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玉才[1](2003)在《中国原乳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乳业是联动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的完整产业链,乳业振兴可以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共同发展。乳业又是节粮、经济、高效的产业,乳业振兴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乳业振兴还关系着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和增强民族体质的大事。因此发展乳业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选择。近年来,乳业一直是国民经济中最蓬勃发展的行业之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为乳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本研究报告首先勾勒中国乳业产业链,力求较完整地体现当今中国乳业发展的最新格局,然后将研究视角切入乳业产业链最薄弱的一环——原乳生产环节。简要分析了中国原乳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后,本研究将中国原乳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做出了非定量的方向性描述:1)原乳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精养、高产、优质、高效。2)有效保障原乳业利益,使其在产业链中协调发展。作为报告核心部分,本研究给出了中国原乳业发展的九条决策建议:一、建立奶牛遗传改良技术体系二、建立全国奶牛遗传改良数据信息中心三、利用现代胚胎生物技术引进世界优秀遗传资源四、推广普及现代饲养管理技术五、促进消费,扩大需求六、实施鲜奶标识管理,保护原乳生产者利益七、提高政府决策的前瞻性八、乳品大企业:带头培育行业自律精神九、培育农民合作组织
李国江,徐万库[2](2003)在《日本奶牛业考察手记》文中指出 日本奶牛业比较发达,2001年头均产奶量达8800kg,在世界上排名第四。2002年6~7月间,本人有机会再次前往日本进行牧业研修,在岩手县内参观了有关的站、所、场等单位。日本国的奶牛改良事业,由家畜改良中心(行政法人单位,下设11个试验牧场分布在全国各地)和家畜改良事业团(社团法人单位,下设5个种公牛站,1个计算机中心,1个家畜改良研究所,1个家畜生物中心,2个产肉能力检定场)两大板块组成,前者是
李国江,汪召军[3](2003)在《日本国奶牛的改良事业》文中指出
张兰英,田雨泽[4](1997)在《中日奶牛业比较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表明中日奶牛业比较的几点思考张兰英(天津农村经济与区划研究所300192)田雨泽(天津奶牛育种站1中日奶牛业生产状况比较1.1日本奶牛业发展简况从发展区域看,日本奶牛业随着交通的便利发达,从靠近消费的区域走向边远农村或地区。地处北海道牧区的农民利用本地资...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论文摘要 |
| 英文摘要 |
| 引言 |
| 第一章 发展乳业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选择 |
| 一、 乳业是节粮、经济、高效的产业 |
| 二、 发展乳业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选择 |
| 第二章 中国乳业总览 |
| 一、 快速发展的中国乳业 |
| 二、 仍然落后的中国乳业 |
| 1. 奶类在中国农畜产品中处于落后地位 |
| 2. 非常低的乳品消费水平 |
| 3. 奶类持续的贸易逆差 |
| 三、 中国乳业产业链总览 |
| 第三章 中国原乳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
| 一、 原乳生产是乳业产业链中最薄弱的环节 |
| 1. 原乳生产:量的增长而非质的提高 |
| 2. 原乳生产环节组织薄弱 |
| 二、 原乳业发展的市场约束、资源禀赋与技术升级潜力分析 |
| 1. 原乳业发展的市场约束分析 |
| 2. 原乳业发展的资源禀赋分析 |
| 3. 原乳业发展的技术升级潜力分析 |
| 三、 原乳生产:入世后机遇大于挑战 |
| 1. 中国的农业歧视与发达国家的农业保护 |
| 2. 中国原乳价格竞争力分析 |
| 3. 由产品自然属性决定的原乳生产优势 |
| 第四章 中国原乳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决策建议 |
| 第一节 原乳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
| 第二节 原乳业发展的决策建议 |
| 一、 建立奶牛遗传改良技术体系 |
| 1. 奶牛遗传改良的目标体系 |
| 2. 建立奶牛遗传改良的技术体系 |
| 二、 建立全国奶牛遗传改良数据信息中心 |
| 三、 利用现代胚胎生物技术引进世界优秀遗传资源 |
| 1. 现代胚胎生物技术简介 |
| 2. 利用现代胚胎生物技术引进世界优秀遗传资源 |
| 四、 推广普及现代饲养管理技术 |
| 五、 促进消费,扩大需求 |
| 1.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扩大需求的基础因素 |
| 2. 培育消费习惯:扩大需求的重要因素 |
| 3. 规范市场促进消费 |
| 六、 实施鲜奶标识管理,保护原乳生产者利益 |
| 七、 提高政府决策的前瞻性 |
| 八、 乳品大企业:带头培育行业自律精神 |
| 九、 培育农民合作组织 |
| 主要参考文献 |
| 致谢 |
| 1 盛岗种公牛站 |
| 2 盛岗家畜保健卫生所 |
| 3 岩手县家畜卫生指导协会牛乳检查室 |
| 4 奥中山农业协同组合 |
| 5 葛卷牛奶冷却处理所 |
| 6 葛卷町畜产开发公社 |
| 7 小岩井农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