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苯酚烧伤11例护理体会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苯酚烧伤11例护理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卢福长,沈鸣雁[1](2020)在《苯酚-氢氟酸混合物烧伤1例的护理》文中提出总结1例苯酚-氢氟酸混合物烧伤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早期快速洗消创面,落实多途径补钙,预防创面感染,防范早期急性肾损伤,做好操作性疼痛护理和心理护理,加强疾病知识和职业安全防护宣教。患者于入院第6天步行出院,随访1个月,创面愈合,重返工作岗位。

应爱芳,应君芳,朱蔚玲[2](2011)在《苯酚中毒22例的护理》文中研究表明苯酚又称酚或石炭酸,直接损害各种细胞,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经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以皮肤烧伤多见[1]。苯酚中毒临床上较为少见,一旦中毒,若处理不当吸收后可导致多器官损伤,主要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及损伤肝肾功能[2]。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共收治苯酚中毒患者22例,经积极治疗及护理,21例痊愈,1例死亡。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冯绮,谢尔凡[3](2011)在《苯酚灼伤并发中毒的处理》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苯酚灼伤并发中毒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回顾我院1998至2010年收治的42例苯酚灼伤患者临床救治资料,对其一般临床表现、治疗与护理方法、治疗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42例苯酚灼伤患者中22例灼伤总面积≤5%,10例为6%~10%,5例为11%~20%,5例>20%。36例患者伤后1~2h即有全身中毒症状,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与灼伤面积有关,灼伤面积>10%者出现较明显肝肾功能损害。治疗方法包括创面处理、补液利尿、碱化尿液、大剂量维生素C和糖皮质激素、早期手术、血液净化等。治愈39例,死亡3例。结论苯酚灼伤常并发全身中毒,治疗上宜尽早阻断苯酚吸收,促进已吸收的毒物排出,并予全身重要脏器功能支持的综合性治疗和护理。

冷怀明[4](2002)在《《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第24卷主题词索引》文中提出

柴剑虹[5](2000)在《苯酚烧伤11例护理体会》文中指出

张向群,何红梅,陈小容,江水娇[6](2005)在《甲苯乙丁酮苯酚爆炸烧伤的紧急护理》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大批甲苯乙丁酮苯酚爆炸烧伤伤员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甲苯乙丁酮苯酚爆炸并冲击伤15名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当场死亡、3例早期死亡外,余11例均紧急抢救护理成功。结论:快速的院前急救及根据爆炸烧伤特点,快速进行评估、抢救,给予护理干预是抢救护理成功的关键。

乐小红[7](2001)在《化学烧伤68例护理》文中指出

卢福长,夏一兰,陈华清,邵华伟[8](2022)在《特重度氢氟酸烧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文中认为总结1例特重度氢氟酸烧伤患者的护理体会。针对氢氟酸高腐蚀性、高渗透性的特征,急诊明确接触史后协助医生尽早去除创面水疱,实施双途径补钙,以阻断氢氟酸的进一步损害;烧伤早期采取目标导向液体管理,减缓对心脏的毒性作用,密切监测游离钙、氟离子水平;结合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以促进体内氟离子的排出;同时针对氢氟酸烧伤进行性组织坏死的特性,尽早行创面清创修复手术,并落实围术期创面管理;期间患者出现ICU谵妄予落实集束化管理策略。患者入院第18天病情稳定,转普通病房继续使用翻身床行换药治疗,第32天创面愈合出院。

任玲[9](2021)在《环磷酸腺苷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肾保护作用及机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临床监测,辅助动物模型研究c AMP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急性肾损伤的肾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环磷酸腺苷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的肾保护作用研究,选取内蒙古包钢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所有烧伤面积≥30%及以上的烧伤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B两组),A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为c AMP药物治疗组。A组接受常规治疗联合生理盐水对照,B组在A组基础上使用c AMP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肾功能指标变化。第二部分为环磷酸腺苷对大面积烧伤大鼠肾功能保护的作用机制研究,选取同一批次健康雄性SD大鼠74只,随机分成三组(D、E、F三组),D组作为正常大鼠对照组无需特殊处理,E、F两组做烧伤处理,E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F组腹腔注射c AMP药物,利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法)和TUNEL法等检测大鼠的肾脏组织结构变化以及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第一部分:1.肌酐(Cr)变化:两组患者在T0时间的Cr指标比较并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T0至T4时间段的Cr随着时间点的变化逐渐降低(P<0.05),两组患者在T1至T4时间段的Cr明显低于T0时间(P<0.05),且B组在T1至T4时间段的Cr值均明显低于A组(P<0.05);2.胱抑素C(Cys C)变化:两组患者在T0时间的Cys C指标比较并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T0至T4时间段的Cys C随着时间点的变化逐渐降低(P<0.05),两组患者在T1至T4时间段的Cys C明显低于T0时间(P<0.05),且B组在T1至T4时间段的Cys C值均明显低于A组(P<0.05),;3.尿素氮(BUN)变化:两组患者在T0时间的BUN指标比较并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T0至T4时间段的BUN随着时间点的变化逐渐降低(P<0.05),两组患者在T1至T4时间段的BUN明显低于T0时间(P<0.05),且B组在T1至T4时间段的BUN值均明显低于A组(P<0.05);4.尿肾损伤分子-1(KIM-1)变化:两组患者在T0时间的KIM-1指标比较并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T0至T4时间段的KIM-1随着时间点的变化逐渐降低(P<0.05);两组患者在T1至T4时间段的KIM-1明显低于T0时间(P<0.05),且B组在T1至T4时间段的KIM-1值均明显低于A组(P<0.05);5.治疗时间: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并无显着差异(P>0.05),但B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A组(P<0.05);第二部分:1.肾小管损伤评分:E组和F组大鼠的肾小管损伤评分均高于D组(P<0.05),但F组的肾小管损伤评分明显低于E组(P<0.05);2.Wnt-1、Wnt-4和β-catenin表达:E组和F组大鼠的Wnt-1、Wnt-4和β-catenin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D组(P<0.05),但F组Wnt-1、Wnt-4和β-catenin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显着低于E组(P<0.05)3.肾功能指标:E组大鼠的各项肾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D组和F组(P<0.05),但D组和F组比较并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环磷酸腺苷可以有效应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围手术期麻醉用药中,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肾功能损伤,缩短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及住院时间,而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肾脏组织中的Wnt-1、Wnt-4和β-catenin的蛋白表达,进而改善肾功能,发挥出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张倩[10](2019)在《金黄膏治疗浅Ⅱ度烧伤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拟观察金黄膏治疗浅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用湿润烧伤膏治疗作为对照组,从创面红斑、渗出、肿胀、疼痛、水疱情况及创面愈合效果等方面进行临床对比观察,为治疗浅Ⅱ度烧伤创面提供新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简单随机、非盲、对照的临床观察原则,选取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个区域,每组均30例。每例烧伤患者在相同条件下清创引流水疱并去除已分离表皮,并用0.5%碘伏溶液清洗创面。治疗组以金黄膏均匀涂于创面,对照组创面则以湿润烧伤膏外涂,均行湿润暴露疗法,详细记录换药时创面疼痛、红斑、渗出、肿胀、水疱及创面愈合情况,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C反应蛋白等化验结果,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疗程共10天。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创面疼痛无明显差异(P>0.05);创面愈合时间大致相当(P>0.05);创面用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0天,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创面愈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在用药前与用药后第3、5、7天症状综合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但治疗组在用药后症状显着减轻直至痊愈(P<0.01),对照组在用药后症状亦明显好转直至痊愈(P<0.01);两组的综合治疗效果无显着差异(P>0.05);实验过程中实验组未出现全身及局部药物不良反应。综上所述,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浅Ⅱ度烧伤的疗效相当,两组在止痛效果、治愈时间、用药前后症状评分及综合治疗效果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结论:金黄膏与湿润烧伤膏在治疗浅Ⅱ度烧伤患者的止痛、促愈及用药后症状评分的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而各自均有显效(P<0.01)。本文提示金黄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除腐生肌,促进皮肤表皮快速生长之功效。其通过改善局部微循环,提高局部血供量,加快周围组织的修复,提高局部免疫力而达止痛、控制感染、抗渗出,促进创面坏死组织液化排除,使烧伤局部残存皮肤组织细胞在湿润环境再生修复的目的。以上所述,金黄膏为治疗浅Ⅱ度烧烫伤有效且安全的敷料,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加以推广应用。

二、苯酚烧伤11例护理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苯酚烧伤11例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苯酚-氢氟酸混合物烧伤1例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简介
2 护理
    2.1 快速洗消创面
    2.2 落实多途径补钙治疗
    2.3 预防创面感染
    2.4 预防苯酚所致早期急性肾损伤
    2.5 操作性疼痛护理
    2.6 心理护理
    2.7 强化疾病知识和职业安全教育
3 小结

(2)苯酚中毒22例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症状与体征
2 护理要点
    2.1 彻底清除体表残留苯酚
    2.2 血液灌流的护理
        2.2.1 预冲方法
        2.2.2观察凝血现象
        2.2.3 观察管路连接及保护穿刺肢体
    2.3 监护循环系统
    2.4 监护呼吸系统
    2.5 口腔及咽部护理
    2.6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
    2.7 生活护理
    2.8 心理护理
3 结果

(6)甲苯乙丁酮苯酚爆炸烧伤的紧急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急救护理方法
    1.3 结果
2 讨论
    2.1 评估烧伤
    2.2 二次评估
    2.3 充分止痛
    2.4 创面处理

(8)特重度氢氟酸烧伤患者的急救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过程和临床转归
2 护理
    2.1 氢氟酸烧伤早期创面处理
        2.1.1 协助医生尽早去除创面水疱
        2.1.2 实施双途径补钙
    2.2 密切监测体内游离钙、氟离子水平
        2.2.1 减缓氟离子对心脏的毒性作用
        2.2.2 双途径促进体内氟离子排出
    2.3 落实围术期创面管理
        2.3.1 特殊床具的使用
        2.3.2 创面负压冲洗引流
        2.3.3严格交叉感染控制
    2.4 ICU谵妄集束化管理策略
        2.4.1 早期运动
        2.4.2 认知干预
        2.4.3 睡眠管理
        2.4.4 疼痛管理
3 小结

(9)环磷酸腺苷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肾保护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环磷酸腺苷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肾保护作用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环磷酸腺苷对大面积烧伤大鼠肾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烧伤后肾损伤与围手术期肾保护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略缩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10)金黄膏治疗浅Ⅱ度烧伤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排除及脱落标准
        1.4 实验药物
        1.5 病例分组
        1.6 治疗方案
        1.7 观察项目与检测指标
        1.8 统计学处理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2 治疗结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2.2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率的比较
        2.3 两组治疗后止痛效果的比较
        2.4 两组用药前后症状综合评分情况的比较
        2.5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
        2.6 研究安全性观察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中医学对烧伤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的认识
        1.1 古代医籍对烧伤的认识
        1.2 中医对烧伤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学对烧伤的治疗
    2 现代医学对烧伤的认识及治疗
        2.1 发病机制
        2.2 现代医学对烧伤的治疗
    3.立题依据
        3.1 导师对本病的见解
        3.2 金黄膏治疗浅Ⅱ度烧伤的组方依据
结论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四、苯酚烧伤11例护理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苯酚-氢氟酸混合物烧伤1例的护理[J]. 卢福长,沈鸣雁. 护理与康复, 2020(08)
  • [2]苯酚中毒22例的护理[J]. 应爱芳,应君芳,朱蔚玲. 中国乡村医药, 2011(08)
  • [3]苯酚灼伤并发中毒的处理[J]. 冯绮,谢尔凡.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1(01)
  • [4]《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第24卷主题词索引[J]. 冷怀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2(12)
  • [5]苯酚烧伤11例护理体会[J]. 柴剑虹. 宁波医学, 2000(12)
  • [6]甲苯乙丁酮苯酚爆炸烧伤的紧急护理[J]. 张向群,何红梅,陈小容,江水娇.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5(01)
  • [7]化学烧伤68例护理[J]. 乐小红. 现代实用医学, 2001(01)
  • [8]特重度氢氟酸烧伤患者的急救护理[J]. 卢福长,夏一兰,陈华清,邵华伟.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2(01)
  • [9]环磷酸腺苷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肾保护作用及机制[D]. 任玲.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
  • [10]金黄膏治疗浅Ⅱ度烧伤的临床观察[D]. 张倩.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氢氟酸论文 烧伤面积论文 苯酚论文 健康论文 药品论文

上一篇:百年科技创新的回顾与展望
下一篇:辽河平原5~10年气候影响诊断与预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