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NAPA软件在起重船完整稳性计算中的应用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NAPA软件在起重船完整稳性计算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曹晓航,冯士伦,张宝瑜,沈钰集,毛建斌[1](2021)在《起重平台稳性计算方法》文中认为结合起重平台稳性规范与Moses软件的特点,提出一种利用Moses软件对起重平台在起重作业工况下进行稳性计算的方法,对初稳心高、稳性衡准数、静平衡角、进水角等进行校核。该方法方便快捷,可在完整稳性与破舱稳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平台进行深入的稳性计算,计算结果与平台的实际稳性状态相符合。研究成果可为以后的起重平台稳性计算提供参考,增加船舶与平台稳性计算审核的全面性。

田明琦[2](2021)在《基于NAPA宏气象衡准二次开发在近海散货船上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针对NAPA公司对国内近海航区未统一开发相关气象衡准,采用手工计算方法解决则计算精度及输出效率非常低的问题,利用NAPA软件中二次开发功能——宏语言,开发近海散货船气象衡准数的计算程序,其具有方便和快捷的特点。同时,以5 000 t近海散货船为例,对《2008年国际完整稳性规则》及《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关于气象衡准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近海气象衡准数程序极大的提高了计算效率,为设计人员提供了便捷的工具。

王利国[3](2020)在《NAPA在内河豪华邮轮完整稳性计算上的应用》文中指出NAPA软件在各类船舶稳性计算中有着及其广泛的应用,应用该软件进行铺管船完整稳性计算,过程快捷简便,数据准确可信,并得到ABS船检认可。本文以一艘300客内河豪华邮轮为研究对象,依照《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1)及其修改通报中对完整稳性相关要求进行计算,分析可知,该软件的应用对同类船的研究设计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莹飞[4](2020)在《深海养殖平台的稳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近海捕鱼资源枯竭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深海养殖逐渐成为渔业资源的重要来源,各国也大力发展深海渔业。而深海养殖平台作为渔业养殖的最重要载体,再加上作为新生事物缺乏对其认识,因此对养殖平台的研究十分必要且刻不容缓。截止现在,针对渔业养殖平台的稳性规范,各国船级社基本上都处于摸索阶段,并未深入进行规范的研究制定。因此首先,依据中国船级社(CCS)、挪威船级社(DNV)、美国船级社(ABS)所制定的渔业养殖设施的稳性规范,本文深入比较了三篇规范的异同点,并依据新平台的特点提出建议,以促进规范的进一步完善。然后,对深海平台的稳性校核流程进行进一步梳理探究,再依照分析步骤对深海平台的完整稳性和破损稳性进行研究,结合NAPA软件的二次开发功能分析平台在拖航工况、自存存工况和作业工况下的稳性,以求得到平台的稳性计算结果,包括浮态、极限重心高度以及破舱稳性等数据。最后,针对目标平台的结构特点,探究波浪中深海养殖平台的稳性特点,并依据波浪中平台稳性的计算结果,提出对目标平台结构改进的建议,以提升平台抵抗波浪的稳性。

韩晓可[5](2020)在《基于合理分舱的船舶静水载荷优化》文中指出散货船由于其装载情况中经常会出现不均匀装载和空舱等情况,其舱壁的分布位置对船舶的静水载荷影响较大。一旦舱室破损,过大的弯矩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使船舶“断裂”。除了取决于装载情况外,船舶的静水载荷与船舶的布置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典型横剖面的形状、货舱长度、双层底高度、顶边舱和底边舱主要支撑构建的强度,以及横舱壁的位置和布置形式等。根据最新的船舶结构共同结构规范(HCSR),新船的设计对结构强度和许用弯矩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于增加构件的尺寸,通过改变船舶的布置以增强其结构强度,对于船东和设计单位而言都是有一种更加简捷和低成本的方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传统的分舱过程大都是依据规范进行设计或对母型船进行适当修改,提出若干种分舱方案,逐一进行对比,从中选出最优化方案。这些方法设计效率低且搜索范围存在限制,不能从理论上寻求出最优化的分舱方案。本文对某散货船建立船体梁数学模型,根据SOLAS公约和HCSR规范的要求,应用NAPA的二次开发功能和Manager计算程序,采用“变步长”穷举法和遗传算法等优化方法,对散货船进行分舱优化研究。在假定船舶的主尺度、船型参数、货舱个数、货舱区域总长度(即货舱区前后端横舱壁位置)不变的前提下,将货舱间横舱壁的偏移距离作为设计变量,在满足货舱总舱容、船舶的完整稳性和破舱稳性符合规范和船东的要求等约束条件下,首先对完整工况下的散货船进行舱壁位置的优化,以最大静水弯矩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分别采用穷举法和遗传算法两种优化方法进行对比计算,得出中拱时增加中间货舱长度、减小两端货舱长度,中垂时增加两端货舱长度、减小中间货舱长度能够使船舶的静水弯矩达到最小的结论。在优化过程中,为了防止舱壁移动导致船舶纵倾过大而浮态不满足要求的情况,编写实时配载程序以随时调整压载水,使其浮态满足要求。然后选择采用遗传算法对破舱工况下船体梁中拱和中垂两种最危险的情况分别进行舱壁位置优化研究,探索出使静水弯矩沿船长的包络线面积降至最低的分舱方案。

阎岩,王文杰[6](2019)在《5000t起重船稳性衡准研究及NAPA宏命令应用》文中指出对入级中国船级社的某5 000t浮式非自航起重船在作业、避风和拖航状态下的稳性衡准的不同点进行分析,并按照法规的要求分别进行校核。由于国际海事组织《2008IS CODE》中给出的船舶横摇角计算公式在拖航工况下不适用,采用《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中的《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1)》规定的起重船横摇角计算公式作为替代。此外,对如何利用NAPA软件的宏命令计算起重船的风压倾侧力矩进行分析,使整个计算过程准确、便捷。

秦军超[7](2019)在《“蓝鲸”号起重船调载仿真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在海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用到的设备往往是大型的装置,这些装置的运输、安装、维修和拆卸离不开起重船的作业。伴随着起重船在实际施工中的广泛应用,为保证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培训船员过程中的经济性,起重船模拟器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本文详细研究开发了“蓝鲸”号起重船施工过程中压载调载的仿真系统,该系统实时模拟起重船进行压载水调载时管网系统中各管元、舱室的流量变化,使起重船舶能够抵消起重作业引起的倾覆力矩,保持浮态稳性在安全范围内。本文在总结和分析“蓝鲸”号起重船在各种工况下起重作业特点的基础上,对其施工过程中的浮态和稳定性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设计并确定了压载调载仿真系统的浮态和稳性计算流程。同时,采用船级社对起重船的稳性标准进行了校核。针对仿真系统中压载方案自动生成的问题,在研究现有自动调载算法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优点和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多目标略减粒子群优化算法(MORAPSO),并将其应用于起重船的自动调载控制当中。对改进前后产生的目标函数最优解进行了比较,证明了多目标略减粒子群算法的优越性。针对压载水舱流量问题,在总结和分析压载水管网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有限元节点法建立了压载水管网的数学模型,采用分割矩阵法求解各管网的流量、压力矩阵方程。通过实例计算得到了各管元的流量值,并与EPANET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有限元法节点法的可行性。最后,根据压载水调载仿真系统的开发环境,针对系统功能和系统模块结构等具体开发了一套完整的压载水调载仿真软件。利用起重船实际工况运行软件对此工况下调载的模拟仿真,将生成的实验数据与相应工况下实船的数据相对比,数据的误差保持在允许范围内。并且该系统能实时监测各压载水舱的相关数据,能根据不同工况自动生成压载水调整优化方案。

顾柳婷[8](2019)在《基于分舱的船体梁静水载荷综合优化》文中研究说明船舶分舱直接关系到全船的静水载荷,进而影响船舶的总体和结构设计。随着船舶分舱设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优化完善分舱设计来减小船体梁静水弯矩成为船舶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在传统的分舱过程中,设计者一般凭经验或参考母型船进行手动分舱,计算量非常大,且较难寻找到最优结果。本文基于工信部和财政部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船体实用轻量化设计技术研究》(工信部联装[2016]548号),根据MARPOL和HCSR的规范要求,应用NAPA的二次开发功能,针对油船采用变步长“穷举法”和遗传算法,开展分舱优化工作。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油船模型,确定优化参数和优化目标;根据MARPOL和HCSR的规范要求,研究适用于油船的分舱布置要求,阐述所需校核的浮态、破舱稳性、完整稳性、假定溢油量和意外溢油量等参数,确定优化的约束条件。(2)以一艘VLCC为计算对象,在NAPA中基于二次开发采用变步长“穷举法”,编写了用以实现在各装载工况下能够自动修改舱壁位置计算静水弯矩的程序,提升船舶分舱的效率。该程序能够自动获取所需的数据进行计算,并剔除掉不满足油船的浮态、完整稳性、破舱稳性、意外溢油量和假定溢油量以及液舱晃荡等要求的方案,可用于油船货油舱分舱等船舶工程领域。(3)以一艘VLCC为研究对象,在NAPA中基于Manager功能和二次开发功能,采用遗传算法构建优化流程,以油船的横舱壁位置为优化参数,船体梁静水弯矩为优化目标,开展油船分舱优化工作。(4)分析穷举法和遗传算法对于分舱优化的效率和效果的影响并进行对比。

隋冬临[9](2018)在《基于NAPA的船舶总体稳性快速校核系统的二次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船舶设计是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总体设计在整个设计工作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总体设计会解决船舶设计中的基本问题,诸如确定船舶的主尺度及船型参数、结构形式、总布置、船体型线等。在总体设计阶段,需要依照实际设计需求,参照相关国际公约规范,对船舶型线及相应静水力、水动力性能进行研究,并结合船舶型分舱布置、空船重量分布、装载工况,对船舶完整稳性、破损稳性、总纵强度、干舷等各方面性能逐一进行校核,不断优化设计,以期得到最终满意的设计方案。针对以上校核内容,开发与之相适应的简洁的计算程序,是本次论文研究的重点内容。NAPA软件是一款基于命令的船舶设计系统。它在船舶初期及详细设计阶段有着广泛的应用。总体设计是NAPA最成熟也是应用最广的方面,其包括了从船体建模到稳性强度计算各方面内容。但是,由于在方案设计阶段,往往需要对多方案进行比较与评价,然后从中优选出最佳方案。而NAPA系统各类计算与校核比较繁琐,需要多次重复性操作,导致设计效率不高。因此本文需要对NAPA进行二次开发以提高各类计算与校核的效率。NAPA软件提供了强大的二次开发接口,宏程序及NAPA Manager是其中重要的开发工具。本文通过对NAPA系统的研究,整合总体设计方面的校核内容,开发一套NAPA Manager程序,使原本需要繁复操作的各类校核内容,集合到一个Manager程序下进行,提高设计效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详细介绍船舶总体设计方面的原理知识,研究船舶总体设计方面的主要国际公约,提取船舶设计时的重要参数及各个规范的核心内容。将总结内容分类整理,作为程序开发的依据与方向。(2)对NAPA程序进行深入研究,详细探究各个模块的内容及运行逻辑。介绍系统基本操作命令,重点介绍NAPA宏程序及Manager运行原理,逐一详解Manager中各项目的意义。(3)以某型散货船为研究对象,基于常用命令与程序运行逻辑,开发Manager程序。对Manager构架编辑、变量设定、各子程序中宏程序的开发等各方面内容进行研究。使用开发出的程序计算当前设计船舶的静水力及舱容数据、完整稳性及破损稳性、总纵强度及干舷等各方面性能,并展示每种校核内容实际输出结果。实现了设计阶段单方案的快速校核与多方案的快速比较,为方案的合理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4)总结开发思路,以论文的开发程序为基础,针对不同船型及其特殊需求,提出程序未来的扩展方向,为程序的进一步通用化提供借鉴。

方莉[10](2016)在《基于第二代完整稳性的集装箱船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船舶行业的快速发展,集装箱船因其成本低而效率高的优势受到海洋运输业的广泛青睐,成为船舶运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装箱船拥有甲板上装载大量集装箱的载货特点,重心较高,KMT值较之一般船型大,因此,集装箱船在航行过程中的安全性能也逐渐被世界各国关注起来。船舶的稳性研究是船舶安全航行最重要的性能之一,它是船舶安全航行的基本保障,也是船舶检验的最主要内容之一。目前现阶段对稳性的研究主要都是船舶在静水中的稳性研究,但是,由于实际上船舶经常会在波浪中航行,因此,制定新一代完整稳性衡准迫在眉睫。因此,对参数横摇和纯稳性丧失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是对集装箱船的稳性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NAPA软件进行静水中的稳性计算。本文主要采取了五种典型的装载工况进行计算校核。2)研究讨论了船舶在波浪中复原力臂的计算方法:选取三种不同的坐标系,求解任意规则波中浮力与重力平衡、纵倾力矩为零的瞬时静平衡方程,得到船和波的交点,继而求出船舶各剖面下浸水横剖面面积及其面积心,沿船长积分即可求得船舶的排水体积及浮心位置,并基于Froude-Krylov假定计算船舶在波浪中的复原力臂GZ。然后利用MATLAB进行编程,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并以该集装箱船为计算实例,分析了波浪频率、波陡、浪向角和船波相对位置对稳性变化的影响,同时与静水中的复原力臂进行了对比分析。3)介绍了参数横摇衡准草案和纯稳性丧失草案,利用MATLAB对参数横摇第一层薄弱性衡准和纯稳性丧失的第一层薄弱性衡准进行编程,并对该集装箱船的四种典型装载工况进行了校核。

二、NAPA软件在起重船完整稳性计算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APA软件在起重船完整稳性计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起重平台稳性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起重稳性要求
    1.1 常规起吊稳性要求
    1.2 吊重脱钩稳性要求
2 计算方法
    2.1 船型概况
    2.2 起重计算
3 结 论

(2)基于NAPA宏气象衡准二次开发在近海散货船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气象衡准要求
    1.1 稳性衡准数K
    1.2 最小倾覆力臂lq
    1.3 风压倾侧力臂lf
    1.4 横摇角θ1
3 装载工况计算
4 结论

(3)NAPA在内河豪华邮轮完整稳性计算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计算模型
2 三维模型依据与NAPA稳性衡准定义
    2.1 稳性基本要求
    2.2 J级航段船舶的附加要求
    2.3 特殊稳性要求程序结果
3 NAPA稳性程序
4 程序编辑结果
5 结语

(4)深海养殖平台的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洋装备的完整稳性与破舱稳性
        1.2.2 波浪对平台稳性的影响和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2 渔业养殖平台稳性规范分析
    2.1 中国船级社(CCS)稳性规范
        2.1.1 复原力矩与风倾力矩
        2.1.2 完整稳性
        2.1.3 破损稳性
        2.1.4 破损范围
    2.2 挪威船级社(DNV)稳性规范
        2.2.1 复原力矩与风倾力矩
        2.2.2 完整稳性
        2.2.3 破损稳性
        2.2.4 破损范围
    2.3 美国船级社(ABS)稳性规范
        2.3.1 复原力矩
        2.3.2 破损范围
    2.4 CCS、DNV和 ABS规范比较
    2.5 本章小结
3 深海渔业养殖平台稳性分析
    3.1 海洋平台稳性分析原理
    3.2 NAPA软件介绍和平台模型的建立
        3.2.1 NAPA软件概述
        3.2.2 养殖平台模型
    3.3 完整稳性
    3.4 破损稳性
    3.5 本章小结
4 波浪中深海渔业养殖平台的稳性研究
    4.1 深海养殖平台稳性计算过程概述
    4.2 波浪中深海养殖平台半潜的稳性
        4.2.1 波峰位于平台中心位置时平台的稳性
        4.2.2 波谷位于平台中心位置时平台的稳性
        4.2.3 平台半潜的稳性分析
    4.3 波浪中深海养殖平台全潜的稳性
        4.3.1 波峰位于平台中心位置时平台的稳性
        4.3.2 波谷位于平台中心位置时平台的稳性
        4.3.3 平台全潜的稳性分析
    4.4 波浪中深海养殖平台的相对运动
        4.4.1 美国船级社(ABS)动态响应规范
        4.4.2 波浪中平台动态响应计算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基于合理分舱的船舶静水载荷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船舶分舱方案的研究现状
        1.2.2 NAPA软件二次开发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分舱方法
    2.1 内壳形状
    2.2 舱壁位置
        2.2.1 规范要求的船舶分舱布置
        2.2.2 根据设计经验确定分舱布置
        2.2.3 全局搜索最优分舱布置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散货船分舱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3.1 设计变量
    3.2 目标函数
    3.3 约束条件
        3.3.1 舱长限制
        3.3.2 完整稳性
        3.3.3 破舱稳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NAPA软件介绍
    4.1 宏的格式
    4.2 常用的NAPA BASIC命令
    4.3 NAPA Manager应用程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穷举法的分舱优化计算
    5.1 穷举法基本原理
    5.2 基于穷举法的优化计算流程
    5.3 实时浮态调整程序
        5.3.1 实时浮态调整基本原理
        5.3.2 浮态调整流程
        5.3.3 实时浮态调整程序介绍
    5.4 散货船优化计算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分舱优化计算
    6.1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6.2 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计算流程
    6.3 散货船优化计算分析
        6.3.1 完整工况下的计算结果分析
        6.3.2 破舱工况下的计算结果分析
        6.3.3 结果对比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程序功能介绍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6)5000t起重船稳性衡准研究及NAPA宏命令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概述
2 起重船稳性衡准分析
    2.1 起重船在作业状态下的稳性衡准分析
        1) 初稳性高度hGM满足
        2) 稳性衡准数Kc满足
    2.2 起重船在避风状态下的稳性衡准分析
        1) 初稳性高度hGM满足
        2) 稳性衡准数Kc满足
    2.3 起重船在拖航状态下的稳性衡准分析
        2.3.1 复原力臂曲线特性衡准
        2.3.2 复原力臂曲线特性衡准
        2.3.3 突风与横摇衡准 (气象衡准)
3 利用NAPA宏命令实现风压倾侧力矩的计算
4 结语

(7)“蓝鲸”号起重船调载仿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 船舶仿真模拟研究现状
        1.2.2 调载优化算法研究现状
        1.2.3 本文自动调载算法选取
    1.3 本文研究内容
        1.3.1 本文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论文主要内容
2 起重船浮态稳性计算及调载流程
    2.1 引言
    2.2 起重船起重过程中浮态分析
        2.2.1 起重船坐标系定义
        2.2.2 起重船浮态数学模型
        2.2.3 起重船初稳性
        2.2.4 预压载工况
        2.2.5 起吊卸载工况
        2.2.6 变幅回转工况
        2.2.7 起重船稳性衡准
    2.3 压载水系统调载方法
    2.4 压载水调载仿真系统起重作业流程
    2.5 压载水调载仿真系统调载计算流程
    2.6 本章小结
3 “蓝鲸”号起重船自动调载优化算法研究
    3.1 引言
    3.2 基本粒子群算法原理
    3.3 基于MORAPSO算法的自动调载方案问题模型
    3.4 基于MORAPSO算法自动调载方案问题模型求解
        3.4.1 算法的求解策略
        3.4.2 多目标优化问题
        3.4.3 基于MORAPSO的算法设计
        3.4.4 算法验证
        3.4.5 改进前后算法的比较
        3.4.6 调载方案实例应用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压载水管网系统仿真模型研究
    4.1 引言
    4.2 压载水管网数学模型
        4.2.1 压载水管网流量计算方程和方法
        4.2.2 水头损失计算
        4.2.3 建立泵的数学模型
        4.2.4 建立阀的数学模型
        4.2.5 建立管路数学模型
        4.2.6 矩阵的求解
    4.3 实船压载水管网系统
    4.4 压载水系统仿真实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调载仿真系统设计开发及应用
    5.1 引言
    5.2 系统功能
    5.3 系统硬件组成
    5.4 系统软件功能模块
        5.4.1 通讯模块
        5.4.2 系统界面模块
        5.4.3 数据库模块
        5.4.4 压载计算模块
    5.5 实例中的应用
        5.5.1 7500t固定起吊模拟
        5.5.2 4000t变幅回转起吊模拟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一、发表学术论文
    二、其它科研成果

(8)基于分舱的船体梁静水载荷综合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船舶分舱方案的研究现状
        1.2.2 NAPA软件二次开发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油船分舱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2.1 优化模型
    2.2 优化参数
    2.3 优化目标
    2.4 约束条件
        2.4.1 舱长大小
        2.4.2 完整稳性
        2.4.3 破舱稳性
        2.4.4 溢油量参数
        2.4.5 液舱晃荡
    2.5 小结
第3章 基于“穷举法”的分舱优化计算
    3.1 “穷举法”基本原理
    3.2 “穷举法”分舱计算
        3.2.1 NAPA简介和二次开发原理
        3.2.2 NAPA软件中的船舶建模
        3.2.3 二次开发程序计算流程
        3.2.4 二次开发程序功能介绍
    3.3 “穷举法”计算结果分析
        3.3.1 舱长限制为0.2L
        3.3.2 舱长限制为0.17L
        3.3.3 结果对比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分舱优化计算
    4.1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4.2 遗传算法分舱计算流程
        4.2.1 定义横舱壁位置
        4.2.2 更新空船重量分布
        4.2.3 计算静水弯矩
        4.2.4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
    4.3 遗传算法计算结果分析
        4.3.1 舱长限制为0.2L
        4.3.2 舱长限制为0.17L
        4.3.3 结果对比分析
    4.4 “穷举法”和遗传算法计算结果对比
    4.5 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9)基于NAPA的船舶总体稳性快速校核系统的二次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船舶总体设计内容
    1.3 当今主要船舶设计软件介绍
        1.3.1 CATIA软件简介
        1.3.2 MAXSURF软件简介
        1.3.3 NAPA软件简介
    1.4 NAPA二次开发研究现状
    1.5 论文主要内容
2 船舶总体稳性理论知识及主要国际公约要求
    2.1 引言
    2.2 总体稳性设计基本原理
        2.2.1 完整稳性
        2.2.2 破损稳性
        2.2.3 干舷
        2.2.4 总纵强度
    2.3 规范要求及理解
        2.3.1 完整稳性规范(2008 IS CODE)
        2.3.2 干舷计算及ICLL破损稳性计算
        2.3.3 船体总纵强度校核(IACS URS11)
        2.3.4 浸水状态下的船舶总纵强度校核浸(IACS URS17)
        2.3.5 航行视野盲区校核
        2.3.6 建造说明书总体专业相关内容
    2.4 规范需求整理
3 NAPA系统运行原理
    3.1 引言
    3.2 NAPA软件主要模块介绍
        3.2.1 REF模块
        3.2.2 GM模块
        3.2.3 HYD模块
        3.2.4 LD模块(Loading condition)
        3.2.5 CR模块(Stability Criteria)
        3.2.6 DA模块(Damage Criteria)
    3.3 NAPA Basic及宏程序
        3.3.1 NAPA Basic
        3.3.2 宏程序
    3.4 NAPA Manager
4 NAPA Manager开发
    4.1 引言
    4.2 Manager构架编辑
    4.3 全局变量的设定与编辑
    4.4 宏程序的编辑
        4.4.1 基本信息
        4.4.2 静水力表及静水力曲线图
        4.4.3 舱容表输出
        4.4.4 完整稳性计算汇总表格
        4.4.5 装载工况内容校核结果
        4.4.6 ICLL破损稳性计算
        4.4.7 夏季干舷校核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基于第二代完整稳性的集装箱船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船舶稳性衡准的发展历史
        1.2.1 船舶完整稳性的发展历史
        1.2.2 第二代完整稳性的发展历史
    1.3 参数横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纯稳性丧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案
第2章 集装箱船的稳性计算
    2.1 NAPA软件的介绍
    2.2 集装箱船模型的建立
    2.3 集装箱船的介绍
    2.4 各个工况重量、重心计算
    2.5 稳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波浪中船舶复原力臂的计算及其程序开发
    3.1 坐标系的建立和转换关系
        3.1.1 坐标系的建立
        3.1.2 三种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3.2 规则波的特性
    3.3 波浪中船舶复原力臂的计算
    3.4 浸水剖面面积及面积心计算
    3.5 浸水剖面体积的计算
    3.6 基于Froude-Krylov假说的复原力计算
    3.7 波浪中船舶复原力臂计算的程序开发
        3.7.1 MATLAB的介绍
        3.7.2 程序的设计思路
        3.7.3 软件的实现
第4章 集装箱船在波浪中稳性计算结果研究
    4.1 船舶在波浪中的稳性计算
        4.1.1 船中位于波峰时,波浪频率对稳性的影响
        4.1.2 船中位于波峰时,波陡对稳性的影响
        4.1.3 船中位于波峰时,浪向角对稳性的影响
        4.1.4 船中位于波谷时,波浪频率对稳性的影响
        4.1.5 船中位于波谷时,波陡对稳性的影响
        4.1.6 船中位于波谷时,浪向角对稳性的影响
    4.2 不同浪向角时船舶的稳性变化规律
        4.2.1 船中位于波峰时,不同浪向角对船舶稳性的影响
        4.2.2 船中位于波谷时,不同浪向角对船舶稳性的影响
    4.3 不同横倾角对船舶稳性的影响
        4.3.1 船中位于波峰时,不同横倾角对船舶稳性的影响
        4.3.2 船中位于波谷时,不同横倾角对船舶稳性的影响
    4.4 不同船波相对位置对船舶稳性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第二代完整稳性的研究和计算
    5.1 参数横摇
    5.2 参数横摇第一层薄弱性衡准
        5.2.1 第一层衡准内容
        5.2.2 AGM的计算方法
    5.3 纯稳性丧失
    5.4 纯稳性丧失第一层薄弱性衡准
        5.4.1 第一层衡准内容
        5.4.2 GM_(min)的计算方法
    5.5 程序的开发
        5.5.1 程序的设计思路
        5.5.2 程序的实现
    5.6 基于第二代完整稳性的集装箱船的校核
        5.6.1 集装箱船参数横摇的校核
        5.6.2 集装箱船纯稳性丧失的校核
    5.7 解决方案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NAPA软件在起重船完整稳性计算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起重平台稳性计算方法[J]. 曹晓航,冯士伦,张宝瑜,沈钰集,毛建斌. 中国海洋平台, 2021(05)
  • [2]基于NAPA宏气象衡准二次开发在近海散货船上的应用[J]. 田明琦. 船舶工程, 2021(S1)
  • [3]NAPA在内河豪华邮轮完整稳性计算上的应用[J]. 王利国. 船舶物资与市场, 2020(06)
  • [4]深海养殖平台的稳性研究[D]. 刘莹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5]基于合理分舱的船舶静水载荷优化[D]. 韩晓可.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6]5000t起重船稳性衡准研究及NAPA宏命令应用[J]. 阎岩,王文杰.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2019(02)
  • [7]“蓝鲸”号起重船调载仿真技术研究[D]. 秦军超. 山东交通学院, 2019(03)
  • [8]基于分舱的船体梁静水载荷综合优化[D]. 顾柳婷.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9]基于NAPA的船舶总体稳性快速校核系统的二次开发[D]. 隋冬临.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7)
  • [10]基于第二代完整稳性的集装箱船稳性研究[D]. 方莉. 大连海事大学, 2016(07)


散货船论文 napa论文

上一篇:温室蔬菜病虫害防治仪开创了物理防治的先河
下一篇:HBV突变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建立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