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1](2021)在《亳州市谯城区蔬菜生产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文中研究指明为促进亳州市谯城区蔬菜生产发展提供参考,分析了其蔬菜生产的现状和优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育苗场所、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加大绿色防控、提升品牌意识及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发展建议。
周爱民[2](2013)在《莲藕早春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说明提高莲藕早春栽培技术,可促使莲藕提早成熟,延长产品供应期,增加农民收入,达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目的。从种藕选择与处理、整地定植、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采收、合理贮藏等环节介绍了莲藕早春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王瑜,吴修,马加清,赵庆雷,陈博聪,孙公臣,刘奇华[3](2013)在《山东莲藕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山东省莲藕产业形成了地域特色各异、种植方式多元、栽培技术多样的发展特点,为农民创收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山东省莲藕种植业发展较快,且具有一定规模,近十年来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84万hm2(27.6万亩)以上,占全国栽培面积的6.8%,平均每公顷产量38~75t,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品以其良好的品质和口感热销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海外。1山东省莲藕主产区现状及特点山东省莲藕主要集中分布在东营、济宁、枣庄和
张红梅[4](2007)在《旱地池藕的高效栽培技术及综合开发》文中提出莲藕属于睡莲科莲属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莲藕质脆味美,营养丰富,供应期长,是秋、冬重要蔬菜之一。
李锡志,尚梅花,潘宜献,张及,陈伟,董勤珂[5](2002)在《旱地节水池藕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措施》文中认为
杜庆平,程立宝,尹静静,陈学好,李良俊[6](2012)在《江苏地区莲藕早春大棚早熟高效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设施莲藕栽培面积正在逐年扩大。利用保护设施栽培莲藕一方面可以促使莲藕根状茎提前膨大,从而达到提前供应市场的目的;另外也可以延长莲藕产品供应期,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曹德航,尚涛[7](2011)在《“鲁中大菜园子”》文中研究说明全国有机蔬菜第一市——山东泰安泰安市蔬菜品种资源丰富,具有特定的生产区域,独特的产品品质,并具一定的知名度,如泰安有机蔬菜、设施瓜菜、姜蒜、池藕、食用菌系列等特色蔬菜,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种植面积、总产量和收益名列全省前茅,在全国素来享有"鲁中大菜园子"的美誉,常年种植的品种有12个大类100多个品种。
李良俊,陈学好,曹碚生[8](2009)在《水生蔬菜设施高效栽培技术及其应用》文中认为水生蔬菜是我国蔬菜生产中的一大特色,其品种之多,分布之广,生产面积之大,在世界各国中均居首位。我国栽培的水生蔬菜主要有莲藕、水芹、茭白、慈姑、荸荠、芡实、莼菜、菱、蒲菜、水蕹菜、水芋和豆瓣菜等10多种。水生蔬菜的生长环境与旱生蔬菜有显着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要求气候比较温暖,地势比较低洼,雨量
黄九柏[9](2008)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郝振宇[10](2007)在《莲藕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研究、示范与推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5年3月至2006年11月在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圃田乡和十八里河镇开展了“莲藕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研究、示范与推广”课题,经充分调查和认证,该地区适合发展无公害蔬菜,通过莲藕平衡施肥、优质丰产栽培、病虫害防治、节水灌溉、栽培制度等优质高产核心技术的集成,并进行了应用、示范与推广,主要得到以下儿点结论:1.对圃田乡、十八里河镇10个村的莲藕产地、水资源、土壤条件、大气质量等环境资源进行了调查和综合评估,摸清了适合发展无公害蔬菜(特别是无公害莲藕)的区域,在本地区可以发展无公害莲藕得到了充分认证,为将来本地区进一步大面积种植和推广无公害莲藕提供了科学依据。2.通过两年的具体研究,对在本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四个莲藕品种的比较试验,筛选出了更适合本地区无公害莲藕高效栽培技术发展的两个品种:鄂莲5号、鄂莲4号,经大面积的推广,两个品种的各项农艺性状均表现为最优和稳定。3.本研究通过对“平衡施肥”、“优质丰产栽培”、“病虫害防治”、“节水灌溉”、“栽培制度”等核心技术的集成、应用与推广,使鄂莲5号、鄂莲4号两个品种的优良品性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增加了莲藕的产量,提高了本产区复种指数,实现了在该地区的多元化栽培模式。4.通过科技示范、科技宣传、技术培训、散发宣传资料等多种“零距离”农技推广和“套餐式”农技报务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科学素质,增强了农民对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意识,也解决了在发展无公害生产中的核心技术难题,关键技术的普及率达到80%以上。实施面积0.3万hm2,占莲藕生产面积的44.8%,新增总产值5486.9万元,总经济效益15193.64万元,新增纯收益4321.5万元。科技投资收益率达到370.8%,推广投资收益率达到2523.5%。5.两年来,我们以示范户、示范棚、示范田作为样板,推动了研究的顺利实施。同时又以基地作为大样板,充分发挥其幅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全区莲藕生产的健康发展。先后建立莲藕无公害示范区266.7hm2。圃田乡建立示范样板田136.7hm2,形成3个莲藕专业村,亩产达到2826Kg,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十八里河镇建立样板示范区20hm2,示范区亩产达到2650Kg。6.通过研究,该区莲藕产品优质率由实施前的65%左右提高到90%以上,其中200hm2莲田被确定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通过综合控制技术的实施,生态环境,有毒化学药剂用量得到有效控制,大大减少了农药、激素、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大气、土壤、地下水等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并且农民的公德意识大大提高,这为我区蔬菜生产实现优质化、无害化、标准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1 谯城区蔬菜生产现状及优势 |
| 1.1 生产现状 |
| 1.1.1 种植面积及产量平稳发展 |
| 1.1.2 基地化、特色化生产基本成形 |
| 1.2 生产优势 |
| 1.2.1 政府奖励扶持力度大 |
| 1.2.2 适宜发展设施蔬菜 |
| 1.2.3 特色蔬菜品种发展迅速 |
| 2 谯城区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 2.1 育苗场所少,标准化程度不高 |
| 2.2 保鲜仓储冷链物流发展不足,产品耗损大 |
| 2.3 生产设施老化且不完善,抗灾能力弱 |
| 2.4 品牌建设薄弱,无优势品牌 |
| 3 谯城区蔬菜产业发展建议 |
| 3.1 支持大型育苗场建设,提升种苗质量 |
| 3.2 重视蔬菜品质,加快冷链物流设施建设 |
| 3.3 推进蔬菜健康栽培,加大绿色防控建设 |
| 3.4 提升品牌意识,提高长三角市场竞争力 |
| 1 品种选择与种藕处理 |
| 1.1 品种选择 |
| 1.2 种藕处理 |
| 2 整地定植 |
| 2.1 整地施肥 |
| 2.2 及时定植 |
| 3 水肥管理 |
| 3.1 水位管理 |
| 3.2 适时追肥 |
| 4 病虫草害防治 |
| 5 适时采收 |
| 6 合理贮藏 |
| 1 山东省莲藕主产区现状及特点 |
| 1.1 济宁市 |
| 1.2 临沂市 |
| 1.3 枣庄市 |
| 1.4 淄博市 |
| 1.5 东营市 |
| 2 种植方式 |
| 3 种植技术 |
| 3.1 旱地节水池藕栽培技术 |
| 3.2 浅水藕生产技术 |
| 3.3 稻田藕栽培技术 |
| 3.4 作物秸秆养藕技术 |
| 3.5 池藕立体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 4 山东莲藕产业发展趋势和对策 |
| 4.1 发展趋势 |
| 4.1.1 向规模化生产方向发展的趋势逐步显现 |
| 4.1.2 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明显 |
| 4.1.3 生产条件、技术条件已经改善 |
| 4.1.4 各级政府重视特色和生态农业发展 |
| 4.2 发展对策 |
| 4.2.1 加快新品种引进和培育 |
| 4.2.2 加强藕种的开发 |
| 4.2.3 积极探索莲藕节本高效栽培技术和生态莲藕产业道路 |
| 4.2.4 提高莲藕贮藏和加工技术水平 |
| 4.2.5 加强观赏莲藕产业的发展 |
| 1 种藕的选择及催芽 |
| 1.1 品种选择 |
| 1.2 种藕的催芽 |
| 2 种藕种植 |
| 2.1 整地施基肥 |
| 2.2 定植 |
| 3 莲藕定植后管理 |
| 3.1 温度管理 |
| 3.2 水位管理 |
| 3.3 追肥 |
| 3.4 植株管理 |
| 3.5 除草、除老叶 |
| 3.6 病虫害防治 |
| 4 采收 |
| 全国有机蔬菜第一市——山东泰安 |
| 1. 设施蔬菜。 |
| 2.有机蔬菜。 |
| 3.特色蔬菜。 |
| 打造有机蔬菜第一市品牌 |
| 1. 全方位技术服务。 |
| 2. 创建冬暖大棚蔬菜高值田。 |
| 3. 推广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 |
| 4.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
| 巩固有机蔬菜第一市品牌 |
| 1.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
| 2.大力发展有机蔬菜基地。 |
| 3. 大力发展蔬菜加工龙头企业。 |
| 4. 建立健全蔬菜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
| 发展有机蔬菜第一市品牌 |
| 1.大力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 |
| 2.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综合配套实用技术推广, 提高蔬菜产品集约化生产水平。 |
| 3.大力发展低碳农业。 |
| 1 莲藕的设施栽培 |
| 1.1 栽培季节 |
| 1.2 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早熟栽培管理技术 |
| 2 塑料大棚茭白栽培管理技术 |
| 2.1 栽培季节 |
| 2.2 栽培管理技术 |
| 3 水芹夏季遮阳网覆盖栽培技术 |
| 3.1 品种选择 |
| 3.2 大田准备 |
| 3.3 催芽和排种 |
| 3.4 设置遮阳网 |
| 3.5 水层管理 |
| 3.6 追肥 |
| 3.7 病虫害防治 |
| 3.8 适时采收 |
| 4 慈姑塑料大棚早熟栽培技术 |
| 4.1 田块和品种选择 |
| 4.2 育苗 |
| 4.3 定植 |
| 4.4 田间管理 |
| 4.5 病虫害防治 |
| 4.6 采收 |
| 5 水生蔬菜设施栽培的应用 |
| 5.1 水生蔬菜与旱生蔬菜设施栽培轮茬的可行性 |
| 5.2 水生蔬菜与旱生蔬菜设施栽培轮茬克服连作障碍的可能性 |
| 1 秸秆还田 |
| 2 秸秆饲料 |
| 3 秸秆能源 |
| 4 秸秆基料栽培食用菌 |
| 5 秸秆工业原料 |
| 6 秸秆编织 |
| 7 秸秆生物反应堆 |
| 致谢 |
| 摘要 |
| 1 文献综述 |
| 1.1 无公害蔬菜发展概况 |
| 1.2 莲藕栽培历史 |
| 1.2.1 概况 |
| 1.2.2 莲藕的栽培起源与分布 |
| 1.2.3 河南省莲藕栽培历史 |
| 1.3 莲藕生产现状 |
| 1.3.1 莲藕生产概况 |
| 1.3.2 无公害莲藕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 2 引言 |
| 3 材料与方法 |
| 3.1 材料来源 |
| 3.2 试验基地 |
| 3.3 技术规程 |
| 3.4 技术路线 |
| 3.5 研究方法 |
| 4 结果与分析 |
| 4.1 无公害配套生产技术集成 |
| 4.1.1 基地选择 |
| 4.1.1.1 土壤环境监测 |
| 4.1.1.2 农用水环境监测 |
| 4.1.1.3 农田大气监测 |
| 4.1.2 莲藕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 |
| 4.1.2.1 优化品种结构 |
| 4.1.2.2 莲藕节水设施化栽培 |
| 4.1.2.3 科学配方施肥 |
| 4.1.2.4 高产栽培技术 |
| 4.1.2.5 高效栽培制度 |
| 4.1.2.6 病虫害综合防治 |
| 4.1.2.7 采收 |
| 4.1.2.8 检测 |
| 4.1.2.9 贮藏 |
| 4.1.2.10 清洗、整理、包装运输 |
| 4.1.2.11 认证和上市 |
| 4.2 无公害配套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 |
| 4.2.1 加强管理 |
| 4.2.2 搞好技术培训和服务 |
| 4.2.3 实施样板示范 |
| 4.2.4 抓好全程流通服务 |
| 4.3 研究取得的预期效果 |
| 4.3.1 经济效益 |
| 4.3.2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 5 结论与讨论 |
| 5.1 结论 |
| 5.2 讨论 |
| 5.2.1 农民观念问题 |
| 5.2.2 技术问题 |
| 5.2.3 监督、检测问题 |
| 5.2.4 市场问题 |
| 参考文献 |
| ABSTRA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