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猪和鸡的低蛋白日粮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猪和鸡的低蛋白日粮(论文文献综述)

靳继鹏[1](2021)在《母体日粮粗蛋白水平对互助八眉哺乳仔猪空肠发育的作用及其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哺乳仔猪胃肠道的生长和发育直接影响仔猪成活率,而仔猪成活率是决定养猪业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研究母体日粮粗蛋白(CP)水平对互助八眉哺乳仔猪生长及空肠发育的影响,并探讨母体营养作用下仔猪空肠微生物与代谢物间的互作关系。在青海省互助八眉猪原种育繁场选择体重相近(88.33±2.26 kg)、健康和经产(4~5胎)纯种空怀互助八眉母猪60头,随机分为正常蛋白组(NP,14%CP)、低蛋白组(LP,12%CP)和极低蛋白组(VLP,10%CP)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母猪。试验母猪所产仔猪为相应试验组仔猪,在仔猪出生、7、14和21日龄时空腹称重,计算平均日增重(ADG),并记录仔猪每日腹泻情况。在仔猪出生第21 d时,每组随机选取9头健康仔猪屠宰并取样。运用16S r RNA基因测序、代谢组学、q PCR、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方法来探索猪生产中母体日粮CP水平对仔猪空肠发育的作用及其机制,并进行关联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降低母体日粮CP水平(12%和10%)对仔猪体重影响不显着(p>0.05),但显着降低仔猪腹泻率(p<0.05)。空肠重和绒毛高度LP组显着高于NP组和VLP组(p<0.05),VLP组与NP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绒毛宽度和肌层厚度LP组显着高于NP组和VLP组(p<0.05),NP组显着高于VLP组(p<0.05)。隐窝深度VLP组和NP组显着深于LP组(p<0.05),VLP组与NP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V/C)和杯状细胞数目NP组和LP组显着高于VLP组(p<0.05),LP组与NP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胰蛋白酶活性和Ig G浓度NP组和LP组显着高于VLP组(p<0.05),LP组与NP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脂肪酶活性LP组显着高于NP组和VLP组(p<0.05),且NP组显着高于VLP组(p<0.05)。乳糖酶活性LP组显着低于VLP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Occludin基因m RNA相对表达量LP组显着高于NP组和VLP组(p<0.05),VLP组与NP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TLR4和TNF-α基因m RNA相对表达量NP组显着高于LP组和VLP组(p<0.05)。TGF-β和IL-10基因m RNA相对表达量LP组显着高于NP组(p<0.05),VLP组与NP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结果表明适度降低母体日粮CP水平(12%)对哺乳仔猪生长没有影响,可降低哺乳仔猪腹泻率、改善仔猪空肠组织形态和黏膜屏障功能。2.基于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发现,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21日龄仔猪空肠中的两大优势菌门。OTU个数、ACE和Chao1指数VLP组显着高于NP组(p<0.05),LP组与NP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与NP组相比,厚壁菌门(Firmicutes)中的氨基酸球菌属(Acidaminococcus)和巨球型菌属(Megasphaera)以及罗姆布茨菌属(Rombouts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中萨特氏菌属(Sutterell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中普雷沃氏菌属_7(Prevotella_7)在LP组显着升高(q<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中布赫纳氏菌属(Buchnera)在VLP组显着升高(q<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中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中普雷沃氏菌属_1(Prevotella_1)在VLP组显着降低(q<0.05)。KEGG通路分析表明,与NP组相比,氨酰-t RNA生物合成途径等在LP和VLP组显着下调(q<0.05),磷酸转移酶系统在LP组显着上调,VLP组显着下调(q<0.05)。3.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HPLC-Q-TOF-MS/MS)技术,根据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OPLS-DA)计算得到代谢物的变量权重值(VIP),以VIP>1且q<0.05作为差异代谢物筛选标准,筛选出差异代谢物59个(正离子模式下43个,负离子模式下16个)。进一步以AUC>0.90且p<0.05筛选出潜在生物标记物胆红素、吲哚、吲哚丙烯酸、L-色氨酸等14个。KEGG通路分析表明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于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糖酵解/糖异生、色氨酸代谢等通路。这些生物标记物通过代谢通路在母体营养调控仔猪空肠发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通过计算21日龄仔猪空肠属水平差异细菌与空肠发育及差异代谢物的Spearman相关系数发现,氨基酸球菌属(Acidaminococcu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普雷沃氏菌属_7(Prevotella_7)与空肠发育显着正相关(p<0.05),沃尔巴克氏菌属(Wolbachia)与空肠发育显着负相关(p<0.05)。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与潜在生物标记物3-吲哚乙酸、DL-O-络氨酸、吲哚、吲哚丙烯酸、L-蛋氨酸显着正相关(p<0.05),巨球型菌属(Megasphaera)与L-正亮氨酸、L-苯丙氨酸、L-色氨酸和苯基乳酸显着负相关(p<0.05)。说明仔猪空肠中这些差异微生物和代谢产物与空肠发育密切相关。综上所述,在平衡5种氨基酸条件下适度降低母体日粮CP水平(12%)对互助八眉哺乳仔猪生长无显着性影响,但能降低腹泻率及促进空肠发育。本研究为通过母体营养调控仔猪空肠微生物功能与代谢物间的关系和内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从适应低蛋白日粮的角度反映了八眉猪耐粗饲的生物学特性,为生产实践中互助八眉猪饲料配方制定和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齐永强[2](2020)在《低蛋白饲粮中酶解豆粕不同添加水平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养分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饲粮中不同酶解豆粕水平等比例替换豆粕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代谢、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清抗氧化指标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确定低蛋白饲粮中酶解豆粕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效果,确定适宜添加水平,为酶解豆粕在肉鸡生产实践中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择1日龄AA肉鸡36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第Ⅰ组为正对照组,第Ⅱ组为负对照组(低蛋白日粮组)组,Ⅲ、Ⅳ、Ⅴ、Ⅵ组分别为以0.5%、1%、1.5%、2%酶解豆粕等比例替换豆粕组,试验期为6周,分0~3周和4~6周两个阶段。分别在试验第21天和42天采集样品,试验结束前用全收粪法进行代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生产性能:在21日龄时,各组间肉仔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无显着差异(P>0.05)。在42日龄时,正对照组平均日增重显着高于其它各组(P<0.05);各组之间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差异不显着(P>0.05)。在42日龄时各组试验鸡干物质、钙、磷代谢率和表观代谢能差异不显着(P>0.05),Ⅲ组和Ⅳ组粗蛋白表观代谢率显着高于正对照组(P<0.05),Ⅳ组粗脂肪表观代谢率高于其它各组差异显着(P<0.05);各处理组间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差异不显着(P>0.05)。(2)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在21日龄时,各组间血清白蛋白、总蛋白、球蛋白、溶菌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碱性磷酸酶、钙、尿素氮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各处理组间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丙二醛水平无差异(P>0.05)。42日龄时,Ⅴ、Ⅵ组溶菌酶水平显着高于正、负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各处理组间无差异(P>0.05);正对照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各处理组间无差异(P>0.05)。(3)免疫功能:在21日龄时,各组之间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血清中Ig A、Ig G、Ig M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42日龄时,负对照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极显着低于正对照组(P<0.001);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指数随着酶解豆粕比例的增加呈提高的趋势;酶解豆粕处理组提高了肉鸡血清Ig M水平。综上所述,饲粮添加酶解豆粕提高了粗蛋白、粗脂肪表观代谢率和免疫功能,促进低蛋白饲粮水平下肉仔鸡生长性能,0-21日龄,可达到正对照组生长效果,1.5%-2.0%添加水平对生长性能的效果最好。

郑紫薇[3](2021)在《植酸酶与微生态制剂联合使用对蛋鸡的生产性能、氮磷排泄的影响》文中指出本试验通过研究低磷低蛋白日粮中植酸酶与微生态制剂联合使用对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养分消化率、胫骨钙磷、氮磷和氨气排泄以及血清指标的影响,初步探讨植酸酶与微生态制剂联合使用对蛋鸡生产性能及其降低氮磷排泄的应用效果。确定在蛋鸡饲粮中植酸酶与微生态制剂联合使用的适宜添加量,为植酸酶与微生态制剂联合使用提供蛋鸡生产实践依据。本试验选用产蛋率无差异且健康的70周龄京粉蛋鸡1056只,采用双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11组,每组分为6个重复,每个重复为16只鸡。1组为正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正常磷、蛋白水平);2组为负对照组,饲喂低磷低蛋白日粮;3~11组为试验组,在低磷低蛋白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植酸酶(500 U/kg、1 000 U/kg、10 000U/kg)×微生态制剂(0.1 g/kg、0.5 g/kg、1.0g/kg)。试验期为 8 周,其中预试期1周,正试期7周。试验结果显示:1)生产性能:①低磷低蛋白日粮添加植酸酶对生产性能(产蛋率、日耗料量、蛋重、料蛋比)无显着影响(P>0.05)。②低磷低蛋白日粮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显着降低料蛋比(P<0.05),1.0 g/kg微生态制剂组的料蛋比显着低于正对照组、负对照组、0.1g/kg微生态制剂组(P<0.05)。③植酸酶、微生态制剂两者对产蛋率、料蛋比有显着交互作用(P<0.05),试验组的产蛋率与正对照组无显着影响(P>0.05),4~11与负对照组均有显着差异(P<0.05)。试验组、正对照组的料蛋比显着低于负对照组(P>0.05),8组显着低于正对照组(P<0.05)。2)蛋品质:低磷低蛋白日粮添加植酸酶、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的蛋品质无显着影响(P>0.05),植酸酶、微生态制剂两者对蛋鸡的蛋品质不存在显着交互作用(P>0.05)。3)养分表观消化率:①低磷低蛋白日粮添加植酸酶可显着提高钙消化率、磷消化率(P<0.05)。1 000U/kg植酸酶组的钙消化率显着高于正对照组(P<0.05),试验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1 000 U/kg、10 000U/kg植酸酶组的磷表观消化率与正对照组、500U/kg植酸酶组有显着差异(P<0.05)。②低磷低蛋白日粮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显着提高蛋白消化率(P<0.05)。0.5 g/kg、1.0 g/kg微生态制剂组的蛋白消化率显着高于正对照组、负对照组(P<0.05),1.0 g/kg微生态制剂组显着高于0.1 g/kg微生态制剂组。③植酸酶、微生态制剂两者对磷、蛋白消化率存在显着交互作用(P<0.05)。试验组的磷消化率均显着高于负对照组(P<0.05),8组显着高于正对照组(P<0.05),试验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8组的蛋白消化率显着高于正对照组、负对照组(P<0.05),与3组、4组差异显着(P<0.05),与其他试验组无显着差异(P>0.05)。4)胫骨钙磷:低磷低蛋白日粮添加植酸酶、微生态制剂对胫骨钙磷无显着影响(P>0.05),植酸酶、微生态制剂两者对胫骨钙磷不存在显着交互作用(P>0.05)。5)氮、磷、氨气排泄:①低磷低蛋白日粮添加植酸酶可显着降低氮磷排泄(P<0.05)。1 000 U/kg、10 000 U/kg植酸酶组的磷排泄与正对照组、负对照组、500U/kg植酸酶组均有显着差异(P<0.05)。试验组的氮排泄均显着低于正对照组(P<0.05),10 000U/kg植酸酶组显着低于负对照组、500U/kg植酸酶组。②低磷低蛋白日粮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显着降低氮排泄(P<0.05)。试验组的氮排泄显着低于正对照组(P<0.05),1.0g/kg微生态制剂组显着低于负对照组、0.5g/kg微生态制剂组(P<0.05)。③植酸酶、微生态制剂两者对氮、磷、氨气排泄存在显着交互作用(P<0.05)。6组、8组、11组的磷排泄显着低于正对照组、负对照组、3组、5组(P<0.05)。试验组的氮排泄均显着低于正对照组,8组、10组、1 1组显着低于负对照组,1 1组显着低于3组(P<0.05)。试验组的氨气排泄显着低于正对照组(P<0.05),试验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6)血清生化指标:①低磷低蛋白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显着影响血清磷含量、AKP活性(P<0.05)。1 000U/kg植酸酶组的血清磷含量显着高于正对照组、负对照组、500U/kg植酸酶组(P<0.05)。1 000 U/kg、10 000 U/kg植酸酶组的AKP活性显着降低正对照组、负对照组、500U/kg植酸酶组(P<0.05)。②低磷低蛋白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血清钙、血清磷、总蛋白含量以及AKP活性无显着(P>0.05)。③植酸酶、微生态制剂两者对血清磷含量、AKP活性存在显着交互作用(P<0.05)。3组的血清磷含量显着降低于正对照组,其他试验组均与正对照组无显着差异,7组、8组显着高于3组。7组、8组的AKP活性显着高于正对照组、负对照组、3组、4组(P<0.05)。7)根据磷排泄拟合二次曲线估测蛋鸡最佳试验组为8组,根据氮排泄拟合二次曲线估测蛋鸡最佳试验组为11组。8)经计算经济效益,蛋鸡饲喂低磷低蛋白日粮添加植酸酶1 000 U/kg和微生态制剂1.0 g/kg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综上所述,在低磷低蛋白日粮中添加1 000 U/kg植酸酶+1.0 g/kg微生态制剂较好,在保证蛋鸡的营养需要上,可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提高表观养分消化率,降低氮、磷和氨气排泄,同时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提高。

王童童[4](2020)在《低蛋白饲粮添加蛋氨酸对安哥拉兔生产性能和消化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通过饲粮中蛋氨酸不同的添加量,探究饲粮降低蛋白质含量的情况下最适宜的蛋氨酸添加水平。并通过降低饲粮成分中的主要蛋白质来源——豆粕的含量,来减轻养兔行业对进口豆粕的依赖,以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降低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减少氮排放,保护环境。本课题通过试验测定在降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情况下,不同添加量的氨基酸对安哥拉长毛兔产毛性能、消化代谢、毛囊发育、繁殖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本课题分为两个试验,一是产毛兔的产毛性能试验,二是繁殖母兔的繁殖性能试验。产毛兔饲养试验对象选用10月龄健康状况良好的已剪毛成年安哥拉兔225只,平均分为5组,每组45只,各组间体型体重无显着差异。其中高蛋白对照组蛋氨酸添加量为0.1%。其余四组均降低约2个百分点蛋白水平并分别加入0.1%、0.2%、0.4%、0.6%的蛋氨酸。饲养试验期内,所有的试验兔均单笼饲养,按常规饲养管理、免疫接种,定期对兔舍进行消毒,自然采光和通风。每只试验兔每天饲喂200g饲粮,每日记录剩余料重。自由饮水。预饲5d,正式试验期为65d,代谢试验7d。繁殖试验试验对象选用6月龄健康状况良好的繁殖母兔150只,平均分为5组,每组30只。预饲5d,正式试验期为180d。试验饲料及饲养管理同上。试验结果如下:(1)降低饲粮中的蛋白含量并添加不同水平的蛋氨酸对试验兔的平均日采食量无显着影响(P>0.05),而对产毛量和料毛比影响显着(P<0.05)。在低蛋白四组之间,产毛量随蛋氨酸水平的升高先增高后降低,蛋氨酸添加量为0.4%时达到最高。各组试验兔的粗毛率、粗毛比重、兔毛平均细度均有显着差异(P<0.05),低蛋白日粮添加0.6%蛋氨酸组在粗毛率、粗毛比重、兔毛平均细度三个方面均明显高于其余四组;在低蛋白四组之间,粗毛比重和兔毛平均细度随蛋氨酸水平的增高而升高。各组试验兔的毛丛长度、兔毛平均伸长率、兔毛平均断裂强度无显着差异(P>0.05)。(2)在降低饲粮中的蛋白含量并添加不同水平的蛋氨酸的情况下,试验兔的尿氮含量有极显着差异(P<0.01),高蛋白对照组显着高于低蛋白的四个组。并对试验兔的粪氮、氮表观消化率和氮利用率均有显着影响(P<0.05),高蛋白组粪氮明显高于其他四组,在低蛋白四组之间随着蛋氨酸添加水平的增高先降低后升高,在蛋氨酸添加量为0.4%时达到最低;高蛋白组氮表观消化率和氮利用率明显低于另外四组,在低蛋白四组之间,氮表观消化率度和氮利用率随蛋氨酸水平的增高而升高。各组试验兔的沉积氮和氮生物学效价无显着差异(P>0.05)。降低饲粮中的蛋白含量并添加不同水平的蛋氨酸对试验兔的磷表观消化率有显着影响(P<0.05),在蛋氨酸添加量为0.4%时最高;对试验兔的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钙的表观消化率无显着影响(P>0.05)。(3)在降低饲粮中的蛋白含量并添加不同水平的蛋氨酸的情况下,试验兔血清中的尿酸和丙氨酸转移酶的浓度有显着差异(P<0.05),高蛋白对照组血清尿酸浓度明显高于低蛋白的四个组,在低蛋白组间,血清尿酸浓度随蛋氨酸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在蛋氨酸添加量为0.2%时丙氨酸转移酶的浓度最高。试验兔血清中的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门冬氨酸转移酶的浓度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的浓度均无显着差异(P>0.05)。(4)降低饲粮中的蛋白含量并添加不同水平的蛋氨酸的情况下,试验兔的总毛囊密度和次级毛囊密度无显着差异(P>0.05)。对初级毛囊和毛囊次初比有极显着影响(P<0.01),蛋白降低可使初级毛囊密度降低,并随蛋氨酸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在蛋氨酸添加量为0.6%时达到最高;降低蛋白含量可使毛囊次初比增加,且随蛋氨酸添加水平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各组试验兔毛囊发育相关基因EGF、KAP3.1、KAP6.1、TGFβ-2的表达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在毛囊发育相关基因IGF-I和TGFβ-1的表达量上差异显着(P<0.05),只降低蛋白的情况下IGF-I和TGFβ-1的表达量显着下降,IGF-I表达量又随着蛋氨酸的添加量升高而升高,TGFβ-1的表达量随着蛋氨酸的添加量升高先降低后升高,均在蛋氨酸添加量为0.6%时达到最高。(5)降低饲粮中的蛋白含量并添加蛋氨酸可使饲粮成本降低,经济效益增高。在降低饲粮中的蛋白含量约2个百分点的情况下,蛋氨酸最适添加量为0.4%,此时试验兔经济效益达到最高。(6)降低饲粮中的蛋白含量并添加不同水平的蛋氨酸的情况下,试验兔的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成活率均有显着差异(P<0.05),高蛋白对照组的产活仔数最高,降低蛋白含量后,产活仔数随蛋氨酸含量的增加而增长,在蛋氨酸添加量为0.4%时达到最高。各组试验兔的受胎率和窝产仔数无显着差异(P>0.05)。

张恒硕[5](2020)在《低蛋白日粮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影响及营养调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产蛋后期峪口京白1号蛋鸡为研究对象,在能量水平、三种限制性氨基酸水平一致的情况下,探究降低日粮蛋白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免疫、抗氧化、肝脏健康以及肠道健康等的影响,并在降低1%蛋白水平下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α-月桂酸单甘油酯,探究该营养调控方法对上述指标的影响,为开发具有应用价值的低蛋白日粮提供参考。本试验选择63周龄、健康状况良好、体重、产蛋率基本一致的峪口京白1号蛋鸡648羽,随机分为6组,每组108羽,分4个重复,每重复9格,每格3羽。对照组饲喂粗蛋白水平16.77%的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此基础上分别降低粗蛋白水平0.5%%、1%和1.5%,并补充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使之与对照组对应氨基酸水平一致。试验Ⅳ组在试验Ⅱ组的基础上添加600 mg/kg复合酶制剂,试验Ⅴ组在Ⅳ组的基础上再添加400 mg/kg α-月桂酸单甘油酯。预试期7天,正式期56天。试验结束次日进行屠宰试验,采集样品并检测。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的影响生产性能方面,产蛋率上,各组间无显着差异,蛋白水平下降,产蛋率有降低的趋势,试验组Ⅰ、Ⅱ、Ⅲ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 0.42%、0.78%、0.63%(P>0.05),而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α-月桂酸单甘油酯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 0.83%、0.65%(P>0.05);料蛋比上,日粮蛋白水平下降,有提高料蛋比的趋势,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与试验组Ⅱ(同蛋白水平组)相比降低了 2.12%,差异显着(P<0.05);平均蛋重上,各组间无显着差异;合格蛋率上,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合格蛋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1.1%、2.0%(P<0.05);次品蛋率上,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或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降低了次品蛋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 25.12%、45.73%(P<0.05)。蛋品质方面,蛋壳强度上,与试验组Ⅰ相比,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和α-月桂酸单甘油酯显着提高了蛋壳强度(P<0.05);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上,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与对照组相比显着提高了蛋白高度与哈氏单位(P<0.05);蛋黄颜色上,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与对照组相比可以提高蛋黄颜色深度(P<0.05)。2.对蛋鸡各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粗蛋白消化率方面,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了粗蛋白的消化率(P<0.05);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粗脂肪消化率(P<0.05);干物质、粗纤维、粗灰分消化率方面,各组差异均不显着。3.对蛋鸡血清生化、免疫、抗氧化、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血清生化指标: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酸各组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免疫指标:白介素IL-2含量,与试验组Ⅰ以及试验组Ⅳ相比,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显着提高了血清白介素IL-2 的含量(P<0.05);不同蛋白水平及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对脾脏指数、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以及白介素IL-4、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无显着影响(P>0.05)。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能力方面,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较对照组、试验组Ⅰ、Ⅱ分别提高了 20.6%、25%、20.6%,差异显着(P<0.05);丙二醛含量,蛋白水平降低显着提高了蛋鸡血清丙二醛的含量,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降低了蛋鸡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与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各组差异均不显着(P>0.05)。消化酶指标:脂肪酶活性方面,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或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了十二指肠内容物中脂肪酶活性(P<0.0 5);胰蛋白酶活性方面,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或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了十二指肠内容物中胰蛋白酶活性(P<0.05);淀粉酶活性方面,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或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了十二指肠内容物中淀粉酶活性(P<0.05)。4.对蛋鸡肝脏健康及肠道健康的影响脏器指数指标:肝脏指数方面,与试验组Ⅱ相比,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显着降低了肝脏指数(P<0.05)。肠道形态结构指标:十二指肠隐窝深度上,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降低了十二指肠隐窝深度;空肠绒毛高度上,蛋白水平降低显着降低了蛋鸡空肠的绒毛高度,差异显着(P<0.05),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了空肠绒毛高度(P<0.05);空肠绒隐比上,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了空肠绒隐比(P<0.05)。盲肠菌群指标:各组菌群多样性无显着差异。日粮蛋白水平下降对蛋鸡盲肠菌群结构有显着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蛋白水平降低0.5%,显着降低了脱硫弧菌属、消化链球菌属等菌的相对丰度(P<0.05),但也显着提高了梭杆菌属等菌的相对丰度(P<0.05);蛋白水平降低1.0%,显着降低了弯曲杆菌门、脱硫弧菌门等菌的相对丰度(P<0.05);蛋白水平降低1.5%,显着降低了葡萄球菌属等菌的相对丰度,但也显着降低了别样杆菌属等菌的相对丰度。与同一蛋白水平的试验组Ⅱ相比,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显着提高了艾克曼菌科等菌以及消化球菌科、布劳特菌属等菌的相对丰度;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显着降低了氨基酸球菌科、琥珀酸弧菌科等菌的相对丰度。总体上,蛋白水平降低改变了盲肠肠道菌群结构,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可以改变蛋鸡盲肠肠道菌群结构。综上所述,蛋鸡日粮蛋白水平下降,对生产性能、蛋品质、免疫、血清生化、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无显着影响;降低了抗氧化性能;影响了肠道结构;对盲肠菌群多样性无显着影响,改变了盲肠菌群结构。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提高了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提高了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提高了抗氧化性能;提高了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改善了肠道形态结构。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提高了蛋鸡生产性能,改善了蛋品质;提高了粗蛋白、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提高了蛋鸡免疫性能与抗氧化能力;提高了消化酶活性,降低了肝脏指数,改善了肠道形态结构,改变了盲肠菌群结构。

赵卿尧,顾宪红[6](2020)在《低蛋白日粮应用前景与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近年来低蛋白平衡氨基酸日粮在畜禽上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伴随着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中美贸易摩擦所导致的蛋白饲料缺口为低蛋白日粮的全面应用提供了契机。低蛋白日粮凭借其巨大的优势,包括减少蛋白饲料消耗,减少氮排放,甚至改善动物生长性能,拥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总结了近年来低蛋白日粮的研究概况,并且整理了其对不同畜禽品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低蛋白日粮在畜禽养殖业的全面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宋博,尹杰,郑昌炳,仲银召,李凤娜,段叶辉,印遇龙,邓近平[7](2020)在《低蛋白质日粮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在国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缺乏蛋白质饲料资源的背景下,低蛋白日粮已迎来良好的发展时机,成为畜禽养殖业今后发展的趋势。低蛋白日粮是根据蛋白质营养的实质和能量蛋白质氨基酸平衡理论,在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的条件下,通过添加适宜种类和数量的工业氨基酸,配制成的蛋白质水平低、氮排放少,并能改善动物肠道健康和养殖环境的日粮。本文将探讨低蛋白日粮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和不同生产用途的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低蛋白日粮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郭伟[8](2020)在《低蛋白饲粮中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肉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消化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设置不同水平的低蛋白饲粮并补充过瘤胃保护氨基酸,研究氨基酸平衡模式下的低蛋白饲粮对杜寒杂交肉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消化代谢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试验一:研究低蛋白饲粮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肉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旨在降低饲粮的粗蛋白质含量。选取平均体重为33 kg的育肥杜寒杂交肉用母羊150只,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羊)。试验处理分别为:对照组饲喂粗蛋白质(CP)水平为16%的基础饲粮;低蛋白(LP)14组,饲粮CP14%;LP12组,饲粮CP12%;LP10组,饲粮CP10%;LP12+NPN,饲粮CP12%+尿素。低蛋白组饲粮均补充过瘤胃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精氨酸,使其达到对照组饲粮中对应的氨基酸水平。预试期10天,正试期80天。结果表明:1)各处理组羊在日增重、饲料转化比、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GR值和眼肌面积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在胃肠道的各段重量与比例方面,LP10组肉羊的瓣胃和大肠的重量及其占宰前活重的比例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低蛋白饲粮补充氨基酸不会影响肉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试验二:研究低蛋白饲粮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肉羊血清中蛋白与激素指标、肉品质的影响。试验设计同上,试验结束后,每组选取6只羊颈部釆血后屠宰,取背最长肌样品,进行肉品质检测。结果表明:1)各组间试验羊血清总蛋白(TP)、球蛋白(GLB)、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IGF-I)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低蛋白组肉羊血清尿素氮(BUN)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2)各组之间背最长肌在肉色、滴水损失、pH0、pH24、熟肉率及剪切力均差异不显着(P>0.05),各组育肥羊背最长肌中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低蛋白饲粮补充氨基酸不会影响肉羊肉品质,且能提高蛋白质利用率。试验三:研究低蛋白饲粮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肉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当对照组试验羊平均体重达到44 kg时,每组选取4只进行消化代谢试验,预试期5 d,正试期5 d。结果表明:1)各组试验羊的干物质采食量(DMI)以及干物质(DM)、有机物(OM)、CP的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着(P>0.05),低蛋白组在数值上均略高于对照组。2)各组间肉羊的总能摄入量、粪能和尿能排出量、消化能、代谢能、总能代谢率、消化能代谢率差异均不显着(P>0.05)。3)与对照组相比,除LP12+NPN组外,低蛋白饲粮有降低肉羊摄入氮的趋势(P=0.093)。各组试验羊粪氮、尿氮和排出氮差异不显着(P>0.05),LP10组粪氮、尿氮和总排出氮在数值上最低。各组之间表观可消化氮、沉积氮、氮利用率和氮的生物学价值差异不显着(P>0.05)。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低蛋白饲粮补充氨基酸对肉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有一定的提高作用。综上所述,将育肥杜寒杂交肉用母羊饲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14个百分点并补充过瘤胃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精氨酸和尿素后,可提高饲粮蛋白质利用率,且不会降低育肥肉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以及肉品质,表明在肉羊育肥期使用低蛋白质补充氨基酸饲粮是可行的,并能节约蛋白质饲料原料。

刘倩[9](2019)在《胰酶对肉鸡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为探究日粮中添加胰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内源消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AA肉仔鸡600只,随机分为A、B、C、D、E 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A饲喂正常蛋白水平日粮;B、C组在A组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50 g/t蛋白酶、150 g/t胰酶;D、E组在A组的基础上粗蛋白质水平降低1个百分点,并分别添加150 g/t、300g/t的胰酶。试验共42d,前期1-21 d,后期22-42d。生长性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正常蛋白水平日粮中添加150g/t的胰酶显着提高肉鸡后期的平均日增重(P<0.05),并显着降低肉鸡后期、全期的料重比(P<0.05);正常蛋白水平日粮中添加150 g/t的蛋白酶显着提高肉鸡前期、后期、全期的平均日增重及42d体重和前期的平均日采食量(P<0.05),并显着降低全期料重比(P<0.05);全期低蛋白日粮添加150 g/t胰酶与正常蛋白组相比可以显着提高肉鸡的平均日增重与平均日采食量,添加300 g/t胰酶与正常蛋白组相比没有显着差异(P>0.05)。屠宰性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正常蛋白水平日粮中添加150 g/t的蛋白酶、150 g/t的胰酶均显着提高肉鸡屠宰率、胸肌率、腿肌率(P<0.05),对其它屠宰性能指标无显着影响(P>0.05),两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低蛋白日粮中添加胰酶显着提高肉鸡屠宰率、腿肌率(P<0.05),对其它屠宰性能指标无显着影响(P>0.05),两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内源消化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正常蛋白水平日粮中添加150g/t的蛋白酶、150g/t的胰酶均显着提高胰腺和十二指肠食糜淀粉酶、胰蛋白酶及空肠食糜胰蛋白酶的活性(P<0.05);低蛋白日粮中添加胰酶,对胰腺、十二指肠和空肠食糜内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活性无显着影响(P>0.05)。消化酶基因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正常蛋白水平日粮中添加150g/t的胰酶显着提高胰腺淀粉酶、胰蛋白酶基因mRNA表达水平(P<0.05);正常蛋白水平日粮中添加150 g/t的蛋白酶显着提高胰腺胰蛋白酶基因mRNA表达水平(P<0.05);低蛋白日粮中添加150 g/t胰酶显着提高胰腺胰蛋白酶基因mRNA表达水平(P<0.05);低蛋白日粮中添加300 g/t胰酶显着降低胰腺胰蛋白酶基因mRNA 表达水平(P<0.05)。结果表明,在正常蛋白水平日粮中添加胰酶能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后期肉鸡的生长,改善屠宰性能,提高内源消化酶活性及胰腺消化酶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添加蛋白酶的作用效果相同;低蛋白日粮中添加胰酶能够达到饲喂正常蛋白水平日粮的效果,添加150 g/t的胰酶饲喂效果较正常蛋白水平日粮好,并能提高胰腺胰蛋白酶基因mRNA表达水平,但添加300g/t的胰酶会降低胰腺胰蛋白酶基因mRNA表达水平。

薛强[10](2019)在《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小肠粘膜结构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文中指出本研究由四个试验构成:试验一,不同蛋白水平氨基酸平衡日粮对仔猪生产性能、腹泻率的影响;试验二,不同蛋白水平氨基酸平衡日粮对仔猪血液指标、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三,不同蛋白水平氨基酸平衡日粮对仔猪小肠粘膜结构的影响;试验四,低蛋白、极低蛋白(13.2%)氨基酸平衡日粮对断奶仔猪的大群应用对比试验。试验一,不同蛋白水平氨基酸平衡日粮对仔猪生产性能、腹泻率的影响:为研究不同水平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对10-25kg仔猪的生产性能、腹泻率的影响,本研究选取320头10kg的健康良好的“杜长大”三元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粗蛋白水平为20.1%,其它组饲喂低蛋白补充氨基酸日粮,粗蛋白水平分别在对照日粮基础上降低1.8、5.2、6.9个百分点,分别是18.3%CP、14.9%CP、13.2%CP,各处理氨基酸水平均达到或超过NRC(1998)猪营养需要量标准。试验期24 d。结果表明:(1)生产性能:13.2%CP组平均日增重显着低于20.1%CP对照组(P<0.05),18.3%CP、14.9%CP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料重比、平均采食量各个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2)腹泻率:20.1%CP组的腹泻率最高,13.2%CP组腹泻率最低,二者差异显着(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3)背最长肌重量:13.2%CP组与20.1%CP组相比背最长肌的重量没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日粮粗蛋白水平降低5.2个百分点,日粮粗蛋白为14.9%时对仔猪的生产性能没有显着影响。日粮粗蛋白水平降低6.9个百分点,日粮粗蛋白为13.2%时显着降低仔猪的平均日增重,但对仔猪的背最长肌的生长没有影响。仔猪腹泻率随着日粮粗蛋白水平的下降逐渐降低。试验二,不同蛋白水平氨基酸平衡日粮对仔猪血液指标、养分消化率的影响:为研究不同水平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对10-25kg仔猪的血液指标、养分消化率的影响,本研究选取320头10kg的健康良好的“杜长大”三元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粗蛋白水平为20.1%,其它组饲喂低蛋白补充氨基酸日粮,粗蛋白水平分别在对照日粮基础上降低1.8、5.2、6.9个百分点,分别是18.3%CP、14.9%CP、13.2%CP,各处理氨基酸水平达到或超过NRC(1998)猪营养需要量标准。试验期24 d。结果表明:(1)血液指标:20.1%CP的血清尿素水平最高,13.2%CP最低,二者差异极显着(P<0.01),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血糖、胰岛素、IgA、IgG、IgM等八项指标各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2)养分消化率: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各个组之间均差异不显着(P>0.05)。20.1%CP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最高,13.2%CP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最低,20.1%CP与13.2%CP差异极显着(P<0.01)。钙、磷的表观消化率各组间差异不显着。结论:日粮粗蛋白水平降低6.9个百分点对仔猪的干物质消化率和钙、磷消化率没有影响,仔猪血清尿素水平随着日粮粗蛋白水平的降低而降低,日粮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随着日粮蛋白水平降低而降低。试验三,不同蛋白水平氨基酸平衡日粮对仔猪小肠粘膜结构的影响:为研究不同水平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对10-25kg仔猪小肠粘膜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60头10kg的健康良好的“杜长大”三元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粗蛋白水平为20.1%,试验组饲喂低蛋白补充氨基酸日粮,在对照日粮基础上降低6.9个百分点,日粮粗蛋白水平是13.2%CP,各处理氨基酸水平达到或超过NRC(1998)猪营养需要量标准。试验期24 d。结果表明:(1)肠绒毛高度:20.1%CP组十二指肠、空肠肠绒毛高度极显着低于13.2%CP组(P<0.01),20.1%CP组回肠肠绒毛高度与13.2%CP组没有显着差异。(2)隐窝深度:20.1%CP组空肠的隐窝深度大于13.2%CP组,二者差异极显着(P<0.01),十二指肠、回肠隐窝深度两处理之间无显着差异。(3)肠绒毛宽度:回肠肠绒毛宽度13.2%CP组极显着大于20.1%CP组(P<0.01),十二指肠、空肠肠绒毛宽度两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4)绒腺比:十二指肠、空肠肠绒腺比在20.1%CP组极显着低于13.2%CP组(P<0.01),回肠绒腺比两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结论:日粮粗蛋白水平降低6.9个百分点,粗蛋白水平是13.2%CP处理可以显着提高仔猪十二指肠、空肠肠绒毛高度,提高绒腺比,显着降低空肠的隐窝深度。试验四,低蛋白、极低蛋白(13.2%)氨基酸平衡日粮对断奶仔猪的大群应用对比试验:为了研究补充8种晶体氨基酸的极低蛋白(13.2%)日粮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养分消化率、腹泻率的影响,试验选取320头10kg的健康无病的“杜长大”三元仔猪,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仔猪。一组饲喂低蛋白日粮,日粮粗蛋白水平为14.9%,另一组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3.2%的极低蛋白日粮,各处理氨基酸水平均达到或超过NRC(1998)猪营养需要量标准。试验期27天。结果表明:(1)生产性能:13.2%CP组的平均日增重、平均采食量、料重比与14.9%CP组相比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2)血液指标:13.2%CP组的血清尿素水平极显着低于14.9%CP组(P<0.01)。(3)养分消化率:13.2%CP组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极显着低于14.9%CP组(P<0.01)。(4)腹泻率:13.2%CP组腹泻率显着低于14.9%CP组(P<0.05)。结论:粗蛋白水平13.2%极低蛋白日粮对仔猪的生长性能无显着影响,显着降低仔猪的腹泻率,降低血清尿素氮水平,显着降低粗蛋白表观消化率。

二、猪和鸡的低蛋白日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猪和鸡的低蛋白日粮(论文提纲范文)

(1)母体日粮粗蛋白水平对互助八眉哺乳仔猪空肠发育的作用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语英汉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互助八眉猪简介
    2 国内外猪低蛋白质日粮研究进展
        2.1 低蛋白日粮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低蛋白日粮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2.3 低蛋白日粮对猪肠道健康的影响
    3 仔猪肠道发育的研究进展
        3.1 胎儿出生后肠道微生物的来源
        3.2 妊娠期仔猪肠道的发育
        3.3 哺乳期仔猪肠道的发育
        3.4 母体营养与仔猪肠道发育
        3.5 早期肠道微生物群与肠道发育
    4 肠道微生物群的营养代谢及其代谢产物
        4.1 肠道微生物群对营养物质的代谢
        4.2 肠道微生物群代谢物的作用
    5 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在肠道发育中的应用
        5.1 微生物组学
        5.2 代谢组学
        5.3 微生物多样性和代谢组联合分析
    6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6.1 研究的目的意义
        6.2 研究内容
        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母体日粮粗蛋白水平对互助八眉哺乳仔猪生长和空肠组织形态及屏障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设计
        1.2 试验日粮及饲养管理
        1.3 主要仪器设备
        1.4 主要试剂
        1.5 样品采集
        1.6 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
        1.7 空肠黏膜免疫球蛋白和消化酶活性测定
        1.8 空肠黏膜总RNA提取及q PCR
        1.9 空肠组织形态及紧密连接蛋白分布
        1.10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
        2.2 对仔猪空肠组织形态的影响
        2.3 仔猪空肠黏膜免疫球蛋白和消化酶活性测定结果
        2.4 仔猪空肠黏膜机械屏障相关基因m RNA相对表达量
        2.5 空肠黏膜Occludin、Claudin-1和ZO-1 蛋白组织定位
        2.6 空肠黏膜免疫相关基因m RNA相对表达量
    3 讨论
        3.1 对仔猪生长及空肠组织形态的影响
        3.2 对仔猪空肠黏膜免疫球蛋白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3.3 对仔猪空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4 小结
第三章 母体日粮粗蛋白水平对互助八眉哺乳仔猪空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设计
        1.2 试验日粮及饲养管理
        1.3 主要仪器设备
        1.4 主要试剂
        1.5 样品采集
        1.6 细菌总DNA提取与检测
        1.7 细菌16S r RNA基因V_3-V_4髙变区的PCR扩增和文库构建
        1.8 细菌16S r RNA基因测序和数据处理
        1.9 肠道微生物鉴定和多样性分析
        1.10 功能预测
        1.11 相关性网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细菌16S r RNA基因PCR扩增结果
        2.2 Illumina Hi Seq测序结果
        2.3 OTU分析和物种注释
        2.4 仔猪空肠微生物群结构组成
        2.5 Alpha多样性分析
        2.6 Beta多样性分析
        2.7 组间差异显着性分析
        2.8 相关性分析
        2.9 功能基因预测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母体日粮粗蛋白水平对互助八眉哺乳仔猪空肠代谢组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设计
        1.2 试验日粮及饲养管理
        1.3 主要仪器设备
        1.4 主要试剂
        1.5 样品采集
        1.6 样品制备
        1.7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1.8 质谱鉴定
        1.9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空肠内容物代谢组数据预处理基本概况
        2.2 空肠内容物代谢物的鉴定
        2.3 通路鉴定
        2.4 生物标记物鉴定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母体日粮粗蛋白水平对互助八眉哺乳仔猪空肠微生物组和代谢组间互作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相关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空肠内容物微生物与空肠发育相关性分析
        2.2 空肠内容物微生物与代谢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1 结论
    2 创新点
    3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2)低蛋白饲粮中酶解豆粕不同添加水平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养分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低蛋白日粮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1.1.1 低蛋白的概念和原理
        1.1.2 低蛋白日粮的意义
        1.1.3 低蛋白日粮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1.2 酶解蛋白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1.2.1 酶解蛋白及其加工工艺
        1.2.2 酶解蛋白的特点
        1.2.3 酶解蛋白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动物、试验时间与地点
    2.3 试验设计
    2.4 试验日粮
    2.5 试验动物的饲养管理
    2.6 样品采集
    2.7 测定指标和方法
        2.7.1 生长性能
        2.7.2 养分代谢率
        2.7.3 血清生理生化指标
        2.7.4 免疫器官指数
        2.7.5 屠宰指标
    2.8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低蛋白饲粮中酶解豆粕不同添加水平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3.1.1 低蛋白饲粮中酶解豆粕不同添加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3.1.2 低蛋白饲粮中酶解豆粕不同添加水平对肉仔鸡养分代谢的影响
        3.1.3 低蛋白饲粮中酶解豆粕不同添加水平对肉仔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3.2 低蛋白饲粮中酶解豆粕不同添加水平对肉鸡血清指标的影响
        3.2.1 低蛋白饲粮中酶解豆粕不同添加水平对肉仔鸡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3.2.2 低蛋白饲粮中酶解豆粕不同添加水平对肉仔鸡血清中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3 低蛋白饲粮中酶解豆粕不同添加水平对肉仔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3.3.1 低蛋白饲粮中酶解豆粕不同添加水平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3.3.2 低蛋白饲粮中酶解豆粕不同添加水平对肉仔鸡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4 讨论
    4.1 低蛋白饲粮中酶解豆粕不同添加水平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4.1.1 低蛋白饲粮中酶解豆粕不同添加水平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4.1.2 低蛋白饲粮中酶解豆粕不同添加水平对肉仔鸡养分代谢率的影响
        4.1.3 低蛋白饲粮中酶解豆粕不同添加水平对肉仔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4.2 低蛋白饲粮中酶解豆粕不同添加水平对肉仔鸡血清指标的影响
        4.2.1 低蛋白饲粮中酶解豆粕不同添加水平对肉仔鸡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4.2.2 低蛋白饲粮中酶解豆粕不同添加水平对肉仔鸡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4.3 低蛋白饲粮中酶解豆粕不同添加水平对肉仔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4.3.1 低蛋白饲粮中酶解豆粕不同添加水平对肉仔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4.3.2 低蛋白饲粮中酶解豆粕不同添加水平对肉仔鸡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3)植酸酶与微生态制剂联合使用对蛋鸡的生产性能、氮磷排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
1 引言
    1.1 畜禽养殖污染现状
    1.2 低磷低蛋白日粮的研究进展
        1.2.1 磷的生理作用及磷源饲料资源现状
        1.2.2 蛋白质的生理作用及蛋白饲料资源现状
        1.2.3 低磷低蛋白日粮的应用
    1.3 植酸与植酸酶的研究进展
        1.3.1 植酸与植酸酶
        1.3.2 植酸酶的活性及影响因素
        1.3.3 植酸酶在家禽上的应用
    1.4 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
        1.4.1 肠道健康与微生态制剂
        1.4.2 微生态制剂的生理功能
        1.4.3 微生态制剂在家禽上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动物与材料
    2.2 试验设计与饲粮组成
    2.3 饲养管理
    2.4 检测指标及方法
        2.4.1 生产性能
        2.4.2 消化率测定
        2.4.3 蛋品质测定
        2.4.4 氮磷排放量
        2.4.5 胫骨中的钙、磷含量
        2.4.6 粪中氨气测定
        2.4.7 血清生化试验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植酸酶、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3.2 植酸酶、微生态制剂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3.3 植酸酶、微生态制剂对蛋鸡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4 植酸酶、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的胫骨钙磷影响
    3.5 植酸酶、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的氮磷、氨气排泄的影响
    3.6 植酸酶、微生态制剂对蛋鸡血清指标的影响
    3.7 经济效益分析
    3.8 采用二次回归模型估测植酸酶与微生态制剂联合使用对蛋鸡氮磷排泄的影响
4 讨论
    4.1 植酸酶和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影响
    4.2 植酸酶和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的蛋品质影响
    4.3 植酸酶和微生态制剂对蛋鸡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4.4 植酸酶和微生态制剂对蛋鸡胫骨钙磷的影响
    4.5 植酸酶和微生态制剂对蛋鸡氮磷、氨气排放的影响
    4.6 植酸酶和微生态制剂对蛋鸡的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低蛋白饲粮添加蛋氨酸对安哥拉兔生产性能和消化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低蛋白饲粮的概念
    1.2 低蛋白饲粮的应用
    1.3 蛋氨酸理化性质及特性
    1.4 蛋氨酸在动物机体内的代谢途径
    1.5 蛋氨酸在动物机体内的作用
        1.5.1 蛋氨酸对动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
        1.5.2 蛋氨酸对动物被毛生长的调控作用
        1.5.3 蛋氨酸对动物繁殖性能的调控作用
    1.6 蛋氨酸摄入不足或过量对机体的影响
    1.7 安哥拉兔的特性
    1.8 影响安哥拉兔产毛量的因素
    1.9 试验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安哥拉兔产毛性能试验
        2.1.1 试验设计
        2.1.2 试验动物的饲养管理
        2.1.3 代谢试验
        2.1.4 饲粮配方及营养水平
        2.1.5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2.1.5.1 血清样品
        2.1.5.2 被毛样品
        2.1.5.3 皮肤样品
        2.1.6 试验指标的测定方法
        2.1.6.1 产毛量
        2.1.6.2 兔毛品质
        2.1.6.3 氮平衡
        2.1.6.4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2.1.6.5 血清常规指标
        2.1.6.6 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
        2.1.6.7 皮肤毛囊密度
        2.1.6.8 毛囊发育相关基因表达
        2.1.6.9 经济效益
    2.2 安哥拉兔的繁殖性能试验
        2.2.1 试验设计
        2.2.2 试验动物的饲养管理
        2.2.3 饲粮配方及营养水平
        2.2.4 繁殖性能的测定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安哥拉兔产毛性能试验
        3.1.1 低蛋白饲粮添加蛋氨酸对安哥拉兔产毛性能的影响
        3.1.1.1 低蛋白饲粮添加蛋氨酸对安哥拉兔产毛量的影响
        3.1.1.2 低蛋白饲粮添加蛋氨酸对安哥拉兔兔毛品质的影响
        3.1.2 低蛋白饲粮添加蛋氨酸对安哥拉兔消化代谢的影响
        3.1.2.1 低蛋白饲粮添加蛋氨酸对安哥拉兔氮代谢的影响
        3.1.2.2 低蛋白饲粮添加蛋氨酸对安哥拉兔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1.3 低蛋白饲粮添加蛋氨酸对安哥拉兔血清指标的影响
        3.1.3.1 低蛋白饲粮添加蛋氨酸对安哥拉兔血清常规指标的影响
        3.1.3.2 低蛋白饲粮添加蛋氨酸对安哥拉兔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的影响
        3.1.4 低蛋白饲粮添加蛋氨酸对安哥拉兔毛囊发育的影响
        3.1.4.1 低蛋白饲粮添加蛋氨酸对安哥拉兔毛囊密度的影响
        3.1.4.2 低蛋白饲粮添加蛋氨酸对安哥拉兔毛囊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1.5 低蛋白饲粮添加蛋氨酸对安哥拉兔经济效益的影响
    3.2 安哥拉兔的繁殖性能试验
4 讨论
    4.1 安哥拉兔产毛性能试验
        4.1.1 低蛋白饲粮添加蛋氨酸对安哥拉兔产毛性能的影响
        4.1.1.1 低蛋白饲粮添加蛋氨酸对安哥拉兔产毛量的影响
        4.1.1.2 低蛋白饲粮添加蛋氨酸对安哥拉兔兔毛品质的影响
        4.1.2 低蛋白饲粮添加蛋氨酸对安哥拉兔消化代谢的影响
        4.1.2.1 低蛋白饲粮添加蛋氨酸对安哥拉兔氮代谢的影响
        4.1.2.2 低蛋白饲粮添加蛋氨酸对安哥拉兔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4.1.3 低蛋白饲粮添加蛋氨酸对安哥拉兔血清指标的影响
        4.1.3.1 低蛋白饲粮添加蛋氨酸对安哥拉兔血清常规指标的影响
        4.1.3.2 低蛋白饲粮添加蛋氨酸对安哥拉兔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的影响
        4.1.4 低蛋白饲粮添加蛋氨酸对安哥拉兔毛囊发育的影响
        4.1.4.1 低蛋白饲粮添加蛋氨酸对安哥拉兔毛囊密度的影响
        4.1.4.2 低蛋白饲粮添加蛋氨酸对安哥拉兔毛囊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1.5 低蛋白饲粮添加蛋氨酸对安哥拉兔经济效益的影响
    4.2 安哥拉兔的繁殖性能试验
        4.2.1 低蛋白饲粮中蛋氨酸添加水平对安哥拉兔繁殖性能的影响
5 结论
6 创新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低蛋白日粮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影响及营养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痛点一:我国蛋白原料短缺引发粮食安全问题
        1.2 痛点二:饲料利用率低,尤其是蛋白利用率低
    2. 低蛋白日粮
        2.1 低蛋白日粮概念
        2.2 理想蛋白质概念
        2.3 蛋鸡低蛋白日粮研究进展
        2.4 低蛋白日粮应用现状和理论尚待完善的探讨
        2.5 低蛋白日粮饲料添加剂营养调控技术
    3. 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3.2 研究内容
二、试验研究与分析讨论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时间和地点
        1.2 试验设计
        1.3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4 饲养管理
        1.5 样品采集
        1.6 指标测定及方法
        1.7.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2.2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蛋品质的影响
        2.3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2.4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肝脏指数的影响及肝脏切片观察
        2.5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血清生化的影响
        2.6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免疫指标的影响
        2.7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2.8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9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肠道健康的影响
    3. 讨论
        3.1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3.2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蛋品质的影响
        3.3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4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肝脏健康的影响
        3.5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6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免疫指标的影响
        3.7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8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3.9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肠道健康的影响
全文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低蛋白日粮应用前景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低蛋白日粮技术介绍
2 低蛋白日粮研究进展
    2.1 猪
    2.2 家 禽
3 低蛋白日粮应用前景
    3.1 低蛋白日粮国内外形势
    3.2 低蛋白日粮的优势
        3.2.1 减少蛋白饲料消耗
        3.2.2 减少氮排放
        3.2.3 改善生产性能
        3.2.3.1 畜产品质量
        3.2.3.2 生长性能
        3.2.3.3 肠道健康
4 小 结

(7)低蛋白质日粮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低蛋白质日粮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1.1 低蛋白质日粮在仔猪中的应用
    1.2 低蛋白质日粮在生长育肥猪中的应用
2 低蛋白质日粮在不同生产用途鸡中的应用
    2.1 低蛋白质日粮在蛋鸡饲养中的应用
    2.2 低蛋白质日粮在肉鸡饲养中的应用
3 总结与展望

(8)低蛋白饲粮中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肉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消化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反刍动物养殖及蛋白质饲料现状
    1.2 反刍动物消化特点
        1.2.1 胃肠道结构特点
        1.2.2 瘤胃微生物的特点与功能
        1.2.3 NH_3 在体内转化为菌体蛋白质及菌体蛋白转化效率
    1.3 氨基酸平衡低蛋白饲粮的发展及概念
        1.3.1 理想蛋白质的概念
        1.3.2 氨基酸模式的平衡模式及木桶理论
        1.3.3 氨基酸模式的意义
    1.4 氨基酸平衡模式下的低蛋白质饲粮的应用
        1.4.1 单胃动物饲粮低蛋白饲粮的应用
        1.4.2 反刍动物饲粮氨基酸模式的应用
    1.5 非蛋白氮在反刍动物饲粮中的应用
    1.6 试验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第2章 低蛋白饲粮中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肉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地点和时间
        2.1.2 试验设计
        2.1.3 试验饲粮
        2.1.4 饲养管理
        2.1.5 测定指标和方法
        2.1.5.1 生长性能的测定
        2.1.5.2 屠宰性能和器官指数的测定
        2.1.6 数据处理分析
    2.2 结果
        2.2.1 低蛋白饲粮中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杜寒杂交肉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2.2.2 低蛋白饲粮中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杜寒杂交肉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2.2.3 低蛋白饲粮中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杜寒杂交肉羊器官指数的影响
        2.2.4 低蛋白饲粮中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杜寒杂交肉羊胃肠道的影响
    2.3 讨论
        2.3.1 低蛋白饲粮中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杜寒杂交肉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2.3.2 低蛋白饲粮中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杜寒杂交肉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2.3.3 低蛋白饲粮中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杜寒杂交肉羊内脏器官和胃肠道的影响
    2.4 小结
第3章 低蛋白饲粮中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肉羊血清蛋白指标和肉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地点和时间
        3.1.2 试验设计
        3.1.3 试验饲粮
        3.1.4 饲养管理
        3.1.5 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
        3.1.5.1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3.1.5.2 屠宰后肉品质
        3.1.6 数据处理分析
    3.2 结果
        3.2.1 低蛋白饲粮中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杜寒杂交肉羊血清蛋白和激素的影响
        3.2.2 低蛋白饲粮中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杜寒杂交肉羊肉品质的影响
        3.2.3 低蛋白饲粮中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杜寒杂交肉羊肌肉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3 讨论
        3.3.1 低蛋白饲粮中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杜寒杂交肉羊血清蛋白和激素的影响
        3.3.2 低蛋白饲粮中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杜寒杂交肉羊肉品质的影响
        3.3.3 低蛋白饲粮中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杜寒杂交肉羊背最长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低蛋白饲粮中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肉羊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时间和地点
        4.1.2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4.1.3 试验饲粮
        4.1.4 饲养管理
        4.1.5 消化代谢试验样品采集和处理
        4.1.6 测定指标和方法
        4.1.6.1 样品测定
        4.1.6.2 养分表观消化率、能量代谢及氮代谢的指标
        4.1.7 数据处理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低蛋白饲粮中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杜寒杂交肉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4.2.2 低蛋白饲粮中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杜寒杂交肉羊能量代谢的影响
        4.2.3 低蛋白饲粮中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杜寒杂交肉羊氮代谢的影响
    4.3 讨论
        4.3.1 低蛋白饲粮中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杜寒杂交肉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4.3.2 低蛋白饲粮中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杜寒杂交肉羊能量代谢的影响
        4.3.3 低蛋白饲粮中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杜寒杂交肉羊氮代谢的影响
    4.4 小结
全文结论
创新点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胰酶对肉鸡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饲用酶制剂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1.1 饲用酶制剂的分类
        1.2 饲用酶制剂的作用机制
    2 胰酶研究现状
        2.1 胰酶资源
        2.2 胰酶简介
        2.3 胰酶的性质
        2.4 胰酶的应用
    3 饲用蛋白酶制剂对畜禽的营养作用研究
        3.1 饲用蛋白酶对畜禽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饲用蛋白酶对畜禽屠宰性能的影响
        3.3 饲用蛋白酶对畜禽营养物质利用的影响
        3.4 饲用蛋白酶对畜禽内源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4 小结
引言
第二章 试验研究
    试验一 胰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动物与分组
        1.3 动物饲养管理
        1.4 试验基础日粮及营养水平
        1.5 测定指标标及方法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胰酶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胰酶对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3 讨论
        3.1 胰酶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胰酶对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4 小结
    试验二 胰酶对肉鸡内源消化酶活性及胰腺消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动物与分组
        1.3 动物饲养管理
        1.4 试验基础日粮及营养水平
        1.5 测定指标标及方法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胰酶对肉鸡内源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2 胰酶对肉鸡胰腺消化酶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胰酶对肉鸡内源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3.2 胰酶对肉鸡胰腺消化酶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ABSTRACT

(10)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小肠粘膜结构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试验研究
    试验一 不同水平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对仔猪生产性能、腹泻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试验二 不同水平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对仔猪血液指标、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试验三 不同水平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对仔猪小肠粘膜结构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试验四 低蛋白、极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大群应用对比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四、猪和鸡的低蛋白日粮(论文参考文献)

  • [1]母体日粮粗蛋白水平对互助八眉哺乳仔猪空肠发育的作用及其机制[D]. 靳继鹏.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2]低蛋白饲粮中酶解豆粕不同添加水平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养分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D]. 齐永强.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3]植酸酶与微生态制剂联合使用对蛋鸡的生产性能、氮磷排泄的影响[D]. 郑紫薇.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6)
  • [4]低蛋白饲粮添加蛋氨酸对安哥拉兔生产性能和消化代谢的影响[D]. 王童童.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5]低蛋白日粮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影响及营养调控技术研究[D]. 张恒硕. 浙江大学, 2020
  • [6]低蛋白日粮应用前景与研究进展[J]. 赵卿尧,顾宪红. 家畜生态学报, 2020(03)
  • [7]低蛋白质日粮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宋博,尹杰,郑昌炳,仲银召,李凤娜,段叶辉,印遇龙,邓近平. 中国饲料, 2020(03)
  • [8]低蛋白饲粮中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肉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消化性能的影响[D]. 郭伟.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2)
  • [9]胰酶对肉鸡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 刘倩.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10]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小肠粘膜结构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D]. 薛强. 河北北方学院, 2019(01)


微生态制剂论文 对照组论文 血清蛋白论文 酸性氨基酸论文 仔猪论文

上一篇:我区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下一篇:强化房建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策略分析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