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软组织肿块65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65例软组织肿块的彩超表现(论文文献综述)

董露露[1](2020)在《儿童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失败、复发及发生肠坏死的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急性肠套叠是儿童较为常见的腹部急症之一,通常是由于肠道蠕动节律异常导致某一部位的肠管套入远端相邻的肠管腔内,使肠道内容物通过困难。经灌肠复位或手术治疗后预后较好,但儿童急性肠套叠灌肠失败(1.7-11.2%)及治疗后复发(2-12%)并不罕见,并且可能出现肠坏死进而危及患儿生命,这些都令临床医护人员及家长担忧。本研究通过对儿童急性肠套叠首次空气灌肠失败、住院期间复发及发生肠坏死的相关因素分别进行分析,提高对儿童急性肠套叠发生和发展的认识,为儿童急性肠套叠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3例急性肠套叠首次空气灌肠失败的患儿、109例急性肠套叠住院期间复发的患儿和57例急性肠套叠发生肠坏死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发病月份、出生方式、临床表现(腹痛或哭闹、呕吐、血便、发热、是否可触及包块等)、套头位置、套头形状、有无阑尾或淋巴结或套入、有无腹腔或套间积液、有无腹腔淋巴结肿大、以及治疗前的白细胞值、CRP值、PCT值。同时选择相同时间段内首次空气灌肠成功且未复发、未发生肠坏死的18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分别分析儿童急性肠套叠首次空气灌肠失败、住院期间复发、发生肠坏死的相关因素,进一步得出肠套叠儿童出现三种情况相应的预测模型,并用ROC曲线评估Logistic回归模型的性能。结果1.首次空气灌肠失败组与对照组相比:(1)单因素分析提示:灌肠失败组的年龄小(χ2=8.646,P=0.013)、发病时间长(χ2=19.646,P<0.001)、套头位于横结肠区和结肠脾区及以后的比例高(χ2=16.998,P<0.001)、套头呈分叶状的比例高(χ2=7.169,P<0.007)、阑尾或淋巴结套入的比例高(χ2=4.098,P<0.043)。两组在性别、出生方式、发病月份、有无腹痛或哭闹、有无呕吐、有无血便、有无发热、是否可触及包块、有无腹腔淋巴结肿大以及白细胞值、CRP值、PCT值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发病时间(OR=2.768,95%CI:1.801~4.254)、套头位置(OR=6.417,95%CI:1.424~28.909)、套头分叶状(OR=1.906,95%CI:1.138~3.192)、阑尾或淋巴结套入(OR=2.632,95%CI:1.725~4.014)是空气灌肠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肠套叠空气灌肠失败的预测模型为:In(P/1-P)=-4.644+1.018*发病时间+1.859*包块位置+0.645*套头分叶+0.968*阑尾或淋巴结套入。P表示空气灌肠失败的概率,该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7,95%置信区间为:0.861~0.933。2.复发组与对照组相比:(1)单因素分析提示,肠套叠复发组的年龄大(χ2=22.510,P<0.001)、剖宫产比例高(χ2=4.924,P=0.026)、腹腔淋巴结肿大的比例高(χ2=5.251,P=0.022)、白细胞值高(t=3.721,P<0.001)、CRP值高(t=10.947,P<0.001)、PCT 值高(t=9.559,P<0.001)。两组在性别、发病月份、发病时间、有无腹痛或哭闹、有无呕吐、有无血便、有无发热、是否可触及包块、套头位置、套头是呈否分叶状、有无阑尾或淋巴结套入、有无腹水或肠间积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OR=4.708,95%CI:1.240~17.870)、剖宫产(OR=2.198,95%CI:1.359~3.556)、腹腔淋巴结肿大(OR=2.632,95%CI:1.725~4.014)、CRP(OR=9.180,95%CI:2.536~33.226)是肠套叠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肠套叠复发的预测模型为:In(P/1-P)=7.224+1.549*年龄+0.778*剖宫产+0.957*腹腔淋巴结肿大+2.217*CRP。P表示肠套叠复发的概率,该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6,95%置信区间为:0.833~0.879。3.肠坏死组与对照组相比:(1)单因素分析提示,肠套叠坏死组的年龄小(χ2=6.922,P=0.031)、剖宫产比例高(χ2=5.028,P=0.025)、发病时间长(χ2=11.150,P=0.004)、血便比例高(χ2=15.800,P<0.001)、套头呈分叶状的比例高(χ2=7.809,P=0.005)、阑尾或淋巴结套入的比例高(χ2=13.887,P<0.001)、有腹水或肠间积液的比例高(χ2=21.136,P<0.001)、白细胞值高(t=5.835,P<0.001)、CRP 值高(t=14.715,P<0.001)、PCT 值高(t=21.863,P<0.001)。两组在性别、发病月份、有无腹痛或哭闹、有无呕吐、有无发热、是否可触及包块、套头位置、有无腹腔淋巴结肿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血便(OR=3.408,95%CI:1.217~9.554)、阑尾或淋巴结套入(OR=1.895,95%CI:1.136~3.161)、有腹水或肠间积液(OR=6.435,95%CI:1.927~21.613)、PCT(OR=14.025,95%CI:3.847~51.126)、剖宫产(OR=2.018,95%CI:1.299~3.136)是肠套叠发生肠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肠套叠发生肠坏死的预测模型为:In(P/1-P)=-9.247+1.226*血便+0.639*阑尾或淋巴结套入+1.865*有腹水或肠间积液+2.641*PCT值+0.702*剖宫产,P表示肠套叠发生肠坏死的概率。该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2,95%置信区间为:0.898~0.946。结论1.年龄小、发病时间长、套叠位置距离回盲部较远、套头呈分叶状是儿童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2.年龄大,剖宫产出生、腹腔淋巴结肿大、CRP高是儿童急性肠套叠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3.有腹水或肠间积液、套叠含有阑尾或淋巴结、有血便、PCT高以及剖宫产出生是儿童急性肠套叠发生肠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蒋子烜[2](2020)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诊治的回顾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认识,探讨手术对其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今后的临床诊疗提供经验。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3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检验检查、诊断依据、手术方式、围术期指标以及术后随访等相关资料。并应用SPSS22.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对于连续性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表(Mean±SD)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入选患者43例,男性19例(44.2%),女性24例(55.8%),男女比例为(1:1.26)。年龄11-64岁,平均36.6 ± 12.67岁。肿瘤位于左侧18例(41.9%),右侧25例(58.1%),左右位置比例为(1:1.4)。无症状者体检发现者26例,腰(腹)痛或不适者12例,高血压者4例,剩余1例为高血压、心悸、全身无力,血k+为2.9mmol/L,术前诊为原醛症。2.28例患者术前接受彩超,24例表现为回声均匀的低回声包块,4例表现为肾上腺区呈不均质回声。其中4例AGN可探及血流信号。3.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增强。40例CT平扫表现为圆形、类圆形均匀的低密度肿块,另3例表现为有囊性变不均匀肿块。增强扫描后33例动脉期见无明显或轻度强化,静脉期可见渐进性轻中度强化,5例均未见明显强化,2例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另3例未囊性变部分呈轻中度的渐进性强化。4.7例患者行MRI,均表现为T1W1均匀低信号,T2W1不均匀高信号。5.4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顺利,无中转开放。其中行腹腔镜手术37例(86.0%),开放手术6例(14.0%),均未见严重并发症。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67.1±15.8)min和(147.6±21.3)min(p<0.05)、平均术中失血量(96.2±15.6)ml和(330±269.8)ml(p<0.05)、平均肠道恢复时间(1.7±1.2)天和(2.9±1.7)天(p<0.05)、术后总引流量为(70.5±41.3)ml 和(147.6±21.3)ml(p<0.05)、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2.9±1.5)天和(4.6±2.1)天(p<0.05)、术后住院时间(5.5±2.5)天和(9.2±2.4)天(p<0.05),腹腔镜组各个围术期指标均优与开放手术组。6.术后随访6~108个月,4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均无复发及转移。1例高血压、心悸、全身无力伴低钾血症患者术后血压、血钾、全身状况等恢复正常。2例高血压患者术后血压恢复至正常。术前内分泌检查异常者,术后复查均恢复至正常。结论:1.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临床罕见,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影像学的检查有助于该病的术前诊断,但确诊仍需要以术后病理结果为主。2.手术是治疗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有效手段,腔镜手术相较开放手术具有恢复快、损伤小等特点。该病预后良好,术后无须放化疗。

李红飞[3](2018)在《肾盂癌误诊原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22例初步诊断为肾癌或其他肾脏疾病的肾盂癌患者的病例特点,提高对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肾盂癌的认识,提高术前确诊率,避免误诊及延误诊治。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初诊为肾癌或肾脏其他疾病,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为肾盂恶性肿瘤的患者22例,对其病史资料、辅助检查、病理诊断等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本组患者共22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2.4±10.34岁,其中60-70岁患者最多,占63%,男性14例,女性8例。病变位于肾脏左侧10例,右侧11例,双侧1例。2.本组患者共22例,初步诊断为肾癌20例,黄色肉芽肿肾盂肾炎1例,肾结核1例。3.本组患者共22例,临床表现表现为腰痛14例,无痛肉眼血尿11例,常规体检发现肾脏占位2例,尿频、发热、体重减轻各1例。本组患者22例,均行CT检查,其中行泌尿系彩超检查10例,核磁检查2例,肾盂分泌造影1例,逆行尿路造影1例,超声造影2例,尿脱落细胞学检查7例,穿刺活检4例。4.本组患者22例,其中CT提示肿瘤位于肾脏上极的11例,位于肾实质中部及肾窦部5例,位于肾脏中下部2例,肾脏失去正常形态表现为肾脏重度积水3例,双肾多发1例。肿瘤最大体积为8×5×4cm,最小体积为3.6×3cm。5.本组患者22例,接受手术治疗19例,其中17例术前诊断肾癌,1例术前诊断肾结核,因此均行肾脏根治性切除术;1例术前行双侧肾穿刺活检,更正临床诊断为双侧肾盂癌,行左侧肾盂癌根治术。3例未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例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更正临床诊断为肾盂癌,但考虑双肺多发转移,建议接受全身化疗;剩余2例肾穿刺活检分别更正临床诊断为肾盂癌,1例建议化疗,1例放弃治疗。6.术后病理回报肾盂肾盏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高级别16例,肾盂肾盏肉瘤样癌3例;病理TNM分期均为T3-T4,其中T3为14例,T4为5例。结论:1.影像学及临床表现不典型的T3-T4期实质浸润性肾盂癌,容易与肾癌及其他肾实质疾病难以鉴别,易造成误诊。2.详细追问患者病史,细致查体及完善必要的相关辅助检查有利于鉴别诊断。3.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虽然阳性率低,但特异性高,仍应作为肾盂癌的有效筛查诊断,可以减少肾盂癌的误诊、漏诊。4.逆行肾盂分泌造影可以显示肾盂显影情况,明确肿瘤与肾盂关系,提高实质浸润性肾盂癌检出率。5.肾穿刺活检目前认为是安全的,在无法明确肿瘤性质及类型时可以行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以免造成误诊。

韩东亮[4](2018)在《20例背部弹力纤维瘤整形外科治疗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EFD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以及近远期手术疗效的评定,探索一种安全、有效的整形外科规范化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并分析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接诊并接受治疗的20例EFD患者,均给以肿胀麻醉下行病变全包绕切除,术后打包包扎,病变送常规病理,对其发病相关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以及近远期疗效评价进行研究。所有病例均于术前,术后5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采用Constant shoulder score评分表进行评估,评分内容包括疼痛、肌力、功能活动和肩关节活动度等四项。每次随访评估复发率,如果有疑似复发病例,运用超声(US)随访检查。随访数据结果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数据结果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8例为男性,12例为女性。50岁以上者患者18例,50岁以下2例。17例为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者,3例为非长期重体力劳动者。9例患者存在肩背部疼痛及活动受限等不适,11例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20例患者肿物均位于肩背部,其中双侧发病1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整形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结果均证实临床诊断:弹力纤维瘤。术后15天拆线,均未见切口裂开、感染等相关并发症。20例病例共计36处病变均得到了较好的随访,无失访病例,术前及术后均进行了较为准确详细的评分,评分结果显示除术前评分差异外,20例患者术后5天评分均较低,均与术后早期术区疼痛不适症状加重有关,随访3次至术后3个月左右不适症状基本消失,随访1年所有病例术区疼痛、功能受限及肩关节活动受限症状均恢复至正常,均未见其他不适等阳性表现。本研究病例平均随访11.50个月。Constant shoulder score由术前的平均分93.35分增加到99.75分。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术前和术后平均分数的差异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部随访病例均未见复发。结论:1.弹力纤维瘤一旦发现,不能自行消退,且有持续增长的可能,手术早期去除是根治的关键;2.彩超、CT及MR检查是术前诊断背部弹力纤维瘤的可选检查,有创穿刺检查目前已经舍弃,术后病理检查是确诊疾病诊断的关键;3.背部弹力纤维瘤的治疗应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的肿胀麻醉技术,避免了传统全麻的高花费,同时能够减少出血及有利于术中的分离;术中应精细操作,避免重要神经、血管及邻近组织损伤,完整包绕肿物切除是防止术后复发的关键;术后术区打包包扎是防止术后积血、积液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方法;4.在肿胀麻醉下行全包绕病变切除,术后打包治疗,简单,安全,有效,花费少,是目前治疗背部弹力纤维瘤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刘韦[5](2017)在《118例小儿肺部疾病临床和病理组织检查回顾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肺组织病理检查在儿童肺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5年6月经外科手术后行肺组织病理检查的118例有肺部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手术方式、术中所见、术前诊断、病理组织检查及出院诊断,评估肺组织病理检查在儿童肺部疾病诊断、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并分析术前未确诊原因。结果:(1)入组的118例,男79例(66.9%),女39例(33.1%),手术年龄3天15岁3月,手术中位数年龄61月。(2)118例术后均获得病理组织,通过病理检查115例明确诊断。另外3例仅描述镜下炎症细胞浸润或纤维组织增生玻变、红细胞渗出,未做出明确诊断。肺部疾病以先天性肺囊性疾病最常见,见于87例患儿,其次为支气管扩张,见于19例患儿,再为肿瘤5例、肺不张3例、肺结核1例、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及支气管肺前肠畸形各1例。(3)术前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73例(61.9%),术后病理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115(97.5%)。结论:病理组织检查对小儿肺部疾病诊断符合率高,对于长期反复诊断不清的肺部疾病,经临床医生评估后,可选择性运用临床。

侯御,周为民[6](2015)在《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诊疗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感染性腹主动脉瘤(infected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IAAA)是腹主动脉瘤的一种特殊的类型,占全部腹主动脉瘤的0.7%3%[1],在感染性动脉瘤中可占1%3%[2],其病情凶险,死亡率居高不下。据文献报道,与IAAA破裂和脓毒血症主要相关的死亡率最高达44%[3],早期诊治对疾病转归和为患者赢得生存几率至关重要。仅有极少数IAAA患者表现为典型的"三联征"(即

何依珊,黄迪[7](2015)在《腋下侵袭性纤维瘤1例》文中研究表明患者女性,43岁。无意中发现左腋下肿块6月余而就诊。患者6月余前自行体检时发现左腋下肿块,约"鸡蛋样"大小,边界欠清,活动度欠佳,伴有压痛,因无局部红肿等不适,患者未予重视。8天前当地医院行彩超检查:发现左腋窝实性团块,考虑脂肪瘤可能性大,建议手术治疗收入院。患者1年半前,于当地行"左乳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左乳纤维瘤病。现入院查体:双乳基本对称,未及明显肿块,左乳腋尾部可见一长约4cm陈旧性手术瘢痕。左腋下可及一质

林炳钦[8](2013)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腰疝的诊断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腰疝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997年1月至2012年月在我院经手术证实的6例腰疝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左侧腰疝4例,右侧腰疝2例,其中1例合并急性肠梗阻,6例腰疝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部分腹腔内容物(可见蠕动肠管回声)经腰三角间隙疝出于髂腰部皮下软组织内,深部肌层组织及筋膜回声连续性中断。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的囊和疝内容物,对腰疝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腰疝的首选检查方法。

薛栋[9](2013)在《Livin、Caspase-3及ki67在壶腹部癌的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在危及人类健康的所有疾病中,恶性肿瘤的病死率仍居第一位。近几十年来,关于恶性肿瘤的诊疗水平已经有很大程度的进步,但它仍是当今医学界尚未攻克的一个难题。壶腹周围癌(Periampullary Carcinoma)属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泛指起源于Vater壶腹、胰头部、胆总管末端、十二指肠乳头及周围粘膜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而且术前很难对肿瘤定位作出明确诊断。壶腹周围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及结直肠癌,成为第三位威胁人类健康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这些来源不同的恶性肿瘤,由于其特殊的解剖部位,类似的临床表现,近乎相同的治疗方法,以至于在手术时也难以将其截然分开,但它们的预后却不尽相同。壶腹部癌是指源于Vater壶腹部区域的恶性肿瘤,该处粘膜由胆总管远端粘膜、胰大导管粘膜、十二指肠乳头粘膜构成。壶腹部癌在临床上相对少见,其发病率约占胃肠道肿瘤的0.2%,约占壶腹周围癌的7-20%,在壶腹周围癌中的发病率仅次于胰头癌。1912年德国Kausch医生对1例壶腹周围癌病人成功完成第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935年美国外科Whipple医生系统地提出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详细描述了消化道重建的顺序为胆管、胰、胃分别与空肠吻合(Whipple术式),然而目前常用的消化道重建顺序为胰、胆管、胃分别与空肠吻合(Child术式)。壶腹周围癌组织起源均不完全相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仍是壶腹周围癌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壶腹部解剖位置较为特殊,即使肿瘤较小也能引起以黄疸为主的首发症状,所以对壶腹部癌病人临床上大多数能够做到早期诊断。胰十二指肠切除是壶腹部癌的主要手术方式,壶腹部局部切除治疗壶腹部癌明显减少了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壶腹部癌手术切除率较高,但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25~67%,仍有很多病人死于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因此,提高壶腹部癌病人长期生存率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而进一步了解并研究壶腹部癌的发病机制,识别可能的预后因素和治疗相关的分子靶点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课题。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肿瘤细胞异常增殖、异常分化、细胞凋亡不足均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凋亡调节失衡是恶性肿瘤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人们广泛研究细胞凋亡与肿瘤之间的关系,细胞凋亡已成为肿瘤分子细胞生物学一个新的研究热点。Livin是近年来发现的凋亡抑制蛋白家族中一个新成员,全长约4.6kb,位于染色体20q13.3,包括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含有N端一个BIR结构和C端一个RING结构,其转录产物nRNA因剪接方式不同分为Livin a与Livinβ两种亚型,结构极为相似,分别编码298和280个氨基酸。Livin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高表达于多种组织,可能与机体生长发育有关。在正常成人的大多数终末分化组织中(除胎盘、心脏、肺、脾外),Livin呈低表达或不表达;但在多种恶性肿瘤中,Livin呈高表达,如黑色素瘤、白血病、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胃癌、结肠癌、肝癌、胰腺癌等。Livin的生物学功能包括抑制细胞凋亡、调控细胞周期、参与肿·瘤血管生成、抗自然细胞的杀伤作用等。大量研究表明,在许多恶性肿瘤组织中Livin异常表达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如肿瘤复发、较短生存率等。Caspase家族是一类存在于细胞质中结构类似的特异性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细胞凋亡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由Caspase家族成员介导的蛋白酶级联反应过程。Caspase是一类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酶。Caspase-3又被称为(CPP32或YAMA)可能是与凋亡关系最密切的一种蛋白酶,效应因子Caspase-3的激活则被认为是该级联反应的核心。Livin主要通过其BIR区域与Caspases结合,直接抑制Caspases的活性,尤其是抑伟Caspase-3、7和9的活性,通过阻断凋亡受体及线粒体相关的凋亡途径来实现对细胞凋亡的抑制。Ki67作为标记细胞增殖状念的抗原,是表达于细胞周期S和M期中的核抗原,其表达的高低反映了细胞增殖的程度,已被广泛认为是能较可靠地全面反映细胞群体增殖活性的客观指标。目前国内外关于Livin在壶腹部癌中的表达相关研究较少,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通过研究Livin在壶腹部癌中的表达情况,证实Livin与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组织学类型、CA19-9、肿瘤分化、临床分期及淋巴结状态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分析肿瘤组织中Livin与Caspase-3、ki67的关系,初步探讨Livin促进壶腹部癌生长的机制,进一步深入了解Livin在壶腹部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壶腹部癌的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本文通过检测Li vin、Caspase-3及ki67在壶腹部癌的表达并评估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探讨壶腹部癌组织中Livin的表达与Caspase-3表达的关系并初步讨论其意义,以确定Livin的表达水平是否可用于预测壶腹部癌患者的预后。目的研究Livin、Caspase-3及ki67在壶腹部癌组织中的的表达及探讨它们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1例壶腹部癌组织中Livin、Caspase-3及ki67的表达情况,同时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71例壶腹部癌患者,术前彩超、CT、MRCP、ERCP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0.4%(50/71)、85.9%(61/71)、91.3%(42/46)、91.6%(11/12)。彩超检查与CT、MRCP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检查方法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71例壶腹部癌组织中,Livin、Caspase-3及ki67在壶腹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46.5%(33/71)、54.9%(39/71)和56.3%(40/71)。Livin、Caspase-3及ki67在癌旁组织I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0%(0/52)、75%(39/52)和25%(13/52)。Livin及ki67在壶腹部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Caspase-3在壶腹部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3.Livin的阳性表达与壶腹部癌的肿瘤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CA19-9无明显相关(P>0.05)。Caspase-3与ki67在壶腹部癌中的表达均与肿瘤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5),而与其它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P>0.05)。4.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Livin和Caspase-3表达呈负相关(r=-0.575,P<0.001), Livin和ki67表达呈正相关(r=0.308,P=0.009)。5.Livin表达阳性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小于阴性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P=0.001)。6.多因素分析表明Livin阳性和淋巴结转移是壶腹部癌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Livin蛋白在壶腹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提示Livin表达增高与壶腹部癌的发生、发展有关。Livin与Caspase-3在壶腹部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而与ki67呈正相关,提示Livin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的激活,促使细胞凋亡不能有效进行,导致肿瘤细胞过度增殖,从而为壶腹部癌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Livin可作为壶腹部癌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因此,我们推测Livin在壶腹部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曹亚丽,丁宇蓉[10](2012)在《高频超声对四肢软组织肿物良恶性的鉴别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软组织肿物良恶性鉴别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高频探头对120例四肢软组织肿物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肿物大小、形态、边界、回声、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和血流特点等,并将超声结果与病理诊断对照。结果 120例四肢软组织肿物中,良性病变106例,恶性肿瘤14例;其中102例(85.0%)高频超声诊断与病理相符。高频彩色超声提示,良性肿物多显示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的均质低回声、中等回声或稍高回声,与血供无密切关系。恶性肿瘤均为低回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较小肿瘤表现为均质,较大肿瘤表现为部分坏死、血供丰富,伴有淋巴结转移等。恶性肿瘤在低回声、边界不清楚、高血流3个方面超声特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物(P均<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除可观察肿物位置、大小、性质外,结合周围血管解剖关系、彩色血流显像等,对提示肿物的性质、引导临床进一步穿刺活检进行病理诊断及确定手术方式有重要价值。

二、65例软组织肿块的彩超表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65例软组织肿块的彩超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失败、复发及发生肠坏死的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资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肠套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诊治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诊彡台的回顾性分析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及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肾盂癌误诊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第2章 综述
    2.1 临床特点
    2.2 临床表现
    2.3 肾盂癌的诊断
        2.3.1 B超检查
        2.3.2 CT检查
        2.3.3 静脉肾盂造影
        2.3.4 逆行性肾盂造影(retrograde pyelography RP)
        2.3.5 核磁共振(MRI)
        2.3.6 输尿管镜检查
        2.3.7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2.3.8 PET/CT检查
    2.4 肾盂癌的治疗
        2.4.1 手术治疗
        2.4.2 化疗
        2.4.3 放射治疗
    2.5 预后
第3章 材料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一般资料
    4.2 临床表现
    4.3 辅助检查
    4.4 手术情况
    4.5 病理类型
第5章 讨论
    5.1 肾盂癌的特点
    5.2 误诊原因分析
        5.2.1 临床表现
        5.2.2 辅助检查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20例背部弹力纤维瘤整形外科治疗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设计
        1.2 时间及地点
        1.3 对象
        1.4 研究方法步骤
    2. 临床特点
    3. 检查
        3.1 彩超检查
        3.2 CT检查
        3.3 MR检查
    4. 手术治疗
    5. 随访
    6 统计分析
结果
    1. 术后情况
    2. 影像学表现
        2.1 彩超检查
        2.2 CT检查
        2.3 MR检查
    3. 病理表现
    4. 随访结果
    5. 统计学结果
    6. 典型病例
讨论
    1. 概况
    2. 病因探讨
    3. 临床表现
    4. 影像学检查
    5. 病理检查
    6. 手术治疗
        6.1 手术设计
        6.2 体位设计
        6.3 麻醉方式选择
        6.4 术中注意事项
        6.5 美容缝合及打包治疗
        6.6 替代治疗
    7. 随访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的文章

(5)118例小儿肺部疾病临床和病理组织检查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对象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图
文献综述 小儿肺隔离症诊断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6)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诊疗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诊断
    1.1 疾病特征及临床表现
    1.2 相关检查
2 治疗
    2.1 抗感染治疗
    2.2 手术治疗
        2.2.1 开放手术治疗
        2.2.2 腔内治疗

(9)Livin、Caspase-3及ki67在壶腹部癌的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及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文章1
英文文章2

(10)高频超声对四肢软组织肿物良恶性的鉴别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65例软组织肿块的彩超表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失败、复发及发生肠坏死的相关因素研究[D]. 董露露. 郑州大学, 2020(02)
  • [2]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诊治的回顾性分析[D]. 蒋子烜. 郑州大学, 2020(02)
  • [3]肾盂癌误诊原因分析[D]. 李红飞. 吉林大学, 2018(01)
  • [4]20例背部弹力纤维瘤整形外科治疗临床研究[D]. 韩东亮. 滨州医学院, 2018(06)
  • [5]118例小儿肺部疾病临床和病理组织检查回顾性分析[D]. 刘韦. 重庆医科大学, 2017(01)
  • [6]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诊疗现状及展望[J]. 侯御,周为民.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5(Z1)
  • [7]腋下侵袭性纤维瘤1例[J]. 何依珊,黄迪.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10)
  • [8]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腰疝的诊断价值[J]. 林炳钦.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09)
  • [9]Livin、Caspase-3及ki67在壶腹部癌的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D]. 薛栋. 山东大学, 2013(10)
  • [10]高频超声对四肢软组织肿物良恶性的鉴别分析[J]. 曹亚丽,丁宇蓉. 中国临床研究, 2012(05)


肠套叠论文 肾盂癌论文 病理检查论文 腹部肿块论文 健康论文

上一篇:节能型日光温室无公害芹菜栽培技术
下一篇:大力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