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鹏飞,王春涛,张鸿云,孟敬川[1](2021)在《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模式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畜牧业是我国重要的市场经济组成部分,而节粮型养殖模式是我国畜牧业重要的战略性发展目标,在畜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确保我国生产各类食品安全性的基础上利用节能型养殖模式,减少畜牧业对粮食的需求,形成畜牧业循环性经济。
王一帆[2](2021)在《发展节粮型草饲畜牧业的优势和措施》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改变,草饲型畜牧业发展也受到了重视,由于食草类畜牲畜价格年年上涨,所以为了能够对发展节粮型草饲畜牧业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对节粮型草饲畜牧业与发展节粮型草饲畜牧业的优势和措施进行讨论与研究。
樊慧丽,付文阁[3](2020)在《畜牧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畜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其生产供给结构与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息息相关。[方法]文章基于改革开放40多年来畜牧产业发展历程,从供给与需求两个维度分析我国畜牧产业结构变动的特征,并进一步探究畜牧产业结构变动与我国粮食安全间的作用机理,最后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实证其关联影响度。[结果]我国畜牧产业结构由耗粮型为主向节粮型转变,畜产品供给结构趋于合理,但不同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我国居民对畜产品消费需求量增加,但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及变动存在一定差异性;畜牧产业结构变动与粮食安全有重要联系,畜牧业发展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并不矛盾,畜牧产业结构变动主要通过耕地、基于口粮替代的食物需求结构变化及饲料粮需求3个方面作用于粮食安全;具体来看,粮食播种面积、耗粮型畜产品比重和耗粮型畜产品饲料转化率对粮食安全水平的关联影响较大,节粮型畜产品比重与节粮型畜产品饲料转化率对粮食安全水平的关联影响小于耗粮型畜产品的影响。[结论]不断提高不同畜产品的饲料转化率,加大非粮型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度,推广非粮饲料应用技术,加快畜牧产业转型升级,满足消费者需求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任智慧,刘俊盈[4](2016)在《基于肉牛肉羊养殖的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模式探讨》文中研究指明节粮目的是维护粮食安全,而粮食生产的约束资源是耕地,因此节约粮食与节约耕地对粮食安全同等重要。衡量畜牧生产是否节粮不仅要看生产相同数量畜产品所消耗粮食的多少,最根本的要看生产饲草料使用耕地的多少。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饲养肉牛肉羊,饲草料供应使用的耕地较少,是典型的节粮型畜牧业。而规模化集约化舍饲肉牛肉羊,不管是人工种植的青绿饲草、干草还是精饲料,全部要由耕地供给,实际上与猪鸡养殖业一样,都是"耕地畜牧业"。由于肉牛肉羊的饲草料转化率远远低于猪和肉鸡,生产相同数量的畜产品反而消耗更多耕地,成为了耗粮型畜牧业。因此,对肉牛肉羊养殖业而言,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应以家庭农场的生产方式经营,与农民增收相结合。
孔凡勇[5](2016)在《红河州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思路》文中提出本文对红河州节粮型畜牧业现状、发展优势、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思路及具体措施。
刘皆惠[6](2016)在《贵州喀斯特山区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战略探讨》文中研究说明贵州喀斯特山区气侯温暖湿润,草食畜禽品种资源丰富,非粮饲料资源富足,具有发展草牧业的巨大潜力。本文根据在节粮型畜牧业发展中存在非粮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落后、草畜配置不合理、改良工作进展缓慢、生产方式落后、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对于如何抓好节粮型畜牧业的发展作了有关论述。
张兴,张炜[7](2015)在《节粮型畜牧业发展一定有益于粮食安全吗?——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主要基于对粮食安全的考虑提出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模式,但是该政策是否奏效呢?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在节约粮食的同时也可能带来粮食产量的大幅下降,结果反而危及粮食安全。因此,只有在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保证粮食产量不下降或基本稳定才能使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对粮食安全产生积极影响。通过选取耗粮型畜产品产量比重、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以及其他可能影响粮食安全水平的指标,对该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畜产品需求弹性与粮食安全水平负相关,而耗粮型畜产品产量比重提高有利于粮食安全;另外,城镇化水平、农业技术水平、农作物播种面积以及农业基础设施状况等控制变量均通过检验且显着为正。
饶文清,杨珍静[8](2015)在《对永平县节粮型畜牧业发展的初探》文中研究表明在畜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已成为畜牧业生产发展的主导方向,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畜牧业快速发展双丰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推进草畜配套建设是当前促进节粮型畜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措施。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节粮型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王忙生,张双奇,杨亚丽,张康宏[9](2013)在《浅析商洛山区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存在的困惑和解决的途径》文中认为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艰难之路。依据商洛市2001-2010年畜牧业发展的有关数据,分析10a来的变化趋势,揭示了商洛市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譬如,自然资源的丰富和多样与节粮型畜牧业结构失调的困惑;粮食产量(供给)不足与养殖业饲料需求增长的困惑;地理环境的错综复杂与规模化养殖迅猛扩张的困惑等。在分析其背景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商洛山区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有效途径:①提高对节粮型畜牧业战略重要性的再认识;②调整养殖结构,全方位提高畜禽养殖的科技水平;③利用商洛山区的自然资源,提高畜禽养殖的综合效益;④通过各类宣传手段,引导消费习惯改变,开展畜产食品深加工,促进节粮型畜牧业的持久发展。
李志芳[10](2011)在《通州区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调查与建议》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业资源的紧张局面不断加剧,食粮型畜牧业发展与粮食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尤为重要,正确认识节粮型畜牧业在整个畜牧业中的地位,丰富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很重要。笔者对本区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 发展节约型畜牧业的养殖模式的重要性 |
| 1.1 符合我国基本国情 |
| 1.2 提升畜牧业经济效益 |
| 1.3 促进环境保护 |
| 2 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模式分类 |
| 2.1 秸秆利用模式 |
| 2.2 草地利用型 |
| 2.3 农牧结合型 |
| 2.4 林牧结合型 |
| 2.5 酒糟运用型 |
| 3 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
| 3.1 执行力度不强 |
| 3.2 饲料制备方法落后 |
| 4 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措施 |
| 4.1 创立科学的养殖模式及饲草制备方法 |
| 4.2 加大宣传力度及扶持政策 |
| 5 结束语 |
| 1 节粮型草饲畜牧业 |
| 2 发展节粮型草饲畜牧业的优势和措施 |
| 2.1 发展节粮型草饲畜牧业的优势 |
| 2.2 发展节粮型草饲畜牧业的措施 |
| 3 结语 |
| 0 引言 |
| 1 研究方法 |
| 2 我国畜牧产业发展及变动特征分析 |
|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
| 2.2 我国畜牧产业结构变动情况及特征 |
| (1)供给方面: |
| (2)需求方面: |
| 3 畜牧产业结构变动与粮食安全 |
| 3.1 畜牧产业结构变动与粮食安全的关联度分析 |
| (1)畜牧产业结构变动与基于口粮需求的食物需求结构。 |
| (2)畜牧产业结构变动与基于饲料粮需求的食物需求结构。 |
| (3)畜牧产业结构变动与耕地。 |
| 3.2 实证分析 |
| 3.2.1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择 |
| 3.2.2 结果与分析 |
| 4 主要结论与建议 |
| 4.1 主要结论 |
| 4.2 政策建议 |
| 1 节粮型畜牧业发展现状 |
| 1.1 产品产量不断提高,市场供应能力显着增强。 |
| 1.2 非粮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加大,节粮效果逐步显现。 |
| 1.3 推广优质牧草种植,饲草饲料资源逐步优化。 |
| 1.4 生产布局逐步优化,区域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
| 1.5 龙头企业发展迅速,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 |
| 1.6 畜牧技术推广体系不断完善,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
| 2 夯实节粮型畜牧业的优势 |
| 2.1 潜在市场优势。 |
| 2.2 天然牧草资源较为丰富。 |
| 2.3 非粮饲料资源利用有很大空间。 |
| 2.4 畜禽品种资源有优势。 |
| 2.5 标准化养殖有了新突破。 |
| 2.6 规模化养殖比重有了大幅度提高。 |
| 2.7 牛羊改良网点基本形成,良种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
| 2.8 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加大。 |
| 3 存在困难与问题 |
| 4 指导思想与原则 |
| 5 具体措施 |
| 5.1 开发利用非粮饲草饲料资源,满足节粮型畜牧业发展需要。 |
| 5.2 加快牛羊良种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 |
| 5.3 以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创建为契机,促进养殖方式转变。 |
| 5.4 加大科技创新及推广力度,形成技术支撑。 |
| 5.5 加强疫病防控与质量安全监管,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
| 5.6 建立政策支持机制,加快节粮畜牧业发展步伐。 |
| 5.7 开发利用地方遗传资源,发展特色畜牧产业。 |
| 5.8 以“公司+基地+农户”等为模式,积极探索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思路。 |
| 5.9 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节粮型畜牧业发展。 |
| 5.1 0 把环保节粮型畜牧业作为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 |
| 1 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必要性 |
| 2 贵州喀斯特山区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优势条件 |
| 2.1 草食畜禽品种资源丰富 |
| 2.2 非粮饲料资源富足 |
| 2.3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
| 3 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 3.1 非粮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落后,草畜配置不合理 |
| 3.2 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禽品种改良人工授精技术员后继乏人,工作进展缓慢 |
| 3.3 饲养方式落后,资金投入不足 |
| 4 如何抓好节粮型畜牧业的发展 |
| 4.1 加大基本草原保护建设力度,广泛开展人工种草与秸秆利用 |
| 4.2 大力开展地方优良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与选育工作,加快草食畜禽良繁体系建设 |
| 4.3 转变经营方式与加大投入,推进节粮型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
| 1 引言 |
| 2 理论分析 |
| 3 实证检验 |
| 3.1 关于粮食安全的测度 |
| 3.2 解释变量的选取 |
|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
| 1 基本情况 |
| 2 发展现状 |
| 2.1 饲料粮的转化效率有很大的提高 |
| 2.2 畜禽良种覆盖面扩大, 饲料报酬提高 |
| 2.3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替代部分饲料粮 |
| 3 主要措施及成效 |
| 3.1 领导高度重视节粮型畜牧业的发展 |
| 3.2 主管部门积极争取项目, 加大扶持力度 |
| 3.3 积极开展畜牧科技培训和养殖示范户建设工作 |
| 4 面临的主要问题 |
| 4.1 饲草饲料资源开发和草畜配套建设的力度不够 |
| 4.2 广大农户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水平有限 |
| 4.3 疫情形势严重制约节粮型畜牧业发展 |
| 5 几点措施和对策 |
| 1 商洛山区的基本概况 |
| 2 商洛市2001-2010年畜牧业结构变化与特点 |
| 2.1 牛的存栏数和出栏数下降较大 |
| 2.2 羊的存栏数和出栏数基本平衡, 但总量不大 |
| 2.3 规模化养猪的发展, 促使猪的出栏数增长较快 |
| 3 商洛市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困惑和背景分析 |
| 3.1 自然资源的丰富和多样与节粮型畜牧业结构失调的困惑 |
| 3.2 粮食产量 (供给) 的不足与养殖业饲料需求的困惑 |
| 3.3 地理环境的错综复杂与规模化养殖迅猛扩张的困惑 |
| 4 商洛市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有效途径 |
| 4.1 提高对节粮型畜牧业战略重要性的再认识 |
| 4.2 调整养殖结构, 全方位提高畜禽养殖的科技水平 |
| 4.3 利用商洛山区的自然资源, 提高畜禽养殖的综合效率 |
| 4.4 利用各类宣传手段, 引导消费习惯改变, 开展畜产食品深加工, 促进节粮型畜牧业持久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