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方智,张栩,王千秋[1](2021)在《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2011年1月-2021年9月发表的有关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在有效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32篇文献,包括4 277例尖锐湿疣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CO2激光、光动力、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对比单纯治疗的有效率分别显着提升28%、16%和17%(分别为RR=1.28, 95%CI:1.23~1.34;RR=1.16, 95%CI:1.10~1.22;RR=1.17, 95%CI:1.09~1.27);3个月和6个月复发率分别显着下降69%、74%、66%和67%、75%、70%(3个月:分别为RR=0.31, 95%CI:0.22~0.43;RR=0.26, 95%CI:0.15~0.45;RR=0.34, 95%CI:0.23~0.50;6个月:分别为RR=0.33, 95%CI:0.24~0.44;RR=0.25, 95%CI:0.12~0.53;RR=0.30, 95%CI:0.16~0.5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着差异(RR=1.06, 95%CI:0.57~1.97;RR=1.15, 95%CI:0.72~1.84;RR=1.00, 95%CI:0.48~2.08)。结论 CO2激光、光动力和微波等治疗方法联合干扰素治疗与非联合治疗相比可显着提升疗效,较大程度降低复发率,安全性良好。
何伟惠,张子平[2](2021)在《中药外用治疗尖锐湿疣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系统评价外用中药在尖锐湿疣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数据库中关于中药外用治疗尖锐湿疣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者按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纳入文献、提取资料,应用Revman5.4. 1软件对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4篇文献,包括3 646例患者。Meta分析提示,中药外用联合其他治疗方法治疗尖锐湿疣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3.55,95%CI:2.99~4.21,Z=14.60,P<0.00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外用治疗尖锐湿疣具有一定疗效及安全性。
贾健,杨丹[3](2021)在《二氧化碳激光联合中药坐浴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究二氧化碳(CO2)激光联合中药坐浴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86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CO2激光联合干扰素凝胶的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坐浴。对两组临床治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愈率(62.79%)、总有效率(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7.21%和86.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8%、9.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复发率(13.95%)明显低于对照组(48.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健康、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物质生活4个维度评分分别为(165.58±6.30)分、(87.90±7.93)分、(60.70±5.73)分、(50.12±4.49)分和(60.44±5.8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1.35±8.13)分、(65.98±5.64)分、(49.82±4.45)分、(38.78±3.10)分和(49.47±4.5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尖锐湿疣采用CO2激光联合中药坐浴治疗,临床疗效显着,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可明显提升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邓敏,赵洪福,车与睿,姜和平[4](2014)在《高频利普刀联合CO2激光治疗女性会阴部巨大尖锐湿疣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女性会阴部巨大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将筛选的50例女性会阴部巨大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患者CO2激光切除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局部使用。观察组采用高频利普刀联合CO2激光切除疣体,配合局部使用干扰素软膏。就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治愈率、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两组在治愈率和复发率方面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高频利普刀联合CO2激光切除巨大尖锐湿疣是临床治疗女性会阴部巨大尖锐湿疣是可行的、安全的,为巨大尖锐湿疣患者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吴国琼[5](2010)在《尖锐湿疣的治疗进展》文中研究说明
吴晓红,罗丽华,李建华,陈彩霞[6](2004)在《奥平栓加CO2激光治疗宫颈尖锐湿疣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奥平栓加CO2激光治疗宫颈锐湿的治疗方法。方法 宫颈尖锐湿疣患者88例,分成2组,用药组CO2激光后加奥平栓(α-干扰素栓)12粒阴道上药,对照单纯CO2激光治疗。结果 宫颈尖锐湿疣经CO2激光治疗后加用奥平栓阴道上药可促进创面修复,并降低CO2激光治疗后痂皮脱落出血,加速治疗后创面愈合。结论 CO2激光后加奥平栓阴道上药是治疗宫颈尖锐湿疣一种理想方法。
沈春红,修焱[7](2002)在《CO2激光联合奥平栓治疗尖锐湿疣临床观察》文中指出
吴爱明[8](2001)在《CO2激光加奥平栓治疗女性尖锐湿疣临床观察》文中提出
许川山,王苹[9](2001)在《CO2激光联合奥平栓治疗尖锐湿疣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为评价CO2 激光联合奥平栓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我们在CO2 激光切除疣体的基础上应用奥平栓治疗尖锐湿疣 4 0例。结果显示 ,激光切除疣体联合奥平栓治疗尖锐湿疣治愈率达 91 5 0 %、术后复发率为 8 5 0 %,显着高于单纯激光手术组的68 2 0 %(治愈率 )、3 1 80 %(复发率 ) ,且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认为激光手术气化疣体联合奥平栓是临床治疗尖锐湿疣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王瑷琳[10](2002)在《激光联合奥平栓治疗尖锐湿疣136例临床观察》文中认为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 1.2 检索策略 |
| 1.3 数据提取 |
| 1.4 文献评价 |
| 1.5 统计学处理 |
| 2 结果 |
| 2.1 文献检索结果和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 2.2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 2.3 Meta分析结果 |
| 2.3.1 有效率比较 |
| 2.3.2 3个月复发率比较 |
| 2.3.3 6个月复发率比较 |
| 2.3.4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 2.3.5 发表偏倚 |
| 3 讨论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 1.1.1 研究类型 |
| 1.1.2 干预措施 |
| 1.1.3 研究对象 |
| 1.1.4 结局指标 |
| 1.1.5 排除标准 |
| 1.2 文献检索 |
| 1.3 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
| 1.4 统计分析 |
| 2 结果 |
| 2.1文献检索 |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 2.2.1 方法学质量评价 |
| 2.2.2 纳入研究总体特征 |
| 2.3 Meta分析结果 |
| 2.4 敏感性分析 |
| 2.5 发表偏倚 |
| 2.6 不良反应 |
| 2.7 纳入研究的用药频次统计 |
| 3 讨论 |
| 1 对象与方法 |
| 1.1 研究对象 |
| 1.2 治疗方法 |
| 1.3 观察指标 |
| 1.3.1 临床疗效 |
| 1.3.2 复发情况 |
| 1.3.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 1.3.4 生活质量 |
| 1.4 统计学处理 |
| 2 结果 |
|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
|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
| 2.4 两组复发率比较 |
| 2.5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
| 3 讨论 |
| 1 资料和方法 |
| 1.1 临床资料 |
| 1.2 治疗方法 |
| 1.3 疗效判断标准 |
| 1.4 统计学方法 |
| 2 结果 |
| 3 讨论 |
| 1 物理治疗 |
| 1.1 激光照射治疗 |
| 1.2 微波治疗 |
| 1.3 高频电刀治疗 |
| 1.4 液氮冷冻治疗 |
| 2 药物治疗 |
| 2.1 腐蚀剂 |
| 2.2 抗病毒药 |
| 2.2.1 阿昔洛韦 (ACV) : |
| 2.2.2 干扰素: |
| 2.3 免疫调节剂 |
| 2.3.1 卡介苗: |
| 2.3.2 左旋咪唑: |
| 2.3.3 自体疫苗: |
| 2.3.4 干扰素诱导剂: |
| 2.3.5 咪喹莫特: |
| 2.4 抗癌药 |
| 2.4.1 足叶草酯: |
| 2.4.2 氟尿嘧啶: |
| 3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
| 4 联合治疗 |
| 4.1 微波与干扰素联合治疗 |
| 4.2 微波联合化学药物治疗 |
| 4.3 电灼联合化学药物治疗 |
| 4.4 CO2激光加化学药物治疗 |
| 5 总 结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一般资料 |
| 1.2 仪器与药品 |
| 1.3 方法 |
| 2 结果 |
| 3 讨论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病例选择 |
| 1.2 治疗方法 |
| 1.3 疗效判定 |
| 2 结果 |
| 2.1 A组与B组疗效比较 (表1) |
| 2.2 两组的复发率比较 (表2) |
| 3 讨论 |
| 1 临床资料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方法: |
| 1.3 疗效判定标准。 |
| 2 结 果 |
| 2.1 两组疗效比较: |
| 2.2 两组复发率比较: |
| 3 讨 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