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软骨母细胞瘤的 X 线诊断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软骨母细胞瘤X线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张丙娜[1](2014)在《探讨X线与CT诊断对成软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X线与CT诊断对成软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38例拟诊断为成软骨细胞瘤的患者,对其分别进行X线和CT检查诊断,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的有效率。结果 X线检测表明成软骨细胞瘤呈不规则或圆形局限性骨破坏区,CT检查表明病灶边界清楚,呈现不同程度的分叶状,呈半环形钙化。依据病理结果作为判断标准,X线检查的敏感度为96.77%(30/31),特异性为12.5%(1/8);CT扫描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7.30%(36/37)和100%(1/1)。两种方法的诊断敏感性都比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诊断的特异性显着大于X线诊断方法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X线与CT诊断成软骨细胞瘤各具特点,CT诊断比X线诊断的特异性好,综合采用两种诊断方法,有利于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提高诊断准确率。

刘飞斌,李宏斌,方金平[2](2013)在《X线与CT在成软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X线和CT扫描对成软骨细胞瘤的诊断情况,对比二者在成软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05年6月2012年10月收治并拟诊断成软骨细胞瘤的50例患者进行X线和CT扫描检查来辅助诊断,并对比观察两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X线检测表明成软骨细胞瘤呈局限性骨破坏,病程多呈圆形,CT扫描表明病灶有不同程度的分叶,呈半环形钙化,有清晰边界;通过病例检查确诊可知,X线的诊断敏感度为84.8%(39/46)、特异度为75.0%(3/4),CT扫描的诊断敏感度是97.8%(45/46),特异度100.0%(4/4)。两组检查手段的诊断敏感度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2,P>0.05),CT扫描的特异度显着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2,P<0.05)。结论 X线和CT检查对成软骨细胞瘤的诊断均有重要价值,且各具优势,两者联合应用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杨旭华,刘晓梅[3](2012)在《X线与CT诊断对成软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X线与CT诊断对成软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02年6月至2011年3月拟诊断为成软骨细胞瘤患者32例,均行X线和CT检查。结果 X线显示病灶均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局限性骨破坏区,CT显示病灶呈不同程度的分叶状,边界清楚,半环形钙化。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判断,X线诊断的敏感性为96.2%,特异性为16.7%,CT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6.8%和100.0%。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的敏感性均较高,对比无明显差异。但是CT诊断的特异性明显高于X线诊断(P<0.05)。结论成软骨细胞瘤的X线诊断与CT诊断各具优势,但是CT诊断的特异性更好,在临床应用中两者相结合能够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有利于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邱乾德,滕陈迪[4](2008)在《股骨上端骨和肿瘤样病变84例X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股骨上端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X线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股骨上端骨肿瘤和肿瘤病变X线表现,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良性肿瘤31例,其中骨脂肪瘤7例,软骨母细胞瘤4例,外生骨疣、巨细胞瘤、骨母细胞瘤各3例,软骨黏液样纤维瘤、韧带纤维瘤、骨牙质瘤和骨血管瘤各2例,软骨瘤、非骨化性纤维瘤和巨细胞瘤伴动脉瘤样骨囊肿各1例。恶性肿瘤33例,其中转移瘤9例,软骨肉瘤7例,骨肉瘤、骨旁肉瘤、骨血管外皮瘤、骨横纹肌肉瘤和畸形骨炎恶变为骨肉瘤各2例,骨髓瘤、淋巴肉瘤、网状细胞肉瘤、尤文氏瘤、骨纤维肉瘤、腺泡状肉瘤和Burkitt氏瘤各1例肿瘤样病变20例,其中骨囊肿和骨纤维异常增症各9例,嗜酸性肉芽肿2例。84例中发生于粗隆下区29例,其中良性9例,恶性12例,肿瘤样病变8例;粗隆区32例,其中良性13例,恶性12例,肿瘤样病变7例;粗隆至头部均受累14例,其中良性5例,恶性6例,肿瘤样病变3例;颈部6例,其中良性2例,恶性3例,肿瘤样病变1例;头部3例,其中良性2例,肿瘤样病变1例。结论:股骨上端以转移瘤、骨囊肿、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脂肪瘤和软骨肉瘤多见。良恶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均好发于粗隆区和粗隆下区。

胡仁伟[5](2007)在《良性软骨母细胞瘤的X线诊断》文中研究表明

邢海源,潘海山[6](2007)在《软骨母细胞瘤的X线诊断》文中认为通过10例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证实了本病好发于长管状骨的骨骺及干骺端。基本表现为:①膨胀性偏心性圆形或椭圆形骨密度减低区,其直径多为3~6cm;②内部有点状和不规则钙化;③病变与正常骨质分界清楚,可出现硬化边。同时分析了皮质旁软骨母细胞瘤以及鉴别诊断等问题。

廖昕,陈卫国,吴元魁,王刚,牛艳坤[7](2006)在《恶性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恶性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报告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恶性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良、恶性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本组病例发生于长骨1例,扁骨2例。病灶呈类圆形骨质破坏,与周围分界较清。X线平片显示3例病灶为低密度骨质破坏,2例病灶无明显膨胀,1例轻度膨胀,1例病灶内见清晰钙化影。CT扫描3例病灶均表现为低密度骨质破坏,内有斑片或斑点状钙化。结论:恶性软骨母细胞瘤多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骨质破坏区,病灶内伴有斑片或斑点状钙化。X线平片为软骨母细胞瘤首选检查方法,但CT扫描能较清楚的显示病灶内的微细改变。

杨世埙,王皖,王武,朱珠华,张惠箴[8](2004)在《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病理证实的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资料,其中34例均有X线平片,1例X线分层,10例CT扫描,7例做了MRI检查。结果34例中15例X线平片示病灶内有明显的大小不一的钙化,28例X线平片显示病灶边缘均清晰可见。10例行CT扫描的病例显示清晰病灶边界和相应钙化。7例MRI检查病灶为边界清楚,3例T1WI低信号、T2WI中低信号,4例T1WI低信号、T2WI多房高信号,3例可见相应的骨髓水肿,2例显示骨皮质反应,1例显示关节滑膜炎,1例MRI增强的病灶可见病灶部分实质和分房的间隔明显强化。结论X线平片仍为软骨母细胞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较好地显示骨骼的微细改变。MRI对显示病灶的范围、大小、周围骨骼及软组织的水肿、骨皮质改变和相应的关节改变有明显的优势,并为鉴别诊断提供信息。

田昭俭,李振芝[9](1998)在《成软骨细胞瘤的X线诊断(附19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X线平片在成软骨细胞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9例成软骨细胞瘤的临床和X线表现。结果:X线表现囊状破坏伴骨皮质膨胀12例,单纯囊状破坏7例,无不规则或溶骨性破坏。病变呈云絮状密度增高8例,砂粒状和斑点状骨化或条片状钙化4例。结论:X线平片对成软骨细胞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崔建岭,高静,孙英彩,丁建,王溱,姚晓光,焦洪斌[10](1995)在《软骨母细胞瘤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文中指出笔者报告28例经病理证实的软骨母细胞瘤,着重分析X线表现和X线诊断要点。并以9例有囊变的成人股骨头无菌坏死为对照组,探讨了鉴别诊断。

二、软骨母细胞瘤X线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软骨母细胞瘤X线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探讨X线与CT诊断对成软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影像学表现
    2.2 两种诊断方法效果对比
3 讨论

(2)X线与CT在成软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50例成软骨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
        2.1.1 X线影像表现
        2.1.2 CT扫描影像表现
    2.2 两种检查方法对患者的诊断效果
3 讨论

(3)X线与CT诊断对成软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诊断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影像学表现
    2.2 诊断效果
3 讨论

(4)股骨上端骨和肿瘤样病变84例X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材料
2 结果
3 讨论
    3.1 发病情况:
    3.2 诊断与鉴别诊断

(5)良性软骨母细胞瘤的X线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结 果
    2.1 良性软骨母细胞瘤X线表现
    2.2 X线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照
3 讨 论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四、软骨母细胞瘤X线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探讨X线与CT诊断对成软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J]. 张丙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4(22)
  • [2]X线与CT在成软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 刘飞斌,李宏斌,方金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11)
  • [3]X线与CT诊断对成软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 杨旭华,刘晓梅.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2(04)
  • [4]股骨上端骨和肿瘤样病变84例X线分析[J]. 邱乾德,滕陈迪.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8(02)
  • [5]良性软骨母细胞瘤的X线诊断[J]. 胡仁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26)
  • [6]软骨母细胞瘤的X线诊断[J]. 邢海源,潘海山.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2007(09)
  • [7]恶性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 廖昕,陈卫国,吴元魁,王刚,牛艳坤. 现代肿瘤医学, 2006(09)
  • [8]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J]. 杨世埙,王皖,王武,朱珠华,张惠箴.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4(03)
  • [9]成软骨细胞瘤的X线诊断(附19例报告)[J]. 田昭俭,李振芝. 实用放射学杂志, 1998(05)
  • [10]软骨母细胞瘤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J]. 崔建岭,高静,孙英彩,丁建,王溱,姚晓光,焦洪斌. 实用放射学杂志, 1995(11)


影像学论文 健康论文 ct检查论文 ct扫描论文

上一篇:2001年重点文章索引
下一篇:云南野生猕猴桃资源及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