种实验统计结果表明,12%PVA具备较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因此本实验以12%PVA为基质向其内加入MSM,MSM浓度分别为0.01%,0.1%,1%,10%,制备不同浓度的MSM/PVA水凝胶。电子显微镜观察MSM/PVA水凝胶微观结构,测试其力学性能;对不同浓度MSM/PVA含水率及在模拟体液中的溶胀度进行测定和研究。结果:物理交联法制备MSM/PVA水凝胶质地较硬且均匀,表面光滑;在37℃模拟体液中,MSM/PVA水凝胶试样在浸泡初始72h内体积增加达3倍以上,浓度为150%MSM/PVA水凝胶初期吸水较快,10%MSM/PVA水凝胶吸水较慢。力学性能测试表明,12%MSM/PVA水凝胶具有相对良好的力学拉伸性能,不同浓度间不具有显着差异性。在浸泡8d后,所有试样体积均达最大体积的95%以上,约10d时试样体积趋于稳定,60d内试样无明显溶解现象。结论:本实验自制的MSM/PVA水凝胶,具备较佳的物理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第二部分MSM/PVA生物相容性研究目的:将MSM/PVA水凝胶与成骨细胞共培养,探讨MSM/PVA水凝胶与成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MSM/PVA冷冻干燥后,于模拟生理体液中浸泡,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见其再溶胀发生,观察不同浓度MSM/PVA水凝胶随时间延长,有规律发生再溶胀;将溶胀的MSM/PVA水凝胶与成骨细胞一起共培养,对成骨细胞毒性检测,体外材料浸提液细胞毒性实验、从材料制备方法、材料的性能检测及生物评价,综合分析本研究制备MSM/PVA性能。采用MTT法,来检测MSM/PVA细胞毒性,即对成骨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从细胞毒性试验结果可知,与MSM/PVA水凝胶直接接触的成骨细胞第1天相对增殖率在99%以上,毒性分级为0级;第2天的相对增殖率在95%以上,毒性分级为1级;第5天的相对增殖率在99%以上,毒性分级为0级,第8、10天的相对增殖率在90%以上,毒性分级为1级。结论:MSM/PVA水凝胶对成骨细胞无毒性,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第三部分MSM/PVA水凝胶扩张口腔粘膜的动物实验研究目的:通过组织计量学及组织学验证MSM/PVA水凝胶吸水体积膨胀扩张粘骨膜的可行性,为探索新型口腔粘骨膜扩张材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MSM/PVA水凝胶植入家兔一侧上颌无牙区牙槽骨粘骨膜及牙槽骨内,在植入后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和第四周处死动物制作组织切片,利用Olympus显微镜CX40及Nikon照相机观察不同时间点植入区炎性细胞数量,扩张区粘骨膜纤维数量,横断面长度,血管数量和破骨细胞数量,与对照组作统计学比较。结果:MSM/PVA水凝胶在植入初期由于手术创伤引起机体正常细胞免疫反应,利用显微镜观察并测量,随着MSM/PVA水凝胶植入后时间的增加,扩张区粘骨膜横断面长度增加,在第四周时粘骨膜横断面长度增加约至扩张前粘骨膜横断面的1.8倍;四周时检测的胶原纤维量约为扩张前胶原纤维量的5倍;扩张区粘骨膜血管数量在第三周达到峰值,第四周随着扩张区粘骨膜的完全愈合,血管数量与扩张前粘骨膜血管数量基本相等。结论:MSM/PVA水凝胶通过吸水体积膨胀扩张粘骨膜是可行的,为探索新型口腔粘骨膜扩张材料提供实验依据。

何艳艳,庞永志[9](2018)在《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就诊患者中诊断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患者80例进行调查研究,患者均行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牙齿菌斑数、牙龈出血率及牙龈指数变化情况,记录并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牙齿菌斑数、牙龈出血率及牙龈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有明显治疗效果,患者各项指标在术后有明显下降趋势,值得临床推广。

汤洪毅,郑艺,陈京华[10](2018)在《急诊牙龈出血的病因分布及氧化锌碘仿糊剂塞治效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急诊牙龈出血的病因分布及氧化锌碘仿糊剂塞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急诊牙龈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收集患者病史资料,分析急诊牙龈出血的病因分布,给予碘酊棉球填塞或氧化锌碘仿糊剂治,比较氧化锌碘仿糊剂塞治临床止血效果。结果局部因素引起的牙龈出血48例,占总数的60.0%,显着高于全身因素引起的牙龈出血40.0%(32/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0,P=0.011),且经碘酊棉球填塞或氧化锌碘仿糊剂塞治后,虽均于3d内血止,且无感染现象出现,但氧化锌碘仿糊剂治疗时,15min内成功止血患者显着较碘酊棉球填塞治疗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2,P=0.017)。结论急诊牙龈出血病因复杂,包括局部以及全身性因素,氧化锌碘仿糊剂塞能迅速止血,局部暂时止血效果良好,能在确定病因前缓解病人紧张情绪。

二、牙龈出血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牙龈出血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先天性肝纤维化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2 讨论

(2)华法林联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致牙龈出血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案介绍
2 讨论

(3)重度牙周炎缺牙后行超瓷根帽结合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准备基牙
        1.2.2 制作印模
        1.2.3 制作根帽
        1.2.4 黏结根帽
        1.2.5 制作义齿
        1.2.6 黏结磁铁
    1.3 牙龈健康情况评估
    1.4观察内容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佩戴超瓷根帽和义齿前后牙龈健康情况比较
    2.2 佩戴超瓷根帽和义齿前后牙周袋探诊深度比较
    2.3 超瓷根帽和磁性附着体义齿的使用情况
3 讨论
4 结论

(4)部分常用药物的牙周并发症(论文提纲范文)

一、牙龈增生
    1. 以硝苯地平、地尔硫卓等为代表的钙通道阻滞剂
    2. 以苯妥英钠为代表的抗癫痫药物
    3. 以环孢素为代表的免疫抑制剂
    4. 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发病机制总结
二、牙龈出血
    1. 口服避孕药和激素替代疗法
    2. 抗血小板药物
    3. 药物性牙龈出血的发病机制总结
三、牙龈炎症
    1. 非甾体类抗炎药
    2. 抗细胞因子治疗
四、总结与展望

(5)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口腔修复效果比较
    2.2 两组牙龈出血、发炎、颜色变化情况比较
3 讨论

(6)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术后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病例特点及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发病特点及治疗
    2.3 转归
3 讨论

(7)中医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的方法构建 ——以非瓣膜性房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临床研究结局指标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1. 中医临床研究结局指标现状
    2. 中医临床研究结局指标现存的问题
    3. 中医临床研究结局指标存在问题的对策
    4.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核心指标集的研究进展
    1. 核心指标集的概念及起源
    2. 构建核心指标集的意义
    3. 核心指标集的研究进展及现状
    4.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方法构建及实例验证
一、中医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的方法构建
    1. 中医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的概念及起源发展
    2. 构建中医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的必要性
    3. 中医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的特点
    4. 构建中医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所面临的挑战
    5. 中医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的构建方法
    6. 中医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构建流程
    7. 构建核心指标测量工具集
    8. 小结
二、以非瓣膜性房颤为例构建中医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方案
    3. 研究注册
    4. 伦理审查
    5. 结果
    6. 专家共识会议
    7. 形成非瓣膜性房颤中医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 讨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致谢 个人简历

(8)聚乙烯醇水凝胶制备及性能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MSM/PVA制备及溶胀性能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第二部分 MSM/PVA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第三部分 MSM/PVA扩张口腔粘膜的动物实验研究
    实验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聚乙烯醇水凝胶物理性能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临床病例报告
    第一部分: 大病例(病例1-病例5)
        病例一/Case 01
        Reference
        病例二/Case 02
        Reference
        病例三/Case 03
        Reference
        病例四/Case 4
        Referenc
        病例五/Case 5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根管再治疗专题(病例6-病例9)
    第三部分: MTA根管治疗应用专题(病例10-病例14)
    第四部分: 特殊根管专题(病例15-病例22)
        病例十五/Case 15
        病例十六/Case 16
        病例十七/Case 17
        病例十八/Case 18
        病例十九/Case 19
        Reference
        病例二十/Case 20
        病例二十一/Case 21
        病例二十二/Case 22
    第五部分: 其他病例(病例23-病例30)
临床工作总结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致谢

(9)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指标观察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牙齿菌斑数、牙龈出血及牙龈指数变化情况
3 讨论

(10)急诊牙龈出血的病因分布及氧化锌碘仿糊剂塞治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牙龈出血情况
    2.2 病因分析
    2.3 碘酊棉球填塞、氧化锌碘仿糊剂塞治的止血效果比较
3 讨论

四、牙龈出血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先天性肝纤维化1例报告[J]. 张丹,洪金鹏,陈嘉屿.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08)
  • [2]华法林联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致牙龈出血1例[J]. 温若君,庄伟,林晓兰,李珊,许利平. 北京中医药, 2020(01)
  • [3]重度牙周炎缺牙后行超瓷根帽结合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的效果[J]. 高志强,王红梅,王玉玮,抗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24)
  • [4]部分常用药物的牙周并发症[J]. 陈昶,徐梦云,石平.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19(06)
  • [5]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J]. 牛晓燕.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9(03)
  • [6]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术后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病例特点及诊治[J]. 赵媛,陈彬,周力,王月平,张拥波.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9(04)
  • [7]中医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的方法构建 ——以非瓣膜性房颤为例[D]. 邱瑞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8]聚乙烯醇水凝胶制备及性能的初步研究[D]. 胡孝丽. 武汉大学, 2018(01)
  • [9]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疗效观察[J]. 何艳艳,庞永志.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07)
  • [10]急诊牙龈出血的病因分布及氧化锌碘仿糊剂塞治效果分析[J]. 汤洪毅,郑艺,陈京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8(04)


义齿论文 牙龈出血论文 中医论文 水凝胶论文 健康论文

上一篇: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