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糖尿病合并甲亢36例临床分析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6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辉英,刘秀娟,尚海芳,任海玲,应进玥[1](2021)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1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11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周内血糖控制达标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1周后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可促进患者甲状腺功能的恢复,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情绪状态,降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一系列并发症形成风险。

莫明翠[2](2019)在《甲硫咪唑联合诺和灵30R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效果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用甲硫咪唑联合诺和灵30R(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1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随机分为甲硫咪唑联合阿卡波糖组(MA组,n=45)与甲硫咪唑联合诺和灵30R组(MN组,n=46)。用甲硫咪唑联合阿卡波糖对MA组患者进行治疗,用甲硫咪唑联合诺和灵30R对MN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FBS、2hPG、HbA1c、FT3、FT4及TSH的水平。结果:经治疗,MN组患者FBS、2hPG、HbA1c、FT3和FT4的水平均低于MA组患者,其TSH的水平高于MA组患者,P<0.05。结论:用甲硫咪唑联合诺和灵30R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显着改善患者血糖的水平,减轻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症状。

覃诗华[3](2019)在《Graves病中医证型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及相关指标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初步探讨初发Graves病中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淋巴细胞绝对值(LYM)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找出使TRAb及其他相关指标改善的治疗方案,提高中西医治疗Graves病的疗效,降低副作用,减少复发率。方法:收集我院内分泌科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初次到门诊及病房就诊,未用过任何药物,符合诊断标准的116例患者,根据其症状辨证分型为痰气热结证、肝火旺盛证、心肝阴虚证、气阴两虚证四种证型,另选取我院健康体检中心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空白对照组。记录患者性别、姓名、年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TRAb、TPOAb、TGAb、ENU、LYM、ALT、AST指标。分析Graves病不同中医证型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Graves病组TRA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Graves病组TRAb水平比对照组高(P<0.01)。TRAb水平在Graves病不同证型比较,肝火旺盛组>痰气热结组>心肝阴虚组>气阴两虚组(P<0.01)。(2)Graves病组TPOAb、TGA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TPOAb、TGAb水平在不同证型比较,痰气热结组、肝火旺盛组、心肝阴虚组、气阴两虚组无明显差异(P>0.05)。(3)Graves病组ALT、AS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ALT、AST水平在Graves病组不同证型组比较,肝火旺盛组>痰气热结组>心肝阴虚组>气阴两虚组(P<0.01)。(4)Graves病组NEU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NEU水平在Graves病组不同证型组比较,肝火旺盛组<痰气热结组<心肝阴虚组<气阴两虚组(P<0.01)。LYM水平在Graves病组不同证型组比较,肝火旺盛组>痰气热结组>心肝阴虚组>气阴两虚组(P<0.01)。结论:(1)TRAb在Graves病不同证型中水平有差异,在肝火旺盛组水平最高,在气阴两虚证组水平最低。(2)TPOAb、TGAb阳性率偏高的患者Graves病发生率较高。然而不同证型分布水平上无明显差异。(3)部分Graves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ALT、AST水平升高。Graves病中医证型以肝火旺盛证组ALT、AST水平最高,在气阴两虚组ALT、AST最低。(4)Graves病患者NEU水平低于对照组,LYM水平高于对照组,NEU水平在肝火旺盛组水平最低,在气阴两虚证组最高;LYM水平在肝火旺盛组最高,在气阴两虚组最低。

明丹[4](2019)在《新生儿及母亲临床特征对新生儿促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新生儿及母亲临床特征对新生儿促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排除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更为准确、可靠地应用足跟血促甲状腺素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筛查。为确定进一步研究方向及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妇产医院分娩的活产新生儿共计9936例,经家属同意签字后常规行足跟血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筛查。本研究纳入足跟血TSH初筛阳性的新生儿206例,同期1:1随机抽取足跟血TSH初筛阴性的新生儿20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足跟血促甲状腺激素初筛方法参照《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版)》:新生儿出生后予充分哺乳,生后37天内,常规无菌操作采取新生儿足跟血,滴于专用滤纸片上,血斑完全渗透滤纸,然后血片由专人负责收取,并送至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检测。血片标本TSH检测采用免疫荧光法,TSH≥9mIU/L视为初筛阳性,此时筛查中心立即通知我院,再次采取该患儿足跟血进行复查。若复查后TSH仍≥9 mIU/L,则视为可疑的CH,予以召回进行静脉血甲状腺功能检测。其方法为采集患儿空腹静脉血,离心后收集血清,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诊断标准参照2014年欧洲儿科内分泌学会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指南:当TSH升高,FT3、FT4降低时,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当TSH升高,FT3、FT4正常时,诊断为高促甲状腺素血症(Hyperthyrotropinemia,HT)。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胎龄、体重)行Shapiro-Wilk检验正态性,若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若不符合正态分布,以中位数(P25,P75)描述,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分析。分类资料(性别、母亲妊娠期合并症)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分析新生儿及母亲临床特征对新生儿促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足跟血TSH初筛阳性的新生儿共206例,阳性率为2.07%,TSH平均(10.07±1.58)mIU/L。对2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显示:TSH初筛阳性的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277±536.60)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出生体重(t=2.08;P<0.05),而新生儿的性别、胎龄、是否早产及过期产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TSH初筛阳性组中低出生体重儿比例为16.99%,明显高于对照组(5.83%;χ2=12.14,P<0.05),而2组中巨大儿所占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4.37%vs 6.80%;χ2=0.59,P>0.05)。2.TSH初筛阳性新生儿的母亲孕期合并症前三位为:妊娠期贫血72例(34.95%)、妊娠期糖尿病56例(27.18%)、甲状腺疾病22例(12.62%),其中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1例(5.34%),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9例(4.37%),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例(0.97%)。对照组新生儿母亲合并妊娠期贫血64例(31.07%)、妊娠期糖尿病41例(19.90%)、甲状腺疾病12例(5.83%),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例(1.46%),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8例(3.88%),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例(0.49%)。对2组新生儿母亲的临床资料分析显示:初筛阳性组母亲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比例(5.34%)明显高于对照组(1.46%),并且甲状腺功能所测定的TSH水平更高,FT3和FT4水平更低(P<0.05)。而两组母亲合并妊娠期贫血、妊娠期糖尿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母亲的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无统计学差异(P>0.05)。3.206例足跟血TSH初筛阳性的新生儿中,最后确诊CH 8例,检出率为1/1242,198例新生儿复查足跟血TSH正常。确诊患儿静脉血TSH平均(13.53±4.11)mIU/L,FT3平均(2.20±0.23)pmol/L,FT4平均(6.20±2.53)pmol/L。这8例确诊患儿的出生体重虽然均在正常范围内,但是仍低于复查正常组(P<0.05);确诊患儿的母亲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比例为37.50%,明显高于复查正常组(4.04%),并且甲状腺功能所测定的TSH水平更高,FT3和FT4水平更低(P<0.05)。对CH组与复查正常组的新生儿比较:其性别、胎龄、母亲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及母亲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影响TSH初筛和确诊结果,在临床筛查时应特别注意。2.为防止新生儿暂时性TSH升高所带来的筛查假阳性,对TSH初筛阳性患儿,有必要再次测定甲状腺功能。

闫园园[5](2019)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分析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差异,探讨IGF-1在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发病过程中作用,以及是否可以作为临床干预效果评价的检测指标,为糖尿病患者的预防和治疗甲状腺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5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200例,依据是否合并甲状腺疾病,将单纯糖尿病组50例设为对照组,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组150例设为病例组,其中病例组包括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组、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组、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结节(甲结)组,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间性别、年龄、BMI、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INS)、空腹C肽、餐后2 h C肽、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胰岛素抵抗(IR)、IGF-1、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以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将所有数据录入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分析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两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影响因素采用非条件二分类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1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组年龄、糖尿病病程、FPG、IR、FINS、HbA1c、TC、HDL、TgAb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LDL低于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组血清IGF-1水平低于单纯糖尿病组,且当IGF-1≤157ug/L,糖尿病合甲状腺疾病的风险升高约1.518倍。以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IGF-1、年龄、糖尿病病程、FPG、IR、FINS、HbA1c、TC、HDL、TgAb、LDL为自变量,以是否为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为因变量,进行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GF-1、IR、糖尿病病程是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影响因素。2糖尿病合并甲亢组糖尿病病程、FPG、IR、FINS、TgAb、TPOAb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TG、TC均低于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甲亢组血清IGF-1水平低于单纯糖尿病组,且当IGF-1≤151ug/L,糖尿病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风险升高3.958倍。以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IGF-1、糖尿病病程、FINS、FPG、IR、TPOAb、TgAb、TG、TC为自变量,以是否为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为因变量,进行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GF-1、IR、FINS是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影响因素。3糖尿病合并甲减组糖尿病病程、BMI、FPG、IR、HbA1c、HDL、TG、TC、TgAb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LDL低于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甲减组血清IGF-1水平低于单纯糖尿病组,且当IGF-1≤166ug/L,糖尿病合甲状腺减退症的风险升高约2.222倍。以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IGF-1、糖尿病病程、BMI、HbA1c、FPG、TG、TC、HDL、LDL、TgAb、IR为自变量,以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为因变量,进行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GF-1、IR是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影响因素。4糖尿病合并甲结组年龄、糖尿病病程、FPG、TgAb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甲结组血清IGF-1水平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IGF-1与甲状腺结节TI-RADS分级的关系,结果显示血清IGF-1与甲状腺结节TI-RADS分级呈正相关关系(rs=0.524,P=0.001)。以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结节为因变量,以年龄、糖尿病病程、FPG、TgAb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GF-1不是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结节的影响因素,糖尿病病程、FPG、TgAb是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结节的影响因素。结论1血清IGF-1水平与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相关,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IGF-1水平低于单纯糖尿病患者。2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清IGF-1水平低于单纯糖尿病患者。3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IGF-1水平低于单纯糖尿病患者。图0幅;表18个;参53篇。

杜翠红,田芳辉[6](2017)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0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2016年1月17日到2017年3月17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治疗),各50例,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糖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存在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观察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优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情况,P<0.05。结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具有十分显着的效果,且还能降低其血糖水平,值得研究。

周伟[7](2017)在《甲巯咪唑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甲巯咪唑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降糖药和(或)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甲巯咪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甲状腺功能、腺体大小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及腺体体积均显着低于对照组,而超敏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巯咪唑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姜鹤,刘铁群[8](2016)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析和治疗对策》文中提出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探究其治疗对策。方法随机抽取53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回顾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点,并探究其治疗对策。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FBG、2h PG、FT3、FT4水平较高,经积极治疗,血糖控制良好,FT3、FT4、甲亢症状改善明显。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临床症状与单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类似,需正确认知及诊断,及时采取合理治疗。

张忠茂[9](2016)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常见中医证型与相关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搜集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例,与单纯甲亢或单纯糖尿病患者病史作一比较,并以常见中医证型分类,研究不同证型与患者病史及某些相关检查客观参数之间的关系,寻求其内在联系,以揭示甲亢合并糖尿病病情判断、治疗用药、预后评估及中医辨证论治的规律。方法根据统一的诊断标准及疾病特点,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搜集甲亢、糖尿病或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各42例,其中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单纯甲亢、单纯糖尿病分别为对照A组、B组。采取对照研究方法,比较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病史与单纯甲亢或单纯糖尿病患者的差异。并以常见中医证型分类,观察不同证型间患者病史及某些相关检查客观参数的差异。主要常见证型分为热盛伤津、阴虚火旺和气阴两虚3型,而相关检查则包括甲状腺功能(FT3、FT4和TSH)、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TC、TG、LDL-C和HDL-C)及颈部血管彩超、甲状腺彩超等。结果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1)甲亢组与甲亢合并糖尿病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平均年龄等方面相比较,经统计学方法检验,差异无显着性(P>0.05),其中甲亢较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女性比例稍高,平均年龄稍低。糖尿病组与甲亢合并糖尿病组患者性别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但不显着(0.01<P<0.05),平均年龄有显着性差异(P<0.01)。其中糖尿病较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女性比例更低,平均年龄更大。甲亢组、糖尿病组与甲亢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相比较,在合并血脂异常、高血压、冠心病病史比例等方面,经统计学方法检验,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其中甲亢较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异常、高血压、冠心病病史的比例均更低;糖尿病较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出现比例稍高,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病史更少。(2)甲亢组与甲亢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甲状腺彩超在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1cm(大小)及低回声(回声性质)的检出率等方面比较,经统计学方法检验,差异无显着性(P>0.05)。但在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1cm(大小)及低回声(回声性质)的检出率等方面,甲亢合并糖尿病组较甲亢组患者更高。糖尿病组与甲亢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甲状腺肿大检出率有显着性差异(P<0.01),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1cm(大小)及低回声(回声性质)的检出率等方面差异无显着性(P>0.05)。(3)甲亢合并糖尿病的中医证型,以阴虚火旺为主占52.4%,其次为气阴两虚(占35.7%),而热盛伤津(占11.9%)最少。(4)甲亢合并糖尿病证型中,热盛伤津组的平均病程、BMI与其余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三组间在合并血脂异常、高血压、冠心病病史方面,差异无显着性(P>0.05)。但热盛伤津型病程短,BMI偏低,合并血脂异常、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少见。(5)甲亢合并糖尿病证型中,热盛伤津组患者FT3、FT4、TSH、FPG和Hb A1c与其余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余两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其中,热盛伤津型FT3、FT4、FPG和Hb A1c升高,而TSH明显降低。(6)甲亢合并糖尿病证型中,三组间在血脂TC、TG、LDL-C和HDL-C水平方面,差异无显着性(P>0.05)。但热盛伤津型血脂水平较余两组要低。可见甲亢合并糖尿病对血脂有多重影响,表现复杂。热盛伤津组与气阴两虚组IMT有差异但不显着(0.01<P<0.05),而二者与阴虚火旺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三组间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者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证实,之所以糖尿病较正常人群更易合并甲亢,主要可能是由疾病本身引起,与患者病史无关。而中医常见证型以阴虚火旺、气阴两虚等虚候为主,病情危重时可表现热盛伤津等实证。患者甲状腺功能、血糖紊乱、血脂异常等相关检查客观参数,也从一定程度支持这一结论。在临床上患者急性发病时,应积极控制甲亢和糖尿病,待检查结果恢复正常后,仍需继续治疗,以巩固患者的阴虚之本。

高远[10](2016)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64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背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体中的甲状腺腺体工作状况出现了一定的不规律,产生了超出身体原本需求量的甲状腺激素;而这些超出身体所需要的甲状腺激素会随着血液的循环流动而影响到人体的消化、循环、神经等多个系统,从而在临床上表现出一种以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的综合性的病症反映。根据研究数据表明女性患该类疾病的概率显着高于男性,特别是在生育期的女性这一比例更高。处于妊娠期的女性本身基础代谢率提高,甲亢与妊娠相互作用影响,进而影响妊娠期内的身体机能,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等问题,并对孕妇及胎儿产生各种不良影响。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妊娠期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属于高危妊娠,妊娠结局与是否治疗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不同于非孕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女性的诊治,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具有不同的诊断标准和更具挑战性的治疗原则。因此,近年来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这一疾病越来越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甲状腺疾病筛查在临床上也得到越来越普遍的开展。本文即旨在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评价合理治疗在改善妊娠结局中的作用等相关问题。目的通过回顾性对比和分析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结局,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治疗及母儿预后。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64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资料,以58例正常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同时在研究中对病情控制组以及病情未控制组的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以明确这两组被观察人员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疾病活动,此外,比较三组的产科并发症、胎儿结局情况。结果(1)甲状腺激素水平:控制组血清TSH、FT3、FT4与未控制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2)孕产妇不良结局比较: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胎盘早剥、甲亢性心脏病、甲亢危象、流产、引产、早产的发生率控制组显着低于未控制妊娠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与控制组无统计学差异。(3)围产儿不良结局比较: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宫内生长受限(IUGR)、新生儿窒息、死胎的发生率控制组显着低于未控制妊娠组(P<0.05),以上分析的数据存在统计学上的具体差异,而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在控制组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只有选择合适的时机受孕、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并严密监测母儿情况,适时适式终止妊娠,才能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二、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6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6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针对性护理模式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方法
        2.1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2.2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
    3观察指标
    4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两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时间比较
    2两组患者护理1周内血糖控制达标情况与护理满意度比较
    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讨论

(2)甲硫咪唑联合诺和灵30R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FBS、2hPG及HbA1c的水平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FT3、FT4及TSH水平的比较
3 讨论

(3)Graves病中医证型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及相关指标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Graves病的认识
        1.1 Graves病形成的病因
        1.1.1 遗传因素
        1.1.2 精神因素
        1.1.3 免疫因素
        1.2 Graves病对各器官组织的损害机制
        1.2.1 Graves病对心血管系统的表现
        1.2.2 Graves病对精神神经系统的表现
        1.2.3 初发Graves病对消化系统的表现
        1.2.4 Graves病引起甲亢性肌病的表现
        1.2.5 Graves病对内分泌系统的表现
    2 Graves病的治疗
        2.1 支持治疗
        2.2 药物治疗
        2.3 放射碘(I~(131))治疗
        2.4 外科方式治疗
        2.5 甲状腺介入栓塞治疗
        2.6 Graves病的TRAb转阴的治疗方法
    3 研究TRAb在初发Graves病中的意义
    4 中医对Graves病的研究
        4.1 中医对Graves病的认识
        4.2 Graves病辨证论治
        4.3 中医方药结合西药治疗
        4.4 中医理论与免疫
        4.5 中医药治疗Graves病的研究机理
        4.6 中医药在免疫学方向的研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研究方法
        1.7 统计方法
    2 统计结果
        2.1 两组性别比较
        2.2 两组年龄比较
        2.3 一般情况
        2.4 各证型性别分布
        2.5 不同证型年龄段分布
        2.6 不同证型年龄分布
        2.7 Graves病组与对照组甲状腺功能比较
        2.8 Graves病组与对照组TRAb、TPOAb、TGAb比较
        2.9 Graves病组与对照组ALT、AST比较
        2.10 Graves病组与对照组NEU、LYM比较
        2.11 不同证型TRAb、TPOAb、TGAb比较
        2.12 不同证型ALT、AST比较
        2.13 不同证型NEU、LYM比较
    3 讨论
        3.1 对一般情况的分析
        3.2 初发Graves病与TRAb的分析
        3.3 初发Graves病与TPOAb、TGAb抗体的分析
        3.4 初发Graves病与ALT、AST的分析
        3.5 初发Graves病与NEU、LYM的分析
        3.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4)新生儿及母亲临床特征对新生儿促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足跟血标本采集
    1.4 足跟血TSH初筛检测方法及标准
    1.5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确诊方法及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足跟血TSH初筛阳性新生儿临床资料分析
    2.2 足跟血 TSH 初筛阳性新生儿的母亲临床资料分析
    2.3 足跟血 TSH 初筛阳性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资料分析
3 讨论
    3.1 胎儿甲状腺生理及出生后促甲状腺素水平的变化
    3.2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筛查
    3.3 新生儿因素对促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
    3.4 母亲因素对促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
    3.5 新生儿促甲状腺素升高的处理
    3.6 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研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因素
        1.1.3 统计学分析
        1.1.4 质量控制
    1.2 结果
        1.2.1 血清IGF-1 与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1.2.2 血清IGF-1 水平与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相关性
        1.2.3 血清IGF-1 与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相关性
        1.2.4 血清IGF-1 与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性
    1.3 讨论
        1.3.1 血清IGF-1 与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关系
        1.3.2 血清IGF-1 与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关系
        1.3.3 血清IGF-1 与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关系
        1.3.4 血清IGF-1 与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结节的关系
        1.3.5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2.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2.1.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的相关研究
        2.1.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与高胰岛素血症
        2.1.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与甲状腺激素
        2.1.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与肿瘤
    2.2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2.2.1 糖尿病合并甲功异常的流行状况
        2.2.2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结节的流行状况
        2.2.3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的发生机制
        2.2.4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结节可能的发生机制
    2.3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治疗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A 2型糖尿病调查表
附录B 参与临床研究患者知情同意书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2组对比治疗效果
    2.2 比较2组的血糖水平
3 讨论

(7)甲巯咪唑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一般资料
        1.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1.2.2 观察指标
        1.2.3 疗效评价标准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及腺体体积比较
    2.3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3 讨论

(9)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常见中医证型与相关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对象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2.3 纳入和排除标准
        2.4 资料搜集
        2.5 统计方法
结果
    1 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与甲亢、糖尿病患者病史比较
        1.1 一般资料比较
        1.2 基础病史比较
        1.3 甲状腺彩超结果比较
    2 甲亢合并糖尿病常见中医证型分布与相关因素比较
        2.1 中医证型分布
        2.2 各证型病史比较
        2.3 各证型甲状腺功能比较
        2.4 各证型血糖指标比较
        2.5 各证型血脂水平比较
        2.6 各证型颈部血管彩超结果比较
    3 结论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甲亢合并糖尿病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甲亢合并糖尿病的认识
    3 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文献综述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10)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64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四、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6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对性护理模式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J]. 张辉英,刘秀娟,尚海芳,任海玲,应进玥. 青海医药杂志, 2021(10)
  • [2]甲硫咪唑联合诺和灵30R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效果研究[J]. 莫明翠. 当代医药论丛, 2019(21)
  • [3]Graves病中医证型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及相关指标关系的研究[D]. 覃诗华.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新生儿及母亲临床特征对新生儿促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D]. 明丹.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5]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D]. 闫园园.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6]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分析[J]. 杜翠红,田芳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60)
  • [7]甲巯咪唑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J]. 周伟. 现代医药卫生, 2017(08)
  • [8]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析和治疗对策[J]. 姜鹤,刘铁群. 中国医药指南, 2016(29)
  • [9]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常见中医证型与相关因素的研究[D]. 张忠茂.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6(04)
  • [10]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64例临床分析[D]. 高远. 郑州大学, 2016(03)


糖尿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甲亢论文 igf-1论文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论文

上一篇:收入分配不均计量方法探讨
下一篇:专用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