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婷[1](2020)在《经济类文本名词化结构的英汉翻译 ——《新兴市场大趋势》(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基于《新兴市场大趋势》的翻译实践报告,该书属于经济类型文本,正式程度较高,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大量使用动词名词化结构,而笔者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学者们对名词化结构的分类不能完全解释笔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笔者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翻译实践中名词化结构所在的语境以及其与其它词汇的搭配,对名词化结构进行重新分类,并且探讨不同的名词化结构的翻译方法。未来二十年,新兴市场的消费增长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之一,在过去30年中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我们还应密切注意其他发展中国家以及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状况。亚洲﹑非洲﹑中东和拉丁美洲许多地区的新兴市场仍然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挑战,例如贫困﹑不平等﹑社会治理薄弱和基础设施不足。《新兴市场大趋势》一书介绍了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该书可以帮助读者更多地了解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状况以及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状况。本报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该翻译项目的简要介绍,包括源文本和作者的介绍等。第二部分介绍了翻译过程,包括译前准备工作、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第三部分是这篇报告的主要部分,作者讨论了不同名词化结构的翻译,并举例以佐证其观点。第四部分是针对本次翻译实践得出的结论。通常,动词名词化结构可以译为动词或者名词,本报告的目的在于探究在何种情况下动词名词化结构应该译为动词、何种情况下该译为名词。分析发现,当动词名词化结构用作术语或与实义动词搭配时,通常译成名词或名词短语;当动词名词化结构被用在“动词名词化+介词+名词/名词短语”结构中或者与乏词义动词搭配时,动词名词化结构通常被翻译成目标语言中的动词。“动词名词化+介词+名词/名词短语”结构通常可译为主谓结构或者动宾结构,具体取决于动词名词化词语与名词/名词短语之间的关系。
徐博[2](2016)在《俄罗斯的朝鲜半岛政策与中国的应对》文中研究说明俄罗斯作为"六方会谈"的成员之一,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与变化与俄罗斯的国家利益息息相关。在朝鲜第四、第五次核试验之后,俄罗斯一方面坚决反对朝鲜的核计划,另一方面则不希望因此破坏俄朝关系良好发展的局面,朝鲜日趋孤立的国际处境则为俄罗斯发展俄朝关系提供了更加充足的动力。同时,"萨德"系统的部署成为影响俄韩关系的新变量。俄罗斯判断朝鲜半岛不会出现"硬着陆",希望降低朝鲜半岛局势的紧张度。当前,俄罗斯对半岛的政策是平衡、对等和独立接触。俄罗斯一方面回应朝鲜的安全关切,另一方面扩大与韩国的经济合作。中国应鼓励俄罗斯与朝鲜加强经济合作,并就"萨德"系统和边防问题与俄罗斯展开沟通和协调。
应臣伟[3](2017)在《基于AdaBoostSVM算法的飞机硬着陆故障诊断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国内航空公司在飞机硬着陆诊断方面存在较高的漏判率和误判率。漏判会加大飞行的安全隐患;误判会增加航空公司时间消耗和维修成本。因此,提高硬着陆诊断的准确性变得越来越重要。首先,从飞机的进近着陆机理分析硬着陆事故发生的影响因素,通过对着陆过程的基本运动学进行分析,得到影响硬着陆故障发生的五个因素:下沉率、主起落架处垂直加速度、横滚角、俯仰角和侧向加速度。同时,对常用的故障诊断方法展开分析。由于建立硬着陆故障的物理模型比较困难,但是飞机飞行状态下采集的数据丰富,而且这些数据能够准确说明飞机着陆状态。因此采用AdaBoost SVM算法对硬着陆故障诊断进行研究。然后,由于硬着陆故障数据分类不对称,调整弱分类器的评价系数,优化对硬着陆识别能力强的弱分类器的权重,提出改进的AdaBoostSVM算法。深入分析影响硬着陆故障的相关因素,形成以主起落架支柱套筒压缩行程为核心的设计向量,采用飞机实际样本数据建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将此模型与其他两种传统算法建立的模型进行对比,评估对硬着陆故障的识别率。结果表明,通过改进的AdaBoostSVM算法建立的模型对飞机硬着陆故障问题的诊断效果最好,准确率最高。因此,改进的AdaBoostSVM算法能够有效减少飞机硬着陆故障的漏判率和误判率,减少飞机飞行的安全隐患,节约航空公司的维修成本。
裴长洪[4](2016)在《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的逻辑支撑》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济增长的下行现象是由于需求不足、特别是投资的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与治理通货膨胀根本不相干。中国经济不可能永远保持8%以上的高速度,就象汽车不可能总是挂在高档上运行一样。经济增长减速虽然是新常态的一个必然逻辑,但并不是经济新常态的所有现象和发展的全部内容。
袁钢明[5](2016)在《从外媒评论看中国股市震荡与转型风险——访美研究》文中提出2015年6-8月间,中国经济发生了股市暴跌的一场剧烈震荡,世界很多国家受到了冲击和惊吓。我参加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赴美智库交流活动,在美访问研究,耳闻目睹外媒对中国股市震荡及经济转型风险的大量评论。很多专家学者的评析,对我们反思和分析中国经济当前波动及未来风险具有参考意义。一、中国股市震荡引起全球紧张6月中旬,中国股市从上涨高点急速下跌。8月初,中国经济减速的一系列指标发布、随后人民币汇率突然贬
赖平耀[6](2016)在《中国经济增长的生产率困境:扩大投资下的增长下滑》文中指出本文运用增长账户模型方法对中国实际GDP增长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经历的显着趋势性下滑进行了系统分析。我们得到的主要结论是:(1)中国自2008年以来实际GDP增长的下降几乎完全来自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下降;(2)市场化改革的滞后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下滑,扩大投资则进一步加速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下滑进程;(3)当前,中国经济已滑入索罗下行通道。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可能需要经历一个有管理的硬着陆,即一次伴随着大规模"去投资"(资本形成率及固定资产投资率的大幅下降)和大规模就业调整的实质性再平衡与市场化改革,从而来推动经济重新进入一个可持续的有效的增长轨道。
万军民[7](2014)在《泡沫预防和硬软着陆》文中研究说明基于资产估价模型,提出土地增值税、地价税、反投机期权和有限期土地使用制可作为政府的优选政策来预防土地泡沫的生成。对于市场失败的产物——土地泡沫,政府有三种应对策略,即通过增值税和地价税或房地产税等手段挤破泡沫的硬着陆和高位维持泡沫的软着陆以及硬性软着陆。硬着陆虽然使泡沫破裂,但是使泡沫破裂后的土地市场价值低于原本无税时的土地基础价值,是市场失败后的政府调控失败。然而通过税收手段的硬性软着陆不仅可使已生成的泡沫不再增大,还可使调控后的土地价值回归到原本无税时的土地基础价值。根据历史经验,日美欧等经济体对于泡沫都采取了硬着陆政策而导致了金融经济危机,但研究发现唯有我国台湾地区使20世纪80年代发生的土地泡沫成功软着陆而避免了金融经济危机。文章提出的理论和台湾地区经验对于解决我国当前部分城市的严重泡沫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高艳平[8](2013)在《危机不是导火索,是催化剂》文中认为朱镕基时代早期,中国既要抑通胀,又要调结构,还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那时候困难最大,风险也更大,中国经济都没有硬着陆。6月底,"钱荒"袭来,海内外关于中国面临危机的声音再次响起。面对银行间资金面吃紧,央行起初并未出手放水,这一举动,迅速被英国巴克莱银行总结成"不刺激、去杠杆和调结构"的"克强经济学",并且预言,"克强经济学"可能短期内使中国经济某月增幅出现3%的低点,出现"临时硬着陆"。话音未落,二季度数据出炉,数据显示,GDP增幅低于一季度的7.7%,下探至7.5%。多个因素叠加,中国经济硬着陆的说法,在海内外媒体上开始以更大分贝流传。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张承惠,陈道富[9](2012)在《有条件避免硬着陆》文中研究指明坚持推动房地产的实质性调整,并不必然带来房地产市场硬着陆近期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开始显现,大多数城市房价止涨回稳,部分城市房价开始下调。由于房地产相关产业众多,与银行信贷、地方融资平台也有密切的关系,房价下跌开始引发社会和媒体关注,甚至认为房价即将崩盘并引发一系列系统风险,同时国际社会唱空中国的言论也不时出现。我们认为,分析中国房地产市场,需要从中国的
王婧怡[10](2012)在《增速放缓后的中国经济前景》文中提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项经济指标显示,4月我国工业生产增速大幅减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触及近十年低位,贷款增长表现也不佳,受此影响,一些国际知名机构纷纷在五月公布的研究报告中下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世界银行也在五月底将中国GDP增长预期由8.4%微调至8.2%,这不免令外界?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 ABSTRACT |
| 摘要 |
| LIST OF ABBREVIATIONS |
| 1.TASK DESCRIPTION |
| 1.1 Introduction to the project |
| 1.2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and its writer |
| 1.3 Reasons for selecting the source text |
| 2.PROCESS DESCRIPTION |
|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
| 2.1.1 Schedule |
| 2.1.2 Parallel texts |
| 2.1.3 Translation Principle |
| 2.2 While-translation |
| 2.3 Post-translation |
| 3.CASE ANALYSIS |
| 3.1 An Overview of Nominalization |
| 3.1.1 Definition and Functions of Nominalization |
| 3.1.2 Classification of VN structure |
| 3.2 Translation of VN Structure |
| 3.2.1 Terminology |
| 3.2.2 Non-terminology |
| 4.CONCLUSION |
| REFERENCES |
| APPENDICES |
| Appendix A |
| Appendix B |
| Appendix C |
| Appendix D |
| 一第四、第五次朝核爆后俄罗斯朝鲜半岛政策的目标 |
| 二朝鲜第四、第五次核试验后俄罗斯的政策应对 |
| (一)朝鲜半岛局势出现“硬着陆” |
| (二)朝鲜半岛局势出现“不着陆” |
| (三)朝鲜半岛局势出现“软着陆” |
| (四)朝鲜半岛局势出现“和平转型” |
| 三中国应对俄罗斯半岛政策的对策 |
| 摘要 |
| ABSTRACT |
| 注释表 |
| 第一章 绪论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 第二章 飞机硬着陆形成机理和故障诊断方法分析 |
| 2.1 硬着陆形成机理 |
| 2.1.1 飞机进近分析 |
| 2.1.2 进场速度分析 |
| 2.1.3 轨迹控制分析 |
| 2.1.4 飞机接地分析 |
| 2.1.5 飞机接地方式分析 |
| 2.2 飞机硬着陆故障诊断方法分析 |
| 2.2.1 常用故障诊断方法分析 |
| 2.2.2 适用于硬着陆的故障诊断方法 |
| 2.2.3 机器学习故障诊断方法 |
| 2.3 本章小结 |
| 第三章 基于AdaBoostSVM算法的硬着陆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
| 3.1 硬着陆故障诊断改进算法 |
| 3.1.1 AdaBoostSVM算法 |
| 3.1.2 不平衡类问题改进方案 |
| 3.1.3 改进评价系数的AdaBoostSVM算法 |
| 3.2 硬着陆故障诊断建模 |
| 3.2.1 硬着陆故障诊断建模流程 |
| 3.2.2 基于起落架压缩行程改进的硬着陆特征因素 |
| 3.2.3 数据采集与降维 |
| 3.2.4 特征因素计算 |
| 3.2.5 故障诊断模型优化 |
| 3.2.6 故障诊断模型求解及验证 |
| 3.3 本章小结 |
| 第四章 改进的硬着陆故障诊断方法评估 |
| 4.1 评估指标 |
| 4.1.1 混淆矩阵 |
| 4.1.2 精确率和召回率 |
| 4.1.3 ROC曲线 |
| 4.2 评估过程与结果 |
| 4.2.1 五因素和六因素硬着陆识别率对比 |
| 4.2.2 三种算法六因素识别率对比 |
| 4.2.3 ROC曲线评估 |
| 4.3 本章小结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 5.1 总结 |
| 5.2 展望 |
| 参考文献 |
| 附录:程序清单 |
| 程序 1:QAR数据提取程序 |
| 程序 2:降维程序 |
| 程序 3:支持向量机算法程序 |
| 程序 4:传统AdaBoostSVM算法程序 |
| 程序 5:改进的AdaBoostSVM算法程序 |
| 致谢 |
| 作者简介 |
|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与治理通货膨胀毫不相干 |
| 减速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但不是全部特征 |
|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空间广阔 |
| 【观点延伸】 |
| 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鼓吹者和反对者 |
| 一、中国股市震荡引起全球紧张 |
| (一)外媒对中国股灾震荡冲击评论 |
| (二)外媒对中国股市震荡的体制原因评论 |
| 二、中国股市剧烈震荡与全球媒体恐慌之后的反思 |
| (一)股市大幅下跌是严重超跌还是修正调整 |
| (二)股市暴跌要害是资金紧缺还是资金泡沫破裂 |
| (三)股市泡沫狂潮中的市场乱象与政策失误 |
| (四)政府救市是否合理 |
| (五)人民币贬值:经济溃退还是汇改推进 |
| (六)中国经济是否存在“硬着陆”风险 |
| 三、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风险及其应对 |
| (一)平稳推进资本市场发展 |
| (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经济大幅减速风险 |
| 一引言 |
| 二增长下滑的来源 |
| (一)背景 |
| (二)总量增长账户模型分解 |
| (三)讨论:实际GDP增长率的估计 |
| 三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下滑的原因 |
| (一)劳动力转移的下滑 |
| (二)TFP增长的下滑:市场化改革的滞后 |
| (三)TFP增长的下滑:扩大投资的影响 |
| 四近期增长的前景 |
| (一)潜在增长轨道:平稳增长轨道 |
| (二)“软着陆” |
| (三)“有管理的硬着陆” |
| 一、 引言 |
| 二、 模型分析 |
| (一)私有土地制下防范泡沫的政策和制度 |
| 1.泡沫生成 |
| 2. 土地增值税 |
| 3. 土地价值税 |
| 4. 混合税 |
| 5. 期权制 |
| (二) 公有土地制下的有限期土地使用权制 |
| (三) 泡沫硬着陆 |
| (四)泡沫软着陆 |
| 三、 历史经验 |
| 四、 结论与政策含义 |
| 海外房市硬着陆的规律 |
| 中国房市的差异化特征 |
| 避免硬着陆的有利条件 |
| 避免硬着陆的政策思考 |