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元创,李清艳,朱小霞[1](2021)在《内镜下序贯套扎辅助治疗对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止血效果及血清GAS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内镜下序贯套扎辅助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及对血清胃泌素(GA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内科收治的80例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吸氧、抗感染、降血压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内镜下序贯套扎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效果、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清GAS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止血成功率为95.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GA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清GAS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序贯套扎辅助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止血效果显着,且能有效降低GAS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杨悦军,郑华银,陈耀成,黎霞[2](2020)在《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在肝硬化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患者为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导致门脉高压发生的主要原因与门静脉的血液回流受阻有直接的关系,而肝硬化患者发展到了失代偿期,就会由于门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导致门静脉高压情况的发生。门静脉高压的发生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比如会导致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而当出血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发生急性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上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属于一种急危重症,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必须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消化道出血的方法较多,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内镜治疗等,不同的治疗方法在具体应用和效果方面均有所不同。基于此,为了能够向患者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加强对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近年来,随着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不断增多,临床上关于该疾病治疗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就对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各种治疗方式。
田火聚[3](2018)在《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非手术疗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再出血的预防是该病的治疗重点。本文对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非手术疗法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概述,对三腔二囊管压迫疗法、介入性血管造影、降低门脉高压的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疗效及药物的联合应用进行全面分析,探讨非手术疗法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
刘明东[4](2013)在《三联疗法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使用三联方法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三腔二囊管+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三联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成功止血39例,止血失败4例,死亡1例;对照组成功止血33例,止血失败8例,死亡3例。观察组在成功止血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失败止血率、死亡率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疗法在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上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价值,值得推广。
黄琼霞,邓玉芳[5](2012)在《奥曲肽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奥曲肽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98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治疗组给予奥曲肽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联合治疗,比较两组间疗效、副作用、再出血率、死亡率。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46.9%,有效率为93.8%,无效率为6.2%,再出血率为4%,死亡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2.6%、85.7%、14.3%、12.2%、8.0%。结论奥曲肽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明显优于垂体后叶素和酚妥拉明联合治疗,治疗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熟悉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方法,严格控制滴速,对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起着重要作用。
黄理哲,廖清华[6](2008)在《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治疗进展》文中认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最严重的并发症。肝硬化病人中有40%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而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病人中约有50%~60%并发大出血,其突出特点为出血量较大、来势迅猛、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40%以上,如不及时治疗,患者可因急性大出血发生休克而导致严重后果。对EGVB的治疗一直以来是国内外治疗肝
郭威,苑凤昌,何永红[7](2005)在《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合用酚妥拉明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比较》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奥曲肽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方法 36例使用奥曲肽,34例使用垂体后叶素合用酚妥拉明止血效果评定。结果奥曲肽止血效果优于垂体后叶素合用酚妥拉明,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乔培堂,乔芳[8](2005)在《施他宁、善得定及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38例对比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对比施他宁、善得定、垂体后叶素三药在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的止血作用。方法:将1 38例出血病人随机分为3组。施他宁治疗组31例;善得定治疗组62例,垂体后叶素治疗组45例,进行治疗观察对经疗效。所有病例静推洛赛克40mg ,1次/d。结果:施他宁治疗组2 4h止血成功率为80 .6% ,善得定治疗组为80 .2 % ,垂体后叶素治疗组为60 %。三组病人72h止血率分别为1 0 0 % ,1 0 0 %和91 .3%。结论:施他宁、善得定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近期疗效确切、可靠,无副作用发生,明显优于垂体后叶素,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劳辉,梁翔,吴茂荣,周宇[9](2005)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对策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经济实用治疗方法,使用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与生长抑素比较。方法65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35例,给予垂体后叶素12u+生理盐水40ml静注,后以60u+酚妥拉明10mg+生理盐水500ml维持12h静滴,连续给药3d。B组32例,首次给予生长抑素0.25mg静注,后持续静滴0.25m/h,持续给药3d。结果A、B两组总止血率分别为80.0%和81.25%,无显着性差异,P>0.05,A组止血时间相对B组缓。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与生长抑素基本相似,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既经济、又实用有效的首选方法。
吴兴柳,丁明东,刘建琴[10](2003)在《垂体后叶素和酚妥拉明联合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与施他宁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观察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和门脉系统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并与施他宁比较。方法 :72例随机分成两组 :A组 37例 ,给予垂体后叶素 12U +生理盐水 4 0ml静注 ,后以 6 0U +酚妥拉明 10mg + 10 %葡萄糖 5 0 0ml维持 12h静滴 ,连续给药 3d。B组 35例 ,首次给予施他宁 0 .2 5mg静注 ,后持续静滴 0 .2 5mg/h ,连续用药 3天。治疗前后于空腹静息状态下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门脉系统。结果 :A、B两组总止血率分别为 75 .6 8%和 82 .86 % ,无显着性差异 ,P >0 .0 5。两组在治疗后门静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内径与治疗前相比明显缩小 ,P <0 .0 0 1;而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速度显着增加 ,P <0 .0 0 1;肠系膜上静脉血流速度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P >0 .0 5 ;治疗后门静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流量与治疗前相比显着减少 ,P <0 .0 0 1。结论 :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与施他宁基本相似 ,都具有减少门脉血流量 ,降低门脉压力的作用。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方法。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临床资料 |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 1.3 方法 |
| 1.4 观察指标 |
| 1.5 统计学方法 |
| 2 结果 |
| 2.1 两组止血效果及住院时间比较 |
|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GAS水平比较 |
|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 3 讨论 |
| 1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概述 |
| 2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分析 |
| 3 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分析 |
| 3.1 常规治疗 |
| 3.2 止血治疗 |
| 3.3 门静脉高压药物治疗 |
| 3.4 介入治疗 |
| 3.5 内镜治疗 |
| 1 治疗准备 |
| 1.1 强化良好的急救意识 |
| 1.2 保持静脉用药通道畅通 |
| 2 三腔二囊管压迫疗法 |
| 3 内窥镜治疗 |
| 4 介入性血管造影 |
| 5 药物治疗 |
| 5.1 局部药物 |
| 5.2 降低门脉压药物的应用 |
| 5.2.1 血管加压素 |
| 5.2.2 β受体阻滞剂 |
| 5.2.3 舒血管药物 |
| 5.2.4 舒缩血管药物的联合应用 |
| 5.3 生长抑素及其衍生物 |
| 5.4 凝血酶 |
| 5.5 胃复安、西沙必利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方法 |
| 1.2.1 对照组 |
| 1.2.2 观察组 |
| 1.3 临床疗效评价[3] |
| 1.4 统计学方法 |
| 2 结果 |
| 3 讨论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一般资料 |
| 1.2 方法 |
| 1.3 疗效判定 |
| 1.3.1 出血停止标准 |
| 1.3.2 疗效判定标准 |
| 1.4 统计学分析 |
| 2 结果 |
| 3 护理 |
| 3.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 3.2 给药护理 |
| 3.3 心理护理 |
| 3.4 饮食护理 |
| 4 讨论 |
| 资料与方法 |
| 结果 |
| 讨论 |
| 1 资料与方法 |
| 1.1 病例选择 |
| 1.2 治疗方法 |
| 1.3 观察方法 |
| 2 结果 |
| 2.1 止血成功率 |
| 2.2 三组病人的平均输血量 |
| 2.3. 三组病人停药后1W内再出血率 |
| 2.4 副作用 |
| 3 讨论 |
| 资料和方法 |
| 结 果 |
| 讨 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